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簡介 李治是怎麼死的?
2023-12-10 22:08:22 3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三個嫡子,母親是長孫皇后,生於公元628年,在兄弟中排行老九。唐太宗為其取名李治,乳名雉奴,字為善。
李治生於628年7月21,去世於683年12月27日,在位時間是649至683年。因為唐太宗幾個兒子中,真沒一個蠢笨之輩,所以在位之時,李治還是幹了許多實事的。雖然出了武則天這個女皇,但是卻並不能否認李治的政績。
史料記載,唐高宗李治少時聰慧過人,從小就有仁愛仁慈之風,為人寬厚大度,和睦兄弟。稍長之後,跟隨著作郎蕭德言學習《孝經》。
有一次唐太宗問他:「你認為《孝經》中什麼最重要?」
李治回答:「我認為」孝「最重要的是要侍奉雙親孝順父母,長大之後敬重君主,然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長孫皇后去世之時,李治悲傷難忍,悲哀之色感動左右之人。唐太宗因此更加疼愛李治,不久任命他為右武候大將軍。
唐太宗最開始將李治當作皇子寵愛,因為最開始的太子是李承乾,而太宗根本沒有換太子的想法。後來李承乾與四子李泰兄弟相爭,最後兩人都無緣皇位,李治被唐太宗立為太子。
成為太子之後,唐高宗才將李治當成是繼承人來培養。而李治本人聰慧,又十分孝順唐太宗,所以安安穩穩的的等到了繼位之時。
據說的當初唐太宗生了一個瘡,李治孝順太宗,親口將傷口裡面的膿水吸出。唐太宗感動不已,多番稱讚李治。
唐太宗去世之後,李治繼承皇位,高原永徽。因為太子妃王氏是唐太宗親自為她選擇的正室,所以李治繼位之初理所當然的將王氏立為皇后。
而武則天早在太宗時期,就與李治聯繫。後來李治將武則天從感業寺接回宮,此後寵愛有加。武則天有心機,在王氏面前表現的乖巧聽話,因此王氏經常在李治面前稱讚。武則天更加受寵,最後寵冠後宮。
隨著李治越發喜愛武則天,終於到了想將王氏廢除,立武則天為後的一天。唐太宗去世之前,為李治選擇的輔政大臣長孫無忌、李繼等強烈反對。但是李治說一不二,最終廢王氏,立武氏為後。
唐高宗李治為政前期頗有政績,他遵循唐太宗的政策,延續貞觀之風,國泰民安,創「永徽之治」。
但是後期因為他經常頭暈目眩,甚至嚴重到不能處理政務的情況。最終野心勃勃的武則天,趁機幹政,並漸漸將國家大權掌握在手中。
當唐高宗下令稱天王,武則天為天后,二聖並存之時,實際上李治已經不能在壓制武則天了。
他本身就病重,後來又經歷泰山封禪等大事,身體情況每況日下。終於在永淳二年在貞觀殿去世,享年五十六歲。
李治去世後上諡號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後改諡為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葬乾陵。
皇太子在李治靈柩前繼位,但是後來的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有野心有手段的武則天,最終廢了皇帝,自己稱帝建國周,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