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的評價方法與流程
2023-12-12 11:18:47 1
本發明涉及油田使用的緩蝕劑性能評價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的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現場集輸系統主要包括原油集輸系統、天然氣集輸系統和汙水集輸系統,其中,集輸系統的防腐問題近年來愈發受到重視,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入適用於該系統的緩蝕劑,篩選評價緩蝕劑是確定緩蝕劑是否適用的前提,因此,評價緩蝕劑時的實驗條件應儘可能接近現場工況,或者與現場工況有密切聯繫。在原油集輸系統用緩蝕劑評價實驗中,腐蝕介質通常直接使用地層水或室內模擬水。然而,原油集輸系統的腐蝕性與原油中地層水的含量、乳狀液的形態等因素有關,在油田開採的不同時期,原油中含水率不同,在開採初期與末期含水率相差較大,因此,若直接使用地層水或室內模擬水作為腐蝕介質,不能真實的反映原油集輸系統管線腐蝕發展狀況。同時,當原油中含水率較低時,腐蝕並不嚴重,此時加入緩蝕劑性價比不高,因此現場需要一個緩蝕劑加注指標,即在含水率達到某一值時應當開始加入緩蝕劑,以保證在最低成本下起到最佳保護效果。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的評價方法,通過測定原油集輸系統中油包水體系到水包油體系的相變點,得到原油集輸系統發生較強腐蝕時的含水率,將黏度驟降時含水率進行緩蝕劑性能評價實驗和作為現場緩蝕劑加注指標,提高了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評價的準確度,克服了現用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評價方法準確度不高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的評價方法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的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集輸系統中的原油進行脫水處理;向脫水原油中依次加入地層水,並乳化;測定乳化原油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關係,繪製變化曲線;從原油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曲線上獲得黏度驟降時的含水率,將黏度驟降時含水率的乳化原油作為測定緩蝕劑緩蝕性能時的腐蝕介質,進行緩蝕評價篩選實驗。進一步,集輸系統原油脫水處理採用電脫水或加熱脫水方法。進一步,向脫水原油中加入不同體積地層水中地層水的含量分別是0%、10%、20%、30%、40%、50%、60%、70%、80%、90%(體積分數)。進一步,向脫水原油中加入的地層水為油田現場採出的水。進一步,向脫水原油中加入不同體積的地層水乳化的方法為搖動,搖動的頻率為60~100次/min,搖動時間為4~5min。進一步,測定集輸系統乳化原油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關係中,分別測定乳化原油在含水率0%、10%、20%、30%、40%、50%、60%、70%、80%、90%(體積分數)時的黏度,繪製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曲線。進一步,採用流變儀分別測定集輸系統乳化原油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關係。本發明的一種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的評價方法的優點在於:1)本評價方法得到油包水體系變為水包油體系即原油黏度驟降時的含水率,將黏度驟降時含水率的乳化原油作為測定緩蝕劑緩蝕性能時的腐蝕介質,具有長期適用性;2)提供了一個油田現場加注緩蝕劑指標,保證在最低成本下起到最佳保護效果;3)通過測定原油集輸系統中油包水體系到水包油體系的相變點,得到原油集輸系統發生較強腐蝕時的黏度驟降含水率,將黏度驟降時含水率進行緩蝕劑性能評價實驗和作為現場緩蝕劑加注指標,提高了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評價的準確度,克服了現用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評價方法準確度不高的問題,並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測定某油田集輸系統乳化原油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曲線圖;圖2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油田集輸系統乳化原油掛片腐蝕率隨原油含水率變化的曲線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好的了解本發明的目的、結構及功能,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種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的評價方法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本發明的一種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的評價方法,採用的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驟:對集輸系統中的原油進行脫水處理;第二步驟:在脫水原油中依次加入地層水,並乳化;第三步驟:測定集輸系統乳化原油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關係,繪製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第四步驟:從原油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曲線上獲得黏度驟降時的含水率,將黏度驟降時含水率的乳化原油作為測定緩蝕劑緩蝕性能時的腐蝕介質,進行緩蝕評價篩選實驗。具體來說,在上述評價方法的第二步驟中,在脫水原油中依次加入地層水,以使原油與水混合形成乳狀原油的含水量分別為0%、10%、20%、30%、40%、50%、60%、70%、80%、90%,且加入的地層水必須為該油田現場採出的水。同時,在本步驟中加入地層水原油的乳化方法為搖動(可以為手搖),搖動的頻率為60~100次/min,搖動時間為4~5min。進一步,在上述評價方法的第三步驟中,測定集輸系統乳化原油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關係,分別測定乳化原油在含水率0%、10%、20%、30%、40%、50%、60%、70%、80%、90%時的黏度,繪製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曲線,測定溫度為油田現場溫度。舉例來說,某一油田的原油集輸系統壓力為2.2MPa,溫度為70℃,緩蝕劑加注量為30mg/L。該油田採出地層水水質分析如下表1所示。表1某一油田採出地層水水質分析Ca2+K+Na+Mg2+Cl-SO42-HCO3-pH總礦化度10275.8170687.011106.37130697.31150.00130.635.7214126.13第一步驟:對該油田的原油採用電脫水或加熱脫水方法脫水;第二步驟:在脫水原油中加入如表1所述的地層水,體積分數分別為0%、10%、20%、30%、40%、50%、60%、70%、80%、90%,保持80次/min的頻率手搖5min,保證原油乳化;第三步驟:在70℃下,採用HAAKE流變儀分別測定乳化原油在含水率0%、10%、20%、30%、40%、50%、60%、70%、80%、90%(體積分數)時的黏度,並作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曲線,如圖1所示;第四步驟:從圖1所示的原油黏度隨含水率變化的曲線上查得黏度驟降時的含水率為60%,即此時原油從油包水體系轉為水包油體系,水相成為外相,接觸集輸系統管壁,造成嚴重腐蝕。以含水率0%、20%、40%、60%、80%的乳化原油作為測定緩蝕劑緩蝕性能時的腐蝕介質,用ZL2016104393704中裝置及方法進行掛片(20#鋼,規格為50mm×13mm×1.5mm)腐蝕實驗,掛片腐蝕率隨原油含水率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隨著原油含水率增加,腐蝕率逐漸增大,但依然處於較低狀態,此時加入緩蝕劑作用不大,當含水率接近60%時,腐蝕率陡增,此時需要加入緩蝕劑以保護金屬管材。由於不同油田乃至不同油井原油性質均有差異,本發明的一種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評價方法,對不同油田、不同油井採出油需進行專門分析。本發明的一種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的評價方法,本評價方法得到油包水體系變為水包油體系即原油黏度驟降時的含水率,將黏度驟降時含水率的乳化原油作為測定緩蝕劑緩蝕性能時的腐蝕介質,具有長期適用性;提供了一個油田現場加注緩蝕劑指標,保證在最低成本下起到最佳保護效果;通過測定原油集輸系統中油包水體系到水包油體系的相變點,得到原油集輸系統發生較強腐蝕時的含水率,將黏度驟降時含水率進行緩蝕劑性能評價實驗和作為現場緩蝕劑加注指標,提高了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評價的準確度,克服了現用原油集輸系統緩蝕劑評價方法準確度不高的問題,並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以上藉助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了進一步描述,但是應該理解的是,這裡具體的描述,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實質和範圍的限定,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在閱讀本說明書後對上述實施例做出的各種修改,都屬於本發明所保護的範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