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六是誰?朱元璋為何對他如此特殊?
2023-12-11 08:49:17 3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泥腿子皇帝,貧農出生,卻逆襲成為一國之君。他曾經大力稱讚過一個普通農民,許以厚利。
出身不高,朱元璋親近農民不難理解,讓人疑問的是那個農民做了什麼,讓朱元璋對他如此特殊呢?
朱元璋在後世評價不一,而更多的人則關注在他大殺功臣方面。功成名就,卻飛鳥盡彈弓藏,的確讓人寒心。不過至少他有一件事情做對了,那就是嚴查貪官汙吏,肅清吏治。
朱元璋出生在安徽鳳陽一個農民家庭,祖宗三輩都靠種田過活,徹頭徹尾的泥腿子。也許是因為長時間生活在社會底層,朱元璋能夠了解民生疾苦。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亂之時,也看到是因為元朝的腐朽統治,以至百姓離心,才有了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建立明朝之後,朱元璋為了能夠懲治剝削百姓的貪官汙吏,下了苦心。興大欲,施重典,甚至還專門頒發了這樣一項特殊命令。
但凡是在家鄉中被地方官員剝削壓制的百姓,只有有證據,就可以自行將貪官汙吏綁了,一路敲鑼打鼓的將人送到京城治罪。
百姓們在上京途中,在腦袋上頂一本由朱元璋親自編寫的《大誥》。沿途官員看見了,不僅不得加以阻攔,還必須提供路費,給予方便。
這個政令頒布下去之後,朱元璋原以為肯定會有許多貪官,被百姓綁了押解進京。但事實卻是,政令頒布了一段時間,民間卻悄然無聲。
百姓有所顧慮,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皇帝端坐高堂,並不能顧及到方方面面。如果自己把官員綁了,路過的地方是他的親朋好友為官,官官相護,恐怕不能得到公平,反倒會丟了性命。
所以政令頒布之初,並沒有誰敢做這個出頭鳥。最後還是一位叫陳壽六的農民,開了先河,而這正是朱元璋盛讚的原因。
洪武十六年,陳壽六在家鄉被一個叫顧英的官員欺壓,最後忍不下氣,與自己的親友一起將顧英給綁了,頭頂《大誥》送到南京來治罪。
朱元璋聽到有人實踐了這項新頒發的政令,而經過嚴查,顧英也的確有違法犯罪之事,十分高興。在給顧英治罪之後,大肆稱讚陳壽六,言:「此人,豈不偉歟?」
朱元璋親切的接見了陳壽六,賞賜了他二十錠銀鈔,並額外免除了陳家全家三年的賦稅。而作為第一個出頭鳥,朱元璋害怕陳壽六歸鄉之後,受到迫害,另外下令。若是有誰敢捏造罪名,把陳壽六抓捕下獄的,就治他個族誅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