一種曲柄箱軸承用的簡易定位噴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0:30:49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曲柄箱軸承用的簡易定位噴油裝置。
背景技術:
曲柄箱在針刺機產品中是一個重要部件,其中軸承是其順利運轉的關節零件,所以軸承的潤滑非常重要。以前的結構為一單純的送油管道伸入箱體內部(如圖1所示),該送油管道包括輸油管2和外螺紋管1,在噴油過程中,位於輸油管2上的噴油孔需要對準軸承方向,然而因為該送油管道是利用外螺紋管1擰入到機殼的螺紋孔內進行固定,故在安裝送油管道時,需要不斷的調節旋入位置,才能保證噴油孔相對軸承的噴油方向,且再次拆卸後螺紋處存在磨損,容易發生漏油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曲柄箱軸承用的簡易定位噴油裝置,在安裝本裝置時,依據設置在油嘴管接頭上設置的刻度標記便可迅速確定噴油方向,同時,採用油嘴管接頭採用螺栓固定在機殼上,在固定時不需要反覆旋轉噴油管來調節定位噴油孔的噴射方向,使得本裝置安裝方便且避免了反覆調整導致的磨損漏油現象。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曲柄箱軸承用的簡易定位噴油裝置,該噴油裝置包括油嘴管接頭和噴油管、所述油嘴管接頭上設置一對接螺紋孔,在所述對接螺紋孔的外圍設置有四個固定通孔,在所述油嘴管接頭的上端面上設置一與所述對接螺紋孔同軸的加長接管,所述噴油管的一端固定套置在所述加長接管內,在所述噴油管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設置一堵頭,在靠近所述堵頭的位置設置一噴油孔。
優選的,所述四個固定通孔對稱非均勻分布在所述對接螺紋口外圍,且任何一個所述固定通孔與所述油嘴管接頭橫向對稱面之間的夾角為α,α值為40°;任何一個所述固定通孔與所述油嘴管接頭豎向對稱面之間的夾角為β,β的值為50°。
優選的,在所述油嘴管接頭的下端面上設置一與所述對接螺紋孔同軸的環形密封槽,且在所述環形密封槽內設置一O型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噴油孔為一橢圓孔。
優選的,在所述油嘴管接頭的上端面上設置一標識所述噴油孔噴油方向的刻度標記。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便利,維修時不用拆卸箱體,可直接更換;採用螺栓直接固定在機殼上,不用反覆調整噴油方向,從而避免了反覆旋轉磨損帶來的洩漏問題,同時油嘴管接頭上設計有O型密封圈,對油嘴管接頭與機殼的貼合處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可防止潤滑油的意外洩露;設計在油嘴管接頭上的刻度標記能夠直接標識出噴油孔的噴油方向,在安裝時可直接定位確定噴油孔噴油方向,從而縮短了安裝時間;噴油孔設計為橢圓孔狀,在噴油時,可形成扇形面向外噴油,增大鋪蓋面積,提高潤滑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優選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送油管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油嘴管接頭及輸油管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內部分結構組件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外螺紋管、2輸油管、3螺栓、4墊圈、5油嘴管接頭、51固定通孔、52加長接管、53環形密封槽、54刻度標記、55對接螺紋孔、6噴油管、61噴油孔、7O型密封圈、α為固定通孔與油嘴管接頭橫向對稱面之間的夾角、β為固定通孔與油嘴管接頭豎向對稱面之間的夾角、8軸承、9機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1-5,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優選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變形,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曲柄箱軸承用的簡易定位噴油裝置(如圖2所示),該噴油裝置包括油嘴管接頭5和噴油管6、所述油嘴管接頭5上設置一對接螺紋孔55,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油嘴管接頭5下部為一圓板,對接螺紋孔55位於圓板的中心位置上,在所述對接螺紋孔55的外圍設置有四個固定通孔51,在所述油嘴管接頭5的上端面上設置一與所述對接螺紋孔55同軸的加長接管52,所述噴油管6的一端固定套置在所述加長接管52內,在所述噴油管6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設置一堵頭62,在靠近所述堵頭62的位置設置一噴油孔61。
為便於在安裝時,確定噴油孔61的噴油方向,在此,在所述油嘴管接頭5的上端面上設置一標識所述噴油孔61噴油方向的刻度標記54(如圖4所示),同時,將所述四個固定通孔51對稱非均勻分布設置在所述對接螺紋口55外圍,且任何一個所述固定通孔51與所述油嘴管接頭5橫向對稱面之間的夾角為α,α值為40°;任何一個所述固定通孔51與所述油嘴管接頭5豎向對稱面之間的夾角為β,β的值為50°,上述設計導致油嘴接管頭5在機殼9上的定位螺紋孔也是對稱非均勻分布的,同樣在機殼9上設置與刻度標記54相對應的刻度標記,機殼9上的刻度標記直接對著需要被噴射潤滑油的軸承8,這樣在安裝時可直接確定噴油孔61的噴油方向,帶有墊圈4的螺栓3通過穿過固定通孔51將油嘴管接頭5固定在機殼9上。
為防止潤滑油從機殼9與油嘴管接頭5之間的貼合面滲漏,在此,在所述油嘴管接頭5的下端面上設置一與所述對接螺紋孔55同軸的環形密封槽53(如圖3所示),且在所述環形密封槽53內設置一O型密封圈7,O型密封圈7被擠壓具有很好的密封作用。
進一步的,為擴大噴油孔61的噴射範圍,在此,將噴油孔61設計為一橢圓孔,潤滑油從橢圓孔內噴射出後,可形成扇形噴射範圍,從而增大了潤滑油的潤滑區域。
本實用新型中,「上」、「下」均是為了方便描述位置關係而採用的相對位置,因此不能作為絕對位置理解為對保護範圍的限制。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徵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以上所述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和實施例作了詳述,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