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先簡介 他是怎麼死的?
2023-10-15 14:01:50 1
劉景先可以說是標準的官三代,家庭背景雄厚,他的祖父劉林甫在唐高祖、唐太宗年間歷任內史舍人、中書侍郎、吏部侍郎,封樂平男,爵位由他的父親劉祥道繼承。劉祥道在高宗年間任宰相,封廣平郡公。劉祥道於666年去世後,劉齊賢就繼承了廣平郡公的爵位。
也就是說劉景先三代為相,爵位世襲兩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長大,耳濡目染,他從小才學過人,以方正聞名。按理說應該順風順水,一路走下去,但是世事無常,朝廷政權變更太快,在這樣的夾縫中,死去的,被貶的數不勝數,劉景先也不幸地成為其中的一個。
劉景先,原名劉齊賢,在唐高宗晚年和武后時期為唐中宗、唐睿宗攝政期間擔任宰相。他之所以改名叫劉景先,是因為當時高宗的第六子叫李賢,被立為太子,為了避太子李賢名諱,就改名了。
劉景先起初任侍御史,後來任并州司馬。在職期間,恪守本職,兢兢業業,高宗聽聞他廉正,很尊敬他。但是自古帝皇的喜愛都會招來妒忌,一次,將軍史興宗在狩獵時對高宗說,并州的鷂很有名,可以命劉景先抓幾隻。高宗答:「劉景先難道是用來抓鷂的人嗎?你為什麼這樣看待他?」可以看出,在高宗時期,劉景先的話語權還是很大的,皇帝很信任他,並且在高宗臨死前,命劉景先、裴炎、郭正一兼東宮平章事輔佐太子。到此,劉景先的仕途也開始走下坡路。
只因,雖說是李哲繼位,是為唐中宗,但實權大部掌握在攝政的武太后手中。被控制了許久的中宗終於生出了想獨立掌權的想法,但是武則天絲毫不念及母子情誼,直接廢了他的皇位,改立其弟豫王李旦,就是唐睿宗。這時候老實巴交的裴炎就不樂意了,數次建議武后將權利給睿宗,多次諫言之後引起了武后的不滿,直接指控他謀反,投入獄中,當時朝臣很多都為他說情,劉景先就是其中最活躍的一個。並且以自身的仕途作為擔保,說「如果裴炎是那種謀反的人,那麼我也是。」當時武后很明確的說她知道裴炎謀反的證據,但是不知道你的。結果過了沒多久,武后直接無視掉自己先前的說法,以謀反罪逮捕了劉景先。年底,裴炎被處決,劉景先連著被貶多次。
公元689年,武后手下酷吏指控劉景先有罪,連什麼罪狀都沒說,就將劉景先逮捕了。見此情景,劉景先生無可戀,與其死於莫名其妙子虛烏有的罪名,還不如直接自行了斷,一死百了,管它後世說什麼,就直接在獄中上吊死了,他死後,武則天並沒有放過他,而是將其財產全部沒收,作為官三代的劉景先還是很富有的。
只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被歷史的漩渦捲住腳的人都被拉入其中,劉景先、裴炎等人,都是很有能力、賢良之人,只因忠心於李唐王室,不滿武則天執掌朝權,便遭受不白之冤幾經貶謫,英雄無用武之地,被小人、被政權給弄死。
劉景先一家顯貴,《新唐書·卷一〇六·列傳第三一》記載:「齊賢三世至兩省侍郎,典選。從父應道吏部郎中,從父弟令植禮部侍郎,凡八人前後歷吏部郎中、員外,世以為罕。令植孫從一,擢進士宏詞第,調渭南尉。雅為常袞、盧杞所厚,薦授監察御史。普王討李希烈,表為元帥判官。德宗居奉天,超拜刑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從幸梁州改中書侍郎,帝遇之善。然無它材能,容身遠罪而已。貞元初,以疾自乞,罷為戶部尚書。卒,贈太子太傅。」一家顯貴,榮耀後代,也或許正是因為太過於樹大招風,引起了皇帝不必要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