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5:39:34
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骨質增生的中藥製劑,屬於中藥製劑【技術領域】。它主要由杜仲、桑寄生、狗脊、骨碎補、仙茅、延胡索、川烏等12種原料藥構成,用製藥設備器械炮製合格製成膠囊、片劑等不同劑型。本發明具有補益肝腎,散寒除溼,強筋健骨,通絡止痛的功效,治療腰椎骨質增生效果好,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 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中藥製劑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屬於中藥製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腰椎骨質增生是腰椎骨邊緣、關節面及骨突處骨小梁增多和骨密度增高,是人體骨骼的一種老化、退變現象。但增生的骨質侵犯骨關節及周圍的神經、血管,肌肉筋腱,就可能造成關節的疼痛和運動受限,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目前現代醫學對此病尚未特殊治療方法。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中藥製劑。它具有補益肝腎,散寒除溼,強筋健骨,通絡止痛的功效,治療腰椎骨質增生效果好。能達到服用方便,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的目的。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由杜仲、桑寄生、狗脊、骨碎補、巴戟天、仙茅、當歸、延胡索、雞血藤、川烏、威靈仙、續斷12種原料藥構成。
[0005]本發明製劑中有關藥物成分主要功能與配製。
[0006]本發明中的杜仲,性味甘、微辛,溫。含杜仲膠,樹脂,果膠,生物鹼等。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安胎。主治腰膝酸痛,筋骨軟弱,陰下溼癢,小便餘浙,胎漏欲墜,高血壓病。
[0007]本發明中的桑寄生,性味苦、甘,平。含槲皮甙。祛風溼,強筋骨,益血安胎。主治風溼痺痛,腰背酸痛,胎動胎漏,產後乳汁不下,筋骨痿軟,偏枯,腳氣。
[0008]本發明中的狗脊,性味苦、甘,溫。含揮髮油,黃酮類,澱粉等。補肝腎,強腰膝,除風溼。主治腰背酸痛,腳膝無力,風寒溼痺,小便失禁,婦女白帶等。
[0009]本發明中的骨碎補,性味苦,溫。含橙皮甙,澱粉,葡萄糖等。補腎,破血,止血。主治腎虛久瀉,耳鳴,牙痛,骨傷。
[0010]本發明中的巴戟天,性味甘、辛,溫。含植物留醇,糖類,樹脂等。溫腎壯陽,強筋骨。主治陽痿早洩,腰膝酸軟,少腹冷痛,風寒溼痺。
[0011]本發明中的仙茅,性味辛、苦、甘,溫。含鞣質,脂肪油,樹脂,澱粉,生物鹼等。壯陽暖精,散寒除痺。主治命門火衰,陽痿遺精,筋骨痿軟,腰腳冷痺。
[0012]本發明中的當歸,性味甘,平。含揮髮油,棕櫚酸,蔗糖,煙酸等。補血活血,化瘀生新,調經潤燥,溫中止痛。主治血虛頭痛,腰疼,心腹諸疼,大便燥結,痿痺,癰疽瘡瘍,經來腹痛,崩漏,胃石症等。
[0013]本發明中的延胡索,性味苦,微辛,溫。含生物鹼,揮髮油等。行氣活血,散瘀止痛。主治心腹諸疼,月經不調,症瘕,痛經,疝痛,跌打損傷。
[0014]本發明中的雞血藤,性味苦、甘,溫。含雞血藤醇。補血行血,通經絡,強筋骨。主治血虛麻木癱瘓,腰膝酸痛,月經不調。
[0015]本發明中的川烏,性味大辛、大熱,有毒。含烏頭鹼,次烏頭鹼,中烏頭鹼等。溫中,散寒,鎮痛。主治風寒溼痺,關節疼痛,手足拘攣,半身不遂。
[0016]本發明中的威靈仙,性味辛、鹹,溫。含白頭翁腦,白頭翁醇,留醇,皂甙,糖類等。祛風溼,止痛,化魚骨。主治風溼痺痛,腰和四肢疼痛,症瘕積聚。
[0017]本發明中的續斷,性味苦、辛,微溫。含揮髮油,生物鹼等。補肝腎,續筋骨,強腰膝,安胎。主治腰膝酸痛,跌打損傷,胎動不安。
[0018]中醫學認為,腰椎骨質增生是屬於骨痺的範疇,多發生於中老年人。病因是人到中年後,肝腎開始虛衰,氣血不足,加之外受寒邪溼氣,客於骨髓,發而為痺。本發明具有補益肝腎,散寒除溼,強筋健骨,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治療腰椎骨質增生效果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經臨床應用證明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1.配方及重量比例:杜仲15份、桑寄生18份、狗脊16份、骨碎補15份、巴戟天18份、仙茅12份、當歸15份、延胡索15份、雞血藤18份、川烏12份、威靈仙20份、續斷12份。
[0020]2.製作方法:將上述原料藥按比例稱量配齊,用製藥設備器械炮製合格,提純,濃縮,混合均勻後製成膠囊、片劑、丸劑、顆粒、口服液不同劑型備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中藥製劑,其特徵是配方及重量比例是杜仲15份、桑寄生18份、狗脊16份、骨碎補15份、巴戟天18份、仙茅12份、當歸15份、延胡索15份、雞血藤18份、川烏12份、威靈仙20份、續斷12份;將上述原料藥按比例稱量配齊,用製藥設備器械炮製合格、提純、濃縮、混合均勻後製成膠囊、片劑、丸劑、顆粒、口服液不同劑型。
【文檔編號】A61K36/88GK104225099SQ201310249532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3日
【發明者】陳洪波, 陳冠卿, 陳洪濤 申請人:陳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