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具用瞬間反動控制裝置m10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20:05:12 1
專利名稱:漁具用瞬間反動控制裝置m10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漁具類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漁具用瞬間反動控制裝置M10。
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漁具用瞬間反動控制裝置M10,主要由撥動片、外殼、滾柱、保持架及內套部分所構成,其特徵是所述在撥動片的內周均布有六個凸部位,它們與保持架上的六個凹部分相配合連接,在保持架的內周均布有六個槽,在六個槽內裝配有六個滾柱,保持架是裝配在帶有兩個外柱體的外殼內,外殼的內圓為弧面,內套被裝配在保持架內。
所述撥動片及保持架是採用塑料製作成,外殼、滾柱及內套是採用金屬材料製作成。
其工作過程如圖3a、3b所示當撥動片置於A狀態時,內套不受阻力,可自由轉動;當撥動片置於B狀態時,保持架滾柱隨撥動片轉至圖3b示位置,同時滾柱沿外套斜弧面向中心靠攏,輕輕與內套接觸。如此時內套順時針旋轉,在磨擦力作用下,滾柱沿外套斜弧面遠離中心,內套所受阻力微弱,可自由順時針旋轉。如內套逆時針旋轉,在磨擦力的作用下,滾柱沿外套斜弧面向中心靠攏,在瞬間產生極大磨擦力,卡住內套,阻止逆時針旋轉。在這一制動過程中,內套轉動角度微小,在瞬間制動,從而解決了制動滯後的問題,達到了瞬間制動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以滾柱代替原反動鳥片的作用、以內套代替原棘輪的作用、以滾柱與內套的磨擦力作為制動力。沒有了棘輪齒與反動鳥片的嚙合過程,極大的縮短了制動過程,從而解決了瞬間制動滯後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新穎、使用方便和易於生產實施的特點,有利於推廣應用。
圖2給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3a、圖3b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先將撥動片5上的六個凸部分與保持架8上的六個凹部分相配合裝配,在保持架8的內周六個槽內裝配上六個滾柱7,然後將裝配有六個滾柱7的保持架8裝在帶有兩個外柱體6-1的外殼6內,外殼6的內圓為弧面,最後將內套9裝配在保持架8內,即構成本實用新型。
其中撥動片5及保持架7是採用塑料製作成,外殼6、六個滾柱7及內套9均採用金屬材料製作成。以上材料均為商品化產品。按照上述製作即構成本實用新型——漁具用瞬間反動控制裝置M10。
權利要求1.一種漁具用瞬間反動控制裝置M10,主要由撥動片、外殼、滾柱、保持架及內套部分所構成,其特徵是所述在撥動片的內周均布有六個凸部位,它們與保持架上的六個凹部分相配合連接,在保持架的內周均布有六個槽,在六個槽內裝配有六個滾柱,保持架是裝配在帶有兩個外柱體的外殼內,外殼的內圓為弧面,內套被裝配在保持架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漁具用瞬間反動控制裝置M10,其特徵是所述撥動片及保持架是採用塑料製作成,外殼、滾柱及內套是採用金屬材料製作成。
專利摘要一種漁具用瞬間反動控制裝置M10是屬於漁具類機械技術領域,主要由撥動片、外殼、滾柱、保持架及內套部分所構成,所述在撥動片的內周均布有六個凸部位,它們與保持架上的六個凹部分相配合連接,在保持架的內周均布有六個槽,在六個槽內裝配有六個滾柱,保持架是裝配在帶有兩個外柱體的外殼內,外殼的內圓為弧面,內套被裝配在保持架內。它以滾柱代替原反動鳥片的作用、以內套代替原棘輪的作用、以滾柱與內套的摩擦力作為制動力。沒有了棘輪齒與反動鳥片的嚙合過程,極大的縮短了制動過程,從而解決了瞬間制動滯後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新穎、使用方便和易於生產實施的特點,有利於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01K89/00GK2517253SQ0220
公開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10日
發明者張國軍, 毛水江 申請人:寧波瑞寶漁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