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儀用光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4:44:17 5
專利名稱:投影儀用光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適合用於向屏幕上投影圖像、文字的投影儀(projector)的光源光用的光闌裝置。
背景技術:
最近,出現具有液晶面板、DMD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數字微鏡器件)等的投影儀,其用於各種發布會、營業等的展示,除此之外還用作家庭影院用的設備。而且,作為這種投影儀,在日本特開2004-69966中記載了如下投影儀與投影的室內的亮度相對應地改變來自光源(燈)的照明光量,在不進行任何投影時暫時減弱照明光,因此並不是改變光源燈的發光光量本身,而是利用配置在光源燈的附近位置的光闌裝置來改變光源光的光路面積,從而調整光量。另外,在日本特開2006-343512中記載了在不進行任何投影時能夠遮斷光源光的光路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而且,還記載了如下內容在將這樣的光闌裝置用於液晶投影儀的情況下,在不進行任何投影時,如果利用光闌裝置暫時減弱或遮斷照明光,則能夠防止液晶面板的劣化。另外,在日本特開2004-69966及日本特開2006-343512中還記載了如下內容將這樣的光闌裝置設置在投影儀,如果在投影圖像暗的場面(scene)減少照明光量,在亮的場面增加照明光量,則在屏幕上能夠得到高對比度的圖像。進而,在日本特開平8-227102中記載了如下內容就將投影光學系統作為變倍光學系統的幻燈投影儀(overhead projector)而言,若在用於放置原稿的載物臺與光源之間配置光闌裝置,則能夠適宜地得到高倍率時的投影圖像。另外,在日本特開2005-157162中記載了與日本特開平8-227102所記載的光闌裝置同樣地使遮光葉片(還稱之為遮光板、光闌板等)在與光路垂直的平面上進行動作的光闌裝置,而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為了減小全打開光路時的兩個遮光葉片的收容空間,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各個遮光葉片。另外,在日本特開2004-69966、日本特開2006-343512、日本特開平8-227102以及日本特開2005-157162所記載的光闌裝置中,兩片遮光葉片同時向相反的方向進行往復動作,從而改變光路的面積。因此,只要光路未完全遮斷,光路的中心就始終位於光路內。然而,也知道根據投影儀的規格,有時使一個遮光葉片從光路的一側方位置越過光路的中心而向另一側方位置進行動作,從而在另一側方位置一側形成最小的光路,或者完全遮斷光路。
發明內容
然而,對於光源光用的光闌裝置來說,若來自光源的光被遮光葉片反射到光源側, 則會影響來自光源的光的分布。因此,優選地,使在遮光葉片反射的光儘量反射到光路外。 另外,由此能夠抑制光闌裝置附近的高溫化。因此,在日本特開2004-69966及日本特開 2006-343512中記載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不使遮光葉片在與光路相垂直的平面上動作,而
6是使其沿著如與光源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那樣的圓弧狀的軌跡進行動作。本發明就是涉及這樣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的。最近的投影儀為了提高便攜性,正在向小型化發展。因此,在日本特開2004-69966 及日本特開2006-343512所記載的類型的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也對小型化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不管是僅具有一個遮光葉片的光闌裝置還是具有兩個遮光葉片的光闌裝置,最有效的方法是如日本特開2005-157162所記載的那樣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各個遮光葉片,從而減小全打開光路時的遮光葉片的收容空間。然而,在日本特開2004-69966及日本特開2006-343512所記載的類型的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也對小型化的要求非常高,而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如日本特開2005-157162所記載的那樣,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各個遮光葉片,從而減小全打開光路時的遮光葉片的收容空間。但是,如日本特開2004-69966及日本特開2006-343512所記載的那樣,在遮光葉片沿著圓弧狀的軌跡進行動作以使與光源之間的距離變化的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不能直接採用如日本特開2005-157162所記載的使遮光葉片在與光路相垂直的平面上進行動作的光闌裝置。本發明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即使在光源光的光路內使遮光葉片沿著圓弧狀的軌跡進行動作以使與光源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中,由兩片較小的分割葉片構成原來較大的一片遮光葉片, 也能夠緊湊地構成使這些葉片進行動作的機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具有底板,其配置在來自光源的光的光路的側方位置,並且該底板的一個面朝向該光路,主軸,其立設在上述底板的任意一個面上,副軸,其在立設有上述主軸的面上,立設在從虛擬線偏離的位置,該虛擬線通過上述主軸的立設位置,並且與上述光路的中心線平行,主動作部件,其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主軸上,主分割葉片,其與上述主動作部件形成為一體,沿著以上述主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軌跡進入上述光路或從上述光路退出,副動作部件,其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副軸上,副分割葉片,其與上述副動作部件形成為一體,沿著以上述副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軌跡進入上述光路或從上述光路退出,連接部件,其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主動作部件上,而另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副動作部件上,從上述副軸到上述另一端部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比從上述主軸到上述一端部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長;上述主動作部件和上述副動作部件藉助電磁促動器向相同方向旋轉,由此改變上述主分割葉片和上述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此時,優選地,上述主動作部件具有齒輪部,該齒輪部與藉助上述電磁促動器旋轉的齒輪相嚙合。另外,也可以具有旋轉部件,其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底板上,與上述電磁促動器的旋轉連動地在規定的角度範圍內進行往復旋轉;主連接部件,其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旋轉部件上,而另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主動作部件上,藉助上述旋轉部件的往復旋轉使上述主動作部件在規定的角度範圍內進行往復旋轉。另外,優選地,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上述主動作部件和上述副動作部件是合成樹脂制部件,上述主分割葉片和上述副分割葉片是金屬制葉片,上述主分割葉片和上述副分割葉片分別固定在上述主動作部件和上述副動作部件上。另外,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 上述主軸和上述副軸也可以以不位於與上述光路垂直的同一直線上的方式立設在上述底板上。進而,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也可以在上述主分割葉片和上述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最小時,上述光路被這些分割葉片遮斷。另外,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具有底板,其配置在光源光的光路的側方位置,並且該底板的一個面朝向該光路,第一主軸及第二主軸,在上述底板的任意一個面上,隔著該面上的虛擬線分別立設在各自離該虛擬線的距離大致相同的位置,該虛擬線與上述光路的中心軸平行,並且最接近該中心軸,第一副軸及第二副軸,在立設有兩個上述主軸的面上,隔著上述虛擬線而分別立設在各自離該虛擬線的距離大致相同的位置,而且從上述虛擬線到上述第一副軸及第二副軸的各立設位置為止的距離比從上述虛擬線到上述第一主軸及上述第二主軸的各立設位置為止的距離長,第一主動作部件及第二主動作部件,分別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主軸及上述第二主軸上,藉助驅動單元分別向相反方向同時進行往復旋轉,第一主分割葉片及第二主分割葉片,分別與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及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形成為一體,而且分別沿著以上述第一主軸及上述第二主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軌跡進入上述光路或從上述光路退出,第一副動作部件及第二副動作部件,分別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副軸及上述第二副軸上,第一副分割葉片及第二副分割葉片,分別與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及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形成為一體,而且分別沿著以上述第一副軸及上述第二副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軌跡進入上述光路或從上述光路退出,第一連接部件及第二連接部件,各自的一端部分別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及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上,而各自的另一端部分別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及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上,從上述第一副軸及上述第二副軸到各上述另一端部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分別比從上述第一主軸及上述第二主軸到各上述一端部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長;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伴隨著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的往復旋轉而向相同方向旋轉,由此改變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相對於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的重合量,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伴隨著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的往復旋轉而向相同方向旋轉,由此改變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相對於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的重合量。此時,若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是合成樹脂制部件,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以及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是金屬制葉片,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以及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分別固定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上,則不管是在製作上還是在耐久性方面上都有利。另外,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也可以為上述第一主軸和上述第一副軸以不位於與上述光路垂直的同一直線上的方式立設在上述底板上;並且,上述第二主軸和上述第二副軸以不位於與上述光路垂直的同一直線上的方式立設在上述底板上;上述第一副軸及上述第二副軸相對於上述第一主軸及上述第二主軸立設在沿著上述光路的相同方向的位置。 此時,優選地,從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一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為止的距離與從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二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為止的距離相等;從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一副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為止的距離與從第二副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二副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為止的距離相等。
8
另外,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也可以為從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一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一連接部件在該第一主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與從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二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二連接部件在該第二主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相等;從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一副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一連接部件在該第一副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與從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二副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二連接部件在該第二主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相等;進而,從上述第一連接部件的向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在該第一連接部件上的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與從上述第二連接部件的向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在該第二連接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相等。另外,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也可以為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形成有齒輪部,在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上形成有與該齒輪部嚙合的齒輪部,上述驅動單元是一個電磁促動器,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中的任意一個主動作部件藉助上述電磁促動器進行往復旋轉時,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分別向相反方向旋轉。另外,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也可以為具有第三連接部件,該第三連接部件的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而另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上;上述驅動單元是一個電磁促動器,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中的任意一個主動作部件藉助上述電磁促動器進行往復旋轉時,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向相反方向旋轉。此時,優選地,從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一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三連接部件在該第一主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與從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二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三連接部件在該第二主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相等。另外,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可以為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中的任意一個主動作部件上形成有齒輪部,該齒輪部與藉助上述電磁促動器來旋轉的齒輪相嚙合,或者,也可以為具有旋轉部件,其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底板上,並與上述電磁促動器的往復旋轉連動地在規定的角度範圍內進行往復旋轉;主連接部件,其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旋轉部件上,而另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藉助上述旋轉部件的往復旋轉來使上述第一主驅動部件進行往復旋轉。另外,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也可以為上述驅動單元是相互同步地分別向相反方向同時進行往復旋轉的兩個電磁促動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藉助各電磁促動器分別向相反方向同時進行往復旋轉。另外,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也可以為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和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的沿著從上述光路退出的方向的端部邊緣且具有規定寬度的區域不與各上述主分割葉片重合,這些區域向各上述主分割葉片一側彎折。進而,在該光闌裝置的情況下,可以為在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和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最小且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和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最小時,上述光路被四片分割葉片遮斷,或者,也可以為在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和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最小且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和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
9最小時,通過形成在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上的切缺部和形成在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上的切缺部來形成包圍上述光路的中心的小的光路。在本發明的投影儀用的光闌裝置中,遮光葉片在光源光的光路內沿著與光源之間的距離變化的圓弧狀的軌跡而動作,儘管由較小的主分割葉片和副分割葉片這兩片分割葉片構成過去較大的遮光葉片,由於由主動作部件、副動作部件以及用於連接它們的連接部件緊湊地構成用於使這些分割葉片動作的機構,因此與過去相比能夠縮小投影儀內的配置空間,能夠實現裝置的小型化。
圖1是示出了利用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一組遮光葉片來遮斷光路的狀態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是拆卸蓋部件來示出圖1的狀態的立體圖。圖3是與圖2同樣地示出了遮光葉片局部打開光路的狀態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4是與圖2同樣地示出了遮光葉片全打開光路的狀態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5是示出了利用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兩組遮光葉片來遮斷光路的狀態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圖6是拆卸蓋部件來示出圖5的狀態的立體圖。圖7是拆卸蓋部件來示出圖5的狀態的主視圖。圖8是圖7的俯視圖。圖9是圖7的仰視圖。圖10是與圖6同樣地示出了兩組遮光葉片局部打開光路的狀態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1是與圖8同樣地示出了圖10的狀態的俯視圖。圖12是與圖6同樣地示出了兩組遮光葉片全打開光路的狀態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3是與圖8同樣地示出了圖12的狀態的俯視圖。圖14是示出了利用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兩組遮光葉片來遮斷光路的狀態的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5是與圖14同樣地示出了兩組遮光葉片全打開光路的狀態的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6是利用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兩組遮光葉片來控制最小的光路的狀態的第四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7是針對圖16的狀態用雙點劃線表示蓋部件和兩個電磁促動器的外形並且僅將兩個電磁促動器的轉子用實線表示的立體圖。圖18是將利用兩組遮光葉片全打開光路的狀態與兩個電磁促動器的轉子一起示出的第四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9是示出了利用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兩組遮光葉片來控制最小的光闌開口的狀態的第五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0是在圖19的狀態下拆卸底板並用雙點劃線表示該底板的外形的立體圖。圖21是示出了與圖19相同的狀態的主視圖。圖22是圖21的俯視圖。圖23是圖21的仰視圖。圖M是用雙點劃線示出了圖23所示的兩個壓板的外形的仰視圖。圖25是與圖20同樣地示出了利用兩組遮光葉片全打開光路的狀態的實施例的立體圖。圖沈是示出了與圖25相同的狀態的主視圖。圖27是與圖M同樣地示出了與圖25相同的狀態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通過圖示的五個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說明。此外,第一實施例是利用一個電磁促動器使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一個遮光葉片進行往復動作的投影儀用的光闌裝置,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以及第五實施例是利用一個電磁促動器使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兩個遮光葉片進行往復動作的投影儀用的光闌裝置,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以及第五實施例是利用一個電磁促動器使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兩個遮光葉片同時向相反方向進行往復動作的投影儀用的光闌裝置,第四實施例是利用各自的電磁促動器使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兩個遮光葉片同時向相反方向進行往復動作的投影儀用的光闌裝置。
另外,附圖中的圖1至圖4用於說明第一實施例,圖5至圖13用於說明第二實施例,圖14和圖15用於說明第三實施例,圖16至圖18用於說明第四實施例,圖19至圖27 用於說明第五實施例。第一實施例首先,主要利用圖1和圖2來說明本實施例的結構。本實施例的光闌裝置的底板 1是金屬制底板,為了將其組裝在投影儀的主體上,形成有一個長孔Ia和三個孔lb、lc、Id。 其中的長孔Ia和孔Id用於使設置於投影儀主體的未圖示的定位銷嵌合。並且,向其他兩個孔lb、lc插入螺栓,從而將底板1固定在投影儀主體上。在將該光闌裝置組裝到投影儀中時,在底板1的下側,從左下方朝向右上方形成光源光的光路。因此,該底板1在投影儀內配置在光源光的光路的上方位置,其一側板面朝向光路。因此,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圖1至圖4中的底板1的左下側作為光源側,但是實際上也可以配置成使右上側成為光源側。因此,在本發明的光闌裝置中,光源可以配置在任意一側。並且,這在第二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的情況下也相同。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在如此將光闌裝置組裝到投影儀中時,如圖1中用雙點劃線所示的那樣,在遮光葉片的光源側配置複眼透鏡F。另外,雖然未圖示,在遮光葉片的背面側也配置另一個複眼透鏡。並且,在圖1至圖4中用點劃線表示光路的中心線0。在本發明中,在投影儀內,既可以將本實施例的光闌裝置配置成底板1位於光路的上下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也可以配置成底板1位於光路的左右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但是, 如圖1至圖4所示地將底板1配置在光路的上方位置的情況下,熱量滯留在底板1的下方,可能會影響後述的安裝在底板1的光路一側的步進馬達(st印ping motor)的耐久性。因此,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在底板1上形成長方形的長孔le,從而使該熱量儘量向上方散發。另外,如圖2所示,在底板1的與光路相反的一側的板面上立設有主軸If和副軸 lg。並且,其中的主軸If立設在光路的中心線0的正上方的右側。另外,副軸Ig立設在與光路的中心線0平行且通過主軸If的立設位置的虛擬線的右側,其立設位置在比主軸If 更靠近光源的一側。在主軸If上可旋轉地安裝有合成樹脂制的主動作部件2。該主動作部件2具有彈簧掛接部2a、齒輪部2b和臂部2c,向光源側延伸的臂部2c的前端形成有安裝部2d。在副軸Ig上可旋轉地安裝有合成樹脂制的副動作部件3。該副動作部件3具有向光源側延伸的臂部3a,在其前端形成有安裝部北。並且,雖然從附圖難以知道,但是主動作部件2的安裝部2d比副動作部件3的安裝部北更靠近光源一側。另外,從圖4可知,副動作部件3的安裝部北位於比主動作部件2的安裝部2d更靠近下方的位置。因此,安裝部 2d和安裝部北不會互相干涉。從圖2可知,主動作部件2和副動作部件3通過連接部件4相連接。並且,該連接部件4的一端部如在主軸If的附近位置以可旋轉的方式安裝在主動作部件2上,另一端部4b在安裝部北的附近位置以可旋轉的方式安裝在副動作部件3上。在主動作部件2的安裝部2d上,通過兩個螺釘安裝有金屬制的主分割葉片5。另外,在副動作部件3的安裝部北上,通過兩個螺釘安裝有金屬制的副分割葉片6,該副分割葉片6與上述主分割葉片5 —起構成遮光葉片。另外,使副分割葉片6的沿著從光路退出的方向的端部邊緣的區域向光源一側彎折,即向主分割葉片5 —側彎折,從而在副分割葉片6 上形成有彎折部6a。並且,使主動作部件2和副動作部件3同時向同一方向旋轉,由此一邊改變主分割葉片5和副分割葉片6彼此的重合量,一邊使主分割葉片5和副分割葉片6進入光路或從光路退出。在這樣的兩片分割葉片5、6均進入到光路的情況下,它們相對於光路傾斜配置, 從而使照射到光源一側的面的光幾乎都向光路的側方(圖1至圖4中的右下方)反射。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兩片分割葉片5、6為金屬制的葉片,但是只要能夠得到規定的耐熱性,也可以採用合成樹脂制葉片。並且,此時,也可以與各動作部件2、3—體形成。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各動作部件2、3為合成樹脂制部件,但是也可以與分割葉片5、6同樣地採用金屬制部件。在底板1的光路一側的面上的從光路偏離的位置,通過未圖示的兩個螺釘安裝有馬達安裝部件7。形成在底板1上的螺紋孔Ih是用於螺接其中一個螺釘的孔。並且,在馬達安裝部件7上安裝有步進馬達8,安裝在其輸出軸上的齒輪8a與形成在上述主動作部件 2上的齒輪部2b嚙合。另外,在馬達安裝部件7上,通過兩個螺釘還安裝有印刷布線板9。在上述主動作部件2的齒輪部2b的左端下側形成有被檢測部加,在底板1上形成有切槽部li,在主動作部件2向逆時針旋轉時,被檢測部加進入到該切槽部Ii中。並且, 在底板1的光路一側的面上,通過螺釘安裝有未明確顯示的光電傳感器。該光電傳感器具有發光部和受光部,在被檢測部加進入切槽部Ii中而遮斷了入射到該受光部的光時,上述光電傳感器能夠檢測出主動作部件2的旋轉位置,由此,能夠識別利用兩片分割葉片5、6全打開光路的狀態。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利用同樣的單元,還能夠檢測利用兩片分割葉片5、6遮斷光路的狀態,即能夠檢測圖1及圖2所示的主動作部件2的旋轉位置。並且,雖然該單元未明確顯示,但是在主動作部件2上形成有另一個被檢測部,其插入到以主軸If為中心形成在底板1上的圓弧狀的長孔Ij中,在底板1的光路一側的面上,通過螺釘安裝有另一個光電傳感器。如圖1所示,在底板1上安裝有蓋部件10。該蓋部件10是合成樹脂制部件,使筒部IOa對準形成在底板1上的螺紋孔lk(參照圖幻,並通過螺釘固定在底板1上。另外,在蓋部件10上形成有用於使上述主軸If的前端嵌合的孔IOb和用於使上述副軸Ig的前端嵌合的孔10c,並在底板1 一側的面上設置有彈簧掛接部10d。進而,如圖2所示,在主軸If上卷繞有螺旋彈簧11,其一端掛在主動作部件2的彈簧掛接部加上,另一端掛在蓋部件10的彈簧掛接部IOd上。該螺旋彈簧11是為了防止主動作部件2在主軸If的軸向上的振動以及為了消除齒輪部2b和齒輪8a之間的齒隙而設置的。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在底板1的與光路一側相反的一側的板面上立設有主軸If 和副軸lg,並且在主軸If和副軸Ig上分別安裝有主動作部件2和副動作部件3,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這樣的結構,也可以將主軸If和副軸Ig立設在底板1的光路一側的板面上, 並且在底板1的光路一側配置主動作部件2、副動作部件3以及連接部件4。下面,對本實施例的動作進行說明。圖1和圖2示出了遮斷光源光的光路的狀態。 在切斷投影儀的電源時,本發明的光闌裝置可以始終處於該狀態。但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狀態是指雖然點亮光源燈但不向屏幕上投影圖像的狀態。因此,該狀態是利用兩片分割葉片5、6暫時遮斷光路的狀態。因此,根據本實施例,在不投影圖像、文字時,屏幕變暗。另外, 由此,在液晶投影儀的情況下光源光不照射液晶面板,因此能夠防止液晶面板的性能劣化。當從該狀態開始投影時,對步進馬達8通電,從而使齒輪8a旋轉,因此主動作部件 2向逆時針方向旋轉。由此,主動作部件2通過連接部件4使副動作部件3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但是由於從主軸If至連接部件4的一端部如為止的距離比從副軸Ig至連接部件4的另一端部4b為止的距離短,因此副動作部件3的旋轉比主動作部件2的旋轉慢。因此,主分割葉片5和副分割葉片6 —邊增大重合量一邊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圖3示出了主分割葉片5如此局部打開光路並在所期望的光量控制位置停止的狀態。在這樣的圖3所示的狀態下,若想要增強光源光的照明光量,則使步進馬達8向與目前為止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轉,直至得到所期望的光量,另外,若想要減弱光源光的照明光量,則使步進馬達8向與目前為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直至得到所期望的光量。圖4示出了為了使光源光的照明光量最大而全打開光路的狀態。在本實施例的副分割葉片6形成有彎折部6a是為了在該狀態下,不幹擾配置在其背面側的未圖示的投影儀主體側的部件(例如,安裝複眼透鏡的框體等)。並且,此時,在本實施例中主分割葉片5和副分割葉片6之間的重合量最大,能夠實現兩者的收容空間的效率化。此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光闌裝置利用兩片分割葉片5、6能夠完全遮斷光路,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這樣的結構。例如,在圖4的狀態下,可以使主動作部件2向順時針方向旋轉直至得到圖3的狀態為止,也可以使其進一步向順時針方向旋轉直至光路形成為狹縫狀為止。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將步進馬達8作為驅動單元,但是本發明的電磁促動器不僅限定於步進馬達,只要是能夠進行往復動作的各種馬達即可。另外,在本實施例的光闌裝置例如用於幻燈投影儀等時,也可以不具有步進馬達8而手動旋轉主動作部件2。進而,在本實施例中,在立設在底板1上的主軸If上可旋轉地安裝有主動作部件 2,另外,在立設在底板1上的副主軸Ig上可旋轉地安裝有副動作部件3,但是各動作部件對底板1的安裝結構並不限定於這樣的結構。例如,也可以使這些動作部件中的至少一個動作部件在旋轉中心形成有軸,從而使該軸可旋轉地與形成在底板1上的孔嵌合。第二實施例接著,利用圖5至圖13對第二實施例進行說明。首先,利用圖5至圖9對本實施例的結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底板21也是金屬制底板,在圖8及圖9中清楚地示出了其平面形狀。並且,在該底板21上形成有為了組裝到投影儀所需要的一個長孔21a和三個孔 21b、21c、21d,與第一實施例的底板1的情況同樣地固定在投影儀主體上。另外,在該光闌裝置組裝到投影儀中時,光源光的光路在圖5及圖6中從左下方朝向右上方,在圖7中從跟前側朝向裡側,在圖8中從下方朝向上方,在圖9中從上方朝向下方。因此,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圖5及圖6的左下側、圖7的跟前側、圖8的下側、圖9的上側作為光源一側。並且,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也同樣地,底板21在投影儀內配置在光源光的光路的上方位置,其一側板面朝向光路。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也同樣地,在光闌裝置組裝到投影儀中時,中間隔著遮光葉片而配置兩個複眼透鏡,但是在圖7中,用雙點劃線僅示出了配置在光源一側的複眼透鏡 F。另外,在用於說明本實施例的各圖中,用點劃線表示光路的中心線0。如圖8所示,在底板21上形成有長方形的長孔21e,並且在其長度方向上的兩側形成有螺紋孔21f、21g。設置長孔21e的理由與第一實施例中的設置長孔Ie的理由相同。在底板21的與光路相反的一側的面上,立設有兩個主軸21h、21i、兩個副軸21 j、 21k,它們的高度相同。並且,在本實施例中,主軸21h和主軸21i在底板21上立設在最接近光路的中心線0且與該中心線0平行的該底板21上的虛擬線(在圖7、圖8中,與光軸的中心線0重合的線)的兩側,並且主軸21h和主軸21i各自的立設位置分別位於距離該虛擬線大致等間隔的位置。另外,副軸21 j和副軸21k也同樣地立設在距離該虛擬線大致等間隔的位置,它們之間的間隔大於兩個主軸21h、21i的相互間隔。然而,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兩個主軸21h、21i不立設在與上述虛擬線垂直的規定的同一直線上,而如圖8所示地立設在沿著光路的方向(上下方向)上彼此錯開間隔A 的位置。因此,也可以是兩個主軸21h、21i立設在與上述虛擬線垂直的規定的直線的兩側。 另外,兩個副軸21j、21k也同樣地不立設在與上述虛擬線垂直的規定的同一直線上,而如圖8所示地立設在沿著光路的方向上彼此錯開間隔B的位置。並且,其錯開方向與兩個主軸21h、21i的情況相同,錯開量也大致相等(A = B)。在主軸21h、21i上,可旋轉地分別安裝有合成樹脂制的主動作部件22、23。這些主動作部件22、23具有彈簧掛接部22a、23a,在外周部形成有彼此嚙合的齒輪部22b、23b。另外,主動作部件22、23在光源一側具有臂部22c、23c,在其前端形成有安裝部22d、23d。並且,從主軸21h到安裝部22d為止的距離與從主軸21i到安裝部23d為止的距離相等。其
14結果,在圖8中,主動作部件22的安裝部22d比主動作部件23的安裝部23d更靠近光源一側。進而,在主動作部件22的圖8中的右下方形成有另一個齒輪部23e。在副軸21j、21k上,可旋轉地分別安裝有合成樹脂制的副動作部件對、25。這些副動作部件對、25具有向光源一側延伸的臂部Ma、25a,在其前端形成有安裝部Mb、25b。並且從副軸21到安裝部24b為止的距離與從副軸21k到安裝部2 為止的距離相等。另外, 在圖8中,主動作部件22的安裝部22d比副動作部件M的安裝部24b更靠近光源一側,主動作部件23的安裝部23d比副動作部件25的安裝部2 更靠近光源一側。進而,如圖7 所示,副動作部件M的安裝部24b位於比主動作部件22的安裝部22d更靠近下方的位置, 從而兩者彼此不幹涉,副動作部件25的安裝部2 位於比主動作部件23的安裝部23d更靠近下方的為位置,從而兩者彼此不幹涉。在主軸21h的附近位置,將連接部件沈的一端部26a可旋轉地安裝在主動作部件 22上,將連接部件沈的另一端部26b可旋轉地安裝在副動作部件M的安裝部Mb的附近位置,由此連接上述主動作部件22和副動作部件M。另外,在主軸21i的附近位置,將連接部件27的一端部27a可旋轉地安裝在主動作部件23上,將連接部件27的另一端部27b可旋轉地安裝在副動作部件25的安裝部25b的附近位置,由此連接主動作部件23和副動作部件25。在主動作部件22的安裝部22d上,通過兩個螺釘安裝有金屬制的主分割葉片28, 在主動作部件23的安裝部23d上,通過兩個螺釘安裝有金屬制的主分割葉片29。這些兩個主分割葉片觀、四通過主動作部件22、23進入光路或從光路退出,但是,由於如上所述地在圖8的狀態下安裝部22d位於比安裝部23d更靠近光源一側的位置,因此兩者不會相互幹涉,在從光源一側觀察時,兩者的一部分相互重合。此外,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如上所述,主軸21h、21i彼此的立設位置錯開,而且從主軸21h、21i至安裝部22d、23d位置的距離相等,主分割葉片觀、四不會相互幹擾,能夠得到圖8的狀態。然而,即使不像本實施例那樣構成,也能夠得到圖8的狀態。S卩,只要如下所述地構成即可使主軸21h、21i立設在底板21上的與上述虛擬線垂直的同一直線上, 使從主軸21i到安裝部23d為止的距離比從主軸21h到安裝部22d為止的距離短,並且使副軸21j、21k立設在底板21上的與上述虛擬線垂直的同一直線上,使從副軸21k到安裝部 2 為止的距離比從副軸21 j到安裝部24b為止的距離短。因此,如此構成的裝置也是本發明的光闌裝置。在副動作部件M的安裝部24b上,通過兩個螺釘安裝有金屬制的副分割葉片30, 該副分割葉片與上述主分割葉片觀一起構成一側遮光葉片,在副動作部件25的安裝部25b 上,通過兩個螺釘安裝有金屬制的副分割葉片31,該副分割葉片31與上述主分割葉片四一起構成另一側遮光葉片。並且,通過副動作部件24,一邊改變副分割葉片30與主分割葉片觀之間的重合量,一邊使副分割葉片30進入光路或從光路退出,通過副動作部件25,一邊改變副分割葉片31與主分割葉片四之間的重合量,一邊使副分割葉片31進入光路。進而,副分割葉片30、31具有使沿著從光路退出的方向的端部邊緣的區域向光源一側彎折而形成的彎折部30a、31a以及僅在圖9中示出的那樣使沿著進入光路的方向的端部邊緣的區域向光源一側彎折而形成的彎折部30b、31b。在這樣的四片分割葉片28、四、30、31均進入到光路時,相對於光路傾斜配置,從而使照射到光源一側的面的光幾乎全部向光路的側方反射。然而,從圖8及圖9可知,在光路的遮斷狀態下,在副分割葉片30、31反射的光的一部分進入到與主分割葉片觀、四之間, 在主分割葉片四反射的光的一部分進入到與主分割葉片觀之間。因此,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將主分割葉片觀、29的背面即與光源一側相反的面做成粗糙面(消光面),進一步將其塗黑,由此使在副分割葉片30、31反射並進入與主分割葉片觀、四之間的光、在主分割葉片四反射並進入與主分割葉片觀之間的光衰減。另外, 通過在副分割葉片30、31形成彎折部30b、31b,使在副分割葉片30、31反射並進入與主分割葉片觀、四之間的光向進入方向反射。在本實施例中,這樣減少遮斷狀態下的漏光,但是只要採取這三個手段中的至少一個手段,就能得到效果。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將四片分割葉片28、四、30、31做成金屬制葉片,但是只要能得到規定的耐熱性,也可以採用合成樹脂制葉片。並且,此時,也可以與各動作部件22、23、 24、25—體形成。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將各動作部件22、23、M、25做成合成樹脂制部件,但是根據需要,也可以與分割葉片觀、29、30、31同樣地做成金屬制部件。而且,這在下述各實施例中也相同。在底板21的光路一側的面上,通過使兩個螺釘33、34(參照圖9)與螺紋孔21m、 21n(參照圖8)螺接,來固定馬達安裝部件32。並且,在該馬達安裝部件32上安裝有步進馬達35,並且安裝在其輸出軸上的齒輪35a與形成在上述主動作部件23的齒輪部23e嚙合。另外,在馬達安裝部件32上,通過兩個螺釘還安裝有印刷布線板36。此外,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步進馬達8也以與本實施例完全相同的結構安裝在底板1上。在主動作部件23上形成有兩個被檢測部23f、23g,而就被檢測部23g而言,在圖7 中僅示出了其一部分。另外,在底板21上形成有切槽部21p和圓弧狀的長孔21s,在主動作部件23旋轉時,被檢測部23f進入到該切槽部21p,並且在圓弧狀的長孔21s中插入有被檢測部23g。另外,如圖9所示,在底板21的光路一側的面上,通過使螺釘39、40與螺紋孔21q、21r(參照圖8)螺接,來固定兩個光電傳感器37、38。並且,在這些光電傳感器37、 38上安裝有印刷布線板41。在圖9中,兩個光電傳感器37、38被印刷布線板41遮擋,所以只能觀察到其一部分,但是在圖7中,清楚地示出了一側光電傳感器37。這些光電傳感器37、38分別具有發光部和受光部,在被檢測部23f、23g遮斷了入射到受光部的光時,能夠檢測出主動作部件23 的旋轉位置。而且,通過光電傳感器37檢測出被檢測部23f,能夠識別利用四片分割葉片 28,29,30,31全打開光路的狀態,而且通過光電傳感器38檢測出被檢測部23g,能夠識別利用四片分割葉片28、四、30、31遮斷光路的狀態。如圖5所示,在底板21上安裝有蓋部件42。該蓋部件42是合成樹脂制部件,使兩個筒部(一側筒部42a)與形成在底板21上的上述螺紋孔21f、21g對準,並通過螺釘43、 44將該蓋部件42固定在底板21上。另外,在蓋部件42上形成有用於使上述主軸21h、21i 的前端嵌合的孔42b、42c、用於使上述副軸21j、21k的前端嵌合的孔42d、42e、以及四角孔 42f,在底板21 —側的面上設置有彈簧掛接部42g、42h。並且,從孔42f的邊緣向底板21 — 側形成有鉤部42,使其前端掛在形成於底板21上的四角孔21t(參照圖8、圖9)的邊緣。進而,在主軸21h上卷繞有螺旋彈簧45,其一端掛在主動作部件22的彈簧掛接部 22a上,另一端掛在蓋部件42的彈簧掛接部42g上。另外,在主軸21i上卷繞有螺旋彈簧
1646,其一端掛在主動作部件23的彈簧掛接部23a上,另一端掛在蓋部件42的彈簧掛接部 4 上。這些螺旋彈簧45、46是為了防止主動作部件22、23在主軸21h、21i的軸向上的振動以及為了消除齒輪部22b和齒輪部2 之間的齒隙、齒輪部2 和齒輪3 之間的齒隙而設置的。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在底板21的與光路一側相反的一側的板面上立設有主軸 21h、21i和副軸21j、21k,並在這些主軸21h、21i和副軸21i、21k上分別安裝有主動作部件 22,23和副動作部件對、26,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這樣的結構,也可以將主軸21h、21i和副軸21j、21k立設在底板21的光路一側的板面上,並將主動作部件22、23、副動作部件M、 25、連接部件沈、27配置在底板21的光路一側。並且,這在以下的各實施例中也相同。接著,對本實施例的動作進行說明。圖5至圖9示出了關閉光源光的光路的狀態。 本實施例在該狀態下點亮光源燈。但是,由於此時不將圖像投影到屏幕上,利用四片分割葉片觀至30暫時遮斷光路。因此,屏幕變暗。當開始投影時,對步進馬達35通電,從而使安裝在輸出軸上的齒輪3 旋轉。由此,在圖8中,主動作部件23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主動作部件22向順時針方向旋轉。此時,主動作部件22經由連接部件沈使副動作部件M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主動作部件22經由連接部件27使副動作部件25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但是由於從主軸21h、21i 到連接部件沈、27的一端部^a、27a為止的距離比從副軸21 j、21k到連接部件26、27的另一端部26b、27b為止的距離短,因此副動作部件M、25的旋轉比主動作部件22、23的旋轉慢。因此,主分割葉片觀和副分割葉片30 —邊增大重合量,一邊沿著圓弧狀的軌跡向順時針方向動作,主分割葉片四和副分割葉片31 —邊增大重合量,一邊沿著圓弧狀的軌跡向逆時針方向動作。圖10和圖11示出了這樣利用兩組遮光葉片局部打開光路並在所期望的光量控制位置停止的狀態。在從圖10及圖11所示的狀態增大光源光的照明光量的情況下,使步進馬達35向與目前為止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轉直至得到所期望的光量為止,另外,在要減少光源光的照明光量的情況下,使步進馬達35向與目前為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直至得到所期望的光量為止。並且,圖12及圖13示出了為了使光源光的照明光量最大而全打開光路的狀態。在本實施例的副分割葉片30、31上形成有彎折部30a、31a是為了 在該狀態下,通過使彎折部 30a、31a的面與光路的中心軸0相垂直,不幹擾配置在其背面側的未圖示的投影儀主體側的部件(例如,安裝有複眼透鏡的框體等)。本實施例除了由主分割葉片28、四和副分割葉片30、31構成兩個遮光葉片以外還採用這樣的方法,從而實現投影儀內的空間的高效化。此外,如圖5至圖9所示,本實施例的光闌裝置利用四片分割葉片觀至31能夠遮斷光路,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這樣的結構。例如,也可以使主動作部件22向逆時針方向的旋轉和主動作部件23向順時針方向的旋轉的界限位置為在主分割葉片觀和主分割葉片四之間形成細長的縫隙(狹縫)的位置。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本實施例那樣,不需要做成主分割葉片觀、29的一部分能夠重合的結構。這在下述第三實施例中也相同。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將步進馬達35作為驅動源,但是本發明的電磁促動器不僅限定於步進馬達,只要是能夠進行往復動作的各種馬達即可。並且,這在下述第三、第五實施例中也相同。
進而,在本實施例中,在立設於底板21上的主軸21h、21i上可旋轉地安裝有主動作部件22、23,另外,在立設於底板21上的副主軸21 j、21k上可旋轉地安裝有副動作部件對、25,但是各動作部件22至25對底板21的安裝結構並不限定於這樣的結構。例如,也可以使這些動作部件22至25中的至少一個在旋轉中心形成有軸,並使該軸可旋轉地嵌合到形成在底板21上的孔中。並且,這在下述各實施例中也相同。第三實施例接著,利用圖14及圖15對第三實施例進行說明。與上述第二實施例同樣地,本實施例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利用一個電磁促動器使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兩組遮光葉片同時向相反的方向進行往復動作。並且,圖14是與圖6同樣地示出了利用兩組遮光葉片遮斷光路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5是與圖12同樣地示出了利用兩組遮光葉片全打開光路的狀態的立體圖。本實施例的結構與第二實施例的不同點僅在於主動作部件22與主動作部件23之間的連接機構。因此,在圖14及圖15中,對於與第二實施例的情況完全相同的結構部件標註相同的附圖標記,並且對這些省略說明。另外,就主動作部件22和主動作部件23而言, 與第二實施例相比,只是部分部位的形狀不同,而大部分部位的形狀相同,因此依然使用相同附圖標記。因此,對於本實施例的結構,僅說明與第二實施例的不同點。本實施例的主動作部件22、23並不像第二實施例的主動作部件22、23那樣具有齒輪部22b、23b。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不具有第二實施例的螺旋彈簧45、46。因此,本實施例的主動作部件22、23不具有形成在第二實施例的主動作部件22、23上的彈簧掛接部22a、 23a,在未圖示的蓋部件42上也未設置有在第二實施例中說明的彈簧掛接部42g、42h。在本實施例中,追加有連接部件47,其一端部47a可旋轉地安裝在主動作部件22 上,另一端部47b可旋轉地安裝在主動作部件23上。其他結構與第二實施例的情況完全相同。由於具有這樣的結構,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也同樣地,若在圖14的狀態下利用步進馬達35使一側主動作部件23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則另一側主動作部件22通過連接部件 47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另外,若在圖15的狀態下利用步進馬達35使主動作部件23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則主動作部件22通過連接部件47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並且,除此之外的詳細的動作與第二實施例的情況完全相同,因此省略說明。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利用一個步進馬達35使兩個主動作部件22、23向相反方向旋轉,通過連接部件47來連接兩個主動作部件22、23。另外,在上述第二實施例中,根據同樣的理由,使兩個主動作部件22、23的齒輪部22b、23b嚙合。但是,例如,即使使主動作部件22、23的一部分相互重合,使銷與形成在其重合部的兩者的長孔嵌合,並利用馬達使該銷進行往復動作,也能夠使主動作部件22和主動作部件23同時向相反方向旋轉。因此,利用一個步進馬達35使兩個主動作部件22、23向相反方向旋轉的結構並不限定於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以及下述第五實施例的結構。第四實施例接著,利用圖16至圖18對第四實施例進行說明。與上述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同樣地,本實施例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具有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兩組遮光葉片,但是並不是利用一個電磁促動器使這些遮光葉片動作,而是利用各自的電磁促動器使它們同時向相反方向進行往復動作。並且,圖16是示出了利用分別由兩片分割葉片構成的兩片遮光葉片控制最小的光路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7是將圖16所示的蓋部件和兩個電磁促動器的外形用雙點劃線表示並且僅將兩個電磁促動器的轉子用實線表示的立體圖,圖18是在圖17中去除雙點劃線來示出了利用兩個遮光葉片全打開光路的狀態的立體圖。另外,在圖16至圖18中,對於與第二、第三實施例的情況完全相同的結構部件標註相同的附圖標記,並省略對它們的說明。另外,本實施例具有兩個電磁促動器,因此與第二、第三實施例相比,底板21和蓋部件42的形狀的一部分不同。另外,不像第二、第三實施例那樣主動作部件22和主動作部件23相互連接,因此它們的形狀的一部分也不同。而且, 主分割葉片觀、29的形狀的一部分也不同於第二、第三實施例。但是,這些都只是一部分的形狀不同,因此在本實施例中也使用與第二、第三實施例相同的附圖標記。因此,對於本實施例的結構,僅對與第二、第三實施例的不同點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的底板21上,並不像第二、第三實施例那樣安裝有步進馬達35、光電傳感器37、38,因此具有比第二、第三實施例的底板21簡單的形狀。並且,與第二、第三實施例的情況同樣地,該底板21形成有用於將該光闌裝置安裝在投影儀主體上的四個孔21a至21d、用於使熱空氣向上方散發的長孔21e、用於安裝蓋部件42的兩個螺紋孔21f、21g、用於掛住蓋部件 42的鉤部42的孔21t。由於底板21的外形形狀發生變化,因此其中的孔21c、21d的形成位置有很大變化。本實施例的主動作部件22、23通過各自的電磁促動器來進行往復旋轉,因此不像第二實施例那樣具有齒輪部22b、23b、23e。另外,並不像第三實施例那樣主動作部件23具有齒輪部2 並且主動作部件22和主動作部件23通過連接部件47相連接。取而代之,在主動作部件22和主動作部件23上設置有銷22e、23h。其他形狀與第二實施例的主動作部件22、23相同。因此,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也不具有第二實施例的螺旋彈簧45、46。在本實施例的主分割葉片觀、四上形成有切缺部,如圖16及圖17所示, 在主分割葉片觀、29的沿著進入光路的一側的端部邊緣的區域相互重合時,包圍光路的中心線0以形成最小的光路面積。因此,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不會如上述第二、第三實施例那樣遮斷光路。但是,本發明也可以在主分割葉片28、四上不形成切缺部觀^四3,而與上述第二、第三實施例的情況同樣地採用能夠遮斷光路的結構。另外,也可以與本實施例的情況同樣地在上述第二、第三實施例的主分割葉片觀、四上形成切缺部以形成最小的光路面積。進而,切缺部形狀並不限定於圖示的本實施例的形狀。而且,這在下述的第五實施例中也相同。與圖5所示的第二實施例的蓋部件42同樣地,本實施例的蓋部件42通過兩個螺釘43、44安裝在底板21上。並且,在本實施例的蓋部件42上也形成有用於插入主軸21h、 21i的前端的孔42b、42c、用於插入副軸21j、21k的前端的孔42d、42e,但是在圖16中未明確顯示孔42b、42c。另外,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在蓋部件42上未形成有圖5所示的彈簧掛接部 42g、42h。在本實施例中,兩個電磁促動器安裝在蓋部件42上。本實施例的電磁促動器例如為在日本特開2005-241726號公報中記載的電流控制式的馬達48、49。圖17及圖18所示的轉子48a、49a具有圓柱形的主體部48a-l、49a-l以及合成樹脂制的臂部48a-2、49a_2,其中,該主體部48a-l、49a-l具有兩極的永磁鐵,臂部48a_2、49a_2從主體部48a_l、49a_l向徑向突出,在臂部48a-2、49a-2的前端形成有長孔48a-3、49a-3。馬達48的定子包括第一定子框50,其軸支承轉子48a的旋轉軸的一側;第二定子框51,其軸支承轉子48a的旋轉軸的另一側;兩個線圈52、53,它們以包圍這些定子框 50,51的軸承部的方式依次重疊地卷繞;筒狀的磁軛(yoke) 54,其從線圈53的外側套裝在第一定子框50上;未圖示的霍爾元件,其安裝在第一定子框50上並與轉子48a的主體部 48a-l的周面相對置。另外,馬達49的定子包括第一定子框55,其軸支承轉子49a的旋轉軸的一側;上述第二定子框51,其軸支承轉子49a的旋轉軸的另一側;兩個線圈56、57,它們以包圍這些定子框55、51的軸承部的方式依次重疊地卷繞;筒狀的磁軛58,其從線圈57的外側套裝在第一定子框陽上;未圖示的霍爾元件,其安裝在第一定子框陽上並與轉子49a的主體部 49a-l的周面相對置。並且,在圖16中,在設置於第一定子框50、55各自的上表面上的多個端子中,成對地設置有兩組的端子是兩個線圈用的端子,一列設置有四個的端子是霍爾元件用的端子。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這樣的第二定子框51通過兩個螺釘59、60來固定在蓋部件 42上。並且,在該安裝狀態下,轉子48a、49a的旋轉軸與主軸21h、21i配置在同軸上。另外,在該安裝狀態下,主動作部件22、23的上述銷2加、2池貫通圖16所示的底板21的長孔 21u、21v和與它們重合的第二定子框51的長孔51a、51b而與轉子48a、49a的長孔48a_3、 49a-3嵌合。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二定子框51是將馬達48的第二定子框和馬達49的第二定子框製作成一個部件的定子框。但是,本發明也可以將第二定子框51製作成馬達48、49各自的第二定子框。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在轉子48a、49a上設置有長孔48a-3、49a-3並在主動作部件22、23上設置有銷22e、23h,但是也可以在轉子48a、49a上設置銷而在主動作部件 22、23上設置長孔。如眾所周知的那樣,當對一方的線圈52、56通電時,如上所述地構成的馬達48、49 使轉子48a、49a向一個方向旋轉,當對另一方的線圈53、57通電時,馬達48、49使轉子48、 49向另一個方向旋轉。並且,轉子48a、49a在兩者的旋轉力平衡的位置停止。另外,轉子 48a、49a的旋轉位置始終由未圖示的霍爾元件檢測,根據其檢測信號,控制對兩個線圈各自的電流值,從而使轉子48a、49a向規定的方向旋轉,或使轉子48a、49a在規定的位置停止。但是,在電流控制式的馬達中,還有如下馬達被人們所知不像本實施例那樣在一個馬達上設置兩個線圈,而僅設置一個線圈,並與本實施例同樣地一邊利用霍爾元件來檢測轉子的旋轉位置一邊控制電流值,從而使轉子在規定的位置停止。因此,本發明也可以將本實施例的電流控制式的馬達48、49做成具有這樣的結構的馬達。接著,對本實施例的動作進行簡單的說明。圖16及圖17所示的是雖然點亮光源燈但在屏幕上未投影圖像的情況。此時,本實施例利用兩片主分割葉片觀、29的切缺部^a、 29a包圍光路的中心線0,從而形成方形的最小斷面面積的光路。因此,屏幕稍微黑暗。若在該狀態下開始投影,對馬達48的線圈52、53和馬達49的線圈56、57同時分別供給規定的電流。由此,使轉子48a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使轉子49a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主動作部件22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主動作部件23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並且,當主動作部件22、23到達向相反方向旋轉了相同的角度的規定的位置時,由線圈52、53提供的旋轉力平衡,並且由線圈56、57提供的旋轉力平衡,從而使轉子48a、49a停止,在主分割葉片 28,29之間形成規定大小的光路。然後,主動作部件22、23在投影中與圖像條件對應地每次都向相反方向旋轉相同的角度,從而控制照明光的光量。圖18示出了這樣全打開光路的狀態。並且,當投影結束時,強制地使轉子48a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強制地使轉子49a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使得恢復圖16及圖17的狀態。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將電流控制式的馬達48、49用作為電磁促動器,但是也可以代替這些馬達而使用與在上述各實施例中使用的步進馬達8、35不同的結構的步進馬達。第五實施例接著,利用圖19至圖27對第五實施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如下與上述第三實施例同樣地通過連接部件來相互連接兩個主動作部件,但是任一主動作部件上都未形成有齒輪部,電磁促動器的驅動力通過另一個連接部件來傳遞至一個主動作部件。首先,主要利用圖19至圖M來說明本實施例的結構。此外,如上所述,圖19是示出了利用分別具有兩片分割葉片的兩個遮光葉片來形成最小的光路的狀態的立體圖,圖20 是在圖19的狀態下拆除底板並用雙點劃線示出了該底板的外形的立體圖。另外,圖21是示出了與圖19相同的狀態的主視圖,圖22是圖21的俯視圖,圖23是圖21的仰視圖。並且,圖M是用雙點劃線示出了圖23所示的兩個壓板的外形的仰視圖。本實施例的底板61是合成樹脂制底板,在其上形成有多個貫通孔,除此之外,在兩面上還形成有加強用的多個肋部、用於安裝各種部件的多個安裝部等,整體形成為複雜的形狀。如在圖22至圖M中清楚地表示的那樣,在底板61上形成有為了組裝到未圖示的投影儀主體所需要的四個孔61a、61b、61c、61d。其中的兩個孔61a、61b是用於與設置在投影儀主體上的未圖示的定位銷嵌合的孔,其他兩個孔61c、61d是用於插入未圖示的螺釘從而將底板61固定在投影儀主體上的孔。如圖19、圖20、圖22至圖M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也用點劃線表示光路的中心線並標註附圖標記0。另外,在圖21中,用符號X示出了光路的中心線0的位置。這樣,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也使底板61在投影儀內配置於光路的上方位置,且其一側板面在光路一側。因此,若熱量滯留在底板61的下方,則會使安裝在底板61的光路一側的後述的合成樹脂制的各部件變形或對步進馬達的性能帶來影響,因此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也在底板61上形成具有各種形狀的孔610、61廠618、611!、61丨、61」、6讓,從而使光路一側的熱量儘量向上方散發。另外,其中的幾個孔有利於將後述的部件安裝在底板61上,並且有利於確認安裝狀態。在底板61的光路一側的板面上立設有兩個主軸61m、61n和兩個副軸61p、61q,這些主軸及副軸均為金屬制。並且,在本實施例中,主軸61m和主軸61η在底板1上立設於最接近光路的中心線0且與該光路的中心線0平行的虛擬線(在圖22中,在底板61上以與光軸的中心線0重合的方式劃的線)的兩側,而且主軸61m和主軸61η各自的立設位置分別位於距離該虛擬線大致等間隔的位置。另外,副軸61ρ和副軸61q也同樣地立設在距離該虛擬線大致等間隔的位置。它們彼此之間的間隔大於兩個主軸61m、61n的彼此之間的間隔。另外,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也同樣地,兩個主軸61m、61n並不立設在與上述虛擬線垂直的規定的同一直線上,而是如圖22可知,被立設成它們的軸心位於沿著光路的方向 (上下方向)上相互錯開規定的間隔a的位置。換句話說,主軸61m和主軸61η被立設成它們的軸心隔著與上述虛擬線垂直的規定的直線而配置在該直線的兩側。另外,副軸61ρ和副軸61q也同樣地並不立設在與上述虛擬線垂直的規定的同一直線上,而是如圖22所示, 分別對應於主軸61m和主軸61η,立設於在沿著光路的相同的方向上彼此錯開間隔b的位置。並且,其錯開方向與兩個主軸61m、61n的情況相同,錯開量也大致相同(a = b)。在主軸61m、61n上,可旋轉地安裝有合成樹脂制的主動作部件62、63。並且,如圖 24所示,主動作部件62在距離主軸61m最遠的部位形成有安裝部62a,並且在該安裝部6 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安裝軸62b。另外,主動作部件62在主軸61m的附近形成有安裝軸62c 和安裝軸62d。另一主動作部件63在距離主軸61η最遠的部位形成有安裝部63a,並且在主軸61η的附近形成有安裝軸63b,在光路一側形成有安裝軸63c。並且,這些主動作部件 62,63的安裝軸62c、6;3b分別可旋轉地與形成在合成樹脂制的連接部件64兩端的孔相嵌合。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合成樹脂制的主動作部件62、63安裝在底板61的光路一側的面上。因此,在不像本實施例那樣將兩者通過連接部件64連接而如第二實施例的主動作部件2、3那樣地通過在兩者上形成的齒輪部使兩者連接的情況下,高熱可能會使這些齒輪部的齒形變形。但是,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通過連接部件64來連接,因此完全不存在那樣的顧慮。如圖M所示,在副軸61p、61q上可旋轉地安裝有合成樹脂制的副動作部件65、 66。並且,這些副動作部件65、66在距離副軸61p、61q最遠的部位的光路一側形成有安裝部65a、66a,在底板61 —側即主動作部件62、63 —側形成有安裝軸65b、66b。另外,該副動作部件65的安裝軸6 和上述主動作部件62的安裝軸62d分別可旋轉地與形成在合成樹脂制的連接部件67兩端的孔相嵌合,並且,副動作部件66的安裝軸66b和上述主動作部件 63的安裝軸63c分別可旋轉地與形成在合成樹脂制的連接部件68兩端的孔相嵌合。這樣,主動作部件62和副動作部件65通過連接部件67來相連接,主動作部件63 和副動作部件66通過連接部件68來相連接,而各個連接部採用如下結構從副軸61p到安裝軸6 為止的距離比從主軸61m到安裝軸62d為止的距離長,從副軸61q到安裝軸66b 為止的距離比從主軸61η到安裝軸63c為止的距離長。而且,從主軸61m到安裝軸62d為止的距離與從主軸61η到安裝軸63c為止的距離相等,從副軸61p到安裝軸6 為止的距離與從副軸61q到安裝軸66b為止的距離相等,而且從安裝軸62d到安裝軸6 為止的距離與從安裝軸63c到安裝軸66b為止的距離相等。並且,從主軸61m到安裝部6 的中心部為止的距離與從主軸61η到安裝部63a的中心部為止的距離相等,從副軸61p到安裝部65b的中心部為止的距離與從副軸61q到安裝部66a的中心部為止的距離相等。另外,從圖M可知,副動作部件65、66的安裝部65a、 66a配置在比主動作部件62、63的安裝部62a、63a更靠近主軸61m、6In —側的位置。從圖20及圖21可知,在主動作部件62的安裝部6 上,通過兩個螺釘安裝有金屬制的主分割葉片69,該主分割葉片69與底板61的板面相垂直,並且在主動作部件63的安裝部63a上,通過兩個螺釘安裝有金屬制的主分割葉片70,該主分割葉片70與底板61的板面相垂直。然而,本實施例的主分割葉片69、70非常薄。因此,在圖21中,在主分割葉片69、 70上,從上端到下端形成直線彎折部,以防止下方的自由端側彎曲。另外,在該主分割葉片 69、70上形成有邊緣為圓弧狀的切缺部69a、70a,因此不完全遮斷光路。但是,本發明並不一定要在主分割葉片69、70上形成如上所述的彎折部,並不一定要形成切缺部69a、70a。另外,在形成切缺部69a、70a的情況下,邊緣的形狀並不限定於圓弧狀,也可以形成為與第四實施例的切缺部^a、29a相同的形狀,也可以形成為其他形狀。此外,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主軸61m、61n彼此的立設位置在沿著光路的方向上相互錯開,且從主軸61m、61n到安裝部62a、63a的各中心部為止的距離相等,因此主分割葉片69、70互相不幹涉,能夠得到圖M所示的狀態。但是,如在第二實施例中也說明的那樣, 即使不採用這樣的結構也能夠得到與圖M所示的狀態相同的狀態。S卩,只要將主軸61m、61n立設在與底板61上的上述虛擬線垂直的同一直線上,並使從主軸61η到安裝部63a的中心部為止的距離比從主軸61m到安裝部62a的中心部為止的距離短,並且將副軸61p、61q立設在與底板61上的上述虛擬線垂直的同一直線上,並使從副軸61q到安裝部66b的中心部為止的距離比從副軸61p到安裝部65b的中心部為止的距離短即可。因此,具有這樣的結構的光闌裝置也是本發明的光闌裝置。在副動作部件65的安裝部6 上,通過兩個螺釘安裝有金屬制的副分割葉片71, 該副分割葉片71與底板61的板面相垂直,並且在副動作部件66的安裝部66a上,通過兩個螺釘安裝有金屬制的副分割葉片72,該副分割葉片72與底板61的板面相垂直。並且,根據與上述主分割葉片69、70的情況相同的理由,在這些副分割葉片71、72上也形成有類似的形狀的彎折部。在主軸61m、61n的前端安裝有在圖23中用實線表示且在圖M中用雙點劃線表示的金屬制的壓板73。即,使形成在副軸61p、61q的前端的小徑部插入到該壓板73的較小的兩個孔中,使兩個螺釘插入到該壓板73的較大的兩個孔中,並使其與形成在主軸61m、61n 的前端的螺紋孔螺接,由此安裝該壓板73。由此,防止主動作部件62、63從主軸61m、61n脫落,並且防止副動作部件65、66從副軸61p、61q脫落。如在圖20中清楚地表示的那樣,在主軸61m、61n和副軸61p、61q上分別卷繞有作用力較弱的螺旋彈簧74、75、76、77。並且,螺旋彈簧75在主動作部件63的旋轉方向上對其產生作用力的同時在主軸61η的軸向上也產生作用力,其他螺旋彈簧74、76、77分別僅在各軸6lm、6Ip、6Iq的軸向上對主動作部件62、副動作部件65、66產生作用力。因此,通過螺旋彈簧75的作用力,能夠防止主動作部件62、63和副動作部件65、66在各軸61m、61n、61p、 61q的徑向上的晃動,通過螺旋彈簧74、75、76、77的作用力,防止在各軸61m、61n、61p、61q 的軸向上的晃動,從而使分割葉片69、70、71、72的相對位置關係在動作中還是在停止狀態下都穩定。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螺旋彈簧75在主動作部件63的旋轉方向上對其產生作用力,同時在主軸61η的軸向上也產生作用力,但是這樣的作用力可以不由螺旋彈簧75施加, 由其他螺旋彈簧74、76、77中的任意一個施加也能夠得到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在底板61的光路一側的面上立設有金屬制的軸61r、61s,在軸61r上可旋轉地安裝有合成樹脂制的旋轉部件78,在軸61s上可旋轉地安裝有合成樹脂制的兩級齒輪79。並且,在這些軸61r、61s的前端安裝有在圖23中用實線表示且在圖M中用雙點劃線表示的壓板80。即,使形成在軸61s的前端的小徑部插入到該壓板80的較小的孔中,使螺釘插入到該壓板80的較大的孔中,並使該螺釘與形成在軸61r的前端的螺紋孔螺接,由此安裝該壓板80,從而防止旋轉部件78和兩級齒輪79從軸61r、61s脫落。旋轉部件78在周面上形成有齒輪部78a,在底板61—側的面上安裝有安裝軸78b 和被檢測部78c (參照圖20)。並且,安裝軸78b可旋轉地與設置在合成樹脂制的連接部件 81的一端的孔相嵌合,設置在上述主動作部件62上的安裝軸62b可旋轉地與設置在連接部件81的另一端的孔相嵌合。因此,當旋轉部件78旋轉時,經由連接部件81,使主動作部件 62向與旋轉部件78相反的方向旋轉,當主動作部件62旋轉時,經由連接部件64,使主動作部件63向與主動作部件62相反的方向旋轉。並且,旋轉部件78的齒輪部78a與兩級齒輪 79的較小的齒輪部相嚙合。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旋轉部件78是合成樹脂制部件,並且在其上形成有齒輪部78a,但是由於其配置位置比主動作部件62更遠離光路,因此齒輪部78a 的齒形狀不會因熱量而變形。在底板61上安裝有旋轉位置檢測單元82。本實施例的旋轉位置檢測單元82包括被稱為光斬波器(photointerrupter)的光電傳感器和安裝有該光電傳感器的印刷布線板,上述光電傳感器具有發光部和受光部,如圖19、圖20、圖22所示,該印刷布線板通過螺釘安裝在底板61的與光路相反的一側的面上。並且,在其安裝狀態下,光電傳感器向光路一側突出,設置在旋轉部件78上的上述被檢測部78c進出光電傳感器的發光部和受光部之間的空間。另外,作為本實施例的驅動單元的電磁促動器是步進馬達83,如圖23及圖M所示,該步進馬達83的旋轉軸與底板61相垂直,並且該步進馬達83配置在底板61的光路一側,在徑向上突出形成的兩個安裝部通過兩個螺釘安裝在底板61上。並且,安裝在該步進馬達83的輸出軸上的齒輪84(參照圖20)與上述兩級齒輪79的較大的齒輪部相嚙合。具有這樣的結構的本實施例的光闌裝置在組裝到投影儀中時,大部分情況下,光源的配置位置在圖19及圖20中為左下方側,圖21中為跟前側,在圖22中為下方側,在圖 23及圖M中為上方側。但是,根據投影儀的規格,也有時光源位於與上述相反的一側。另外,在將本實施例的光闌裝置組裝到投影儀中時,在四片分割葉片69、70、71、72 的光源一側通常配置有複眼透鏡等透鏡。因此,在四片分割葉片69、70、71、72進入到光路時,若在這些葉片的光源一側的面上反射的光在該透鏡反射從而包含在透過該透鏡的照明光中,則會對照明光的分布帶來壞影響。另外,若在這些葉片的光源一側的面上反射的光透過上述透鏡而朝向光源方向,則有時會對光源的壽命帶來壞影響。但是,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四片分割葉片69、70、71、72相對於光路傾斜配置,從而使照射到這些葉片的光源一側的面上的光幾乎全部向光路的側方反射,因此完全不存在如上所述的壞影響。接著,對本實施例的動作進行說明。圖19至圖M示出了利用四片分割葉片69、 70、71、72來控制最小的光闌開口的狀態。但是,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在切斷投影儀電源時以及雖然接通電源但不進行投影時也處於該狀態。當開始投影時,若閉合光闌裝置用的開關,並手動或自動選擇規定的光量控制狀
24態(光闌開口控制狀態),則步進馬達83旋轉。由此,在圖M中,安裝在步進馬達83的輸出軸上的齒輪84 (參照圖20)使兩級齒輪79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使旋轉部件78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主動作部件62通過連接部件81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主動作部件63通過安裝在與主動作部件62之間的連接部件64向順時針方向旋轉。此時,主動作部件62通過連接部件67使副動作部件65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主動作部件63通過連接部件68使副動作部件66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但是由於從主軸61m、61n 到安裝軸62d、63c為止的距離比從副軸61p、61q到安裝軸6^、66b為止的距離短,因此副動作部件65、66的旋轉比主動作部件62、63的旋轉慢。因此,主分割葉片69和副分割葉片 71 —邊增大重合量,一邊沿著圓弧狀的軌跡向逆時針方向動作,主分割葉片70和副分割葉片72 —邊增大重合量,一邊沿著圓弧狀的軌跡向順時針方向動作。另外,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從主軸61m到安裝軸62d為止的距離和從主軸61η到安裝軸63c為止的距離相等,從副軸61p到安裝軸65b為止的距離和從副軸61q到安裝軸 66b為止的距離相等,而且從安裝軸62d到安裝軸6 為止的距離和從安裝軸63c到安裝軸 66b為止的距離相等,因此在如本實施例那樣通過連接部件64使兩個主動作部件62、63以大致相同的速度向相反方向旋轉的情況下,主分割葉片69和副分割葉片71的重合量與主分割葉片70和副分割葉片72的重合量對稱地發生變化。這樣,當獲得規定的光量控制狀態時,使步進馬達83的旋轉停止,在該狀態下繼續進行投影。並且,在投影中要使照明光量增加到規定的量時,使步進馬達83向與上述相同的方向旋轉,直至獲得規定量的照明光量,另外,在要使照明光量減少到規定的量時,使步進馬達83向與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轉,直至獲得規定量的照明光量。圖19至圖M示出了這樣將照明光量減少到最小值的狀態。另外,圖25至圖27是與圖20、圖21和圖M同樣地示出了照明光量最大的狀態的圖。但是,在該狀態下,主分割葉片69、70不起直接決定光路大小的作用,在全打開光路後就停止。並且,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如圖沈所示,在旋轉位置檢測單元82的光電傳感器檢測出設置在旋轉部件78上的被檢測部78c的位置並使步進馬達83的旋轉停止,由此獲得該狀態。這樣,當所進行的投影結束並且光闌裝置用的開關被斷開時,在延遲電路動作的期間,步進馬達83旋轉,四片分割葉片69、70、71、72恢復圖19至圖M所示的狀態。此外,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將主動作部件62、63、副動作部件65、66、連接部件 64、67、68、81以及旋轉部件78安裝在底板61的光路一側的面上,但是本發明也可以將上述部件安裝在底板61的與光路相反的一側的面上。另外,本實施例的光闌裝置並不利用四片分割葉片69至72來完全遮斷光路,而通過切缺部69a、70a形成如圖19至圖21所示的最小的光闌開口,但是本發明也可以在主分割葉片69、70上不形成開口形成邊緣為圓弧狀的切缺部69a、70a而將開口形成邊緣做成直線狀,從而在兩個主分割葉片69、70之間形成在上下方向上長的狹縫狀的最小光闌開口。並且,在採用這樣的結構的情況下,不需要如本實施例那樣做成主分割葉片2的一部分和主分割葉片3的一部分能夠重合的結構。進而,本實施例的光闌裝置具有兩組由主動作部件、副動作部件、連接部件、主分割葉片、副分割葉片構成的遮光單元,並且這些遮光單元通過一個電磁促動器向相反方向進行往復動作,但是本發明也可以拆除兩個動作部件63、66、兩個分割葉片70、72以及三個連接部件64、67、68,由此如第一實施例那樣地通過一個電磁促動器使一組遮光單元進行往復動作。另外,此時,在主分割葉片69上可以不形成切缺部69a,也可以通過增大主分割葉片69或增大主動作部件62的可旋轉角度,減小最小光闌開口或完全遮斷光路。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本發明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作為在投影儀中使用的光量控制用光闌裝置而有用, 該投影儀具有液晶面板和DMD,多用作為各種發布會、營業活動的一個單元。
權利要求
1.一種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底板,其配置在來自光源的光的光路的側方位置,並且該底板的一個面朝向該光路, 主軸,其立設在上述底板的任意一個面上,副軸,其在立設有上述主軸的面上,立設在從虛擬線偏離的位置,該虛擬線通過上述主軸的立設位置,並且與上述光路的中心線平行, 主動作部件,其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主軸上,主分割葉片,其與上述主動作部件形成為一體,沿著以上述主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軌跡進入上述光路或從上述光路退出,副動作部件,其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副軸上,副分割葉片,其與上述副動作部件形成為一體,沿著以上述副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軌跡進入上述光路或從上述光路退出,連接部件,其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主動作部件上,而另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副動作部件上,從上述副軸到上述另一端部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比從上述主軸到上述一端部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長;上述主動作部件和上述副動作部件藉助電磁促動器向相同方向旋轉,由此改變上述主分割葉片和上述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主動作部件具有齒輪部,該齒輪部與藉助上述電磁促動器旋轉的齒輪相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旋轉部件,其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底板上,與上述電磁促動器的旋轉連動地在規定的角度範圍內進行往復旋轉;主連接部件,其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旋轉部件上,而另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主動作部件上,藉助上述旋轉部件的往復旋轉來使上述主動作部件在規定的角度範圍內進行往復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主動作部件和上述副動作部件是合成樹脂制部件,上述主分割葉片和上述副分割葉片是金屬制葉片,上述主分割葉片和上述副分割葉片分別固定在上述主動作部件和上述副動作部件上。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主軸和上述副軸以不位於與上述光路垂直的同一直線上的方式立設在上述底板上。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述主分割葉片和上述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最小時,上述光路被這些分割葉片遮斷。
7.一種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底板,配置在光源光的光路的側方位置,並且該底板的一個面朝向該光路, 第一主軸及第二主軸,在上述底板的任意一個面上,隔著該面上的虛擬線分別立設在各自離該虛擬線的距離大致相同的位置,該虛擬線與上述光路的中心軸平行,並且最接近該中心軸,第一副軸及第二副軸,在立設有兩個上述主軸的面上,隔著上述虛擬線分別立設在各自離該虛擬線的距離大致相同的位置,而且從上述虛擬線到上述第一副軸及第二副軸的各立設位置為止的距離比從上述虛擬線到上述第一主軸及上述第二主軸的各立設位置為止的距離長,第一主動作部件及第二主動作部件,分別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主軸及上述第二主軸上,藉助驅動單元分別向相反方向同時進行往復旋轉,第一主分割葉片及第二主分割葉片,分別與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及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形成為一體,而且分別沿著以上述第一主軸及上述第二主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軌跡進入上述光路或從上述光路退出,第一副動作部件及第二副動作部件,分別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副軸及上述第二副軸上,第一副分割葉片及第二副分割葉片,分別與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及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形成為一體,而且分別沿著以上述第一副軸及上述第二副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的軌跡進入上述光路或從上述光路退出,第一連接部件及第二連接部件,各自的一端部分別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及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上,而各自的另一端部分別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及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上,從上述第一副軸及上述第二副軸到各上述另一端部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分別比從上述第一主軸及上述第二主軸到各上述一端部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尚長;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伴隨著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的往復旋轉而向相同方向旋轉,由此改變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相對於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的重合量,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伴隨著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的往復旋轉而向相同方向旋轉,由此改變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相對於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的重合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是合成樹脂制部件;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以及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是金屬制葉片;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以及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分別固定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一主軸和上述第一副軸以不位於與上述光路垂直的同一直線上的方式立設在上述底板上;並且,上述第二主軸和上述第二副軸以不位於與上述光路垂直的同一直線上的方式立設在上述底板上;上述第一副軸及上述第二副軸相對於上述第一主軸及上述第二主軸立設在沿著上述光路的相同方向的位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從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一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為止的距離與從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二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為止的距離相等;從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一副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為止的距離與從第二副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二副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為止的距離相等。
11.根據權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從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一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一連接部件在該第一主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與從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二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二連接部件在該第二主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相等;從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一副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一連接部件在該第一副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與從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二副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二連接部件在該第二副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相等;進而,從上述第一連接部件的向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一副動作部件在該第一連接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與從上述第二連接部件的向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二副動作部件在該第二連接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相等。
12.根據權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形成有齒輪部,在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上形成有與該齒輪部嚙合的齒輪部,上述驅動單元是一個電磁促動器,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中的任意一個主動作部件藉助上述電磁促動器進行往復旋轉時,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分別向相反方向旋轉。
13.根據權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第三連接部件,該第三連接部件的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而另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上;上述驅動單元是一個電磁促動器,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中的任意一個主動作部件藉助上述電磁促動器進行往復旋轉時,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分別向相反方向旋轉。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從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一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三連接部件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與從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的向上述第二主軸的安裝位置到上述第三連接部件在該第二主動作部件上的安裝位置為止的距離相等。
15.根據權利要求7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中的任意一個主動作部件上形成有齒輪部,該齒輪部與藉助上述電磁促動器來旋轉的齒輪相嚙合。
16.根據權利要求7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旋轉部件,其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底板上,並與上述電磁促動器的往復旋轉連動地在規定的角度範圍內進行往復旋轉;主連接部件,其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旋轉部件上,而另一端部能旋轉地安裝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上,藉助上述旋轉部件的往復旋轉來使上述第一主驅動部件進行往復旋轉。
17.根據權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驅動單元是相互同步地分別向相反方向同時進行往復旋轉的兩個電磁促動器,上述第一主動作部件和上述第二主動作部件藉助各電磁促動器分別向相反方向同時進行往復旋轉。
18.根據權利要求7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和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上的沿著從上述光路退出的方向側的端部邊緣且具有規定寬度的區域不與各上述主分割葉片重合,這些區域向各上述主分割葉片一側彎折。
19.根據權利要求7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和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最小且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和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最小時,上述光路被四片分割葉片遮斷。
20.根據權利要求7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投影儀用光闌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和上述第一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最小且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和上述第二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最小時,通過形成在上述第一主分割葉片上的切缺部和形成在上述第二主分割葉片上的切缺部來形成包圍上述光路的中心的小的光路。
全文摘要
當旋轉部件藉助步進馬達而向順時針方向旋轉時,一個主動作部件通過連接部件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另一個主動作部件通過連接部件,藉助上述一個主動作部件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另外,一個副動作部件通過連接部件,藉助一個主動作部件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另一個副動作部件通過連接部件,藉助另一個主動作部件向順時針方向旋轉。由此,使安裝在上述一個主動作部件上的主分割葉片與安裝在上述一個副動作部件上的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增大,另外,使安裝在上述另一個主動作部件上的主分割葉片與安裝在上述另一個副動作部件上的副分割葉片之間的重合量也增大,使在兩個主分割葉片之間形成的光闌開口增大。
文檔編號G03B21/14GK102171609SQ200980138700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30日
發明者臼田祐一郎, 高橋繁實 申請人:日本電產科寶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