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及其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16 23:36:04 3
專利名稱: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及其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以中草藥為原料製備而成的益氣活血、理氣止痛藥物,具體地指一種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及其製備工藝。
背景技術:
冠心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據《心肺血管疾病雜誌》(1997年,16卷2期,第92頁)刊登的冠心病外科治療的發展概況一文介紹,在歐美國家冠心病的發病佔各種疾病的首位。另據《廣州醫學》(2000年,31卷3期,第66頁)記載的廣州越秀區208例75歲以上老人健康調查報告一文顯示,冠心病的發病率最高達27.5%。而北京市1997年對55~92歲人群調查結果為冠心病的患病率達17.8%,且死亡率高,55~64歲間男性死亡率為1.25‰、女性為0.80‰,65~74歲間男性死亡率為3.76‰、女性為2.89‰,在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上升。
目前,冠心病的治療主要有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兩類。手術治療中經皮冠狀動脈形成術(PTCA)已成為治療冠心病的主要介入性方法,成功率由早年的60%~70%提高到現在的90%以上。但由於PTCA手術中可因血管急性閉塞導致嚴重併發症、且手術后冠狀動脈的再狹窄發生率高達30%~50%,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PTCA手術治療冠心病的遠期療效。藥物治療中用於冠心病的西藥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硝酸酯類藥使用普遍,療效確切,但可產生面部潮紅,博動性頭痛,體位性低血壓,劑量過大可反射性加快心率,連續用藥2~3周後可出現耐受性;其二,β-受體阻斷藥以普萘洛爾為代表,是臨床上常用的抗心絞痛藥,但長期服用,易引起心動過緩,心室功能抑制等。其三,鈣拮抗藥以硝苯地平、維拉帕米為代表,對變異性心絞痛和典型心絞痛療效較好,但可引起嘔吐、噁心、泛力等副反應。總之,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確切,起效快,但普遍副作用明顯,而冠心病心絞痛以老年患者為多,且需要長期用藥,因而其毒副作用顯得更為突出。
祖國醫學認為氣滯血瘀和氣虛血瘀共同構成冠心病的兩個基本病理變化和臨床類型。由於冠心病病程較長,病情複雜,故往往形成虛中有滯,滯中有虛的局面。山東中醫學院1984年印刷出版的《研究生論文集(上冊)》第146頁記載了對135例冠心病病人進行中醫辯證的結果,屬氣滯血瘀與氣虛血瘀者共129例,佔患者總數的95.6%。《中醫雜誌》(1989年,30卷8期,第39頁)冠心病心絞痛318例辨證分型探討一文總結了全國十二家醫院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情況,抽樣檢測318例辯證分型,提示本虛標實的有286例,佔患者總數的89.9%,本虛以氣虛為明顯特徵(佔虛證的63.2%),標實以氣滯血瘀為最(佔標實的84.8%),氣虛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病理,氣滯是冠心病發病不可忽略的病理因素。現有的用於冠心病的中藥大多根據上述理論處方,不僅中藥原料的配伍種類繁多、成本高昂,而且各中藥原料的相互作用機理尚不明確,療效也並非穩定一致,甚至處方中某些中藥原料具有毒副作用。因此,研究出效果確切、無明顯毒副作用的治療冠心病的中成藥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原料配伍少而精、製作成本低廉、能益氣活血、理氣止痛、且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及其製備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研究出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製備而成的藥劑黃芪 5g~60g紅花 5g~40g纈草 5g~30g。
製備本發明藥劑的原料的較好重量配比為黃芪 20g~40g紅花 7g~18g纈草 7g~18g。
製備本發明藥劑的原料的優選重量配比為黃芪 25g~35g紅花 10g~15g纈草 8g~15g。
製備本發明藥劑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為黃芪 30g紅花 12g纈草 9g。
本發明的藥劑可以是藥劑學中任何一種可接受的劑型,通常選用硬膠囊、軟膠囊、顆料劑、滴丸、微丸或片劑中的一種。
本發明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的製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取上述重量配比的纈草原料,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纈草揮髮油,提取時間為6~9小時,所得纈草揮髮油用β-環糊精包埋,包埋後吹風乾燥;2)取上述重量配比的紅花原料,溫水浸提兩次,每次加紅花原料6~8倍重量的水,提取2~4小時,所得紅花提取液減壓濃縮,獲得紅花流浸膏;3)取上述重量配比的黃芪原料,煎煮提取兩次,每次加黃芪原料4~6倍重量的水,提取2~4小時,所得黃芪提取液減壓濃縮,獲得黃芪流浸膏;4)合併紅花流浸膏和黃芪流浸膏,減壓乾燥、粉碎,獲得紅花黃芪浸膏粉,將紅花黃芪浸膏粉與纈草揮髮油包埋物混合均勻,再按常規方法將其製成硬膠囊、軟膠囊、顆粒劑、滴丸、微丸或片劑。
以下對本發明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的藥效、毒理等基礎研究狀況簡述如下一、藥效學研究針對麻醉狗,研究了本發明的複方纈草藥物對缺血心肌的保護作用、對心肌耗氧量、心臟功能和血流動力學的影響。針對血瘀模型家兔,研究了本發明的複方纈草藥物的活血化瘀作用。試驗結果表明1、灌胃給予複方纈草藥物對狗結紮冠狀動脈前降支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明顯減輕缺血所引起的心外膜電圖的S-T段改變在空白對照組,結紮後見結紮部位以下電極(6~30號)記錄到的心外膜電圖的S-T段明顯升高,並持續至實驗結束。∑-ST和N-ST持續升高,提示結紮部位以下出現了大面積心肌缺血。複方纈草藥物低、中、高三個劑量組(100mg/kg、200mg/kg、300mg/kg,p.o.)的∑-ST和N-ST均呈下降趨勢,分別從結紮後15min和30min就明顯低於生理鹽水組。丹參滴丸組(120mg/kg,p.o.)的∑-ST和N-ST也呈下降趨勢,分別從結紮後60min和120min起,明顯低於生理鹽水組。由此可見複方纈草藥物的抗缺血作用較丹參滴丸組出現早。
(2)明顯減輕缺血所引起的生化和心肌酶譜變化向寧蛋白I結紮後生理鹽水組的血清TnI濃度隨時間持續升高,在30min、120min和240min分別為1.27±0.21ng/ml、2.05±0.55ng/ml和3.07±0.37ng/ml。各用藥組在結紮後血清TnI濃度升高程度明顯低於生理鹽水組。與生理鹽水組相比,複方纈草藥物低、中、高劑量組和丹參滴丸組在結紮30min後,血清TnI淨增值分別減少了73.68%、88.30%、92.87%和90.59%。
肌酸激酶(CK-MB,CK)結紮後15~240min,各組CK-MB活性隨時間進行性升高。與生理鹽水組相比,複方纈草藥物低、中、高劑量組CK-MB活性淨增值明顯低於生理鹽水組,而丹參滴丸組與生理鹽水組相比無明顯差異。CK活性的變化趨勢與CK-MB相似。
(3)縮小心肌梗死面積結紮後生理鹽水組的心肌梗死面積為11.2±1.3%,與生理鹽水組相比,全部用藥組均明顯降低了心肌梗死面積(約40%~50%)。
2、經十二指腸給藥,複方纈草藥物對狗冠脈流量、心肌耗氧量、心臟功能及其它血流動力學參數的影響複方纈草藥物低、中、高劑量組(50mg/kg、100mg/kg、200mg/kg),給藥後30min冠脈流量明顯增加,75min~90min此效應達峰值,然後緩慢下降,至給藥後120min,冠脈流量仍明顯高於給藥前。複方纈草藥物各劑量組均見用藥後心肌耗氧量呈下降趨勢,但耗氧量的明顯降低始見於用藥後105min。
3、複方纈草藥物對血瘀模型家兔的活血化瘀作用研究複方纈草藥物與複方丹參滴丸均可明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瘀模型家兔的全血粘度,改善血液流變狀況。
二、毒理學研究長期毒性試驗按臨床用藥設複方纈草藥物高、中、低三個物劑量組和對照組,其劑量相當於臨床用藥量的200倍、100倍、50倍,大鼠灌胃給藥三個月,經血液學檢查、血液生化指標測定及各臟器病理學檢查,結果各劑量組與對照組比較,均未見明顯異常及中毒現象,說明本發明的複方纈草藥物使用安全可靠。
急性毒性試驗研究表明小鼠口服複方纈草藥物的LD50為11.74±1.53g/kg。
由此可見,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所選用製備複方纈草藥物的原料只有黃芪、紅花和纈草三種,其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組配簡單、易於為眾多普通冠心病患者接受。試驗研究表明該藥物具有極好的益氣活血、理氣止痛、快捷起效功能,不僅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脈流量、明顯減輕心肌缺血所引起的生化和心肌酶譜變化、心外膜電圖的S-T段改變、以及缺血引起的室性心率失常的發生率,而且可以明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變狀況、縮小心肌梗死的面積。同時,這三種植物原料的組配基本上無毒副作用,服用安全可靠,療效確切。
附圖為固定多點式心外膜電極在試驗犬心臟表面的固定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及其製備工藝實施例1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是由30kg黃芪、12kg紅花、9kg纈草製備而成的藥劑。
實施例2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是由25kg黃芪、15kg紅花、12kg纈草製備而成的藥劑。
實施例3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是由35kg黃芪、10kg紅花、8kg纈草製備而成的藥劑。
實施例4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是由20kg黃芪、15kg紅花、7kg纈草製備而成的藥劑。
實施例5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是由40kg黃芪、9kg紅花、15kg纈草製備而成的藥劑。
實施例6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是由5kg黃芪、8kg紅花、8kg纈草製備而成的藥劑。
實施例7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是由50kg黃芪、30kg紅花、18kg纈草製備而成的藥劑。
實施例8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是由60kg黃芪、25kg紅花、22kg纈草製備而成的藥劑。
實施例9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是由30kg黃芪、15kg紅花、15kg纈草製備而成的藥劑。
上述各實施例中複方纈草藥物的製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取上述重量配比的纈草原料,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纈草揮髮油,提取時間為6~9小時,最好控制在8小時,所得纈草揮髮油用β-環糊精包埋,包埋的比例為纈草揮髮油∶β-環糊精∶水=1∶3∶5,包埋後置於乾燥箱中在35℃以下吹風乾燥。
2)取上述重量配比的紅花原料,在70~80℃的溫水中浸提兩次,每次加紅花原料6~8倍重量的水,提取時間為2~4小時,最好控制在3小時,所得紅花提取液減壓濃縮,獲得紅花流浸膏。
3)取上述重量配比的黃芪原料,置於多能提取罐中煎煮提取兩次,每次加黃芪原料4~6倍重量的水,提取時間為2~4小時,最好控制在3小時,所得黃芪提取液減壓濃縮,獲得黃芪流浸膏。
4)合併紅花流浸膏和黃芪流浸膏,減壓乾燥、粉碎,獲得紅花黃芪浸膏粉,將紅花黃芪浸膏粉與纈草揮髮油包埋物混合均勻,再按常規方法,製成硬膠囊、軟膠囊,顆粒劑、滴丸、微丸或壓製成片劑。
按上述製備工藝所獲得的複方纈草膠囊,冠心病患者可根據醫囑的藥量大小服用。一般來說,對於每粒0.4g的膠囊,成人每日兩次,每次兩粒,溫開水衝服,兩個月為一療程。
為了進一步證實上述複方纈草膠囊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方面的優良療效,發明人深入研究比較了本發明的複方纈草膠囊與纈草紅花提取物、纈草黃芪提取物、黃芪紅花提取物在抗心肌缺血作用上的異同,以及對冠狀動脈流量、心肌耗氧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現有三其一,複方纈草膠囊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程度明顯優於纈草紅花提取物、纈草黃芪提取物、黃芪紅花提取物,其差異具有顯著性。其二,複方纈草膠囊抗心肌缺血的起效時間明顯優於纈草紅花提取物、纈草黃芪提取物、黃芪紅花提取物,其差異具有顯著性。其三,在試驗所設的各時間點,複方纈草膠囊增加冠狀動脈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明顯優於纈草紅花提取物、纈草黃芪提取物、黃芪紅花提取物,其差異具有顯著性。以下簡要描述本比較試驗的過程和結果1、試驗動物選擇健康成年的雜種犬,雌雄兼用,體重12~16kg,購進後飼養2周用於試驗。犬房溫度維持在20~25℃,每天餵食2次,糧500g,牛肉150g,蔬菜適量,自由飲水。
2、藥品和主要試劑(1)本發明的複方纈草膠囊,每克相當於生藥5.36g,按本發明的製備工藝獲得。
(2)纈草紅花提取物,每克藥粉相當生藥10.99g,參照本發明製備工藝中的對應步驟製備而成。
(3)纈草黃芪提取物,每克藥粉相當生藥8.14g,參照本發明製備工藝中的對應步驟製備而成。
(4)黃芪紅花提取物,每克藥粉相當生藥7.61g,參照本發明製備工藝中的對應步驟製備而成。
(5)肌酸激酶(CK)和CK-MB試劑均為波音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產品。TroponinI酶免疫試驗藥盒系Bioseed Inc.產品。
3、對犬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的比較(1)試驗分組和劑量選擇共分為5組,分別為①生理鹽水(空白對照)組;②複方纈草膠囊組,給藥劑量為200mg/kg(相當於1.07g生藥/kg);③纈草紅花提取物組,給藥劑量為97mg/kg(相當於1.07生藥/kg);④纈草黃芪提取物組,給藥劑量為131mg/kg(相當於1.07g生藥/kg);⑤黃芪紅花提取物組,給藥劑量為140mg/kg(相當於1.07g生藥/kg)。
(2)試驗方法用戊巴比妥鈉(30mg/kg)對犬進行靜脈麻醉,行氣管插管,連接Bird6400人工呼吸機,FiO260%,呼吸頻率22~24次/min,潮氣量280~320ml。經左側股靜脈插管至下腔靜脈,供輸液和監測中心靜脈壓;股動脈插管,持續記錄動脈壓。改右側臥位,左側開胸,剪開心包,分離冠狀動脈前降支,備線於分離處。在心臟表面縫置30點固定式心外膜電極,如圖1所示,圖中標號A所示為結紮處,標號B所示為電極固定處,每排5個,共6排,使備扎部位正好位於1、2、6、7電極間,經多導記錄儀記錄心外膜電圖。完成全部手術約需40~50min。記錄結紮前各參數和採集血樣後,結紮冠狀動脈前降支,分別於結紮後15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240min記錄心外膜電圖,採血並分離血清,用於心肌生化測定。實驗結束時,取出心臟稱重,在心臟結紮線以下,平行冠狀溝將心室橫斷切成數片,用硝甲基四唑藍(N-BT)染色,拍照後將藍染心肌剪下稱重,計算梗死心肌百分率。
(3)觀察指標30點心外膜電圖,S-T段偏移程度可間接反映缺血程度,發生S-T段偏移的電極數可間接反應缺血區的範圍。向寧蛋白I(Tropnin I,TnI)近年證明,對於急性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肌組織損傷,TnI是最敏感、最特異的生化指標。肌酸激酶(CK-MB,CK)形態學變化,經N-BT染色後測定梗死面積。
(4)統計學處理方法對犬缺血前後和各用藥組與生理鹽水組間的差異顯著性進行t檢驗。
(5)試驗結果①可減輕缺血所引起的心外膜電圖的S-T段改變生理鹽水組結紮後10min,見結紮部位以下電極(6~30號)記錄到的心外膜電圖的S-T段明顯升高,缺血前∑-ST為42.7±16.8mV,結紮後10min升至51.9±14.7mV,60min後達81.6±17.5mV(與結紮前比較,P<0.01),240min時仍維持在81.4±13.5mV(P<0.01),詳細結果見表1。其中S-T段高於2mV的位點數(或電極數,N-ST)由結紮前的11.2±5.2增至12.0±4.1(10min),240min時仍維持在19.8±4.7(p<0.05),詳細結果見表2。以上結果提示犬心臟結紮部位以下出現了大面積心肌缺血。
複方纈草膠囊組∑-ST和N-ST均呈下降趨勢,複方纈草膠囊組從結紮後10min就明顯低於生理鹽水組、纈草紅花提取物組、纈草黃芪提取物組、黃芪紅花提取物組,表明其抗心肌缺血作用出現時間明顯較上述各組提前,詳細結果見表1、表2。
②複方纈草膠囊可明顯減輕缺血所引起的生化和心肌酶譜變化向寧蛋白I結紮後,生理鹽水組的血清TnI濃度隨時間持續升高,在30min、60min、240min分別為1.15±0.18ng/ml、1.51±0.31ng/ml和2.95±0.40ng/ml。各用藥組在結紮後血清TnI濃度也升高,但升高程度明顯比生理鹽水組低。與生理鹽水組相比,複方纈草膠囊組、纈草紅花提取物組、纈草黃芪提取物組、黃芪紅花提取物組,在結紮後各時間點(30min、120min、240min)血清TnI淨增值均明顯減少,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與纈草紅花提取物組、纈草黃芪提取物組、黃芪紅花提取物組組比,複方纈草膠囊組在結紮後各時間點(30min、120min、240min)血清TnI淨增值均明顯減少,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提示複方纈草膠囊起效快,詳細結果見表3。
肌酸激酶(CK-MB,CK)結紮後15~240min,各組CK-MB活性隨時間進行性升高,但複方纈草膠囊組的CK-MB活性淨增值明顯低於生理鹽水組(P<0.05 or 0.01),纈草紅花提取物組、纈草黃芪提取物組、黃芪紅花提取物組的CK-MB活性淨爭值與生理鹽水組比無明顯差異。與纈草紅花提取物組、黃芪紅花提取物組相比,複方纈草膠囊組在30min後即有顯著性差異,其中複方纈草膠囊組在15min後CK-MB活性淨增值明顯低,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進一步說明複方纈草膠囊起效快的特點,詳細結果見表4。
③對縮小心肌梗死面積的作用生理鹽水組的心肌梗死面積為10.8±1.4%,複方纈草膠囊組、纈草紅花提取物組、纈草黃芪提取物組、黃芪紅花提取物組的心肌梗死面積分別為4.6±0.9%、6.6±1.9%、8.3±1.2%、7.4±1.3%,顯示複方纈草膠囊組的心肌梗死面積明顯低於生理鹽水組、纈草紅花提取物組、纈草黃芪提取物組和黃芪紅花提取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詳細結果見表6。
以上結果顯示複方纈草膠囊抗心肌缺血作用的強度明顯優於纈草紅花提取物、纈草黃芪提取物、黃芪紅花提取物。複方纈草膠囊抗心肌缺血作用的起效時間明顯優於纈草紅花提取物、纈草黃芪提取物、黃芪紅花提取物。
4、對犬冠脈流量、心肌耗氧量作用的比較(1)試驗分組共分為5組,分別為①生理鹽水(空白對照)組;②複方纈草膠囊組,給藥劑量為200mg/kg(相當於1.07g生藥/kg);③纈草紅花提取物組,給藥劑量為97mg/kg(相當於1.07生藥/kg);④纈草黃芪提取物組,給藥劑量為131mg/kg(相當於1.07g生藥/kg);⑤紅花黃芪提取物組,給藥劑量為140mg/kg(相當於1.07g生藥/kg)。
(2)試驗方法動物麻醉和開胸手術同前,分離冠狀動脈左前支,放置適當直徑的電磁流量計探頭,記錄冠脈流量。經頸靜脈插管至右心房,再經冠狀靜脈竇口插入冠狀靜脈,供取心臟靜脈血。頸動脈插管,供取動脈血。持續記錄肢體導聯心電圖。記錄給藥前各參數經十二指腸給藥,分別於給藥後15min、30min、45min、60min、90min和120min記錄各參數值。
(3)觀察指標冠狀動脈流量、心肌耗氧量。
(4)統計學處理方法對用藥前後和各用藥組與生理鹽水組間的差異顯著性進行t檢驗。
(5)試驗結果①對犬心肌耗氧量作用的比較複方纈草膠囊組用藥後15min心肌耗氧量呈下降趨勢,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纈草紅花提取物組和黃芪紅花提取物組給藥後30min、纈草黃芪提取物組給藥後60min,降低心肌氧耗與生鹽水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給藥後30min,複方纈草膠囊組降低心肌氧耗明顯優於纈草紅花提取物組、黃芪紅花提取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給藥後90min,複方纈草膠囊組降低心肌氧耗明顯優於纈草紅花提取物組、纈草黃芪提取物組、黃芪紅花提取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詳細結果見表7。
②對犬冠脈流量作用的比較給藥15min後,複方纈草膠囊組冠脈流量明顯增加,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50mi~90min此效應達峰值,然後緩慢下降,至實驗結束(給藥後120min)時,冠脈流量仍明顯高於給藥前,纈草紅花提取物組、纈草黃芪提取物組、黃芪紅花提取物組在給藥後45min,冠脈流量明顯增加,與生理鹽水組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細結果見表8。
祖國醫學文獻雖無冠心病這一病名,但對冠心病的病因、病機、症狀及治療等方面的論述與記載頗豐。《素問》指出「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體,寒氣入經而藉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說明本病與寒凝、氣滯血瘀有關。纈草紅花提取物雖可疏理氣機、活血化瘀,但不能改善氣行無力之病因,化瘀之力明顯較複方纈草膠囊差。纈草紅花提取物雖可疏理氣機、止痛、補氣,但活血化瘀之功明顯較複方纈草膠囊差。紅花黃芪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補氣之功,但不能疏理氣機、止痛,易出現氣逆現象。氣虛血瘀和氣滯血瘀是導引起冠心病心絞痛的重要病因病機,本發明重用黃芪為君,取其補益心氣之功,心氣充沛,能主血脈,暢而強有運動之力,即「大氣一轉,其瘀必散」。紅花,歸心、肝經,活血化瘀,心脈之瘀去而心脈暢通,通則不痛。纈草,入心、肝經,具有疏理氣機,宣暢氣滯、行氣止痛的作用。本發明的諸藥有機組合為一體,協同作用,共奏益氣活血、理氣止痛之功。試驗數據表明本發明的複方纈草藥物在治療冠心病方面的作用程度明顯優於纈草紅花提取物、纈草黃芪提取物、黃芪紅花提取物。
表1對缺血引起的各電極S-T段高度總和的影響
注1、與結紮前比較△p<0.05,△△p<0.012、與生理鹽水比較*p<0.05,**p<0.01,***p<0.0013、與纈草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4、與黃芪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表2對缺血引起的S-T段高於2mv電極數的影響
注1、與結紮前比較△p<0.05,△△p<0.012、與生理鹽水比較*p<0.05,**p<0.01,***p<0.001;
表3對缺血引起的犬血清心肌向寧蛋白I(TnI)的影響
注1、與結紮前比較△p<0.05,△△p<0.01;2、與生理鹽水比較**p<0.01,***p<0.001;3、與纈草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4、與纈草黃芪提取物組比較◇p<0.05,◇◇p<0.01;5、與黃芪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01
表4對缺血引起的血清肌酸激酶-MB(CK-MB)升高的影響
表3、表4注1、與結紮前比較△p<0.05,△△p<0.01,△△△p<0.01;2、與生理鹽水比較*p<0.05,**p<0.01,***p<0.001;3、與纈草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p<0.014、與纈草黃芪提取物組比較◇p<0.05,◇◇p<0.01;5、與黃芪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p<0.01,☆☆☆p<0.001
表5對缺血引起的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的影響
注1、與生理鹽水比較*p<0.05,**p<0.012、與纈草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3、與黃芪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p<0.01表6.對心肌梗死面積的影響
注1、與生理鹽水比較**p<0.01,***p<0.001;3、與纈草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3、與纈草黃芪提取物組比較◇◇p<0.011;4、與黃芪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1
表7對犬心肌耗氧量的影響
注1、與生理鹽水比較*p<0.05,**p<0.012、與纈草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3、與纈草黃芪提取物組比較◇p<0.054、與黃芪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表8對犬冠脈流量的影響
注1、與生理鹽水比較*p<0.05,**p<0.01,***p<0.001;2、與纈草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5,▲▲p<0.01,3、與纈草黃芪提取物組比較◇◇p<0.01;4、與黃芪紅花提取物組比較☆☆p<0.0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製備而成的藥劑黃芪 5g~60g紅花 5g~40g纈草 5g~30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黃芪 20g~40g 紅花 7g~18g纈草 7g~18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黃芪 25g~35g紅花 10g~15g纈草 8g~15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黃芪 30g 紅花 12g 纈草 9g。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藥劑是藥劑學中任何一種可接受的劑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劑型是硬膠囊、軟膠囊、顆料劑、滴丸、微丸或片劑中的一種。
7.一種權利要求6所述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取上述重量配比的纈草原料,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纈草揮髮油,提取時間為6~9小時,所得纈草揮髮油用β-環糊精包埋,包埋後吹風乾燥;2)取上述重量配比的紅花原料,溫水浸提兩次,每次加紅花原料6~8倍重量的水,提取2~4小時,所得紅花提取液減壓濃縮,獲得紅花流浸膏;3)取上述重量配比的黃芪原料,煎煮提取兩次,每次加黃芪原料4~6倍重量的水,提取2~4小時,所得黃芪提取液減壓濃縮,獲得黃芪流浸膏;4)合併紅花流浸膏和黃芪流浸膏,減壓乾燥、粉碎,獲得紅花黃芪浸膏粉,將紅花黃芪浸膏粉與纈草揮髮油包埋物混合均勻,再按常規方法將其製成硬膠囊、軟膠囊、顆粒劑、滴丸、微丸或片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步驟1)中纈草揮髮油的包埋比例為纈草揮髮油∶β-環糊精∶水=1∶3∶5,包埋後於35℃以下吹風乾燥;所說的步驟2)中的水溫為70~80℃。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冠心病的複方纈草藥物及其製備工藝,該藥物是由黃芪、紅花、纈草按比例製備而成的藥劑。其製備工藝是1)將纈草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纈草揮髮油,所得纈草揮髮油用β-環糊精包埋,包埋後吹風乾燥;2)將紅花用溫水浸提兩次,所得紅花提取液減壓濃縮,獲得紅花流浸膏;3)將黃芪煎煮提取兩次,所得黃芪提取液減壓濃縮,獲得黃芪流浸膏;4)合併兩流浸膏,減壓乾燥、粉碎,獲得紅花黃芪浸膏粉,將紅花黃芪浸膏粉與纈草揮髮油包埋物混合均勻,再按常規方法將其製成硬膠囊、軟膠囊、顆粒劑、滴丸、微丸或片劑。該藥物能抗心肌缺血、縮小心肌梗死面積、增加冠脈流量,且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環,同時起效快,無毒副作用,使用安全。
文檔編號A61P9/10GK1872241SQ200610018949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7日
發明者熊義濤, 周從輝, 金建忠, 王紅芳 申請人:武漢惠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