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紅外熱像功能的攝像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8:29:02 4
專利名稱:具有紅外熱像功能的攝像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信號的採集,處理和控制,尤其涉及一種通過對光信號的 採集和分析,自動辨別現場情況,並對現場情況再現的具有紅外熱像功能的攝 像機。
背景技術:
目前,紅外熱像儀屬焦平面陣列式結構的一種凝成像裝置,技術功能先進,
現場測溫時只需對準目標攝取圖像,並將上述信息存儲到機內的PC卡上,即
完成全部操作,各種參數的設定可回到室內用軟體進行修改和分析數據,最後 直接得出檢測報告。該設備取代了複雜的機械掃描,儀器重量輕,方便操作。 但是,該設備採集信號必須要對準目標攝取圖像,對於被大型物體遮擋部位或 有煙霧情況下出現的不安全信號則無法採集,出現攝像的盲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通過對光信號的 採集和處理,自動辨別現場情況,並採用熱感成像技術對現場情況進行再現 的具有紅外熱像功能的攝像機,它適用於一些安全等級要求比較高的場所,可 以在發生火災或視野被煙霧遮擋時,在顯示器上清晰顯示圖像。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紅外熱像功能 的攝像機,其特徵是包括攝像鏡頭和依次連接的電荷耦合晶片(CCD)、自動 增益控制晶片(AGC)、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及視頻輸出晶片,其中增設與 CCD連接的微處理器(MICOM),微處理器和熱像鏡頭連接。
所述熱像鏡頭採用菲涅爾透鏡,其通過馬達控制器與微處理器連接,熱像 鏡頭與熱釋電紅外傳感器(PIR)、 DSP及視頻輸出晶片依次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對光信號的採集和處理,自動辨別現場情況, 並採用熱感成像技術對現場情況進行再現,它適用於一些安全等級要求比較高 的場所,可以在發生火突或視野被煙霧遮擋時,通過微處理器的分析和處理在 顯示器上清晰顯示圖像。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 一種具有紅外熱像功能的攝像機,包括攝像鏡頭和依次連接 的CCD、 AGC、 DSP及視頻輸出晶片,其中增設與CCD連接的微處理器,微 處理器和熱像鏡頭連接。所述熱像鏡頭採用菲涅爾透鏡,其通過馬達控制器與 微處理器連接,熱像鏡頭與熱釋電紅外傳感器、DSP及視頻輸出晶片依次連接。 微處理器主要用來幫助攝像機分析是否應用熱像技術;熱像鏡頭-菲涅爾透鏡 作用有兩個:一是聚焦作用,即將熱釋的紅外信號折射(反射)在熱釋電紅外 傳感器(PIR)上,第二個作用是將警戒區內分為若干個明區和暗區,使進入 警戒區的移動物體能以溫度變化的形式在PIR上產生變化熱釋紅外信號,這樣 PIR就能產生變化的電信號。這個信號再經DSP處理,以視頻信號輸出。可以 在視線受阻的情況下,通過攝像機的熱感功能成像,從而準確的掌握現場發生 的狀況。工作原理當外界有光進入鏡頭後,即光信號經CCD轉化為電信號, 電信號傳給微處理器,經微處理器分析和處理,如果判斷'為正常情況<在正常照 度下可以清晰成像),則微處理器會向CCD發出一個確認信號,在CCD得到確認
信號後,CCD會將電信號傳給下級處理晶片AGC和DSP;如果判斷是非正常狀態 (在此狀態下使用 一般攝像機不能清晰成像),則微處理器會向馬達控制器 (Motor controller)發出指令,Motor controller接到指令後驅動馬達,將菲涅爾 透鏡加在鏡頭上,此時採集的光信號傳送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上,經熱釋電紅 外傳感器處理後,傳給DSP等信號處理部分,最後輸出視頻,則是紅外熱像圖。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何筒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紅外熱像功能的攝像機,其特徵是包括攝像鏡頭和依次連接的電荷耦合晶片、自動增益控制晶片、數位訊號處理器及視頻輸出晶片,其中增設與電荷耦合晶片連接的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和熱像鏡頭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紅外熱像功能的攝像機,其特徵是所述 熱像鏡頭採用菲涅爾透鏡,其通過馬達控制器與微處理器連接,熱像鏡頭與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及視頻輸出晶片依次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具有紅外熱像功能的攝像機,其特徵是包括攝像鏡頭和依次連接的電荷耦合晶片、自動增益控制晶片、數位訊號處理器及視頻輸出晶片,其中增設與電荷耦合晶片連接的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和熱像鏡頭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對光信號的採集和處理,自動辨別現場情況,並採用熱感成像技術對現場情況進行再現,它適用於一些安全等級要求比較高的場所,可以在發生火災或視野被煙霧遮擋時,通過微處理器的分析和處理在顯示器上清晰顯示圖像。
文檔編號H04N5/225GK201063713SQ20072009643
公開日2008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8日
發明者鄭龍周, 巖 高 申請人:天津三星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