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淮海戲皮秀英四告全集劇情及唱詞

2023-10-04 04:50:49

  《皮秀英四告》是淮海戲的傳統戲保留劇目,流行於蘇北淮陰地區、鹽城、皖東北一帶。講述了一名苦女子狀告不義之人,後懲惡揚善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皮秀英四告》的全集劇情及唱詞吧。

  《皮秀英四告》劇情:
  退任閣老黃彥忠嫌貧愛富、逼婿李賢貴退婚。事為更夫皮盾窺悉,假冒賢貴,殺死丫環,掠去財物。黃彥忠行賄知縣戈自明,將賢貴屈打成招。賢貴之嫂皮秀英去縣衙申冤,反遭亂棍打出。

  她無助之下,懇請兄長皮盾陪同進京尋夫告狀,皮盾擔心事發,途中在白馬上將皮秀英勒斃而返。

  皮秀英大難不死,甦醒後獨身自赴京都攔轎鳴冤,一告閣老黃彥忠、二告知縣戈自明、三告兄長皮盾、四告丈夫李賢明,誰知轎中王爺就是其夫李賢明,於是大堂告狀之時,上演了妻子狀告丈夫的場面,最終夫妻相認,懲治了惡徒。

  《皮秀英四告》唱詞:

  黃彥忠:你頭上帽兒開了花,身上爛衫打補巴,破褲子露出半條腿,鞋子露出大趾甲,挑著水桶團團轉,伸著脖子咬著牙,臭氣燻得我要作嘔,窮樣子看得眼發花。

  李賢桂:聽罷言來怒氣生,老賊逼我寫退婚,賢桂人窮志不窮,誰要你的骯髒銀,不料他把良心變,不講理來不講情。

  黃彥忠:天下有錢就講理,世上有錢就講情,一雞一鳳難配偶,一窮一富怎配親;

  李賢桂:你今逼我寫退婚,除非找來三媒六證人,三媒六證你不理,去找兄長李賢民,萬一哥哥有好歹,還有嫂嫂皮秀英。你今逼我寫退婚,三件大事要依從,一要泰山來推倒,二要黃河水變清,三要老賊頭上長牛角,做個狼心狗肺的老畜牲。

  黃彥忠:你這鐵嘴真厲害,罵得渾身骨頭痛,叫家院拖下去狠狠打;

  丫環:我家小姐願退婚。

  李賢桂:手提羊毫寫退婚,罵聲老賊作惡人;

  黃彥忠:只要留下退婚字,作惡罪名我擔承;

  桂:善惡到頭終有報;

  彥:山高哪怕起狂風;

  賢桂:公堂之上去告狀,看誰輸來看誰贏;

  黃彥忠:哪怕你狀紙寫得好,縣衙之內我行得通;

  桂:一紙文書丟下地;

  彥:拾起文書看分明。

  黃桂英:時才要你寫退婚,怕你皮肉受苦刑,暫且寫下退婚字,你我重新定章程;

  李賢桂:隔山誰知路遙遠,隔河難知水多深,不如拿話試一試,倒看桂英什麼心你父逼我寫退婚,你又何必多費心,賢桂賣水遭落迫,清水怎能養桂英;

  黃桂英:賢桂莫說意氣話,桂英對天表真情,公子不嫌桂英女,英至死不嫁人,忙把休書來取出,當面撕得碎紛紛;

  李賢桂:桂英表出真實情,賢桂傾吐一片心,願做長空比翼鳥,不作世上負心人。

  桂英:深夜三更人寂靜,擊掌為號桂花亭,一取金來二取銀,代問嫂嫂皮秀英,大堂之上去告狀,公斷你我不離分,天不失信星鬥明;桂:地不失信五穀豐;

  英:春不失信百花開;

  桂:我不失信黃桂英;

  桂英:桂花亭前定巧計,不忘三更取金銀。

  皮盾:月不明星已暗冷風颼颼,後花園取財寶就此走走,一更到二更過催打三更,躲至在桂花園悄悄等候丫環:鼓打三更到後樓,秋菊送銀不停留,銀子送與李公子,但願他夫妻到白頭。

  皮秀英:晴天霹靂報一聲,後堂嚇壞皮秀英。

  李賢桂:賢桂受刑實冤枉,滿腔怒火高萬丈,可恨老賊心太狠,勾結贓官害善良,罵聲狗官無人性,不坐大堂坐內堂,貪贓枉法惡刑用,是非曲直全不分。

  皮秀英:要想伸辯誰冤枉,快將內中情由照實講,什麼真親至戚不相認,為什麼翁婿反目在公堂,為什麼嶽父贈銀你不要,反去謀財把命傷,既然謀財把人害,為什麼不將財寶藏身旁;

  李賢桂:哪有真親至戚不相認,老賊嫌貧愛富壞心腸,哪有嶽父贈銀我不要,贈銀沒有好心腸,殺人歹徒不追究,有意嫁禍把我傷;

  皮秀英:請問堂上老大人,何不將情由講一講。

  秀英:既然罪證箱內藏,為什麼不讓民女看端詳,若說二弟是兇手,為什麼不坐大堂坐內堂,分明是得了銀子貪了贓,誣陷好人喪天良。當初兩家結鸞鳳,好比鹿狼結拜在山岡,李家好比小鹿樣,你就是那絕情狼。

  秀:盾:跟隨兄長奔京城,一母同胞兩樣心,告狀鳴冤捉兇手,兇手就是你兄長為救二弟伸大義,莫怪老子喪天良。

  皮秀英:皮秀英在山崖漸漸甦醒,親兄長反成了血海仇人,為貪財殺秋菊本性不改,為滅口全不念同胞之情,行兇前他把那真情吐露,到京城狀紙上再加一名,辛嘗萬苦心意堅定,為伸冤去告狀哪顧親生。

  李賢民:赤膽忠心把國保,一朝功臣爵祿高,為人不飲故鄉水…,枉受爵祿在當朝。

  賢民:想起了家中事焦急萬分,但願得老母親福壽安寧,嘆賢弟年紀幼怎能營生,怕只怕苦壞了賢妻秀英,太平年上京殿奏上一本,請聖上發聖旨回家探親。

  皮秀英:告狀來了皮秀英,大街攔馬把冤伸,腰間緊系羅裙帶,腳底繡鞋蹬幾蹬抬頭只見人聲喊,前呼後擁好威風,三十六匹彩雲馬,七十二個帶紅纓,肅靜迴避排四隊,八面金鑼開道行,有心上前把冤喊,這等威風嚇煞人,如若不把冤情喊,離鄉別井為何情,抖抖精神壯壯膽,探探黃河水多深,前隊人馬讓他走,二隊人馬讓他行,三隊人馬不許走,攔住馬頭把冤伸。

  李賢民:民女言詞利如刀,句句打動我心梢,做官不與民作主,枉受奉祿在當朝,莫道她有冤無處伸,權且將事一擔挑。

  皮秀英:鑽過弓板又得生,大堂威風更驚人,七狼八虎兩邊站,難擋民婦把冤伸。

  秀英:尊王爺坐大堂,我告閣老黃彥忠。

  秀英:只說王府把冤伸,一言未發就動刑,縱然官官都相護,嚴刑難擋皮秀英。

  李賢民:聽說來的皮秀英,打在她身痛我心,夫妻分別十年整,這等做法太無情,回頭我把中軍問,誰人叫你亂動刑;

  中軍:末將聽從王爺命,二十大板打得輕;

  李賢民:休怪中軍把刑動,只怪刑前未問清,本當下位將妻認…,怕的官司難斷清,暗暗壓住心頭痛,先問官司後認親。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