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便秘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1:01:39 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涉及一種治便秘的中藥。
背景技術:
目前中老年人患便秘的較多,且有向青中年人群蔓延的趨勢。
1.老年人氣血雙虧,臟腑衰竭,津液乾枯,腸胃功能減弱導致便秘。
2.青中年人、兒幼(極少數)如傷風寒暑溼,盛熱發汗利小便重傷津液,肺熱腸燥秘塞不通。
3.憂傷思慮,情志不舒,氣機不得升降,臟腑不平,七情過極易生火,火盛津枯以致便秘。
4.饑飽勞役,過食辛辣香燥致使肺胃燥熱,津液虧少,也致大便秘結。
5.患溫熱病,因熱病傷津,津液枯竭腸燥便秘。
尤其現在很多人,由於勞逸不當,運動量少,導致腸胃功能蠕動弱,消化功能降低,同時過食肥甘,辛辣,大腸燥熱以致便秘。
便秘已經是種疾病,時間久了造成很多連帶的臟腑病,消化吸收差,新陳代謝弱以致營養不良,病人消瘦無力,中氣升降失衡,肝脾不和,肝氣鬱結,腸道慢性梗阻,最後容易導致肝脾病變以及其他五臟六腑病變。嚴重影響人體健康,造成患者思想上的壓力,影響生產,生活,工作,學習,勞動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便秘的中藥,本發明使用方便,療效好,適於青年、中年和老年人群服用。
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便秘的中藥,主要是由土木香、山奈、柯子、大黃、寒水石、鹼塊、鎖陽、紅花、蔓荊子、蓽撥子、石榴皮和白豆蔻經混合,並粉碎成細粉製成,其配伍是:
土木香14-16份、山奈9.5-11份、柯子9.5-11份、大黃17-18份、寒水石30-32份、鹼塊5-7份、鎖陽1-2份、紅花1-2份、蔓荊子1.5-2.5份、蓽撥子1-2份、石榴皮1-2份、白豆蔻1-2份。
本發明可加入適量輔料製成片劑或膠囊劑。
本發明的功效:潤腸通便,化積滯,消腹脹,增強胃腸功能,基本沒有依賴性。
主治:對多種原因引起的便秘、腹脹及腸道慢性梗阻,食欲不振等腸道疾病有確切療效。
服用方法:每次3—5克,每日分早晚兩次,飯後半小時溫開水送服。
療程:患者治癒為止。有些病人幾日或數日,或許幾個多月便愈。
註:用藥後的正常反應:大便次數多或用藥期間便稀,有飢餓感,多飲多食,停藥後以上症狀慢慢消失。
方解:
土木香(又名赤芍根)性味:苦寒。功能:活血散瘀,清熱涼血。
山奈性味:辛溫。功能:溫經絡。
柯子性味:苦酸平。功能:斂肺下氣和中。
大黃性味:苦寒。功能:瀉實熱,下積滯破淤血。
寒水石性味:鹹平。功能:去五臟六腑熱。
鹼塊性味:酸鹹。功能:下積滯助消。
鎖陽性味:甘溫。功能:補腎潤腸。
紅花性味:辛溫。功能:活血破淤,興奮腸管。
蔓荊子性味:辛平。功能:溫胃消食,解表。
蓽撥子性味:辛溫。功能:溫胃消食。
石榴皮性味:酸辛溫。功能:溫胃消食。
白豆蔻性味:辛溫。功能:溫中行氣。
從上述方解可知本發明藥材選用科學,搭配恰當,療效確切。
臨床實用:
本發明進行了124例臨床實用,其中:青中年36例,中老年88名。青中年男女大多數是由於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規律,過食肥甘食物,飲食葷素搭配不當,多食辛辣,上交火下注大腸燥火等原因導致便秘。患者每人以每次四克量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後,三五日就有不同程度的見效,服用一周到三周日更是明顯見效,服藥三到四個月痊癒。其中有三名男性因得熱病傷津,大腸燥火以致便秘,以每個患者每次4.5克劑量每日分早晚兩次服藥三五日就見效,一個月痊癒。
大多數中老年人便秘因臟腑虛衰,津液虧損,氣血雙虧,缺乏運動,活動量少,胃腸功能紊亂,功能低下;飲食葷素搭配不當等原因導致便秘。每個患者按每次5克的劑量每日分早晚兩次用藥,一周到兩周顯效,也有三到四周見效的,服藥五到六個月痊癒。其中十三個男性患者,因勞役傷身,虛火腸燥,過食油甘,長期飲酒不當等原因以致便秘,患者按每次五克量每日分早晚用藥二到四周不同程度見效,四到六個月治癒,有三名高齡患者每人按5克量分早晚兩次用藥五,六周後也顯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治療便秘的中藥,主要是由土木香15.8份、山奈9.48份、柯子9.48份、大黃17.38份、寒水石31.6份、鹼塊6.32份、鎖陽1.58份、紅花1.58份、蔓荊子2.04份、蓽撥子1.58份、石榴皮1.58份和白豆蔻1.58份混合粉碎成細粉構成。
實施例二
一種治療便秘的中藥,主要是由土木香15份、山奈10份、柯子10份、大黃18份、寒水石31份、鹼塊7份、鎖陽2份、紅花2份、蔓荊子2份、蓽撥子2份、石榴皮2份和白豆蔻2份製備成。
實施例三
一種治療便秘的中藥,主要是由土木香14份、山奈9.5份、柯子9.5份、大黃17份、寒水石30份、鹼塊5份、鎖陽1份、紅花1份、蔓荊子1.5份、蓽撥子1份、石榴皮1份和白豆蔻1份製備成。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一種治療便秘的中藥,其特徵在於:主要是由土木香、山奈、柯子、大黃、寒水石、鹼塊、鎖陽、紅花、蔓荊子、蓽撥子、石榴皮和白豆蔻經混合,並粉碎成細粉製成,其配伍是:土木香14‑16份、山奈9.5‑11份、柯子9.5‑11份、大黃17‑18份、寒水石30‑32份、鹼塊5‑7份、鎖陽1‑2份、紅花1‑2份、蔓荊子1.5‑2.5份、蓽撥子1‑2份、石榴皮1‑2份、白豆蔻1‑2份。本發明能夠潤腸通便,化積滯,消腹脹,增強胃腸功能。治療對多種原因引起的便秘、腹脹及腸道慢性梗阻,食欲不振等腸道疾病有確切療效。
技術研發人員:吳景春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吳景春
技術研發日:2017.06.21
技術公布日: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