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曲軸偏心夾緊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3:53:34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曲軸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曲軸偏心夾緊夾具。
背景技術:
曲軸,作為發動機的核心零件之一。可參見圖1,曲軸10具有兩個重要部位:主軸頸100和連杆頸200,該主軸頸100和連杆頸200之間為偏心設置,其偏心距為a。由於不能在工具機主軸上直接定位加工,因而曲軸在加工時(如外磨連杆頸或車主軸頸或攻絲等),需要求設計一種專用夾具,以解決偏心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現有技術中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曲軸偏心夾緊夾具,可自動偏心夾緊且定位精度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曲軸偏心夾緊夾具,其特徵在於:包括主軸連接盤(1)、夾具底板(2)、缸套(3)、活塞(4)、彈性套(5)及環狀蓋板(6);所述夾具底板(2)偏心地安裝在該主軸連接盤(1)外側面上;所述夾具底板(2)外側面中心設有圓臺(21),該缸套(3)內設有內側孔大且外側孔小的臺階孔(31),該缸套(3)內側孔口與所述圓臺(21)密封連接,該缸套(3)外壁上開設有分別通入其內側孔兩端的進氣孔(301)和出氣孔(302);該活塞(4)外壁設有內側軸大且外側軸小的臺階軸(41);所述臺階軸(41)與所述臺階孔(31)配合密封;所述活塞(4)外端面還開設有盲孔(42),所述彈性套(5)內側端位於所述盲孔(42)內;所述彈性套(5)外側端設有變形錐部(51);所述盲孔(42)孔口處設有與變形錐部(51)相匹配的錐孔(421);所述環狀蓋板(6)蓋裝在所述缸套(3)外端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主軸連接盤(1)外側面沿其中心開設有第一鍵槽(11)和兩排第一螺紋孔(12),該兩排第一螺紋孔(12)對稱分布在所述第一鍵槽(11)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夾具底板(2)外側面沿其中心開設有第二鍵槽(22)和兩個條形連接孔(23);所述第二鍵槽(22)和第一鍵槽(11)通過定位鍵(201)配合連接;所述兩個條形連接孔(23)對稱分布在該第二鍵槽(22)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圓臺(21)上開設有第一密封圈環槽(211);所述圓臺(21)與所述缸套(3)之間安裝有第一密封圈(212)。
進一步地,所述夾具底板(2)上開設多個缸套連接孔(24),所述缸套(3)內端面上開設與各缸套連接孔(24)一一對應的多個第二螺紋孔(32)。
進一步地,所述缸套(3)外端面上開設多個第三螺紋孔(33),所述環狀蓋板(6)開設與各第三螺紋孔(33)一一對應的多個第三連接孔(61)。
進一步地,所述主軸連接盤(1)安裝有調節塊(7),該調節塊(7)開設有與所述第一鍵槽(11)槽向平行的調節通孔(71);所述夾具底板(2)上開設有所述調節通孔(71)位置對應的調節螺紋孔(25),所述調節通孔(71)內安裝有調節螺釘(8)且該調節螺釘(8)螺紋杆部與所述調節螺紋孔(25)螺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活塞(4)內側軸上開設有第二密封圈環槽(411),所述活塞(4)與所述缸套(3)之間安裝有第二密封圈(4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由於該夾具底板可沿定位鍵豎向上下調節其與主軸連接盤之間的偏心距高度,可滿足曲軸不同偏心距要求的定位夾緊,通用性好;
第二、由於夾具底板上兩個條形連接孔設置,可實現沿豎向不同高度通過螺釘固定該主軸連接盤上,避免軸向鬆動;另外該調節螺釘既滿足徑向調節,同時也避免其夾具底板徑向鬆動;
第三、本夾具的缸套和活塞集成安裝在該夾具底板上,既可減少整體尺寸,結構緊湊,另外更方便定位安裝在工具機主軸上;
第四、本夾緊採用氣動響應,具有反應快速,節約環保,由於自動夾緊,具有輔助時間短,可提高生產效率及製造成本;
第五、採用彈性套的變形夾緊,由於周向內縮時變形均勻一致,可確保夾緊時的同軸度要求,使偏心距與曲軸具有一致性,定位精度高,能提高產品質量及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3是主軸連接盤的立體圖。
圖4是夾具底板的剖面圖。
圖5是夾具底板的立體圖。
圖6是缸套的剖面圖。
圖7是缸套一個方向的立體圖。
圖8是缸套另一個方向的立體圖。
圖9是活塞的剖面圖。
圖10是活塞的立體圖。
圖11是彈性套的剖面圖。
圖12是彈性套的立體圖。
圖13是環狀蓋板的剖面圖。
圖14是環狀蓋板的立體圖。
圖15是調節塊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15,一種曲軸偏心夾緊夾具,包括主軸連接盤1、夾具底板2、缸套3、活塞4、彈性套5、環狀蓋板6及調節塊7。本圖1中為安裝在工具機的左側主軸上。
在本實施例中內側和外側方向為相對於工具機主軸安裝位置來定義。
其中,所述主軸連接盤1外側面沿其中心開設有第一鍵槽11和兩排第一螺紋孔12,該兩排第一螺紋孔12對稱分布在所述第一鍵槽11的兩側;具體地該第一鍵槽11的方向可任意,只要經過其中心即可。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鍵槽11為豎向設置。
其中,所述夾具底板2外側面沿其中心開設有第二鍵槽22和兩個條形連接孔23;所述第二鍵槽22和第一鍵槽11通過定位鍵201配合連接;所述兩個條形連接孔23對稱分布在該第二鍵槽22的兩側。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鍵槽22為豎向設置。安裝時,所述夾具底板2偏心地安裝在該主軸連接盤1外側面上,其偏心距離為a與待夾緊曲軸偏心距一致。
另外,所述主軸連接盤1上開設有調節塊安裝螺紋孔13,該調節塊7固定安裝在該主軸連接盤1上且位於所述夾具底板2正上方,該調節塊7開設有與所述第一鍵槽11槽向平行的調節通孔71;所述夾具底板2上開設有所述調節通孔71位置對應的調節螺紋孔25,所述調節通孔71內安裝有調節螺釘8且該調節螺釘8螺紋杆部與所述調節螺紋孔25螺紋連接。
因此,該夾具底板2可沿定位鍵201豎向上下調節其與主軸連接盤1之間的偏心距高度;該夾具底板2上兩個條形連接孔23設置,可實現沿豎向不同高度通過螺釘固定該主軸連接盤1上,避免軸向鬆動;另外該調節螺釘8既滿足豎向調節,同時也避免其夾具底板2豎向鬆動。
其中,所述夾具底板2外側面中心設有圓臺21,所述圓臺21上開設有第一密封圈環槽211;該缸套3內側孔口與所述圓臺21密封連接,所述圓臺21上的第一密封圈環槽211與所述缸套3之間安裝有第一密封圈212。
其中,該缸套3內設有內側孔大且外側孔小的臺階孔31,該缸套3外壁上開設有分別通入其內側孔兩端的進氣孔301和出氣孔302;該活塞4外壁設有內側軸大且外側軸小的臺階軸41;所述臺階軸41與所述臺階孔31配合密封;該臺階軸41內側軸在內側孔內具有一定運動行程以推動該活塞4往復運動。
另外,所述活塞4外端面還開設有盲孔42,所述彈性套5內側端位於所述盲孔42內;所述彈性套5外側端設有變形錐部51;所述盲孔42孔口處設有與變形錐部51相匹配的錐孔421;所述彈性套5內孔外側用於曲軸主軸頸100定位夾緊,所述彈性套5外壁上開設有條狀變形槽52,該條狀變形槽52為多條而且沿其周向均布設置,該彈性套5周向的徑向彈性變形一致,可確保夾緊中心與彈性套5中心的同軸度要求,使曲軸主軸頸100夾緊軸心在每一次均能精準定位。
另外,所述夾具底板2上開設多個缸套連接孔24,所述缸套3內端面上開設與各缸套連接孔24一一對應的多個第二螺紋孔32。該缸套3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夾具底板2上,可提高氣密性,以承受更大氣壓。
另外,所述缸套3外端面上開設多個第三螺紋孔33,所述環狀蓋板6開設與各第三螺紋孔33一一對應的多個第三連接孔61。所述缸套3外端面設有定位臺階34,該環狀蓋板6內孔為臺階蓋孔62,所述環狀蓋板6蓋裝在所述缸套3外端面上且將該彈性套5限位於所述盲孔42內。
另外,所述活塞4內側軸上開設有第二密封圈環槽411,所述活塞4與所述缸套3之間安裝有第二密封圈412。該活塞4與缸套3內側孔經第二密封圈412密封,配合更精密,可提高氣密性,以承受更大氣壓。
參見圖1-15,使用時,該缸套3上的進氣孔301和出氣孔302分別連接氣路系統連接,當該進氣孔301內為高壓時且出氣孔302內為低壓時,將會氣動推動該活塞4在所述缸套3內向外軸向移動,可使活塞4內的錐孔421擠壓彈性套5上的變形錐部51,由於彈性套5內孔壁向內收縮而內徑變小,因此實現了對其內的曲軸主軸頸100快速自動定位夾緊;在鬆開時,正好相反,當該進氣孔301內為低壓時且出氣孔302內高壓時,將會氣動推動該活塞4在所述缸套3內向內軸向移動,可使活塞4內的錐孔421脫離彈性套5上的變形錐部51,由於彈性套5內孔壁向外擴張而內徑變大,因此實現了對其內的曲軸主軸頸100快速自動鬆開,方便曲軸10取出。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