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
2023-10-08 15:37:44 4
專利名稱: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
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
背景技術:
進行大批量蒸飯時為保證蒸飯的效率,須採用連續的流水線,自動蒸飯。目前,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一般是在直筒式加熱室的前半部分配強火力燃氣燃燒器上首先加熱蒸飯鍋,在後半部分利用溫度比較低的輻射熱再進行加熱。採用上述方法也可以做出米飯,但其和採用固定鍋做出的米飯相比在味道上有些差別,沒有固定鍋做出的米飯味道好。其主要原因是,該現有的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中,提供強火力的燃燒器是間隔設置在蒸飯鍋的行走方向上的,且該燃燒起的火焰孔群與蒸飯鍋的行走方向成直角設置,當蒸飯鍋在該燃燒器上方移動時,該蒸飯鍋時而處於火焰上方,時而處於燃燒器的間隔位置上,使對蒸飯鍋的加熱斷斷續續,鍋底接觸火焰的地方和不接觸火焰的地方加熱溫度急劇變化。這樣,在鍋底接觸到火焰時,水和米因沸騰而上升,移開火焰時溫度降低,沸騰上升途中的對流停止,造成對流不良,從而使米粒的流動擴散不夠充分,米粒橫著密集停滯在一起,阻礙米粒上游離水的蒸發,從而作不出膨潤、有光澤的米飯,其味道也沒有固定鍋做出的好。另外,該種蒸飯方法因為初期火焰的不連續性,使得初期的強火力區時間變長、熱效率也較差。
為解決上述問題,公告號為昭56-16645的日本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如圖9所示,其是在加熱初期的強火力區中設置有前後緊密連接的燃燒器7』,各燃燒器7』是在蒸飯鍋5』的移動方向4』上並列設置的管狀燃燒器,在該各管狀燃燒器7』的長度方向上連續設有稍有間隔的火焰口9』,使該燃燒器7』在點火後,複數個燃氣的火焰在蒸飯鍋的移動方向4』上呈連續的火焰線。從理論上來講,蒸飯鍋5』底面的同一位置在移動時受到直線型火焰的集中加熱,與火焰接觸的鍋底上方的水和米受加熱後發生激烈沸騰而上升,產生激烈的上下對流。在蒸飯鍋5』行走過程中,該對流反覆發生,鍋中的米粒邊進行擴散移動邊吸水而膨潤,米粒為減少水的上下流動所產生的抵抗力自然呈上下站立的狀態,米粒間沒有相互擠壓且有空間發生膨潤,同時米粒間的空隙增加使得米粒表面游離的水容易蒸發,因此可以做出味道好、膨潤、有光澤的優質米飯。並且,由於蒸飯鍋5』受到直線型火焰均勻的加熱,加熱效率也相對提高,從而縮短了加熱時間。但該蒸飯方法實際上仍存在有如下缺陷1、在蒸飯鍋在連續的火焰線上移動受熱時,鍋底與火焰接觸的部位和與火焰不接觸的部位會有一定的溫度差,當該溫差較大時,與火焰不接觸的低溫部位範圍較大,停留在這裡的米和水受對流升溫,但同時對流也會因為熱量被奪走而變弱,這樣雖然火焰不直接接觸的部位的米和水也會升溫,但因對流減弱,低溫部的米和水很少流向高溫部分,使整個鍋內的對流都會減弱。並且,鍋內與火焰不直接接觸部位的米,有些地方堆積在一起,受熱慢,不能充分吸水膨潤,這樣做成的米飯在火焰不直接接觸部分的米飯有硬心的發生,使得整個鍋內的米飯不均質。
2、由於每一列沿蒸飯鍋移動方向設置的燃燒器均是由複數個燃燒器7』緊密連接而成的,點燃該列直線型排列的燃燒器時,需分別一個一個點燃每一個燃燒器,才能將移動方向上的該列燃燒器點燃,形成沿移動方向的直線型連續火焰,其操作比較繁瑣,工作效率低。
3、如圖9所示,在蒸飯鍋5』移動方向上,相鄰燃燒器7』的連接處6』由於沒有火焰噴出,使在點燃後形成的直線型火焰中於連接處6』處會有少許的空缺,從而在蒸飯鍋的整個移動方向上,鍋底同一位置的溫度在該空缺處發生變化,不能均勻受熱,影響米飯的味道和加熱的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來克服上述現有蒸飯方法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能夠使蒸飯時,在蒸飯鍋內形成良好的對流,防止蒸飯鍋內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部位的米飯有硬心發生,保證整個蒸飯鍋內的米飯飯質均一。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其可由點火燃燒器自動引燃整列的其他燃燒器,操作容易,工作效率高。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在點燃燃燒器後,於相鄰燃燒器的連接處形成有直立狀火焰,在整列燃燒器上形成連續不間斷的均一的火焰線,對蒸飯鍋的同一部位進行急速均勻的加熱,米飯味道好,熱效率高。
本發明的發明人經過長期反覆的研究試驗,發現蒸飯過程中,蒸飯鍋底與火焰直接接觸的部分和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部位的溫度差異,將直接影響到該整個蒸飯鍋內米和水的對流情況,並進一步影響蒸飯質量。並且,本發明人,經進一步的伸入研究,發現蒸飯鍋底與火焰直接接觸的部分和不與火焰直接接觸部分的溫差在10度以內,可基本上保證鍋內不與火焰直接接觸的部位和與火焰直接接觸的部位的良好對流;當大於10度時,蒸飯鍋內慾火焰不直接接觸的低溫部分就會較大,出現對流間隔,低溫區的部分米難以流回高溫區,並且容易堆積在一起,造成整個蒸飯鍋內的對流減弱,並在蒸飯完成後出現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部位的米飯有硬心,使整個鍋內的米飯不均質。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A、點燃複數燃燒器,形成複數並列的直線型火焰;B、給蒸飯鍋中充填定量的米和水;C、將蒸飯鍋連續順次從搬入口送進加熱室,並在循環鏈條的支持下在下側移動;進入加熱室的蒸飯鍋在加熱室的下部受到複數列連續的直形形火焰急速、均一的加熱;蒸飯鍋的底在不同地方受直線型火焰的連續集中加熱,並保持該蒸飯鍋底與火焰直接接觸部位和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火焰的溫差小於10度,蒸飯鍋內部的米和水受熱後,劇烈沸騰,在複數個位置產生對流;D、蒸飯鍋在加熱室後部轉向移動到上側走行部,邊移動邊利用250度前後的餘熱進行蒸飯。
在上述步驟A中,可首先點燃點火燃燒器,然後依次打開相鄰的燃燒器煤氣,點火燃燒器相鄰的燃燒器端部對著點火燃燒器噴出煤氣,被首先自動點燃;同一列的相鄰的單獨燃燒器至少有一端向對方噴出煤氣,引燃整列燃燒器。
在步驟A中,打開燃燒器煤氣後,同一列的相鄰的單獨燃燒器的兩端部均向對方噴出煤氣,並在點燃後於兩相鄰的單獨燃燒器之間形成火焰。進一步,同一列相鄰的單獨燃燒器的兩端部均向對方噴出煤氣的角度相同,在點燃後於兩相鄰的單獨燃燒器之間形成直立式火焰。
在步驟A中,點燃燃燒器後,所產生的複數並列的直線型火焰的間距為40cm~70cm。
在步驟A中,相對於鍋底寬為50~60cm的蒸飯鍋,點燃燃燒器後,所產生並列的直線型火焰的列數為5~12列。所產生的並列的直線型火焰的列數最好為7~10列。
本發明效果是顯著的,其一,由於本發明的蒸飯方法中,蒸飯鍋底與火焰直接接觸部位和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火焰的溫差小於10度,蒸飯鍋內的米和水在蒸飯過程中對流良好,並且在低溫區沒有對流間隔,因此,防止了蒸飯鍋內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部位的米飯有硬心發生,保證了整個蒸飯鍋內的米飯飯質均一。
其二,由於本發明的蒸飯方法中,打開燃燒器的煤氣後,同一列的相鄰的單獨燃燒器至少有一端從端部向對方噴出有煤氣,因此,當點燃端頭的一個單獨燃燒器後,該單獨燃燒器端部噴向另一單獨燃燒器的火焰自動將相鄰的單獨燃燒器隨之點燃,該單獨燃燒器又自動點燃下一個相鄰的單獨燃燒器,如此傳遞,可自動點燃該列的所有燃燒器,形成直線形連續的火焰,操作容易,作業性好。
其三,由於該本發明的打開燃燒器煤氣後,同一列燃燒器的相鄰的單獨燃燒器的兩端部均向對方噴出煤氣,點燃後,於兩相鄰的單獨燃燒器相對噴出的火焰結合後形成形成與其他中間的火焰相同的直立式火焰,這樣在兩單獨燃燒器之間也同樣具有不間斷的火焰,從而使整列的火焰真正均勻連續,沒有任何空缺點,形成連續不間斷的均一的火焰線,對蒸飯鍋的同一部位進行急速均勻的加熱,米飯味道好,熱效率高。
圖1本發明中採用的連續蒸飯裝置的基本結構示意圖;圖2本發明採用的燃燒器的正視圖;圖3本發明採用的燃燒器的俯視圖;圖4本發明的蒸飯鍋在連續蒸飯裝置的下側行走時的狀態圖;圖5本發明中直線型直列狀火焰的列數為8列時的蒸飯鍋內的對流狀態圖;圖6本發明中直線型直列狀火焰的列數為4列時的蒸飯鍋內的對流狀態圖;圖7本發明中直線型直列狀火焰的列數為8列時的蒸飯鍋內底面附近溫度上升曲線圖;
圖8本發明中直線型直列狀火焰的列數為4列時的蒸飯鍋內底面附近溫度上升曲線圖。
圖9現有的連續自動米飯機下側走形部被移動的蒸飯鍋的斷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蒸飯方法所採用連續蒸飯裝置,如圖1-4所示,其在加熱室1中具有直線形傳動帶2,由該直線形傳動帶2傳送蒸飯鍋3在加熱室1內移動。該直線形傳送帶2傳送的蒸飯鍋3下方,沿傳送帶2方向並排設有複數列直列狀燃燒器4,每一列直列狀燃燒器4由複數個均布有火焰孔42的單獨燃燒器41首尾連接而成。該傳動帶2可為一對卷在前後鏈輪上的循環鏈條。該左右一對的循環鏈條上按略等於蒸飯鍋3前後長度設置有多數左右對稱鉛直向外的支持臂21,其前端設置有支持蒸飯鍋的兩側把手31進行搬送的支持部211。該支持部211上部支持面向著支持蒸飯鍋3把手31的前端部具有坡度,和垂直部構成L形,上部支持面前端開有槽,並設置有防止蒸飯鍋3脫落的滑板。支持部211垂直面內側前後方裝有滾輪,外側和滾輪的相對位置上設置有導向滾輪,中央部由樞軸連接。該循環鏈條通過鏈輪和鏈條和電機相連,循環運轉,帶動支持臂21及支持部211移動,從而使蒸飯鍋3放置於支持部211上時,能夠由循環鏈條帶動其移動。
如圖1所示,在連續蒸飯裝置的前端部循環鏈條轉向下部,蒸飯鍋3的兩個把手31由上方轉向到下方的支持部211支持,沿著燃燒器向前移動。蒸飯鍋3的把手31卡在支持面槽中,蒸飯鍋3被準確無誤地支持住。
在下側沿行走方向設置有導向軌,支持部211通過滾輪在上面移動。支持部211移動到循環鏈條的後端部,支持部211的導向滾輪和一對圓弧狀的導向軌道咬合,使支持部211近乎水平的狀態向上側移動。蒸飯鍋3在搬出口,從循環鏈條上脫落,滑移到搬出用傳送帶上,由加熱室排1出。將蒸飯鍋3放出後的支持部211和導向軌道24的前端相接,以接點為支點進行迴轉,導向滾輪在接觸到另外一個導向軌道時從原來的導向軌道前端脫離,支持部211的前端沿著移動方向向下,在支持部211完全迴轉之後移動到蒸飯鍋3的搬入口。
在通過搬入口時,由外部送來的蒸飯鍋3的把手31被送到支持部211上,向加熱室移動。
放入一定量米和水的蒸飯鍋在循環鏈條的帶動下在加熱室下部放置有多數列燃燒器4的上方移動。在下側通過直火加熱,燒煮後移動到加熱室上方,通過煮飯時放出的熱在250度前後進行蒸飯後搬出。
本發明中,利用上述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驟A、點燃複數燃燒器4,形成複數並列的直線型火焰;B、給蒸飯鍋3中充填定量的米和水;C、將蒸飯鍋3連續順次從搬入口送進加熱室1,並在循環鏈條的支持下在下側移動;進入加熱室1的蒸飯鍋3在加熱室1的下部受到複數列連續的直形形火焰急速、均一的加熱;蒸飯鍋1的底在不同地方受直線型火焰的連續集中加熱,並保持該蒸飯鍋3的底與火焰直接接觸部位和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火焰的溫差小於10度,蒸飯鍋3內部的米和水受熱後,劇烈沸騰,在複數個位置產生對流;D、蒸飯鍋3在加熱室1後部轉向移動到上側走行部,邊移動邊利用250度前後的餘熱進行蒸飯。
這樣可以做出膨潤、有光澤、美味的米飯。並且,由於在上述蒸飯過程中,蒸飯鍋3的底與火焰直接接觸部位和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火焰的溫差小於10度,蒸飯鍋3內的米和水在蒸飯過程中對流良好,並且在低溫區沒有對流間隔,因此,防止了蒸飯鍋3內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部位的米飯有硬心發生,保證了整個蒸飯鍋內的米飯飯質均一。
在上述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步驟中,可先操作步驟A,然後操作步驟B;也可步驟A和步驟B同時進行;也可先操作步驟B,在操作步驟B,其順序可根據實際需要排列,在本發明中不作限制。
進一步,在上述步驟A中,可首先點燃點火燃燒器5,然後依次打開相鄰的單獨燃燒器41的煤氣,點火燃燒器5相鄰的單獨燃燒器41端部411對著點火燃燒器5噴出煤氣,被首先自動點燃;同一列的相鄰單獨燃燒器41至少一燃燒器從端部向對方噴出煤氣,引燃整列燃燒器4。由於在該步驟A中,打開燃燒器4的煤氣後,同一列的相鄰燃燒器至少一燃燒器從端部向對方噴出有煤氣,因此,當點燃端頭的一個單獨燃燒器41後,該單獨燃燒器41端部411噴向另一燃燒器的41火焰自動將相鄰的單獨燃燒器41隨之點燃,該單獨燃燒器41又自動點燃下一個相鄰的單獨燃燒器41,如此傳遞,可自動點燃該列的所有單獨燃燒器41,形成直線形連續的火焰,操作容易,作業性好。
進一步,在本發明的步驟A中,打開燃燒器4煤氣後,同一列燃燒器4的相鄰單獨燃燒器41的兩端部411均向對方噴出煤氣,並在點燃後於兩相鄰的燃燒器之間形成火焰43,以填補形成的火焰線中兩相鄰單獨燃燒器41之間的空缺。更好地,同一列燃燒器的相鄰燃燒器的兩端部均向對方噴出煤氣的角度相同,在點燃後於兩相鄰的單獨燃燒器41之間形成直立式火焰。這樣在兩單獨燃燒器41之間也同樣具有與其他位置相同的不間斷的火焰43,從而使整列的火焰真正均勻連續,沒有任何空缺點,形成連續不間斷的均一的火焰線,對蒸飯鍋3的同一部位進行急速均勻的加熱,米飯味道好,熱效率高。
其中,相鄰燃燒器端部噴出煤氣的方法可通過在單獨燃燒器41端部411開設火焰孔來實現。
另外,在本發明中,相對於蒸飯鍋的3大小,並排設置的直列狀火焰的數目可隨之變化。相對於鍋底寬為50~60cm的蒸飯鍋3,並列設置的直線型火焰的火焰數為5到12列為好,最好是7~10列。並且,直列狀火焰的間距為4~7cm較好。在這樣的狀態下蒸飯,蒸飯鍋3內的對流加劇,溫度上升時蒸飯鍋內部上部和底部雖會有一些溫度差,但可以在大致相同的時間內都達到100度。
如圖5、圖7所示,為直線狀火焰的列數為8列時蒸飯鍋3內的對流狀態和溫度上升曲線。此時,蒸飯鍋內火焰接觸部位上部的米和水急劇上升,向火焰不直接接觸的部位對流。由於火焰不直接接觸地範圍較小,停滯在此處的低溫的米和水因對流受熱流向火焰直接接觸的位置,受熱後急劇升溫。這樣,通過蒸飯鍋內火焰直接接觸部位和不直接接觸部位產生的對流,鍋內的米和水擴散流動,受熱升溫。參看圖7,與火焰直接接觸的部分的溫度曲線A和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溫度曲線B基本上相差不多。在直列狀火焰列數較多的情況下,整個鍋內產生的激烈對流,鍋底火焰直接接觸部位和不直接接觸部位的溫度差在5度左右,最終因對流使鍋內的溫度達到100度。這樣,鍋內的米粒不管是火焰直接接觸部位或是不直接接觸部位,傳熱快,吸水充分,可以做成膨潤有光澤,又美味的米飯。
相反,如圖6、圖8所示,為直線狀火焰的列數為4列時蒸飯鍋3內的對流狀態和溫度上升曲線。由於直列狀火焰的列數相對較少,火焰之間的間隔較大,火焰直接接觸部位的水和米受熱上升,向火焰不直接接觸的低溫部位產生對流時,低溫部分的範圍較大,停留在這裡的米和水受對流雖然也會升溫,但同時對流也會因為熱量被奪走而變弱。這樣,雖然火焰不直接接觸的低溫部分的米和水受對流作用也會升溫,但因對流減弱低溫部的米和水很少流向高溫部分,使整個鍋內的對流都減弱。在對流不充分的情況下,如圖8所示,與火焰直接接觸部分的溫度曲線A和不與火焰直接接觸的部分的溫度曲線B相差較多,其溫度差在10度以上,雖然鍋內溫度最終也能達到100度,但這樣鍋內火焰不直接接觸部位的米有些地方堆積在一起,受熱慢,不能充分吸水膨潤。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也能做成米飯,但火焰不直接接觸部分比直接接觸部分的米飯有硬心的發生,使得整個鍋內的米飯不均質。
另外,直線狀火焰列數若在12列以上的情況下,火焰直接接觸部位和不直接接觸部位的溫度差可減小為5度左右,最終整個蒸飯鍋達到100度,這樣當然也可以做出膨潤有光澤、美味的米飯,但由於燃燒器的數量增多,費用加大,並不經濟。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A、點燃複數燃燒器,形成複數並列的直線型火焰;B、給蒸飯鍋中充填定量的米和水;C、將蒸飯鍋連續順次從搬入口送進加熱室,並在循環鏈條的支持下在下側移動;進入加熱室的蒸飯鍋在加熱室的下部受到複數列連續的直形形火焰急速、均一的加熱;蒸飯鍋的底在不同地方受直線型火焰的連續集中加熱,並保持該蒸飯鍋底與火焰直接接觸部位和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火焰的溫差小於10度,蒸飯鍋內部的米和水受熱後,劇烈沸騰,在複數個位置產生對流;D、蒸飯鍋在加熱室後部轉向移動到上側走行部,邊移動邊利用250度前後的餘熱進行蒸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其特徵在於,在上述步驟A中,可首先點燃點火燃燒器,然後從點火燃燒器開始依次打開相鄰的燃燒器煤氣,點火燃燒器相鄰的燃燒器端部對著點火燃燒器噴出煤氣,被首先自動點燃;同一列的相鄰的單獨燃燒器至少有一端從端部向對方噴出煤氣,引燃整列燃燒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打開燃燒器煤氣後,同一列燃燒器的相鄰單獨燃燒器的兩端部均向對方噴出煤氣,並在點燃後於兩相鄰的單獨燃燒器之間形成火焰。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其特徵在於,同一列燃燒器的相鄰燃燒器的兩端部均向對方噴出煤氣的角度相同,在點燃後於兩相鄰的燃燒器之間形成直立式火焰。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點燃燃燒器後,所產生的複數列並列的直線型火焰的間距為4cm~7cm。
6.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相對於鍋底寬為50~60cm的蒸飯鍋,點燃燃燒器後,所產生的並列的直線型火焰的列數為5~12列。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其特徵在於,所產生的並列的直線型火焰的列數為7~10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連續蒸飯裝置的蒸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A.點燃整列燃燒器,形成複數並列的直線型火焰;B.給蒸飯鍋中充填定量的米和水;C.將蒸飯鍋連續順次從搬入口送進加熱室,進入加熱室的蒸飯鍋在加熱室的下部受到複數列連續的直線形火焰急速、均一、連續的加熱;保持該蒸飯鍋底的火焰直接接觸部位和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火焰的溫差小於10度,蒸飯鍋內部的米和水受熱後,在複數個位置產生對流;D.蒸飯鍋在加熱室後部轉向移動到上側走行部,邊移動邊利用250度前後的餘熱進行蒸飯。採用本發明的方法,能夠使蒸飯時,在蒸飯鍋內形成良好的對流,防止蒸飯鍋內與火焰不直接接觸的部位的米飯有硬心發生,保證整個蒸飯鍋內的米飯飯質均一。
文檔編號A23L1/01GK1539318SQ0312850
公開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25日
發明者中根卓也 申請人:愛豐廚房設備(天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