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
2023-10-08 19:20:54 1
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如下:步驟一:歷史數據選取,步驟二:選取數據篩選,步驟三:有效數據檢驗,步驟四:篩選數據分組,步驟五:系統誤差計算,步驟六:誤差數據分離,步驟七:磨損數據獲取。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通過基於凸度誤差分離技術的支承輥磨損在線測量方法,實現了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利用,有效縮短了測量周期,可以有效實現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同時可以獲取中間測量數據,利於支承輥磨損模型的開發與優化,提高了板形控制系統的控制精度,改善了軋制穩定性。
【專利說明】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冶金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熱軋軋鋼工藝技術中的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熱連軋板帶生產廠,支承輥的工作環境非常惡劣,換輥周期較長,支承輥會出現嚴重的磨損,尤其是對控制板形有重要意義的下遊機架的支承輥,磨損更為嚴重。另外,磨損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其變化直接影響著帶鋼的板形及軋制穩定性。對於這種影響,一般在板形控制系統中通過支承輥磨損模型預測的方法予以彌補,模型預測精度完全取決於能否準確測量支承輥使用周期內的磨損量,因此,支承輥磨損在線測量技術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0003]現有軋輥磨損測量技術分為離線測量和在線測量兩種:離線測量是通過專有設備(磨床或輥型儀)直接進行磨損量測量,這種方法只能在軋輥更換後實現,每個換輥周期內只能測量一次,無法獲得使用中軋輥的磨損數據,若只憑藉支承輥更換後的一個最終磨損數據來預測2?3周內的磨損變化趨勢其誤差非常大,會導致板形控制系統的控制精度低,嚴重時出現軋廢事故;在線測量有獨立位移傳感器測量法和通過砂輪與軋輥接觸間的壓力間接測量輥型法,這兩種測量方法只適用於工作輥的輥型測量,無法應有於支承輥的測量,而且測量出的輥型數據是熱凸度和磨損的綜合量,無法獲得單獨的磨損數據。因此,現有技術均不能實現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
[0004]由於無法測量支承輥使用周期內的磨損變化量,造成支承輥磨損模型預測不準確,使得板形控制系統經常出現誤調節,導致產品板形不良;同時,板形控制的不穩定也造成精軋軋制過程的不穩定,造成精軋軋破甩尾、廢鋼和卷取廢鋼等事故的增加。
【發明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採用基於日常過程數據解析方法,通過生產過程中的存儲數據挖掘分析,和首創的凸度誤差數據分離技術,提供一種適用於支承輥磨損在線測量、可以將軋輥的熱凸度和磨損分離出來、單獨獲取軋輥的磨損量的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實現了軋制過程中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
[0006]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如下:
[0008]步驟一:歷史數據選取,從生產廠計算機存儲的歷史數據中每塊帶鋼選取帶鋼寬度、各機架計算帶鋼凸度、各機架支承輥磨損影響量、實際測量帶鋼凸度和凸度遺傳值的數據,每塊帶鋼的這些數據組成一條記錄;
[0009]步驟二:選取數據篩選,根據工作輥換輥標誌從步驟一中選取的數據中篩選出換輥標誌為換輥的數據,即工作輥更換後軋制的第一塊帶鋼的數據;[0010]步驟三:有效數據檢驗,根據公式(I)
[0011]
【權利要求】
1.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如下: 步驟一:歷史數據選取,從生產廠計算機存儲的歷史數據中每塊帶鋼選取帶鋼寬度、各機架計算帶鋼凸度、各機架支承輥磨損影響量、實際測量帶鋼凸度和凸度遺傳值的數據,每塊帶鋼的這些數據組成一條記錄; 步驟二:選取數據篩選,根據工作輥換輥標誌從步驟一中選取的數據中篩選出換輥標誌為換輥的數據,即工作輥更換後軋制的第一塊帶鋼的數據; 步驟三:有效數據檢驗,根據公式(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歷史數據包括從生產廠計算機存儲的歷史數據中的每塊帶鋼的帶鋼號、帶鋼生產時間、支承輥更換時間、機架號及工作輥換輥標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係數取值: a。公式係數I取0.0817~0.1557 ;
B1公式係數2取0.0076~0.0098 ; a2公式係數3取0.0077~0.0291 ; a3公式係數4取0.1161~0.1394 ; a4公式係數5取-0.0679~-0.0548 ; a5公式係數6取0.0039~0.0094。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熱軋支承輥磨損的在線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Cada,即每塊帶鋼凸度遺傳值範圍在±100μπι。
【文檔編號】B21B38/12GK103962395SQ201310032595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8日
【發明者】巴力穎 申請人: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