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網盤賦能智慧出行,雲服務生態「再下一城」
2023-12-11 08:48:53 4
今年4月,百度網盤與億咖通科技(ECARX)宣布正式達成合作,百度網盤將接入億咖通科技智能網聯繫統,為車主打通汽車端、手機端、電腦端,升級數據存儲消費及雲服務體驗。
此前,百度網盤已陸續與聯想、華為、TCL等網際網路巨頭合作,實現終端互聯。此次與億咖通的牽手,則讓百度網盤走出了「家門」,接入車載智能作業系統。有人說,這不過是用戶的百度網盤APP又增加了一個互聯終端而已,其實此舉背後的布局邏輯遠沒有這麼簡單。這次合作可以看作是百度網盤入局智慧出行賽道的一個信號,而這一新賽道的開啟,意味著百度網盤將成為一個「支點」,同時撬動出行、家居兩大高頻生活場景,為5G時代全面布局雲服務生態進一步夯實場景根基。
一個網盤,打通出行與家居
出行與家居,是當下消費者的兩大高頻生活場景。來自公安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全載客汽車保有量為2.48億輛,其中私家車保有量為2.29億輛。那麼,車主們每天會花多長時間在車上?根據小米生態鏈年初發布的《在路上!你的2020出行日記》報告顯示,西安的車主平均每日出行時長超越北上廣,高達97分鐘,位居所有城市榜首。
97分鐘,足夠看完一部國際大片,也足夠讓車載智能系統產生海量的數據和緩存文件。因此,僅靠車載系統自身的存儲空間顯然是不夠的,雲端存儲便有了用武之地。百度網盤此次與億咖通科技的合作方式之一,是在搭載億咖通科技智能網聯繫統的汽車上接入百度網盤,車主可以直接從雲端獲取音頻、視頻、圖片等,不必再接入手機或移動硬碟。
以此為起點,百度網盤正將「雲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出行場景。而此前,百度網盤已經實現了對家居場景的滲透,比如連接家中的路由器,將路由器升級成私人數據中心;再比如連接「小天才」智能手錶,方便手錶端拍攝的照片、視頻實時傳至雲端。
看得出來,從出行到家居,百度網盤正逐漸覆蓋用戶生活全場景。百度網盤已不再是大家傳統印象中的「雲U盤」,而是逐漸演化為一個綜合性的雲端數據中樞,無論用戶需要數據、文件還是各類雲端服務,都可以「召之即來」,既不拘於時間、場合,也不受限於傳輸速度,在「雲端」即可完成各種數據與文件處理。
「冰山」之下,「雲服務」浮出水面
實際上,以出行、家居為核心的生活場景,只是百度網盤布局雲服務生態的冰山一角。而「冰山」之下,是百度網盤深耕兩年之久的雲服務生態。
雲服務,本質上是對傳統網盤角色定位的一種顛覆。作為網際網路最早的產品之一,網盤最初都是作為「雲U盤」的形態進入大眾視野的,用戶的關注點多集中在網盤的存儲空間、下載速度上。而到了4G、5G時代,網速的大幅提升促使用戶與雲端的互動愈加頻繁,也讓數據存儲的需求激增,對於網盤產品來說,或許正在迎來紅利時代。
不過,百度網盤沒有坐等收割用戶,反而大刀闊斧地開始轉型。2019年,百度網盤提出了從工具向雲作業系統的轉型戰略,經過兩年探索,已形成了初具規模的雲服務生態。除了上述提到的生活場景,還針對不同的用戶需求搭建起工作場景、學習場景等。尤其是11.0版本產品上線後,百度網盤的生態資源優勢逐漸顯現,在數據傳輸、存儲等基礎自建服務外,引入更多第三方服務,不斷拓展個人云服務邊界。
顯然,擁有7億強大用戶基礎的百度網盤,正在通過雲服務連結更多合作夥伴,從個人原始需求驅動的工具模式,升級為雲服務賦能的平臺模式。
雲服務,才是網盤行業的主戰場
從「雲U盤」變成雲服務,這樣的角色轉換,用戶買帳嗎?
百度網盤2020年底發布的8周年數據顯示,百度網盤用戶數據存儲總量已經超過1000億GB,過去一年生成的網盤連結數超過6億。這不僅意味著百度網盤的轉型戰略初顯成效,也預示著雲服務會將成為5G時代網盤行業的下一個主戰場。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個人網盤用戶規模已超3.74億人,預計2020年將達到4.04億人。而5G時代的加速來臨,讓個人云端數據的消費加工需求迅速釋放,越來越多IOT、AI設備接入網盤,提供隨時隨地的文件傳輸和資料共享,將成為必然趨勢。
在百度網盤打造的雲服務生態下,用戶可以通過一個手機App直接打通各類百度網盤小程序,獲得定製化的沉浸式體驗。更重要的是,這些場景化體驗幾乎不會受限於任何客觀條件,無論用戶在家中、在車裡還是出差在外,都可以隨時從雲端提取自己需要的數據或服務。一個網盤,無形中已經成了連接各個物聯網設備的IOT雲作業系統,成為強大的信息中樞與雲作業系統平臺。
可以看到,百度網盤已經逐漸脫離了工具屬性,藉助各個優質生態合作方,延展到了PC、手機之外更龐大的物聯網世界,在即將洶湧來襲的5G大潮下,率先乘風而起,抓住了雲服務這一行業風口。2021年的進度條近半,網盤行業的競爭也開始進入下半場,而率先起跑的百度網盤,已然憑藉雲服務生態搶佔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