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角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6 23:30:04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幕牆領域,尤指其中的一種陽角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陽角位置型材結構是根據陽角的角度來設計的,不同角度的陽角結構需要開設多種型材模具,為了減少模具數量,對起碼也是相近角度設計共用一個摸圖。在幕牆建設中需開設多種型材模具以滿足不同陽角的角度需求是現有技術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陽角連接結構,減少型材開模數量,滿足不同角度的陽角需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陽角連接結構,它包含:
第一連接型材,該第一連接型材位於互成角度的兩個陽角板材之間;該第一連接型材朝向陽角板材的頭部呈凸弧形;
第二連接型材,包括兩個型材件,每個型材件的一側呈與該第一型材頭部凸弧形相對應凹弧形,另一側呈與兩個陽角板材的內側相應側面對應的形狀;
該第一連接型材的凸弧形的兩側分別結合該第二連接型材的凹弧形,使得第一連接型材和第二連接型材可相對滑動,以使得各該第二連接型材可沿該第一連接型材的頭部滑動調節,以對應兩個陽角板材所成的角度。
該第一連接型材通過其兩側分別設置的第二連接型材與相應的陽角板材固定連接。
該第二連接型材的該凹弧形截面板與該第一連接型材的凸弧形固連,該平面板與所述陽角板材固連。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接型材由凹弧形邊通過一L型邊連接一直邊形成條狀型材。
該平面板直邊與該凹弧形截面板邊之間連接有加強筋。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接型材的L型邊的一邊通過一L型轉接件與陽角板材固定連接。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型材的頭部伸出有一叉部以連接轉角部件。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型材的尾端為呈燕尾型。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型材與所述陽角板材之間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型材與所述第一型材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陽角連接結構,僅需開設兩個模具,即可完成不同角度陽角結構的需求。減少了開模成本,方便施工安裝,大大減小了由於不同型材所導致的安裝錯誤。並充分利用空間,及保證強度與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87°陽角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90°陽角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67°陽角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可能的實施態樣,然而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欲保護的範疇,先予敘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陽角連接結構。如圖1所示,它包含:第一連接型材1,該第一連接型材1位於互成角度的兩個陽角板材3之間;該第一連接型材1朝向陽角板材3的頭部11呈凸弧形,在本實施例中為凸圓弧形。
第二連接型材,包括兩個型材件,每個型材件2的一側呈與該第一型材1頭部11凸弧形相對應凹弧形,另一側呈與兩個陽角板材的內側相應側面對應的形狀。
該第一連接型材1的凸弧形的兩側分別結合兩個型材件2的凹弧形面,使得第一連接型材1和第二連接型材的兩個型材件2可相對滑動,以使得各該第二連接型材可沿該第一連接型材的頭部11滑動調節,以對應兩個陽角板材3所成的角度。
如此結構,在實際使用中,可對應陽角所呈的角度,將兩個第二型材2滑動到相應的位置之後與陽角板材3固定連接,以此僅需開設兩個模具,即可完成不同角度陽角結構的需求。減少了開模成本,方便施工安裝,大大減小了由於不同型材所導致的安裝錯誤。
較佳地,如圖1所示,為保證第二連接型材的強度及減小連接時所佔用的空間,所述第二連接型材2由凹弧形截面板21通過一L型截面板22連接一平面板23形成條狀型材,該直邊23與該凹弧形邊之間連接有加強筋24。
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為方便後續安裝,第一連接型材1的頭部11伸出有一叉部12以連接轉角部件,用於在兩個陽角板材3之間連接構件7。
如圖2所示,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在呈90°的陽角結構中,為保證穩定性,使陽角結構穩固,所述第二連接型材的型材件2的L型截面板22的一邊通過一L型轉接件5與陽角板材3固定連接。
如圖1至圖3所示,較佳地,所述第一連接型材1的尾端13為呈燕尾型,以達到美觀與節省材料的目的。
較佳地,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二連接型材的型材件2與所述陽角板材3之間通過連接件6用螺釘固定連接,型材件2與第一連接型材1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陽角連接結構,僅需開設兩個模具,即可完成不同角度陽角結構的需求。減少了開模成本,方便施工安裝,大大減小了由於不同型材所導致的安裝錯誤。並充分利用空間,及保證強度與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