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動聯軸盤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6:30:02 2
專利名稱:浮動聯軸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連接兩側零部件或軸並傳遞動力的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楔橫軋機用浮動聯軸盤。
背景技術:
楔橫軋機是一種常用高效鍛壓設備,這種設備上下設置有兩個軋輥,兩個軋輥用於安裝軋模,主電動機經過齒輪減速後驅動中間齒輪,中間齒輪與上軋輥齒輪和下軋輥齒輪嚙合,驅動上、下軋輥同向同步轉動,由於工件的軋制直徑不同,需要通過調整上軋輥的位置來調整兩軋輥之間的輥距,這時上軋輥齒輪與上軋輥之間設置的傳動裝置萬向節起作用,保證了中間齒輪與上軋輥的傳動比始終為1,使上下軋輥同向同步轉動,但是,採用萬向節傳動裝置需要將齒輪箱和楔橫軋機主機分開設置,佔地面積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實現軋輥的徑向調節、保證傳動比為1和體積小的浮動聯軸盤。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措施實現的浮動聯軸盤,包括主動盤和浮動盤,所述主動盤的一側中間設置有滑槽,所述浮動盤的兩側中間設置有與所述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動凸塊。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特點還有,所述主動盤的一側中間設置有圓柱形突起,所述圓柱形突起的中間設置有所述滑槽。所述浮動盤兩側的所述滑動凸塊互相垂直。所述主動盤的圓周上設置有若干螺栓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使用時,主動盤與楔橫軋機的上軋輥齒輪固定連接,浮動盤一側的滑動凸塊嵌入主動盤的滑槽內,浮動盤另一側的滑動凸塊嵌入設置在楔橫軋機的上軋輥一側的滑動連接槽內;通過主動盤與浮動盤將兩側的上軋輥齒輪和上軋輥連接起來,不僅能夠正常傳遞力矩,而且還能保證傳動比始終為1的條件下實現上軋輥的徑向調節,使楔橫軋機的上下兩軋輥同向同步轉動,另外設置在上軋輥齒輪內,體積小不需要佔用額外的空間。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主動盤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右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浮動盤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左視圖。其中,附圖標記為1、主動盤;2、浮動盤;3、滑動凸塊;4、螺栓孔;5、圓柱形突起;6、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方案進行闡述。參見圖1、圖2、圖3、圖4和圖5,本實用新型是浮動聯軸盤,包括主動盤1和浮動盤2,主動盤1的一側中間設置有圓柱形突起5,圓柱形突起5的中間設置有滑槽6,浮動盤 2的兩側中間設置有與滑槽6配合使用的滑動凸塊3 ;浮動盤2兩側的滑動凸塊3互相垂直;主動盤1的圓周上設置有若干螺栓孔4。本實用新型的各個結合面之間均設置有銅板, 提高使用壽命。使用時,主動盤1與楔橫軋機的上軋輥齒輪固定連接,浮動盤2 —側的滑動凸塊3 嵌入主動盤1的滑槽6內,浮動盤2另一側的滑動凸塊3嵌入設置在楔橫軋機的上軋輥一側的滑動連接槽內;通過主動盤1一側的滑槽6與浮動盤2 —側的滑動凸塊3配合使用將兩側的上軋輥齒輪和上軋輥連接起來,當在一定距離內向上或向下移動上軋輥調節上下軋輥之間的距離時,滑動凸塊3與滑槽6之間或者滑動凸塊3與上軋輥一側的滑動連接槽之間會產生一定的相對滑動,從而能夠在不影響正常的力矩傳遞且能保證傳動比始終為1的情況下,實現上軋輥與下軋輥之間距離的調節,調節方便。本實用新型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徵可以通過或採用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 當然,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並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浮動聯軸盤,其特徵是,包括主動盤和浮動盤,所述主動盤的一側中間設置有滑槽, 所述浮動盤的兩側中間設置有與所述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動凸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動聯軸盤,其特徵是,所述主動盤的一側中間設置有圓柱形突起,所述圓柱形突起的中間設置有所述滑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動聯軸盤,其特徵是,所述浮動盤兩側的所述滑動凸塊互相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動聯軸盤,其特徵是,所述主動盤的圓周上設置有若干螺栓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浮動聯軸盤,其特徵是,所述主動盤的圓周上設置有若干螺栓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浮動聯軸盤,包括主動盤和浮動盤,主動盤的一側中間設置有滑槽,浮動盤的兩側中間設置有與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動凸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不僅能夠正常傳遞力矩,而且還能保證傳動比始終為1的條件下實現上軋輥的徑向調節,使楔橫軋機的上下兩軋輥同時同步轉動,另外設置在上軋輥齒輪內,體積小不需要佔用額外的空間。
文檔編號B21B35/14GK202263779SQ20112042251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31日
發明者袁廷香 申請人:濟南瑞力得數控機械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