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葉片波浪能轉換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4:37:11 1
專利名稱:彈性葉片波浪能轉換裝置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關于波浪能的利用,特別是帶彈性葉片的波浪能轉換裝置。
海洋波浪、內河流水浪、船艦尾流浪。它們以不同的波長和頻率存於動水錶層,已有的葉輪和浮體裝置很難完全適應將各種波浪能轉換成機械能的要求。如海洋波浪頻率偏低,內河水流浪其能量分散;已知技術中用于波浪能的轉換裝置,由於是一些流水能和氣流能轉換的代用品,特別是對於頻率較高的船艦尾流浪能,用已知技術來實現是十分困難的。
迄今為止,大部分波浪都降低了船艦推進速度,增加了燃料消耗。顯而易見,興波阻力以及尾流浪的快速振動帶來了能量損失,已知技術沒有專門裝置用於解決這個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彈性葉片波浪能轉換裝置,它能將不同類型的波浪能,轉換成機械能,根據用途需要,可分為園周運動和直線運動等二種轉換途徑。
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在該裝置A中,輸入軸上裝一組扇形彈性葉片,葉片均用金屬材料製成,其一端裝一輻條並與導波圈連接,葉片可在導波圈內雙向偏轉。整體裝置固定在浮體上,使其保持有效波浪層面,當波浪從導波圈上下任一方向進入,該裝置葉輪始終沿單一方向旋轉。如在裝置B中,船尾連一與船拖掛的組合浮料導水槽。它由正置和倒置水槽組成,槽底開有供彈性葉片活動的窗口,波浪從任意一面進入,導水槽始終沿單一方向推進。
本發明利用接觸元件直接在波浪層面,完成換向、換能和蓄能,所以結構特別簡單,同時本發明的出發點不在於利用水流,只要波浪在其上面振動,該裝置B亦能工作,其中該裝置B不單只利用海浪,而且有效利用了船艦尾流浪能。
圖1是該裝置A彈性葉輪的平面圖,圖2和圖3是該裝置A彈性葉輪去掉導波圈的斜視圖,圖4是整體斜視圖;圖5是該裝置B的整體斜視圖。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該裝置A、B的具體結構細節及工作情況該裝置A包括支架〔1〕、動力輸出齒輪〔2〕、動力輸入軸〔3〕、導波圈〔4〕、軸面〔5〕、葉片〔6〕處於向上偏轉位置;該裝置B包括船體〔8〕,連接杆〔9〕,組合浮料導水槽〔10〕,葉片〔11〕。葉片活動窗口〔12〕,葉片〔11〕處於向上偏轉位置。
該裝置A的支架〔1〕固定在浮體上如圖4所示(浮體省略未畫)。當波浪經導波圈衝向葉輪,故彈性葉片〔6〕產生彈性變形,波浪從上方排出,於是彈性葉輪沿順時針旋轉,如圖2所示;圖3所示,當波浪經導波圈〔4〕向下方衝向葉輪,故彈性葉片〔6〕產生彈性變形,波浪從下方排出,彈性葉輪仍然沿順時針旋轉;其中導波圈4與彈性葉片一起共轉,並共同產生間歇蓄能作用。由於彈性葉片能雙向偏轉變形,故彈性葉片能自動換向,確保彈性葉輪作單方向旋轉。該裝置導波〔4〕的高度。一般為彈性葉輪直徑的 1/8 。對于振動頻率較低的波浪可增加導波圈高度,但其最大高度不得超過彈性葉片直徑的尺寸。
本發明所述該裝置B,同裝置A一樣靠彈葉片作能量轉換元件和換向元件;只是導水槽〔10〕代替了導波圈的作用;該裝置B最顯著的特點,第一,能吸海浪能。第二,能吸收船艦尾流浪能,在導水槽〔10〕中形成高速水流,產生推力,經連接杆8傳致船體,對於船艦節能方面,這一方式是最有效的。
權利要求
1.波浪能的利用,特別是帶彈性葉片的波浪能轉換裝置。該裝置有一組沿波浪層面作雙向偏轉的葉片[6]和[11]。其本發明特徵是a、所述彈性葉片[6]其一端與輻條[7]固定。b、該輻條[7]兩端分別與導波圈[4]、軸面[5]固定。c、該軸面[5]與軸[3]連接,其軸[3]安裝在支架[1]上。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彈性葉片〔11〕一端固定在組合浮料槽〔10〕上,其槽窗〔12〕一邊。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支架〔1〕固定在浮體上,使葉片保持在有效波浪層面。
4.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彈性葉片偏轉角為±5°~±46°。
5.根據權利要求
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彈性葉片偏轉角為±5°~±15°。
專利摘要
本發明有關波浪能的利用。特別是帶彈性葉片的波浪能轉換裝置。可適應不同波長和不同頻率的波浪能的能量變換。採用導波圈和浮料槽。特別是帶彈性葉片使其達到了較高的換能效果。裝置可分為A型和B型。分別為圓周換能和直線換能。波浪同葉片任一面作用都能使葉片作單向旋轉式直線運動。該發明可作海浪發電和內河航標燈發電的原動裝置。亦可廣泛用於船艦輔助推進裝置。可節省燃料10%~15%。
文檔編號F03B13/14GK87105209SQ87105209
公開日1988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1987年7月27日
發明者孫言明, 王美華 申請人:孫言明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