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與流程
2023-10-04 08:58:00 1

本發明涉及造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導管是闊葉木材中的水分輸導組織(相當於人體的血管),是由直徑很大的管狀細胞的端壁相連而成的。大量存在於闊葉樹的纖維組織間,在樹木成長的過程中起到輸導樹液,為植物輸送營養的關鍵作用,由於特殊的運輸職能,其直徑比纖維直徑大得多。導管分子的形狀不一,隨樹種而異,常見有鼓形、紡錘形、圓柱形和矩形等。一般環孔材早材部分的導管分子多為鼓形,而晚材部分的導管分子多為圓柱形和矩形,這是比較進化的特徵。而呈紡錘形的導管分子則是原始的特徵。
常用的闊葉木製漿材種:桉木(包括尾巨桉、赤桉、小葉桉),相思(包括馬佔相思、大葉相思、小葉相思、厚莢相思),百千層、木麻黃…等等。這些闊葉材種都有自己獨特的導管分子。闊葉木漿製漿成本低,可以改善紙張均勻度和不透明度,而且對紙張的松厚度、柔軟度及吸收性均十分有利,闊葉木由導管及木纖維等薄壁細胞構成,在木漿料中導管的含量往往會偏高,導管的強度低於纖維,如果導管的數量較多,則形成的強度將會降低,因此導管含量高的木漿料製成的紙品會存在表面強度問題、印刷品白點問題。木材製成紙漿後,其導管形態基本無變化,如何分離挑選闊葉木漿中的導管,目前國內無具體方法研究,利用木漿中導管推測製漿原料,使得造紙的質量有一定提升。中國專利CN201420579373.4公開了闊葉木漿料中導管含量的檢測裝置,該檢測裝置能夠精確地測定闊葉木漿料的品質給出準確的評估。但是該檢測裝置是直接利用漿料分散後用電子顯微鏡分析,漿料與顯微鏡是在一塊的,不容易看清導管的表面特徵,也確定不了屬於哪種樹種。因此需要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方便後續更進一步觀察導管,可以清晰看清導管外觀特徵,不同導管外觀特徵不一樣,為推斷導管樹種來源及分析導管的影響提供前期備樣方法,使得木漿料製成的紙品品質得到提升。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解決了不能分離挑選導管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前期備樣的方法。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手段如下: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木漿分散:量取闊葉木漿置於疏解器中,加入水,離解分散得第一次漿料;
(2)木漿收集:將第一次漿料篩選過濾,得第二次漿料;
(3)木漿染色:取第二次漿料,置於玻璃表面皿上,滴加赫氏染色劑進行染色,放置使紙漿懸浮液染色;
(4)導管挑選:用細針尖端粘附挑選染色後呈矩形外觀的導管,並置於滴加赫氏染色劑的載玻片上二次染色。
(5)觀察:將載玻片蓋上蓋玻片進行觀察。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量取8g~15g的闊葉木漿置於疏解器中,加入1.5L~2.5L水,離解分散得第一次漿料。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所述疏解器的轉速為:10000~30000r/min。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將第一次漿料過300~350目篩網上篩選。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第二次漿料的濃度為8%~12%。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第二次漿料的取量為0.5g~1.5g。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滴加5~10mL赫氏染色劑進行染色後,放置2~5min,使懸浮液染色。
優選地,所述步驟(4)中用細針尖端粘附挑選染色後呈矩形外觀的導管。
優選地,所述步驟(5)中利用顯微鏡觀察導管的形態。
採用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本發明操作簡單,分離後的導管形態保存完整,導管表面紋孔等清晰,利用顯微鏡後續查看時,可清晰分辨導管的外觀形態,且操作設備及人員要求相對較低,易操作,並可判斷導管樹種來源,為導管觀察分析提供一種較好的前期備樣方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尾巨桉導管在顯微鏡100倍的特徵圖;
圖2為本發明尾巨桉導管在顯微鏡400倍的特徵圖;
圖3為本發明尾巨桉導管在顯微鏡400倍的局部特徵圖;
圖4為本發明百千層導管在顯微鏡100倍的特徵圖;
圖5為本發明百千層導管在顯微鏡400倍的特徵圖;
圖6為本發明馬佔相思導管在顯微鏡100倍的特徵圖;
圖7為本發明馬佔相思導管在顯微鏡400倍的特徵圖;
圖8為本發明黃膽木導管在顯微鏡100倍的特徵圖;
圖9為本發明黃膽木導管在顯微鏡400倍的特徵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1
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木漿分散:量取8g的闊葉木漿置於疏解器中,所述疏解器的轉速為:10000~30000r/min。加入1.5L的水,離解分散得第一次漿料。
(2)木漿收集:將第一次漿料過300~350目篩網上篩選過濾,得濃度為8%的第二次漿料。
(3)木漿染色:取0.5g的第二次漿料,置於玻璃表面皿上,滴加5mL的赫氏染色劑進行染色,輕輕搖晃後,放置2min,使紙漿懸浮液染色。
(4)導管挑選:用細針尖端粘附挑選染色後呈矩形外觀的導管,並置於滴加1~2滴赫氏染色劑的載玻片上,形成二次染色。
(5)觀察:將步驟(4)的載玻片蓋上蓋玻片,利用顯微鏡用於觀察導管的形態。
圖1為通過顯微鏡100倍觀察二次染色後的尾巨桉的導管,導管從尾巨桉木漿液中分離的狀態,尾部為舌狀、並且細而尖。圖2為顯微鏡400倍觀察,壁上布滿紋孔,紋孔排列沒有規律。圖3為顯微鏡400倍的局部放大圖,導管和木射線相交部位的紋孔為圓形,且較紋孔略大。其形態特徵作為後期尾巨桉樹種的判定標準之一。
因導管與紙漿纖維外觀有較大的差異,導管呈現矩形狀外觀,而纖維呈現束狀外觀,染色後兩者差異更加明顯,肉眼下用細針將導管一個個粘附挑出。粘附時將細針尖輕輕觸碰導管,導管吸附至針尖,然後將針尖放置到載玻片上的赫氏染色劑中,導管掉落至載玻片上的赫氏染色劑中,使導管二次染色,以便後續觀察,每液滴赫氏染色劑約可放置20~30個導管,最後用蓋玻片輕輕蓋住放置有導管的液滴,使用吸水布將蓋玻片周邊多餘的赫氏染色劑吸除,在顯微鏡下觀察形態。
實施例2
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木漿分散:量取15g的闊葉木漿置於疏解器中,所述疏解器的轉速為:10000~30000r/min。加入2.5L的水,離解分散得第一次漿料。
(2)木漿收集:將第一次漿料過350目篩網上篩選過濾,得濃度為12%的第二次漿料。
(3)木漿染色:取1.5g的第二次漿料,置於玻璃表面皿上,滴加10mL的赫氏染色劑進行染色,輕輕搖晃後,放置5min,使紙漿懸浮液染色。
(4)導管挑選:用細針尖端粘附挑選染色後呈矩形外觀的導管,並置於滴加1~2滴赫氏染色劑的載玻片上,形成二次染色。
(5)觀察:將步驟(4)的載玻片蓋上蓋玻片,利用顯微鏡用於觀察導管的形態。
圖4為通過顯微鏡100倍下觀察百千層的導管,尾部為舌狀,較桉木細長,紋孔布滿導管壁。圖5為在顯微鏡400倍觀察下的百千層導管,其紋孔狀態及其特徵作為後期百千層樹種的鑑定標準之一。
實施例3
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木漿分散:量取10g的闊葉木漿置於疏解器中,所述疏解器的轉速為:10000~30000r/min。加入2.0L的水,離解分散得第一次漿料。
(2)木漿收集:將第一次漿料過325目篩網上篩選過濾,得濃度為10%的第二次漿料。
(3)木漿染色:取1.0g的第二次漿料,置於玻璃表面皿上,滴加7mL的赫氏染色劑進行染色,輕輕搖晃後,放置3min,使紙漿懸浮液染色。
(4)導管挑選:用細針尖端粘附挑選染色後呈矩形外觀的導管,並置於滴加1滴赫氏染色劑的載玻片上,形成二次染色。
(5)觀察:將步驟(4)的載玻片蓋上蓋玻片,利用顯微鏡用於觀察導管的形態。
圖6為通過顯微鏡100倍觀察馬佔相思的導管,尾部一端較鈍,紋孔呈群集狀,長向沿導管軸向排列。圖7為顯微鏡400倍的特徵圖,其紋孔狀態及其特徵作為後期馬佔相思樹種的判定標準之一。
實施例4
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木漿分散:量取12g的闊葉木漿置於疏解器中,所述疏解器的轉速為:10000~30000r/min。加入2L的水,離解分散得第一次漿料。
(2)木漿收集:將第一次漿料過320目篩網上篩選過濾,得濃度為12%的第二次漿料。
(3)木漿染色:取1.2g的第二次漿料,置於玻璃表面皿上,滴加8mL的赫氏染色劑進行染色,輕輕搖晃後,放置4min,使紙漿懸浮液染色。
(4)導管挑選:用細針尖端粘附挑選染色後呈矩形外觀的導管,並置於滴加2滴赫氏染色劑的載玻片上,形成二次染色。
(5)觀察:將步驟(4)的載玻片蓋上蓋玻片,利用顯微鏡用於觀察導管的形態。
圖8為通過顯微鏡100倍觀察黃膽木的導管,尾部為舌狀,隊列紋孔式,呈田字分布。圖9為顯微鏡400倍的特徵圖,其紋孔狀態作為後期黃膽木樹種的判定標準之一。
其中疏解器的廠家為L&W、型號為SE003。導管染色後呈現矩形外觀,而纖維呈現束狀外觀,粘附時肉眼可觀察細針尖端輕輕觸碰導管,導管就可吸附至針尖上。
綜上所述,採用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快速挑選木漿料中導管的方法,本發明操作簡單,此種方法可快速挑選分離闊葉木漿的導管,分離後的導管形態保存完整,導管表面紋孔等清晰,利用顯微鏡後續查看時,可清晰分辨導管的外觀形態,且操作設備及人員要求相對較低,易操作,並可判斷導管樹種來源,為導管觀察分析提供一種較好的前期備樣方法。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