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6:46:09 1
專利名稱: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話受話器的結構特點,尤指一種可結合筆具、手電筒等構件,可廣泛地應用在行動電話或一般室內電話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
傳統式的電話免持聽筒多是應用在車內,駕駛者在行車當中,若欲免持聽筒使用行動電話,其所需要利用的構件十分繁多,諸如行動電話固持座、喇叭及信號線等,造成車內十分凌亂,且對於駕駛者而言,在使用上亦有其不便的處。另外一種是應用在一般室內的電話,通常是與電話總機結合使用,是包括有一麥克風及一耳機,藉由耳機接聽電話,而以該麥克風發話傳達信息給彼端。此種設計僅限於一般總機使用,對於行動電話、一般家庭電話或是辦公室內辦公人員而言,仍有不適合之處。為此,本創作人積多年來的使用及製造相關產品經驗,經不斷地開發、測試及改良,以期能獲得一種可使用於任何型式電話、任何場所的免持聽筒。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應用於任何場合以及任何型式電話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中該免持聽筒可用於行動電話及一般室內電話,可隨身攜帶在使用者身上,不佔空間,並可隨時免持聽筒接聽電話。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合於其他具有特殊功能性物件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中免持聽筒可與一連接件結合為一體,該連接件可為筆具或手電筒等具有功能性的物件,藉此使其除了具免持聽筒的功能外,亦同時具有其他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包括有一耳機信號線,其一端為耳機,另一端為電話插頭;一麥克風,其背側設有一夾持簧片,且該夾持簧片的一側設有一鉤扣;一連接件,其上設有電池座及喇叭,該電池作為麥克風電源,供該喇叭擴音。
藉由該耳機信號線的插頭連接在電話的插座上,而該麥克風即夾扣在使用者所穿著的衣物上,使電話的聲音源經由傳導而由耳機或是喇叭輸出,而被使用者所接收;使用者則可藉由該麥克風發話,以傳遞聲音信息至電話彼端,以達到免持聽筒的效果,使其可廣泛地應用在行動電話及家用電話的通話場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該連接件的外側可連結設置有一夾體,以夾持在使用者的衣物上。該夾體的內側適當處設有一凸點。該連接件上適當處設有一電源輸入孔。該連接件的外緣壁上適當處設有一孔洞,以供電源線走線。該連接件上可設有一麥克風插孔。該連接件內設有音量旋鈕。該麥克風可設置在耳機信號線上。該麥克風上可設置一切換開關,藉以切換調節耳機或喇叭。該連接件,可為筆具、手電筒。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簡易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實例圖(一)。
圖4A是使用者利用耳機接聽行動電話的狀態示意圖。
圖4B是使用者將免持聽筒懸掛在頸部的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實例圖(二)。
圖5A是使用者在使用免持聽筒亦同時使用連接件的狀態示意圖。
圖5B是使用者未使用免持聽筒結構而使用連接件的狀態示意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立體示意圖,該免持聽筒結構10是包括有一耳機信號線20、一麥克風30及一連接件40,其中該耳機信號線20的一端為耳機21,而其另一端則為一插頭22,該插頭22可供插置入電話插座內(圖中未示),該麥克風30是設置在耳機信號線20上適當處,在其背側設有一夾持簧片31,且在該夾持簧片31的上方適當處設有一鉤扣32。該麥克風30內亦同時連接有一電源線33,且藉由該電源線33與連接件40連接,該連接件40可為筆具或手電筒等。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連接件40是採用筆具401。請同時對照圖2的簡易結構剖視圖,該筆具401內部的前段可容設筆蕊402,供書寫之用,而在其中段處內部則形成一電池座41,供電池411容置,以作為電源。另在筆具401主體側壁上適當處設有一可開啟的電池蓋412,以利於電池411的取出或置入,而該筆具401的末端內緣形成一球形槽42,在該球形槽42內卡置有一喇叭43。該喇叭43是凸設於該筆具401的末端外部,其底部為一與該球形槽42配合的球體431,藉此配合使該喇叭43可在筆具401外呈多方向的晃動,以調節喇叭43朝向所需的方向進行擴音,而在該球形槽42與電池座41間設有一音量旋鈕44,另在該筆具401的外緣壁適當處設有一夾體45。夾體45的上方與筆具401連接的外緣壁上設有一孔洞40,藉由該孔洞403以供該麥克風30的電源線33走線用。
另該連接件40的外壁上亦可設一麥克風插孔46,以供其他外部麥克風30插置使用,使其與該連接件40相連接,故使麥克風30可無需設置於該耳機信號線20上;同時,在該連接件40上亦可設置一電源輸入孔47,以續接外部電源。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請同時參閱圖2所示,其中本實用新型可應用在一般室內電話或是行動電話,令該耳機信號線20的插頭22插設入電話的插座內,使電話彼端的聲音源被該耳機21所接收,或是經由麥克風30電源線33傳導至該喇叭43擴散。其中在該麥克風30的側方設有一切換開關34,以切換使用耳機21或者喇叭43,並以調節音量旋鈕44,來控制電話發音的音量,使用者可在免持電話聽筒的狀態下進行電話交談,亦可同時進行辦公桌上的作業,書寫文件、電腦輸入等工作,而不會有任何的影響,有效擴大接聽電話時可移動的範圍。為避免使用者在接聽電話又同時進行手邊工作,致使其與連接件40間的方向與位置有所偏頗,可調節該喇叭43的角度,以對應於使用者的所在方向,以利聲音擴散而被使用者清楚地接收到。
圖4及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實例圖,在此是應用在行動電話50上,行動電話50可夾置在使用者腰帶上或是置物包上,將耳機信號線20的插頭22插置於該行動電話50的耳機插座501上,以麥克風30的夾持簧片33,將麥克風30夾固在使用者的衣物靠近臉部的位置,而該連接件40(如筆具)亦同樣夾設在衣物上。當欲接聽電話時,可戴上耳機21接聽電話彼端的信號,再藉由麥克風30的傳導,以將使用者的發話信號傳遞迴該行動電話50內,被電話彼端的交談者所接收,如圖4A所示,藉此使得使用者若在車內通訊時,無需應用許多繁雜的免持設備;即使不在車內,而是在正常行走狀態下,亦能達到免持的效果。當不使用電話時,使用者可將耳機信號線20環繞在頸部,令該耳機21的信號線20穿過連接件40的夾體45,該夾體45的內側面設有凸點451(如圖1至圖3所示),藉此可抵住該耳機信號線20端部的耳機21,使其卡掣於該夾體45的外側,並被該麥克風30的鉤扣32所鉤住,使其不致任意脫落,藉此以使得整個免持聽筒10懸掛在使用者的頸部上,如圖4B所示。
無論是應用在一般室內電話或是行動電話,使用者可在使用耳機21或是喇叭43擴音的狀態下,該連接件40其本身原有的功能亦未喪失,如該連接件40為一筆具401時,則在免持聽筒接聽電話的狀態下,亦可進行其原有的書寫功能(如圖5A所示),而若未在使用耳機21的狀態下,為避免耳機信號線20過長,造成使用者的活動不便,可將該耳機的信號線20纏繞於該連接件40末端部與喇叭43間的間隙內,耳機21端部穿繞過夾體45而被鉤扣32所夾持固定,以便於使用者使用,以及便利行走活動(如圖5B圖所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確實具有實用性與創作性,且未見諸於任何刊物,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專利要件。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在不違反本創作精神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內容。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特徵在於,包括有一耳機信號線,其一端為耳機,另一端為電話插頭;一麥克風,其背側設有一夾持簧片,且該夾持簧片的一側設有一鉤扣;一連接件,其上設有電池座及喇叭,該電池作為麥克風電源,供該喇叭擴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的外側可連結設置有一可夾持在使用者的衣物上夾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特徵在於,該夾體的內側適當處設有一凸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上適當處設有一電源輸入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的外緣壁上適當處設有一孔洞。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上可設有一麥克風插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內設有音量旋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特徵在於,該麥克風可設置在耳機信號線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特徵在於,該麥克風上可設置一切換開關。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可為筆具、手電筒。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結構的電話免持聽筒,包括:耳機信號線、麥克風及連接件,耳機信號線的插頭端插設在電話插座上,麥克風設置在信號線上,其背側設有簧片供夾持在衣物上;麥克風用電源線與一連接件連接,連接件為筆具或手電筒等,可掛持在衣物或口袋上,其內設有電池座及喇叭,以將電話聲音經由耳機信號線及電源線傳至耳機或喇叭擴音,而將聲音傳遞至電話的彼端,達到免持聽筒的效果,使其可廣泛地應用在行動電話及家用電話。
文檔編號H04M1/11GK2377775SQ9825031
公開日2000年5月10日 申請日期1998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1998年12月22日
發明者範裕雄 申請人:範裕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