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鑄式汙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6:06:29 2
專利名稱:一種預鑄式汙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汙水處理裝置,特別是一種對生活小區或一般家庭所排出的糞尿及生活雜排水進行複合處理的小型汙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排出諸如糞尿、生活雜排水等生活汙水,目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的不斷集中,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水量在大幅度地增加,用水量的增加相應地帶來了排汙水量的增加,據報導,目前每人每天的汙水排出量大約有0.2立方米,而這些未經處理的汙水的直接排放是造成城市河流和較小河溝汙染的主要原因,這些汙水正在汙染著江河湖海,帶來了湖泊、近海的赤藻及水生動、植物的減少、飲用水質的下降、環境汙染的增加、生態平衡的破壞等問題,人們的身體健康正受到嚴重危害與威脅,傳染病的傳播也在所難免,因此治理水質汙染,淨化生活汙水成了必需儘快解決的問題,一般來說,對生活汙水最合適的處理方法是建立汙水處理場,利用相對家庭排水源容封的下水管道,將這些汙水通過下水管道流到汙水處理場進行集中處理,但是一則建汙水處理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而且即使是建,也遠遠趕不上居民住宅的增長速度;二則對配備完善、普及的下水管道來說,因城市膨脹造成的建築物密集、因城市交通問題等造成的管道鋪設費用逐漸增加,使配備完善、普及的管道系統成為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在中小城鎮及農村建立汙水處理廠和管道系統則更是難以實現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製作簡單、結構可靠、造價低、淨化效果好、可供家庭或單位淨化處理生物汙水的小型汙水處理裝置,主要包括初沉槽、接觸曝氣槽、沉澱槽、消毒槽,其特徵在於初沉槽、接觸曝氣槽、沉澱槽、消毒槽等各組成部分合併集中設置在一個預鑄式的由若干分腔組成的玻璃鋼殼體內,且該殼體的不同分腔分別形成初沉槽、接觸曝氣槽、沉澱槽、消毒槽的主體。
本實用新型由於將汙水處理的各組成部分合併集中設置在一個預鑄式玻璃鋼殼體內,其結構簡單、巧妙、體積小巧、便於在現場安裝和便於管理,可工業化批量生產,解決了建汙水處理場和配置完善、普及的下水管道的難題,有效降低了汙水處理的成本,且由於採用了初沉、二次曝氣、消毒等處理流程,淨化效果好、淨化處理後的水源可直接排放而不會汙染環境,經進一步過濾後還可以回收利用作為衝洗廁所、洗衣物、澆花等城市雜用水,有利於有效利用和節約城市中日漸短缺的水資源。從而使本實用新型對淨化生活汙水、改善水質汙染和阻止生態惡化有重要意義,可廣泛應用家庭、小單位和農村等下水管道不完善普及的地方。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初沉槽2、接觸曝氣槽3、沉澱槽4、消毒槽5,其特點是初沉槽2、接觸曝氣槽3、沉澱槽4、消毒槽5等各組成部分合併集中設置在一個預鑄式的由若干分腔組成的玻璃鋼殼體1內,且該殼體1的不同分腔分別形成初沉槽2、接觸曝氣槽3、沉澱槽4、消毒槽5的主體。其中上述初沉槽2內設有砂槽21和流量調整槽22,其中砂槽21入口接汙水流入管,且該入口處設有可截留固體物的粗孔篩網23,其出口與流量調整槽22連通,流量調整槽22的出口處設有可分離汙水中懸浮物的細微篩網24和可調整通道大小的流量調整器25,流量調整器25的出口通過移流管26與接觸曝氣槽3的入口連通。上述接觸曝氣槽3內設有第一接觸曝氣室31、第二接觸曝氣室32、散氣管33、逆洗管34,其中第一接觸曝氣室31和第二接觸曝氣室32內裝置有接觸型材35。上述沉澱槽4內設有中心筒41、小型流渠42、浮汙返送管43、空氣補給唧筒44、移流管45,其中沉澱槽4的中心筒41通過動力裝置及管路與接觸曝氣室3的出口連通,小型流渠42設置在中心筒41頂部四周,其出口通過移流管45與清毒槽5進口連通,浮汙返送管43設置在中心筒41頂部並通過管道與汙水流入管連通,空氣補給唧筒44設置在中心筒41底部。為使曝氣槽3內保持有足夠的活性汙泥,增加具有淨化功能的微生物,上述初沉槽2和接觸曝氣槽3之間設有由上下兩層組成的活泥濃縮貯留槽7,該活泥濃縮貯留槽7的出口通過空氣補給唧筒44與沉澱槽4底部連通,其出口與接觸曝氣槽3的第一室連通,且該活泥濃縮貯留槽7的上下兩層交界處設有連通兩者的脫離液移送管71。為使排放的水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上述消毒槽5內設有可自動投藥的藥劑筒51、流放唧筒槽52、放流管53,其中藥劑筒51位於消毒槽5的進水口處,流放唧筒槽52位於消毒槽5的尾部,放流管53位於消毒槽5的出水口處。為便於後續的進濾處理等流程,使經處理的廢水可變為城市雜用水,上述消毒槽5後部設有放流槽,該放流槽的入口與消毒槽5的放流管53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廢水進入初沉槽通過粗孔篩網和細微篩網進行預處理使廢水中的無機物顆粒借重力沉於池底,然後廢水進入曝氣槽內充分曝氣,一方面使活性汙泥混合成混合液,並在槽內充分接觸,另一方面,通過曝氣,向活性汙泥供氧,保持好氧條件,保證微生物的正常生長與繁殖。供氧方式採用鼓風機通過風管鼓入槽底,由微孔管逸出空氣形成無數氣泡,與汙水充分混合。廢水中的有機物在曝氣槽內被活性汙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後,混合液進入沉澱池,進行固液分離,淨化的廢水流入消毒槽。大部分沉澱池的沉澱汙泥加流入曝氣槽的進口,與進入曝氣槽的廢水混合。汙泥回流的目的是使曝氣槽內保持足夠數量的活性汙泥,通常,參與分解廢水中有機物的微生物的增殖速度,都慢於微生物在曝氣槽中的平均停留時間,因此,如果不將濃縮的活性汙泥固流到曝氣槽,則具有淨化功能的微生物將會逐步減少,汙泥回流後,淨增殖的細胞物質將作為剩餘汙泥排入汙泥處理系統。
在消毒槽,經過消毒、殺滅經處理後殘留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以氯作為消毒劑,經消毒的水流入放流槽儲存,待處理排放。
權利要求1.一種預鑄式汙水處理裝置,主要包括初沉槽(2)、接觸曝氣槽(3)、沉澱槽(4)、消毒槽(5),其特徵在於初沉槽(2)、接觸曝氣槽(3)、沉澱槽(4)、消毒槽(5)等各組成部分合併集中設置在一個預鑄式的由若干分腔組成的玻璃鋼殼體(1)內,且該殼體(1)的不同分腔分別形成初沉槽(2)、接觸曝氣槽(3)、沉澱槽(4)、消毒槽(5)的主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鑄式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初沉槽(2)內設有砂槽(21)和流量調整槽(22),其中砂槽(21)入口接汙水流入管,且該入口處設有可截留固體物的粗孔篩網(23),其出口與流量調整槽(22)連通,流量調整槽(22)的出口處設有可分離汙水中懸浮物的細微篩網(24)和可調整通道大小的流量調整器(25),流量調整器(25)的出口通過移流管(26)與接觸曝氣槽(3)的入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鑄式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接觸曝氣槽(3)內設有第一接觸曝氣室(31)、第二接觸曝氣室(32)、散氣管(33)、逆洗管(34),其中第一接觸曝氣室(31)和第二接觸曝氣室(32)內裝置有接觸型材(3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鑄式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沉澱槽(4)內設有中心筒(41)、小型流渠(42)、浮汙返送管(43)、空氣補給唧筒(44)、移流管(45),其中沉澱槽(4)的中心筒(41)通過動力裝置及管路與接觸曝氣室(3)的出口連通,小型流渠(42)設置在中心筒(41)頂部四周,其出口通過移流管(45)與清毒槽(5)進口連通,浮汙返送管(43)設置在中心筒(41)頂部並通過管道與汙水流入管連通,空氣補給唧筒(44)設置在中心筒(41)底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預鑄式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初沉槽(2)和接觸曝氣槽(3)之間設有由上下兩層組成的活泥濃縮貯留槽(7),該活泥濃縮貯留槽(7)的出口通過空氣補給唧筒(44)與沉澱槽(4)底部連通,其出口與接觸曝氣槽(3)的第一室連通,且該活泥濃縮貯留槽(7)的上下兩層交界處設有連通兩者的脫離液移送管(71)。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預鑄式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消毒槽(5)內設有可自動投藥的藥劑筒(51)、流放唧筒槽(52)、放流管(53),其中藥劑筒(51)位於消毒槽(5)的進水口處,流放唧筒槽(52)位於消毒槽(5)的尾部,放流管(53)位於消毒槽(5)的出水口處。
專利摘要一種預鑄式汙水處理裝置。主要包括初沉槽、接觸曝氣槽、沉澱槽、消毒槽,其特點是各組成部分合併集中設置在一個預鑄式的由若干分腔組成的玻璃鋼殼體內,且該殼體的不同分腔分別形成各組成部分的主體。本實用新型由於將汙水處理的各組成部分合併集中設置在一個預鑄式玻璃鋼殼體內,其結構簡單、巧妙、體積小巧、便於現場安裝和管理,可工業化批量生產,解決了建汙水處理場和配置完善、普及的下水管道的難題,有效降低了汙水處理的成本。
文檔編號C02F9/02GK2495642SQ0124315
公開日2002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15日
發明者餘澤強 申請人:餘澤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