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震魚尾板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23:52:22 2
專利名稱:減震魚尾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鐵路接頭減輕振動的補強裝置。
目前,鐵路上的軌道是由12.5~25m長的鋼軌一根一根連接鋪設而成,每根鋼軌之間接頭處留有一定的軌縫以保證鋼軌能熱脹冷縮(軌縫減小或拉大),但是接頭軌縫的存在,增加了機車車輛的車輪運行的震動,加大了輪軌之間的衝擊,造成線路的接頭病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已知技術存在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可減輕接頭處輪軌衝擊的減震魚尾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該減震魚尾板由鋼軌(1)、外側魚尾板(2)、內側魚尾板(3)和螺栓(4)組成,其中,螺栓(4)將內外側魚尾板固定在鋼軌(1)的軌腰處,在外側魚尾板(2)頂部焊接有一塊補強鐵(5),補強鐵(5)的頂面與鋼軌(1)頂面平齊,外側側面小於車輪(6)踏面寬度。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減輕車輪通過輪縫的衝擊震動。由於車輪通過軌縫產生「瞬間懸空」發生強烈的衝擊震動作用。而鋼軌接頭外側安裝減震魚尾板後,車輪踏面的外側部分約有35mm左右壓在減震魚尾板的「補強鐵」上,避免了車輪懸空造成的衝擊作用。鋼軌頂面寬70mm,車輪踏面寬105mm。
2、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減震魚尾板是在普通魚尾板上補焊一塊承壓鐵塊,無需其它鑄鍛間、軋等設備,製作簡單,成本不高,現場安裝方便,便於推廣使用。
3、能保證行車安全。由於該魚尾板僅裝設在軌道外側,不影響軌道的整體結構和幾何尺寸,也不影響行車安全。其軌道外側平於軌面的部分,類似於道岔上撤叉,尖軌與基本軌密貼時的受力狀況,故能保證行車安全。
以下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在
圖1中(1)鋼軌;(2)外側魚尾板;(3)內側魚尾板;(4)螺栓;(5)補強鐵;(6)車輪。
圖1所示補強鐵(5)焊接在外側魚尾板(2)的頂端,補強鐵的頂部與鋼軌(1)的頂面平齊,寬度小於車輪(6)的踏面寬度。
權利要求1.一種減震魚尾板,由鋼軌(1)、外側魚尾板(2)、內側魚尾板(3)和螺栓(4)組成,其特徵在於螺栓(4)將內外側魚尾板固定在鋼軌(1)的軌腰處,在外側魚尾板(2)頂部焊接有一塊補強鐵(5),補強鐵(5)的頂面與鋼軌(1)頂面平齊,外側側面小於車輪(6)踏面寬度。
專利摘要一種減震魚尾板,是在鋼軌的外側魚尾板頂部焊接一塊補強鐵,補強鐵頂面與鋼軌頂面平齊,外側側面小於車輪踏面寬度。本實用新型可減輕車輪通過軌縫的衝擊震動,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有效地保證行車安全。
文檔編號B61F19/00GK2439987SQ0025828
公開日2001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0年10月24日
發明者朱廣賢 申請人:朱廣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