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範文
2023-10-04 06:17:34 2
作為一個技術狂的劉慈欣,在《三體》小說中將他筆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毀,又一遍遍重塑。下面是為整理的《三體》讀後感,歡迎參考。
篇1:《三體》讀後感
三天假期,把《三體》讀完了,括弧,電子版。讀完後覺得得寫點什麼,就起了個小學命題作文式的標題。之前早就聽說,一直沒提起興趣來讀,因為中學那會兒看了一陣子的《科幻世界》,到現在沒有什麼作品能讓我印象深刻,慢慢的對科幻作品的興趣也就淡了。這次算是趁著劉慈欣的雨果獎的熱乎勁,湊個熱鬧。
談下總體感受,這部作品構思上尺度很大,不論是時間上還是空間上。空間上從地球到銀河系外太空,時間上從文#$#%革到宇宙湮滅,如果算上文中三體遊戲裡面的虛擬場景,得要從中國先秦時期算起了。構思上的宏大,使小說讀起來挺癮的。故事的主題,總體來說,是宇宙間各文明相處的問題,借用文中的理論就是「宇宙社會學」。與之前讀過科幻作品相比,這在構思上層次顯得更高一些。儘管裡面也有相當的篇幅在描寫地球文明與外星三體文明的戰爭。
《三體》全套有三部,個人認為最精彩、最核心的是《三體Ⅱ黑暗森林》。《本體Ⅰ》更像相聲裡的墊話兒,到了第二部才入了正活。第二部中,完整地闡述了「宇宙社會學」,其基於兩個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斷地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並在兩個重要概念——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的基礎上,建立起這樣一套「宇宙社會學」體系。好像太枯燥了,文中主人公羅輯有個比喻——宇宙好比一座黑暗的森林,宇宙的各文明,比如地球文明、三體文明等,就是森林中的獵人,他們帶著獵qiang,小心翼翼地前行著,他們盡最大的可能不暴露自己,一旦發現別的生命,就舉qiang消滅,而自己暴露了也會受到其他人的威脅。這就是「宇宙社會學」的重要法則——黑暗森林法則。儘管這個「社會學」的公理存在漏洞,但這應該就是科幻中的「幻」,而「科」就是基於「公理」的「嚴謹」的邏輯推理。這種硬科幻吸引我這個理科生的地方就在於此,說得在「理」,不魔幻,不玄幻。當然,這也失去不少文科背景的讀者。
小說情節的推進是各種的插敘和倒敘,以及第一部中大量三體遊戲場景描述和第三部中以文中人物講故事的形式插入三個寓言童話,有一種電影鏡頭轉換的感覺。這種寫作技巧的運用,從第一部到第三部,作者也是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我覺得另一個亮點是對人性的揭露。印象最深的是第三部中,外星三體文明佔領了地球,要求地球人都搬到澳大利亞去,同時招募地球人維護治安,條件是可以不必搬到澳洲。這時在量的地球人應徵,大批去面試被刷的人,無情地嘲笑著那些「地球奸」(這是我造的詞);而同時在澳洲大地上,擠在一起的來自不同地方地球人暴發各種衝突。這些都是人性弱點和黑暗面的無情放大。
如果非要挑刺兒,我想可能是故事的架構過大,很細的地方不容易處理好。而且三部書中,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著墨過少,感覺這不太科學,似乎不太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當然,這可能跟劉慈欣理工科背景而且讀者群也是一幫理科生有關,這一部分就沒有過多地去展開。再一個,也是不少人詬病的是作者的文筆不夠情細。從文學性上講可能是差一些,但要求一部硬科幻文筆優美有些免為其難了。總體來講,這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好作品。
篇2:《三體》讀後感
讀完《三體》三部曲已有一個月的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三體》而生的那些思緒愈加揮之不去。我漸漸發現,我的人生觀、我的生活、我的追求正在被這本書改變,並且我預感這些改變將會越來越深刻。
《三體》最為震撼人心的地方在於,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與許多人心目中所想像的完全不同的宇宙。更殘酷的是,這本書中的宇宙真相是在前沿物理學定律的基礎上,用嚴格的推理一步一步推導出來的。非常巧合,去年霍金也曾向全世界警告,應該儘量避免與外星人接觸,否則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於是,即使難以接受,我也不得不承認,《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確實更像是一個真實的宇宙。相比之下,《星球大戰》、《星際迷航》、《變形金剛》這類通俗科幻故事中所描述的宇宙簡直就是天真的童話。
我無意品評《三體》的故事或者藝術水準。畢竟,從文學的角度來說,《三體》跟金庸這樣的文學大師的作品相比是有差距的。但是,在現實的層面上,《三體》給我們留下的烙印可能更加難以磨滅,特別是對了解一些相對論知識的理工科讀者。
「你們是蟲子。」
「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
「我需要一塊二向箔,清理用。」
我們應該慶幸,上面這些悲涼的臺詞出自一部小說,暫時還沒有變成血淋淋的現實。我們應該慶幸,沒有智子來鎖死我們前進的道路,我們依然可以努力讓科技的飛躍發展持續下去。既然宇宙中沒有童話,要想在這個黑暗的世界裡儘可能長久地生存,我們只能快馬加鞭試圖有朝一日奮鬥成為黑暗森林中的「神級文明」;即使做不到這一點,退而求其次,我們也要有能力把人類的種子撒向宇宙的各個角落,這是唯一讓我們的千代、萬代子孫不被這個宇宙除名的辦法。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而言,我們的求生之路還很漫長。
曾經,我只打算做一個數學界的混混兒,隨便找個三流高校混日子;曾經,我沒來由地厭惡物理,厭惡實驗。突然,《三體》讓我發現,我們所搞的基礎數學還是有那麼一點意義的;除此之外,《三體》居然讓我在博士階段對冷漠已久的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受自己智力所限,我可能連故事中丁儀、曹彬的萬分之一都達不到;但即使只能在人類前進的道路上做那鋪路石下邊的一粒塵土,數十年後老去之時,我也可以欣慰地說,我作為一個地球公民盡了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
篇3:《三體》讀後感
讀完三體,熟悉的寂寞感一如既往的隨之而來,內心是一種空虛與激蕩的交替。這是一部人類、地球、宇宙滅亡的史詩。波瀾壯闊、跌宕起伏。
作為一個女生,最念念不忘的便是三體男神——邏輯。他的出境,放蕩不羈,隨遇而安,及時行樂。先是研究天文,轉而研究人文社會學。
因為與楊文潔的見面,被三體人下了一道追殺令。然而命運讓他活了下來。危機開始初期,被選為面積計劃中的面壁者。他不接受也不無法拒絕。於是及時行樂的基因作祟,他用自己的權利,索取了一個世外桃源和一個心儀的女子,在天倫之樂中度過了五年的歲月。這五年,是他人生中最光輝燦爛,最開心快樂,最怡然自得,永世無法忘記的五年。在其他面壁者的眼中:只有你沒有虛度這五年的時光。
但是,隨著一個一個破壁者的出現,面壁計劃出現危機,他的妻子帶著可愛的孩子離開了,他被威脅著走上了孤獨的道路,伊甸園中只剩一個亞當。
咒語的發出,追殺再次來臨。緊急的冬眠,醒來時已是物是人非,面壁計劃被認為是危機時刻不成熟的人類做出的幼稚計劃。他,不再是面壁者。咒語被忽略,他也被遺忘。但是一個世紀前的刺殺病毒讓他一天之內經歷了六次刺殺,不得不回到地面,回到屬於他那個世紀的原始生活。
太空戰爭的慘敗,人類進入滅亡的絕望。命運使然,人們發現中多年前已實現的咒語,一個恆星被一顆粒子擊毀,這顆粒子就是羅輯當年對太陽發出的咒語。於是,面壁計劃再一次啟動,羅輯再一次成為人類心中拯救地球的神,他是上帝,他再一次成為了面壁者。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個幼稚計劃的幼稚遊戲者。
可是,水滴來了,它封鎖了太陽,羅輯不可能再發出咒語來威懾三體世界了。失敗,又是一次近乎徹底的失敗。但是,可笑的政府還要利用羅輯的神形象來穩定局勢,羅輯能拯救我們,羅輯是上帝。
一年半後,人們發現羅輯並沒有給人類帶來希望,卻在極度專心的做著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憤怒,來自沒有理智的人群的憤怒。他們向他家砸磚頭,惡語相加,極度厭倦,他們要求將羅輯趕出他們的居住區,沒有用的人,就要將他攆走。人們恨得是原來給他們帶來希望的人原來根本不能帶來希望。
一天,聯合國秘書長敲開了羅輯的家門,宣布他已不再是面壁者,必須在第二天來臨之前離開這裡。這時的羅輯,坐在角落,骨瘦如材,毛髮凌亂,嘴角因過度勞累布滿水泡。他,已經沒有力氣再堅持下去了。
走吧,現在就走吧,背起背包,拿起鐵鍬,其他什麼都不帶的離開了。車一直開著開著,中途出了故障,他搭了便車,一段時間後,車內的人認出了他是面壁者羅輯,極度厭惡的將他趕出了車;他刷卡搭上了公交,被車上的人認出了,車上的老人扔給他一個世紀前的兩枚硬幣,將他趕下車。就這樣吧,就這樣吧,離那裡也不遠了。極度虛弱的他走著走著,遠遠的地方漸漸出現了兩個墓碑。羅輯來到了楊文潔和楊冬的墓地,他要在他們的墳墓旁挖出自己的坑。天空下起了雨,他沒有力氣,艱難的掄起手中的鐵鍬。差不多了,睡吧。羅輯躺在那個自己為自己挖出的坑中,沉沉的睡去。
醒來已是第二天,來自三體世界的十個水滴正快速朝地球駛來,他們可以摧毀這個星球。「我想我們可以談談,我手腕上的是一個生命測量儀,檢測基本的生命特徵,它是一個發射器,如果我的生命結束了,這些年我在太陽周圍布置的物質將發出咒語,對於三體世界,對於地球,將要面臨黑暗深林」,「我想我們可以談判」「不需要談判,你們必須聽我的……」。
瀕臨死亡的他,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地球,並贏得了三體世界的尊敬,因為,只有他,是一個合格的面壁者。無知的人類。
他終於可以與妻兒在一起了,那個與她在蒙娜麗莎的微笑前心有靈犀的女子,那個人人都說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可愛的孩子。僅僅一段時間,一起幸福再一次結束,結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
他理智且睿智,冷靜且執著,堅定且剛毅。他掌控著威懾按鈕,成為了一名執劍人。重任在身,必生異議。三體與地球的交好,威懾紀年的人類沉浸在「和平」的搖籃裡,他們再一次將矛頭指向了羅輯,地球的拯救者。殺人犯是要被判處死刑的,那麼毀滅一個星球的人呢?是的,他是殺人犯,他是惡魔,他以毀滅兩個星球來威懾三體。連妻子看他的眼神都充滿了恐懼,他是惡魔,我要帶著孩子離開他。
無言,他隻身走進了孤獨的五十四年面壁歲月。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面壁者。白色的地下室,白色的衣服,,白色的毛髮,眼睛堅定的對著白色的牆壁,只有手中的按鈕像是眼睛中的眼球,那麼顯眼,凸顯出這一片白色中的非凡意義。他知道,智子就在身邊,這一堵白牆的背後是整個三體世界,我要用我的一生堅定的守護地球,守護人類,守護人類的文明。
外面的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個沒有男人的世界,所有的男性都是女性的外表,世界不需要男性。溫床讓世界回歸成到原始的母性社會,人們需要的是一個溫暖的母親。人類對羅輯的不滿越來越深,人類越來越不願意將威懾的權利放在一個惡魔的手裡。執劍人的身份交給了一個二十多歲女性的手裡。羅輯因為用咒語毀滅一個星球的罪行被捕。
三體世界等待多時的機會終於來了。就在按鈕從羅輯手裡交出的那一刻,撤離地球的水滴突然出現,衝向地球,毀滅了所有引力波發射基地,威懾不復存在。對三體世界唯一的威脅不復存在,地球成為三體的殖民地。在遙遠的冥王星,人類博物館的墓碑前,羅輯看著遠處的二維畫面,伴著人類的文明,入畫。
他是整篇史詩中唯一一個沒有野心,沒有偏執,沒有私心的人。他想做的,只是一個能夠守護自己的妻兒,能夠守護地球的人。只有他,堅定的,不失人性的與三體世界對峙。他睿智,他堅定,他執著,他是三體世界唯一尊崇的人類。
而他,最終沒能拯救地球,因為,羅輯只有一個,只有一個羅輯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