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絞盤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3:33:57 1
專利名稱:電動絞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絞盤。
背景技術:
目前的電動絞盤,包括電機、傳動杆、行星輪系、離合機構、減速器殼體
和滾筒。所述電機通過傳動杆帶動行星輪系轉動,減速器採用三級NGW型行星 輪系傳動串聯而成,NGW型行星輪系包括齒圈、太陽輪和公用行星輪以及輸出 軸,齒圈固定在減速器殼體上。由於齒圈固定,齒圈與行星輪相嚙合,行星輪 與太陽輪相嚙合,三個太陽輪套裝在輸出軸上,三級NGW型行星輪系連續傳動, 最後輸出軸通過花鍵聯軸器與滾筒一起轉動。該結構效率較低,噪音較大。離 合時採用第三級分離,這樣會造成放繩吋滾筒上無阻力,易亂繩。行星輪級數 多,摩擦較大,造成減速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機械效率較高,離合平穩可靠 的電動絞盤。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電動絞盤,包括行 星輪系、離合機構和減速器殼體,所述行星輪系包括一級太陽輪、 一級行星輪、 二級太陽輪、二級行星輪和固定在減速器殼體內的定齒圈,所述一級行星輪為 雙聯齒輪,雙聯齒輪上的小齒輪與所述定齒圈嚙合,雙聯齒輪上的大齒輪與所 述一級太陽輪嚙合,所述離合機構設置在一級太陽輪、 一級行星輪和定齒圈組 成的第一級傳動的一側。
具體的,所述離合機構包括離合齒輪、離合彈簧、離合凸輪和離合手輪,所述離合齒輪和離合彈簧套裝在離合凸輪上,離合齒輪可與所述定齒圈嚙合, 所述離合凸輪一端沿圓周間隔均布有凸臺,所述離合齒輪的輪輻輻板一側沿圓 周間隔均布有與凸臺接觸的斜面,所述離合凸輪和離合手輪固定連接在一起。
作為優選,所述斜面凹設於輪輻輻板一側,這樣可以節約材料。
作為優選,所述凸臺上與離合齒輪的接觸部位設有圓角,以使得離合齒輪 和離合凸輪之間的相對運動更為順暢。
作為優選,所述離合凸輪一端設有安裝孔,所述離合手輪上設有與離合凸 輪上的安裝孔相匹配的安裝孔,通過彈性圓柱銷固定離合凸輪和離合手輪。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用雙聯齒輪代替了原先的兩級行星 齒輪,將第一,二級行星輪減速機構合併成一級,高速級採用NW型嚙合方式,
以增大傳動比,低速級採用NGW嚙合方式,以提高齒輪傳動的承載能力,從而 使得該電動絞盤整機的機械效率較高。用離合凸輪帶動離合齒輪軸向運動,傳 動平穩性較好,噪音較小。離合機構布置在第一級傳動上,大手輪轉動,採用 花鍵的形式進行傳遞動力,離合平穩可靠,操縱方便。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動絞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離合凸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離合凸輪的R-R向視圖。
圖4為離合凸輪的側視圖。
圖5為圖4中凸臺的T向視圖。
圖6為離合齒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離合齒輪的側視圖。圖8為離合齒輪的輪輻斜面展開圖。 圖9為離合手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io為離合彈簧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離合彈簧的展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電動絞盤,包括電機l、傳動杆2、行星輪系、離合 機構、減速器殼體5和滾筒6。所述行星輪系包括一級太陽輪31、 一級行星輪 32、 二級太陽輪34、 二級行星輪35和固定在減速器殼體內的定齒圈33。其中 一級行星輪32採用雙聯齒輪,雙聯齒輪上的小齒輪與所述定齒圈33嚙合,雙 聯齒輪上的大齒輪與所述一級太陽輪31嚙合,所述定齒圈33與一級行星輪32 相嚙合,從而在高速級形成NW型嚙合方式,增大了傳動比。包括二級太陽輪 34、 二級行星輪35的二級行星輪組件採用NGW嚙合方式,提高了齒輪傳動的 承載能力。最後輸出軸通過花鍵聯軸器與滾筒6 —起轉動。所述離合機構包括 離合齒輪41、離合彈簧42、離合凸輪43和離合手輪44,該離合機構設置在一 級太陽輪31、 一級行星輪32和定齒圈33組成的第一級傳動的一側,採用花鍵 的形式進行動力傳遞。所述離合齒輪41和離合彈簧42套裝在離合凸輪43上, 所述離合齒輪41可軸向移動,從而可實現離合齒輪41與所述定齒圈33的分離 與嚙合。轉動離合手輪44,由於離合彈簧42的作用可使離合齒輪41與定齒圈 33分離;反向轉動離合手輪44,用離合凸輪43帶動離合齒輪41軸向運動,可 使得離合齒輪41與定齒圈33嚙合。
如圖2至5所示,離合凸輪43 —端沿圓周間隔均布有凸臺431,在凸臺431 上與離合齒輪41的接觸部位設有圓角433。在離合凸輪43另一端設有安裝孔 432。如圖6至8所示,所述離合齒輪41的輪輻輻板一側沿圓周間隔:1^布離合凸輪凸臺431接觸的斜面411,為節約材料,所述斜面411凹設於輪輻輻板 一側。如圖9所示,在離合手輪44上設有與離合凸輪43上的安裝孔432相匹 配的安裝孔442,這樣就可以通過彈性圓柱銷45固定離合凸輪43和離合手輪 44。如圖11所示,離合彈簧的展開圖為一圓環形。
權利要求1. 電動絞盤,包括行星輪系、離合機構和減速器殼體(5),其特徵在於所述行星輪系包括一級太陽輪(31)、一級行星輪(32)、二級太陽輪(34)、二級行星輪(35)和固定在減速器殼體內的定齒圈(33),所述一級行星輪(32)為雙聯齒輪,雙聯齒輪上的小齒輪與所述定齒圈(33)嚙合,雙聯齒輪上的大齒輪與所述一級太陽輪(31)嚙合,所述離合機構設置在一級太陽輪(31)、一級行星輪(32)和定齒圈(33)組成的第一級傳動的一側。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絞盤,其特徵在於所述離合機構包括離合齒輪(41)、離合彈簧(42)、離合凸輪(43)和離合手輪(44),所述離合齒輪(41) 和離合彈簧(42)套裝在離合凸輪(43)上,離合齒輪(41)可與所述定齒 圈(33)嚙合,所述離合凸輪(43) —端沿圓周間隔均布有凸臺(431),所 述離合齒輪(41)的輪輻輻板一側沿圓周間隔均布有與凸臺(431)接觸的斜 面(411),所述離合凸輪(43)和離合手輪(44)固定連接在一起。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電動絞盤,其特徵在於所述斜面(411)凹設於輪輻輻 板一側。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電動絞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臺(431)上與離合齒輪(41)的接觸部位設有圓角(433)。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電動絞盤,其特徵在於所述離合凸輪(43) —端設有 安裝孔(432),所述離合手輪(44)上設有與離合凸輪上的安裝孔(432)相匹配的 安裝孔(442),通過彈性圓柱銷(45)固定離合凸輪(43)和離合手輪(4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絞盤,包括行星輪系、離合機構和減速器殼體,所述行星輪系包括一級太陽輪、一級行星輪、二級太陽輪、二級行星輪和固定在減速器殼體內的定齒圈,所述一級行星輪為雙聯齒輪,雙聯齒輪上的小齒輪與所述定齒圈嚙合,雙聯齒輪上的大齒輪與所述一級太陽輪嚙合,所述離合機構設置在一級太陽輪、一級行星輪和定齒圈組成的第一級傳動的一側。本實用新型用雙聯齒輪代替了兩級行星齒輪,將第一,二級行星輪減速機構合併成一級,從而使得該電動絞盤整機的機械效率較高。用離合凸輪帶動離合齒輪軸向運動,傳動平穩性較好,噪音較小。離合機構布置在第一級傳動上,大手輪轉動,採用花鍵的形式進行傳遞動力,離合平穩可靠,操縱方便。
文檔編號B66D1/02GK201313797SQ20082016691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4日
發明者張國綱, 王明強 申請人:浙江諾和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