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連接式手推車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21:27:3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推車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可連接的物流手推車。
背景技術:
手推車在生產和生活中獲得廣泛應用是因為它造價低廉、維護簡單、操作方便、自重輕,能在機動車輛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在短距離搬運較輕的物品時十分方便。但當人力成為稀缺資源時,為節約人力和時間,市場上出現了可連接的手推車,將多輛手推車連接在一起,只需一個人推動,就可搬運多車的物品。
申請號為CN201420184914.3的實用新型公開說明書中提出了一種可連接的物流推車,包括主車體、萬向輪和拼接塊,主車體外邊沿和拼接塊的一側設置有凹槽,凹槽內設置有一個卡接塊和彈簧,彈簧和卡接塊接觸是卡接塊的卡孔向上頂起,拼接塊的另一側有插杆,插杆插接在卡孔內,並通過卡接塊的移動使插杆與卡孔配合卡接,萬向輪安裝在主車體和拼接塊的下方。但因拼接塊上的插杆一直暴露在主車體外,容易因碰撞造成損壞,影響手推車可連接的使用時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連接式手推車,用於連接的連接塊未使用時可安置在底板內,使用時通過簡單的操作伸出底板。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可連接式手推車,包括主車體、萬向輪和若干連接塊,主車體包括依次連接的手柄、靠板和底板,每個手柄內設置有第一級傳動機構,底板內設置有第三級傳動機構,靠板內設置有兩端分別與第一級傳動機構、第三級傳動機構聯動的第二級傳動機構,連接塊與第三級傳動機構配合且設置在底板內,連接塊包括旋轉向前伸出底板外側的兩個前插塊和水平移動向右伸出底板外側的一個側插板,底板側壁開設與連接塊相配合的插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工作原理是:操作手柄中的第一級傳動機構,通過第一級傳動機構、第二級傳動機構和第三級傳動機構的聯動配合,使第三級傳動機構運動,同時通過第三級傳動機構與連接塊的配合,最終使連接塊中的前插塊向前旋轉伸出、側插板向右水平伸出底板外側,伸出後的連接塊與插槽配合,將手推車連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插槽包括設置在底板後側與前插塊配合的第一凹槽和設置在底板左側與側插板配合的通道。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確定插槽的位置,與前插塊配合的第一凹槽設置在底板後側,便於手推車前後連接,與側插板配合的通道設置在哎底板左側,便於手推車左右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第二級傳動機構為兩端具有圓錐齒輪的傳動軸;第一級傳動機構包括一端具有圓錐齒輪的滾珠絲槓,第三級傳動機構中包括一端具有圓錐齒輪的螺紋絲槓,滾珠絲槓的旋轉運動通過圓錐齒輪的配合帶動螺紋絲槓作旋轉運動以實現連接塊作旋轉、水平運動。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確定第一級傳動機構和第三級傳動機構通過第二級傳動機構聯動配合,且均通過圓錐齒輪的配合。同時第一級傳動機構中的滾珠絲槓旋轉帶動第三級傳動機構中的螺紋絲槓旋轉,最終實現連接塊的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手柄表面設有通槽,第一級傳動機構還包括套設在每個滾珠絲槓上且從通槽中伸出的主動滑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級傳動機構為絲槓和滑塊的配合,且第一級傳動機構採用滾珠絲槓可減小在手柄中滑動主動滑塊所施的力。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第三級傳動機構還包括套設在每個螺紋絲槓上的從動滑塊,前插塊的一端具有齒輪且通過一固定杆在底板內作以固定杆為圓心的旋轉,從動滑塊上具有齒條與齒輪嚙合,從動滑塊向後滑動通過齒條和齒輪的嚙合使前插塊向前伸出底板外側。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工作原理是:第三級傳動機構也為絲槓和滑塊的配合,操作手柄中的主動滑塊使從動滑塊向後滑動,通過從動滑塊上的齒條與前插塊一端的齒輪嚙合,一固定杆固定齒輪的中心,從而是前插塊向前旋轉伸出底板外側。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控制側插板移動的從動滑塊上設有凸塊,側插板上設有包括水平槽和斜槽的凹槽軌道,控制側插板移動的從動滑塊向前滑動通過凸塊和斜槽的相對移動配合使側插板的向右伸出底板外側。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工作原理是:操作手柄中的主動滑塊使從動滑塊向前滑動,通過從動滑塊上的凸塊與側插板上的斜槽相對滑動,約束凸塊和側插板移動的方向,從而是側插板向右水平伸出底板外側。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齒條長度為前插塊旋轉至平行於第一凹槽時齒輪所轉動的弧長。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確定齒條的長度,限制前插塊旋轉到與所要配合的第一凹槽角度相同,以及防止從動滑塊反向移動時,前插塊仍繼續在底板中旋轉與齒條相碰。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底板內設有限位塊限制前插塊旋轉縮回狀態下在底板內的位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防止當齒輪和齒條脫離開時,前插塊仍在底板內反向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底板底部設有一支撐凸塊,支撐凸塊的高度為水平放置狀態下底板到地面的高度。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確保手推車在靜止狀態下,底板仍能放置貨物,且伸出前插塊時防止前插塊與地面直接接觸造成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前插塊和側插板的前端均具有倒角。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倒角的設置便於連接塊與插槽能快速定位連接。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手柄表面設有通槽,且主動滑塊從通槽中伸出,手柄中的主動滑塊與滾珠絲槓的配合,底板中從動滑塊與螺紋絲槓的配合,手柄中滾珠絲槓和底板中螺紋絲槓上的圓錐齒輪與靠板內傳動軸上的圓錐齒輪嚙合聯動,從動滑塊上凸塊與側插板上凹槽軌道中斜槽的配合,從動滑塊上齒條和前插塊上齒輪的嚙合,完成一整套傳動機構,通過移動手柄表面通孔中伸出的主動滑塊,帶動底板內從動滑塊移動,控制側插板或前插塊的伸出。
2、齒條的長度和限位塊的設置都對前插塊在底板內部的位置進行了限定,防止前插塊與從動滑塊或凹槽相碰,同時支撐凸塊的設置也避免前插塊伸出過程中與地面接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連接式手推車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連接式手推車中傳動機構的組合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連接式手推車傳動機構M處的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連接式手推車的底板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連接式手推車未使用狀態下連接塊的相對位置;
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連接式手推車前插塊使用狀態下的相對位置;
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連接式手推車側插板使用狀態下的相對位置。
圖中,1-萬向輪;201、202-手柄;3-靠板;301-第一鋼管;302-第二鋼管;4-底板;401-上底板;402-下底板;501、502-通槽;601、602-螺紋絲槓7-主動滑塊;8-隔離鋼板;9-圓錐齒輪;1001、1002-從動滑塊;11-齒條;12-凸塊;13-連接塊;1301-前插塊;1302-側插板;14-倒角;15-限位塊;16-支撐凸塊;17-插槽;1701-第一凹槽;1702-通道;18-凹槽軌道;1801-水平槽;1802-斜槽;19-傳動軸;20-滑動孔;21-齒輪;22-固定杆;23-通孔;24-第一級傳動機構;25-滾珠絲槓;26-第三級傳動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可連接式手推車,包括主車體、萬向輪1和三個連接塊13。主車體主要由鋼材製成,包括依次連接的手柄2、靠板3、底板4。
參照圖1所示,靠板3由空心鋼管和鋼條縱橫交錯焊接為一體,兩側垂直底板4的空心鋼管為第一鋼管301和第二鋼管302,且第一鋼管301和第二鋼管302向上延伸至相同高度。
手柄201和手柄202分別與第一鋼管301和第二鋼管302焊接連通,手柄201和手柄202中部分別開設截面呈長方形的通槽501和通槽502且貫穿手柄201和手柄202表面的上下兩側,通槽501的長度小於通槽502的長度。
參照圖4所示,底板4為長方體板狀組成的空心盒體,且內部水平焊接一隔離鋼板8將底板均等分為上底板401和下底板402從而形成兩個互不幹涉的空間。隔離鋼板8的右側開設滑動孔20,中部兩側均設有固定杆22和限位塊15。
參照圖2和圖4所示,三個連接塊13設置在底板4中,且連接塊13包括位於上底板401向前旋轉伸出底板4外側的前插塊1301和位於下底板402向右水平伸出底板4外側的側插板1302。
前插塊1301呈扁長狀,前插塊1301的一端設有倒角14便於快速連接時配合,另一端設置為齒輪21固定在隔離鋼板8上的固定杆22上,前插塊1301以固定杆22為圓心作旋轉運動。在隔離鋼板8上設置的兩個限位塊15以限制前插塊1301反向旋轉。上底板401的前側設有兩個通孔23,以便前插塊1301伸出底板4外側。
側插板1302呈正方形且靠近底板外部的一端設有倒角14同樣便於快速連接時配合,側插板1302的表面設有凹槽軌道18,凹槽軌道18分為水平槽1801和斜槽1802。
底板4內還設有插槽17,分別為設置在上底板401後側與前插塊1301配合的兩個第一凹槽1701和設置在下底板402內部連通左右兩側放置以及配合側插板1302的通道1702。
參照圖2和圖3所示,在手柄201和手柄202中都安裝有第一級傳動機構24,第一級傳動機構24包括滾珠絲槓25和主動滑塊7。滾珠絲槓25的一端具有圓錐齒輪9且與傳動軸19上的圓錐齒輪9配合。主動滑塊7套設在滾珠絲槓25的螺紋杆上且從手柄201和手柄202上的通槽501和通槽502中伸出,施力在主動滑塊7的伸出部分使主動滑塊7在滾珠絲槓25的螺紋杆上滑動,從而使滾珠絲槓25作旋轉運動。選用滾珠絲槓25可減小主動滑塊7移動時的阻力,便於施力。
第一鋼管301和第二鋼管302中都安裝有相同的第二級傳動機構,第二級傳動機構為傳動軸19,且傳動軸19兩端具有圓錐齒輪9。第一級傳動機構24中的滾珠絲杆25旋轉通過圓錐齒輪9的嚙合使傳動軸9旋轉。
參照圖2和圖4所示,底板4中安裝中有第三級傳動機構26,且第三級傳動機構26設置在上底板401中,包括相互平行的螺紋絲槓601和螺紋絲杆602。螺紋絲槓601和螺紋絲槓602的一端都具有圓錐齒輪9且分別與傳動軸19另一端的圓錐齒輪9嚙合,傳動軸19的旋轉運動使螺紋絲槓601和螺紋絲槓602也作旋轉運動。
第三級傳動機構26還包括套設在螺紋絲槓601螺杆上的從動滑塊1001和套設在螺紋絲槓602螺杆上的從動滑塊1002,從動滑塊1001僅控制前插塊1301運動,從動滑塊1002控制前插塊1301與側插板1302運動。
從動滑塊1001和從動滑塊1002靠底板4中心一側具有齒條11,前插塊1301上的齒輪21與從動滑塊1001和從動滑塊1002上的齒條11嚙合傳動使前插塊旋轉從上底板401前側的通孔23中伸出。
參照圖5、圖6和圖7所示,從動滑塊1002的底面設有圓柱狀凸塊12,凸塊12通過隔離鋼板8上的滑動孔20在側插板1302上的凹槽軌道18中自由滑動。當凸塊12在水平槽1801軌道中滑動時,側插板1302不動,水平槽1801的設置便於從動滑塊1002向後移動時對側插板1302沒有影響。當凸塊12在斜槽1802中滑動時,前插塊1302可從通道1702中伸出或縮回。
主車體的下表面後方固定有兩個萬向輪1和支撐凸塊16,且支撐凸塊16位於兩個萬向輪1的中位線上靠近底板4的前側板處。支撐凸塊16的高度為水平放置狀態下底板4到地面的高度,且支撐凸塊16的設置防止前插塊1301伸出時直接碰觸地面,對前插塊1301造成損壞。
參照圖5和圖6所示,使用時,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當需要手推車前後連接時,向前滑動手柄2上的主動滑塊7,通過作用在主動滑塊7上的力,帶動滾珠絲槓25作旋轉運動,通過圓錐齒輪9的嚙合,帶動傳動軸19運動,從而使第一螺紋絲槓601和第二螺紋絲槓602作旋轉運動,當第一螺紋絲槓601和第二螺紋絲槓602運動時帶動第一從動滑塊1001和第二從動滑塊1002向後作軸向移動,通過第一從動滑塊1001和第二從動滑塊1002上的齒條11與前插塊1301上的齒輪21嚙合傳動,最終將前插塊旋轉伸出底板4外側至垂直底板4前側板的位置。使用者可將此手推車伸出的前插塊1701與另一輛手推車上的第一凹槽1701相配合連接。此時,手推車連接成功,推動最後面的手推車就可以同時帶動連接好的手推車。
參照圖5和圖7所示,因萬向輪的設計,手推車不僅能前後移動,還能左右移動,當需要手推車左右連接時,向後滑動第二手柄202上的主動滑塊7,通過力的傳動,最終帶動第二從動滑塊1002向前作軸向移動,通過第二從動滑塊1002上的凸塊12與側插板1302上的斜槽1802的運動配合,使側插板1302在通道1702處移動向右伸出底板4的外側。使用者可將此手推車伸出的側插板1302與另一輛手推車上的通道1702配合連接。此時,手推車也連接成功,推動最左側的手推車就可以同時帶動連接好的手推車。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