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2016讀《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有感

2023-10-04 03:11:59 1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全面展示9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進行的努力與探索,所經歷的苦難與曲折、所取得的勝利與輝煌,力求打造一部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和高度上的黨史宣傳資料。下面是為大家提供的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讀後感一

  我們學校組織全體黨員學習了《中國共產黨90年學習讀本》,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讓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新的洗禮,使我明確了許多以前不曾知道或記憶模糊的東西,更深刻的了解黨的使命和宗旨。

  過去的9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幹了三件大事,實現了兩個偉大的轉折:1919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官僚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建立了新中國;1949年到1979年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並完善了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屹立於世界之林;1978年以後,我們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開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黨領導人民進行的民主革命,奪取了政權,由革命黨變為了執政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濟開始復甦,並順利完成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民主革命時期的三十年,我黨由最初只有50多人,然後迅速發展壯大,為我們黨積累了豐富的執政資源和群眾。這一切都離不開我黨的三大法寶:統一戰線、黨的領導、武裝鬥爭。我黨採取的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消滅頑固勢力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建國後的三十年,是我黨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成為執政黨後的中國共產黨運用較短的時間處理好了新中國的爛攤子,順利實現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從1956到1966年,我黨雖然經歷了的十年探索時期的的失誤,開始了十年的內部動亂——文化大革命。但是周恩來總理主持工作後經濟開始逐步回升。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戰略決策,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來。1992年順利完成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使中國經濟真正的實現了騰飛,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開始提高,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在理論上,我們建立了涵蓋共產黨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真正的把馬克思主義同我國國情結合、跟時代結合了起來。

  90年光輝歷程,60載執政實踐,貫穿著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體現著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革命戰爭的嚴峻考驗,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改革開放的偉大創新,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在於我們黨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和實踐品質,在於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在於始終走在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廣大人民的前列,在於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黨的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黨的先進性始終是貫穿黨的建設的一條紅線。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推進黨的建設,開闢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黨員們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直至革命鬥爭的最後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們黨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此時黨員們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鬥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率先示範,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紀新階段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這是黨在新時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實踐,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先進性的生動體現。

  黨中央決定在全國開展保持共產黨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我們黨的建設史上的一個創舉。通過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使黨員隊伍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在時代前列,必將有利於促進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親密聯繫群眾作用的充分發揮。保持黨員先進性,是我們黨不斷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完成新的執政目標,必須繼續保持先進性,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加強黨員隊伍自身建設,與時俱進,不斷爭取新的勝利。保持黨員先進性,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提高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要完成好黨所肩負的執政任務、歷史責任,廣大共產黨黨員就必須始終保持先進性,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保持黨員先進性,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永葆黨的生機與活力的迫切需要。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改變了近現代中國歷史的走向,也影響了整個世界。中國共產黨從爭取執政地位,到建設和發展新中國,再到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歷史,已成為全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上,中央要求把黨史作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三個重點學習內容之一。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全面宣傳黨的歷史,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們一定要繼續深入學習黨史,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讀後感

  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改革開放,使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回眸歷史,「路漫漫其修遠兮」……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經,鑑真東渡傳教,鄭和七下西洋。我們的祖先曾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中國,大開放迎來大發展,四大發明曾一度是我們的自豪。但是到了近代,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妄自尊大、閉關鎖國、思想僵化。中國脫離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國。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俄戰爭,《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太多太多的苦難,太多太多的枷鎖,東方巨人,你怎麼了?東方巨人,你為什麼不怒吼?//「仰天長嘯待時日,巨龍騰飛平地起。」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屈辱的歷史一去不復返,輝煌的前景向我們走來。「抗美援朝報國讎,萬隆會議結朋友。大慶石油奏凱歌,兩彈一星顯身手。」自力更生,內強國力;五項原則,外接友鄰。新中國以不屈的自尊,獨立自主,攻破堅冰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面對讓人措手不及大地震。中華兒女沒有氣餒,我們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踩在腳下。

  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航天衛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的奔月夢現實了!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

  2008年,北京奧運會鑄造輝煌!我們的體育健兒一舉奪得51枚金牌,100枚獎牌。取得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驕人成績。

  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60年的風雨無阻,60年的滄桑巨變,我們的祖國必將繼續書寫不朽的傳奇。

  回首這60年。這就是我們,一個不屈的民族!

  回首這60年。這就是我們,一個騰飛的民族!

  以嶄新的姿態,和平共處,走向世界。鮮豔的五星紅旗終於在聯合國莊嚴升起。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讀後感三

  建黨90周年之際,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中國共產黨90年學習讀本》,本書不但史實準確,通俗易懂,而且結構新穎,分析深刻。

  該書使用三篇講述中國共產黨自從1921年成立至今,走過了90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一個只有五十多人的黨組織發展成為擁有八千多萬黨員,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

  在90周年前,中國正處在風雨如碧,長夜難眠的黑暗年代,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從此揭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序幕。1927年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統一的總方針。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步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開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的綱領,提出全面的路線和持久戰略方針,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道路。中國人民經過八年的艱苦奮鬥,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並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解放了全中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歷史從此開始了新紀元。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治癒戰爭創傷,調整舊中國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迅速發展。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地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但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國走了不少彎路。

  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具體表現在安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決定的思想路線,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來,由於採取了上述一系列恢復和發展和發展生產力的政策和措施,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新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1996年,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2010年生產總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90年歷史滄桑,風雲激蕩,90年英雄輩出、情深意長,燈塔照耀著我們前進道路。從《中國共產黨90年學習讀本》中看到:正是這一鮮明特點,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無限生機與活力的政黨。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