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三國演義中于禁為什麼要投降 于禁在最後又是怎麼死的

2023-10-15 14:54:39 1

  《三國演義》的故事膾炙人口,人們對三國名將多津津樂道於蜀漢的「五虎大將」——忠肝義膽的關雲長、氣勢威猛的張翼德、渾身是膽的趙子龍、勇冠三軍的馬孟起、老而彌辣的黃漢升,各有其英勇不凡的赫赫戰績和傳奇故事。關二爺千裡走單騎、刮骨療傷、溫酒斬華雄;張飛大鬧長坂坡、怒鞭督郵、智取瓦口隘。劉、關、張三人自然是三國演義裡的主角,但是縱觀整個三國,不僅僅是劉備兄弟的天才,曹操麾下也有馳聘沙場、開疆拓土、智勇雙全、戰功彪炳的「五子良將」——威震東吳的張遼、沉穩多智的徐晃、驍勇善戰的樂進、奮勇爭先的張張郃,還有果毅沉穩的于禁。這個三國更多是屬於將士們的,正因為無數的奸臣、悍將、名士、梟雄,才使得三國能夠在歷史上是最精彩的時代之一,也是出現傳奇性色彩人物最多的時代之一。

  忠心耿耿 盡忠竭力

  

時勢造英雄,于禁是三國造就的英雄,我們都知道在歷史上,于禁是五子良將之一,行軍毅重。他是個忠勇之人,但又不僅僅是個只會作戰的機器,他忠誠勇毅,以自己的忠心和勇猛獲得了全軍上下的尊重。作為三國時期曹魏的名將。以忠勇聞名於軍中,卻又因為一些原因,背叛了「忠」字,成為了人們的笑柄和不齒的對象。那麼,于禁是個怎麼樣的人?為什麼忠心耿耿的于禁會投降?

  于禁,出生年月不詳,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曹操對于禁的稱讚一點都不誇張,于禁的確是一名優秀的將才,忠心、勇猛有氣節,這些名將具有的品質,在于禁身上都得以完美體現。首先,于禁是個忠心之人。

  漢獻帝初平三年,于禁早期附從鮑信為行將覆滅的東漢王朝鎮守兗州,兗州牧劉岱敗於黃巾黨被殺,陳宮與鮑信擁曹操做了新兗州牧,從此于禁歸屬於曹,他的前程開始放光。他的伯樂是屬將軍王朗,《三國志》:「王朗異之,薦禁才任大將軍」若不是王朗向曹操推薦這個人才,恐怕于禁就埋沒在眾多將士之中了。于禁自從初平三年跟隨了曹操之後,在接下來的四年裡,表現十分突出,一路過關斬將,在領兵作戰上是大放異彩。曹操很欣賞于禁,逐漸把他當做心腹大將。于禁早年「黃巾起,鮑信招合徒眾,禁附從焉。及太祖領兗州,禁與其黨俱詣為都伯。」于禁最早是鮑信的手下,後來曹操接任兗州牧,他作為鮑信舊部屬曹操。本是鮑信身邊的人,于禁為什麼也會忠心追隨曹操,因為鮑信與曹操早期私交很好,于禁信得過鮑信的為人,也就相信曹操其人,並一心追隨。

  再者,于禁的領兵作戰能力非同一般,雖然他是武將,卻擁有政治家般的頭腦,善於掌握整個作戰局勢及時作出決斷,同時,他治軍軍紀嚴明,很受士兵的敬重,這些都是他在曹軍中可圈可點的地方,也是曹操如此倚重他的原因。于禁作戰相當勇猛頑強。曹操東徵呂布時,打敗呂布二營人馬,不久又獨自率部在須昌戰勝高雅;在攻打定陶、離狐、雍丘等一系列戰鬥中,于禁連連告捷,對付黃巾軍也是毫不含糊。這一系列戰爭中的優越表現,使得曹操對于禁倍加器重,於是于禁的職位由軍司馬一路遷升,很快就躋身於曹軍名將的行列。當然,于禁能得到曹公的欣賞,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他作戰時的沉著、穩重。《三國志·于禁傳》:「獨勒所將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虜追稍緩,禁徐整行隊,鳴鼓而還。曹操討伐張繡失利的時候,全軍上下一遍混亂。唯獨于禁率領手下的數百人,臨危不亂,即使是處於劣勢,全軍撤退之時多有傷亡,整支隊伍始終保持沒有潰散。讓曹操對于禁領兵作戰的能力是大為稱讚。

  官渡之戰後于禁奉命平定昌豨的叛亂,頑固地執行曹操」圍而後降者不赦「的軍令,把已經投降且與自己私交不錯的昌豨斬首。此舉引起了全軍的轟動,他的做法受到人們的議論,連曹操也說:」豨降不詣吾而歸禁,豈非命耶!「雖說嘴上對于禁的做法有點不滿,覺得他太固執、恪守陳規,但是又愈加器重他,于禁殺昌豨,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但是這一做法卻為于禁樹立了很好的風範和威嚴,」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太祖每徵伐,鹹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而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

  顯赫一生 含辱而終

  如此一說,為什麼忠心耿耿的于禁會投降?也許,我們要到于禁的最後一場戰爭去找尋答案。建安二十四年,休兵安養十年的一代名將于禁,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會敗得如此慘烈。其實,從才能和戰功上來看,曹魏的」五子良將「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不但身具衝鋒陷陣、摧城拔寨的絕世武力,而且胸懷運籌帷幄、智敵萬人的兵法韜略,堪稱攻足以進取,守足以禦敵,其智勇兼備,猶在蜀漢的」五虎大將「之上。其中,于禁的能力和功勞尤為突出,可惜晚節不保,否則名列」五子良將「之首也當之無愧。于禁這一戰便是在三國歷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筆的」水淹七軍「。

  這場戰爭是曹操和劉備兩大政治集團的一次交鋒,事關魏蜀形勢走向,曹、劉二人自然不敢懈怠,於是都派上了自己手下的幹將,首戰曹仁不敵關羽,於是曹操搬來于禁支援,于禁對陣關羽,高手過招怎麼說也得打個好幾十回合吧,但是情況卻讓人大跌眼鏡,一向勇猛又有頭腦的于禁,這次卻一反常態,毫無應對之策,不但沒有出現鬥智鬥勇的」龍虎相爭「局面,反而被關羽」水淹七軍「,一鼓而大破之,七軍將士被俘三萬多人。這一場戰爭打得曹操有點蒙,不僅是曹操,恐怕當時包括于禁本人的所有人都很吃驚,一向鎮定從容的於將軍是怎麼了?更讓人驚訝的是,于禁居然在戰敗後主動投降,而先鋒龐德等數人卻忠義不屈,慷慨就義。龐德這些將領跟隨曹操才幾年就慷慨赴義,于禁可是跟隨了曹公三十幾年啊!後人讀史至此,有罵他的說他忠義為假,到底是個小人,還有人猜想于禁頭像是否另有原因。

  仔細想想,有可能事情是這樣的。書上對于禁的投降沒有正面描寫,而是說他被擒,他沒有被關羽殺掉,很可能是鑑於于禁在曹軍中的威望,所以關羽選擇了將于禁關押起來,一來

  以後好還曹操的人情,二來利用于禁的被俘打擊曹軍的士氣,這樣一來,于禁就更是有口難辯了。還有人說他 不惜屈膝投降以換取自己的生命,這也是比較有可能的。不過,這裡有一個疑問:于禁怕死嗎?想當初官渡之戰中,于禁的處境也是危機重重,險象環生,而曹操手下已經有很多人私下向袁紹示好,準備在有利的時機投降,而于禁卻是始終如一效忠曹操。也沒見他有什麼貪生怕死的念頭。所以,于禁的投降絕非我們想的那樣簡單。

  經歷此劫後,于禁流落到東吳孫權手裡,孫權又將他送回了魏國曹丕那裡,此時曹操已死,這時候的他已經是」鬚髮皓白,形容憔悴「,曹丕嘴裡恭維于禁,背地裡在曹公墓上。畫上水淹七軍時龐德英勇不屈、于禁屈膝投降的場面,並派于禁去拜陵,于禁因羞愧病發而死。

  」歸來頭白已憔悴,泣涕頓首尤可憐。高陵畫像何詭譎?乃令慚痛入九泉。淯水之師勇冠世,英雄成敗皆偶然。「一代名將折戟沉沙,兵敗被俘,在屈辱中度過了人生的最後兩年時光。

同类文章

傅恆後代是誰?傅恆我們被稱為傅六爺?乾隆明相傅恆的個人成就

  傅恆為沙濟地方富察氏,乾隆一朝重臣,深受乾隆帝寵信,步入仕途之後,出將入相,活躍在乾隆朝堂。他不到三十歲就成為首輔,在乾隆一朝權傾一時,分量極重。  傅恆為名門出生,先祖旺吉努在努爾哈赤起兵時,便率族人歸附,為清太祖心腹。曾祖哈什屯在太宗與世祖兩朝位列議政大臣,祖父米思涵為康熙帝戶部尚書、議政大

乾隆名將兆惠是個什麼樣的人?兆惠將軍的優缺點

  人物檔案  姓名:烏雅·兆惠  諡號:文襄  國家:中國  民族:滿族  旗籍:正黃旗  所處朝代:清朝乾隆時期  出生時間:公元1708年  去世時間:公元1764年  職業:都統  爵位:一等武毅謀勇公  主要成就:平準部、回部  兆惠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戰將,曾經參與過平定大小金川之亂、平定

兆惠是誰?兆惠是怎麼死的?

  兆惠,烏雅氏,全名烏雅·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生於公元1708年,去世於公元1764年,是清朝乾隆時期的著名將領。兆惠在乾隆時代曾經多次鎮壓叛亂,阻攔外族進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安全,是乾隆朝非常重要的一位將領。  雍正九年,已經二十四歲的兆惠以筆帖式的身分入值軍機處,授軍機章京,算是

清朝將領和琳簡介 和琳是怎麼死的?

  雖然文章開頭就已經給和琳添加了標籤,說他是清朝時期著名將領,但實際上今天知道和琳到底是誰的卻並不多。歷史上姓和的官員不少,但是說到清朝姓和的官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和珅」!添上乾隆朝著名權臣、貪官標籤的和珅,加上今日各類影視劇對其的刻畫傳播,和珅絕對算的上是家喻戶曉的一位歷史人物。  在往

和琳與和珅、紀曉嵐的關係如何?和琳為什麼能戴三眼花翎?

  和琳,清朝乾隆時期著名將領,滿洲正紅旗人,生於公元1753年,去世於公元1796年,鈕祜祿氏,字希齋。和琳,又是鈕祜祿氏,想來大家心裡都有數了。沒錯!和琳除了是清朝乾隆時代的著名將領之外,同時也是清朝著名權臣和珅的親弟弟。因為有和珅的幫助,和琳自從入仕開始,官路可以說是一路暢通,歷任兵部侍郎、工

王輔臣是誰?王輔臣是怎麼死的?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之時的一位軍閥,曾經兩次反清也兩次降清,是一位首鼠兩端之人。  王輔臣為山西大同人氏,原本是明朝一官宦人家僕傭的孩子,生年不詳。他本姓李。,後來給王進朝當誼子,此後便改姓王。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王輔臣後來跟隨姐夫劉某參加農民軍。王輔臣非常好賭,常常一擲千金

清朝將領王輔臣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自殺?如何評價王輔臣?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地方軍閥,曾經先後在明朝和清朝為官為將。他多次加入反清勢力,也曾多次投降清朝,後來在投靠吳三桂反清,隨後再次降清之後,畏罪自盡而亡。  王輔臣是一位能幹的將領,這一點小編並不否認。雖然他在今天名聲並不大,但是卻非常能打。早在明末之時,他跟隨大同守將姜瓖麾下就曾經屢建奇功。當

王輔臣與吳三桂有沒有關係?王輔臣的故事

  王輔臣山西大同人,原本是明朝宦官奴僕的兒子,後來硝煙四起,天下大亂,王輔臣跟隨姐夫一起參加起義農民軍。後來他又投靠在山西大同守將姜瓖麾下,跟隨姜瓖一起投靠大清。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親政之後,王輔臣受到重用,此後青雲直上,步步高升。  王輔臣原本前途無量,可惜一步錯步步錯,後來他參加吳三桂反清勢力,

河西四漢將趙良棟簡介 趙良棟是怎麼死的?趙良棟歷史評價

  人物檔案  姓名:趙良棟  字:擎之  號:西華  諡號:襄忠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清朝  出生地:甘肅寧夏  出生時間:公元1621年  去世時間:公元1697年  官職:勇略將軍、雲貴總督  爵位:一等伯爵  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亂  主要作品:《趙忠襄奏疏存稿》  趙良

甘龍是誰?他為何反對商鞅變法?

  甘龍是秦孝公時代的臣子,他的後代甘茂、甘羅都成為了秦國的國相,得到了秦國君主的重用。他是秦國有名的世家貴族,也是反對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對商鞅變法,可是並沒有什麼用,但是他為何要反對呢?  商鞅變法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很有名,經過變法圖強,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一躍而躋身春秋戰國四大強國之一。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