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香樟種子催芽方法與流程
2023-10-04 05:25:19 4
本發明涉及林木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香樟種子催芽方法。
背景技術:
香樟樹冠整齊,樹葉春為綠色,轉紅色,成熟時為有光澤的紫黑色;初夏開花,黃綠色、圓錐花序,果託頂端平截,樹冠廣展,葉枝茂盛,濃蔭遍地,氣勢雄偉,是優良的行道樹及庭蔭樹。香樟樹對氯氣、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氣等有害氣體具有抗性,能驅蚊蠅,能耐短期水淹。樟樹是喜溫樹種,最適宜生長的地方年平均溫度在16一17℃,絕對最低溫度不低於一7℃。樟樹對土壤的要求,以土層深厚肥沃、溼潤呈中性或酸性反應的粘質土壤為宜。樟樹耐低溫,幼年耐陰,壯年喜強光,壽命長,村旁常有老樹。樟樹木材紋理細緻,柔韌緻密,光滑美觀,硬度中等,容易加工,含揮髮油和特殊芳香、耐溼、抗腐、祛蟲、變形小、保存期長,為貴重的家具、建築、箱櫃、雕刻、造船良材。根、枝、葉、木材均可提取樟腦、樟油,樟腦、樟油為近代醫藥、冶金、化工、香料、食品工業及軍工等方面的重要原料,種子可榨油,供制皂用,樟腦和樟油還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商品。樟樹生長迅速,壽命長,樹冠開展,主幹碩壯,抗風力強,病蟲危害較少,萌芽力強,葉色濃綠光澤,不怕煙塵,是我國南方珍貴用材和特用經濟樹種,也是護林防火、水土保持、城市綠化的重要樹種,在「四旁」地栽植香樟樹,可以美化、淨化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栽種香樟若結合生物防火帶建設進行,還可作為防火林帶,節省防火林帶的投資。
但是現有的樟樹播種育苗方式,種子的出芽率不高,種子在發芽後又極易死去,因此急需一種提高樟樹種子出芽率的催芽方式。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香樟出芽率高的催芽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香樟種子的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去皮處理:將採摘下來的種子,放入烘箱中烘乾,烘箱溫度設定為40-45℃,之後放入浸泡液A中浸泡2-3小時,撈起飽滿的種子,乾癟的種子隨浸泡液A一起倒掉,將飽滿的種子用手輕搓即可除去果皮,其中浸泡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製成:70%乙酸5-8份、45%苯磺酸6-9份、95%乙醇15-20份,上述的百分數是體積分數;
(2)種子浸泡處理:將去皮後的種子放入浸泡液B中浸泡7-8小時,浸泡液B放置在水浴搖床上,水浴溫度設定為30-40℃,搖床轉速設定為50-100r/min,期間每隔30-40min向浸泡液B中通入氧氣,通入時間為20-30秒,氧氣的流量為10-20L/min,浸泡液B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製成:桉葉8-10份、丁公藤7-10份、石斛4-6份、伸筋草3-7份、麝香仁6-9份、敗醬草4-7份、谷精草8-11份、桑寄生2-5份、益母草7-9份、水100-120份;
(3)紅外線照射處理:將浸泡後的種子取出,用溼潤的棉布包好,放入紅外線發射器中,用8-10μm波段範圍的紅外線照射1-2小時;
(4)種子催芽基質處理:將經過紅外線照射後的種子均勻的撒在基質上,基質厚度為2-3cm,之後在種子上面覆上一層0.8-1.0cm厚的基質,基質上再均勻的鋪上一層玉米秸稈,其中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珍珠巖40-50份、玉米粉10-15份、雞糞7-9份、蛭石15-20份、小蘇打2-5份,期間每隔12小時向基質上噴灑營養水,其中營養水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製成:秋水仙素7-10份、麻黃鹼4-6份、硝酸胺1-4份、色氨酸0.5-0.8份、水20-30份,等種子長成幼苗時進行移栽。
步驟(2)中,種子浸泡液由以下方法製得:將水煮沸後,依次加入桉葉、丁公藤、石斛、伸筋草、麝香仁、敗醬草、谷精草、桑寄生、益母草,沸水熬製1-2小時後,過濾得到濾液,冷卻至室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香樟種子催芽方式,可以使香樟種子的發芽率達到99.5%,並且使種子的發芽期提前5-8天,在種子的萌芽期,向基質上噴灑營養水,不僅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還可以使得幼苗移栽後,存活率高,成長速度快。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香樟種子的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去皮處理:將採摘下來的種子,放入烘箱中烘乾,烘箱溫度設定為40℃,之後放入浸泡液A中浸泡2小時,撈起飽滿的種子,乾癟的種子隨浸泡液A一起倒掉,將飽滿的種子用手輕搓即可除去果皮,其中浸泡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製成:70%乙酸5份、45%苯磺酸6份、95%乙醇15份,上述的百分數是體積分數;採用此浸泡液浸泡,活性物質較少的種子會變乾癟,從而幫助我們去除那些不會發芽的種子,並且此浸泡液,可以使得種子的果皮變薄,可以在不破壞種子裡營養物質的情況下,輕鬆的去掉種皮;
(2)種子浸泡處理:將去皮後的種子放入浸泡液B中浸泡7小時,浸泡液B放置在水浴搖床上,水浴溫度設定為30℃,搖床轉速設定為50r/min,期間每隔30min向浸泡液B中通入氧氣,通入時間為20秒,氧氣的流量為10L/min,浸泡液B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製成:桉葉8份、丁公藤7份、石斛4份、伸筋草3份、麝香仁6份、敗醬草4份、谷精草8份、桑寄生2份、益母草7份、水100份;浸泡液B由中藥材經過熬製製成,可以脫去種子內過多的脂質,提升種子的活性,並為種子在萌芽前存儲一定的營養物質,種子在浸泡的過程中,呼吸作用較強,浸泡液中溶解的氧氣,無法滿足需要,所以需要向浸泡液通入少量的氧氣;
(3)紅外線照射處理:將浸泡後的種子取出,用溼潤的棉布包好,放入紅外線發射器中,用8μm波段範圍的紅外線照射1小時;經過紅外線照射後的種子,種子內細胞的生陳代謝作用增強,提升種子的出芽速度;
(4)種子催芽基質處理:將經過紅外線照射後的種子均勻的撒在基質上,基質厚度為2cm,之後在種子上面覆上一層0.8cm厚的基質,基質上再均勻的鋪上一層玉米秸稈,其中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珍珠巖40份、玉米粉10份、雞糞7份、蛭石15份、小蘇打2份,期間每隔12小時向基質上噴灑營養水,其中營養水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製成:秋水仙素7份、麻黃鹼4份、硝酸胺1份、色氨酸0.5份、水20份,等種子長成幼苗時進行移栽;此基質可以提供種子在萌芽階段所需要的各種養分,噴灑的營養水,一方面可以防止病蟲害,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種子的發芽速度,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步驟(2)中,種子浸泡液由以下方法製得:將水煮沸後,依次加入桉葉、丁公藤、石斛、伸筋草、麝香仁、敗醬草、谷精草、桑寄生、益母草,沸水熬製1小時後,過濾得到濾液,冷卻至室溫。
本實施例中香樟種子的發芽率為99.0%,種子的發芽天數為35天,相比於普通的催芽方式,種子的發芽率提高了10%,發芽期提前了5天。
實施例2
一種香樟種子的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去皮處理:將採摘下來的種子,放入烘箱中烘乾,烘箱溫度設定為45℃,之後放入浸泡液A中浸泡3小時,撈起飽滿的種子,乾癟的種子隨浸泡液A一起倒掉,將飽滿的種子用手輕搓即可除去果皮,其中浸泡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製成:70%乙酸8份、45%苯磺酸9份、95%乙醇20份,上述的百分數是體積分數;
(2)種子浸泡處理:將去皮後的種子放入浸泡液B中浸泡8小時,浸泡液B放置在水浴搖床上,水浴溫度設定為40℃,搖床轉速設定為100r/min,期間每隔40min向浸泡液B中通入氧氣,通入時間為30秒,氧氣的流量為20L/min,浸泡液B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製成:桉葉10份、丁公藤10份、石斛4份、伸筋草3份、麝香仁6份、敗醬草4份、谷精草11份、桑寄生5份、益母草9份、水120份;
(3)紅外線照射處理:將浸泡後的種子取出,用溼潤的棉布包好,放入紅外線發射器中,用10μm波段範圍的紅外線照射2小時;
(4)種子催芽基質處理:將經過紅外線照射後的種子均勻的撒在基質上,基質厚度為3cm,之後在種子上面覆上一層1.0cm厚的基質,基質上再均勻的鋪上一層玉米秸稈,其中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珍珠巖50份、玉米粉15份、雞糞9份、蛭石20份、小蘇打5份,期間每隔12小時向基質上噴灑營養水,其中營養水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製成:秋水仙素10份、麻黃鹼6份、硝酸胺4份、色氨酸0.8份、水30份,等種子長成幼苗時進行移栽。
步驟(2)中,種子浸泡液由以下方法製得:將水煮沸後,依次加入桉葉、丁公藤、石斛、伸筋草、麝香仁、敗醬草、谷精草、桑寄生、益母草,沸水熬製1-2小時後,過濾得到濾液,冷卻至室溫。
本實施例中香樟種子的發芽率為99.6%,種子的發芽天數為32天,相比於普通的催芽方式,種子的發芽率提高了10.6%,發芽期提前了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