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土壤鑽孔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20:23:1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土壤鑽孔工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土壤鑽孔裝置。
背景技術:
在樹苗培育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樹苗的美觀程度,需要讓樹苗的主幹豎直向上生長,而在樹苗生長的過程中易出現彎折或向一側生長的現象,因此需要對樹苗的樹型進行糾正。現有技術中糾正樹型的做法是在樹苗的一側豎直插入一根或多根竹竿,然後將樹苗與竹竿捆綁在一起,樹苗即可沿著竹竿的延伸方向向上生長,而為了保證在樹苗生長的過程中竹竿不發生偏移,需要將竹竿插入一定的深度,而目前一般都是通過有榔頭或其餘重物敲擊的方式使竹竿插入土壤中,插入過程較為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土壤鑽孔裝置,具有預先鑽孔、使竹竿插入土壤的過程更加方便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土壤鑽孔裝置,包括電鑽、固定在所述電鑽動力輸出端的固定座、用於在土壤上鑽孔的鑽杆、以及用於將鑽杆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組件。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需要對樹苗進行樹型糾正時,啟動電鑽,在鑽杆在電機的驅動下轉動,將鑽杆插入樹苗周邊合適的位置,並豎直向下按壓,在按壓的過程中土壤隨著鑽杆的轉動而在土壤上留下鑽孔,鑽杆插入合適的深度後拔出,隨後再將竹竿插入鑽孔中,將樹苗綁縛在竹竿上即可完成樹型糾正;由於通過電鑽帶動鑽杆轉動在樹苗周邊鑽孔,而無需耗費大量的人力將竹竿敲擊固定在地面上,因而竹竿插入土壤中更加輕鬆、方便,且可以在電鑽的驅動下打出更深的孔,使竹竿固定的更加穩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套接在所述鑽杆上且螺紋連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套、設置在所述固定套上的固定環、以及設置在所述鑽杆上且與所述固定環相牴觸的限位臺階。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安裝鑽杆時,先將鑽杆套在固定座內,然後將固定套擰緊在固定座上至固定環抵緊在限位臺階上,即可將鑽杆固定在電鑽上,鑽杆在固定環和限位臺階之間摩擦力的作用下,在鑽孔時不會輕易的發生轉動,安裝過程簡單方便;同時,由於需要進行樹型糾正的樹苗的直徑不同,需要選擇竹竿的直徑也不同,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竹竿的直徑選擇不同管徑的鑽杆,從而使竹竿插入土壤更加快速、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套上螺紋連接有穿設於所述鑽杆的固定件。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件可以進一步限制鑽杆發生轉動,減少在鑽孔的過程中鑽杆發生轉動,而影響鑽孔的進行,且固定過程簡單快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鑽杆為中空杆體,且在所述鑽杆的上部分開設有出泥口。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鑽孔時,泥土可以進入到鑽杆內,從而在鑽孔的過程中減小了土壤對鑽杆的阻力,使鑽孔工作更加方便;在鑽孔完成後可以由鑽杆的端部插入木桿等將進入鑽杆中的泥土由出泥口排出,從而方便下一次的鑽孔過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杆體的內壁上位於所述出泥口的上方設有擋泥板。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進行多次鑽孔作業時,積聚在鑽杆內的泥土會越來越多,當泥土積聚的量達到與擋泥板相接觸時,若繼續進行鑽孔作業,後進入鑽杆中的泥土就會推動鑽杆中的泥土由出泥口排出,從而使多次鑽孔可以連續進行;同時,在清理時,擋泥板可以防止泥土進入到鑽杆的更深處而無法排出,提高了清理效率和清理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擋泥板朝向所述出泥口傾斜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擋板可以給泥土提供一個滑動的軌道,使泥土更容易排出鑽杆。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擋泥板上沿所述出泥口的開口方向設有多個切泥刀片。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泥土接觸擋泥板使,切泥刀片可以對泥土進行分切的作用,使泥土不會過於板結,泥土更加容易排出鑽杆。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鑽杆的下端設有螺旋狀的鑽泥刀片。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鑽杆對土壤施力更加方便,使鑽孔過程更加容易。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鑽杆呈倒錐形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泥土進入到鑽杆後,越向鑽杆內部移動與鑽杆內壁之間的距離越遠,從而位於鑽杆內部的泥土更容易鬆散,杆體內的泥土更加容易排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鑽杆的錐度為1-3°。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1-3°的錐度可以在保證滿足鑽杆鑽孔要求的基礎上,使泥土排出更加方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過設置電鑽、鑽杆和固定組件,可以預先對土壤進行鑽孔後插入竹竿,而無需耗費大量的人力將竹竿敲擊固定在地面上,因而竹竿插入土壤中更加輕鬆、方便,且可以在電鑽的驅動下打出更深的孔,使竹竿固定的更加穩定;
其二,設置出泥口、擋泥板和切泥刀片,方便對進入鑽孔內的泥土進行清理;
其三,設置鑽泥刀片,使鑽杆更容易對土壤施力,鑽孔過程更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施例沿鑽杆軸線方向的剖視圖。
圖中:1、電鑽;2、固定座;3、鑽杆;31、出泥口;32、擋泥板;33、切泥刀片;34、鑽泥刀片;41、固定套;42、固定環;43、限位臺階;5、固定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土壤鑽孔裝置,如圖1所示,電鑽1的動力輸出端焊接有固定座2,從而固定座2可以在電鑽1啟動時轉動,電鑽1為市售的通用電鑽1,具有質量輕、可隨身攜帶的優點,固定座2上開設有稜孔,稜孔內套接有鑽杆3,鑽杆3通過固定組件固定在固定座2上。
如圖3所示,固定組件包括套接在鑽杆3上且螺紋連接在固定座2上的固定套41、設置在固定套41上的固定環42、以及設置在鑽杆3上且與固定環42相牴觸的限位臺階43,固定套41與固定環42一體成型,固定套41長於固定座2,且內壁上設有內螺紋,固定座2的外壁上設有與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從而固定套41可以螺紋連接在固定座2上;鑽杆3的上端設置成與稜孔相配合的稜柱形連接頭,連接頭插入稜孔中,從而鑽杆3可以隨著固定座2的轉動而轉動,限位臺階43形成於連接頭和鑽杆3主體之間,固定套41擰緊在固定座2上時,固定環42牴觸在限位臺階43上從而將限位臺階43壓緊,使鑽杆3固定在固定座2上;
如圖3所示,為了進一步將鑽杆3固定在固定座2上,在固定套41上還螺紋連接有固定件5,固定件5採用螺栓,在鑽杆3上開設有通孔,固定件5穿過固定套41且穿設在通孔中從而可以進一步將鑽杆3固定。
如圖1和圖2所示,鑽杆3為中空杆體,鑽杆3整體呈倒錐形,且錐度在1-3°之間,鑽杆3的下端一體成型有螺旋狀的鑽泥刀片34,鑽泥刀片34的截面呈三角形;在鑽杆3的上部分開設有出泥口31,出泥口31的弧度佔鑽杆3圓周的1/2-1/3,其長度為10-15cm,在鑽杆3的內壁上設有焊接有擋泥板32,擋泥板32朝向出泥口31傾斜設置,擋泥板32的上端與出泥口31的上端相平齊,從而形成類似滑道的結構,使泥土可以沿擋泥板32滑出出泥口31;在擋泥板32上還焊接有多個切泥刀片33,切泥刀片33沿出泥口31的開口方向延伸,泥土與切泥刀片33接觸時可以被切泥刀片33切割而鬆散開來,從而更容易從出泥口31排出。
安裝鑽杆3時,先將鑽杆3套在固定座2內,然後將固定套41擰緊在固定座2上至固定環42抵緊在限位臺階43上,再將固定件5擰入,即可將鑽杆3固定在電鑽1上,鑽杆3在固定環42和限位臺階43之間摩擦力的作用下,在鑽孔時不會輕易的發生轉動,安裝過程簡單方便;
需要對樹苗進行樹型糾正時,啟動電鑽1,鑽杆3在電機的驅動下轉動,將鑽杆3插入樹苗周邊合適的位置,並豎直向下按壓,在按壓的過程中土壤隨著鑽杆3的轉動而在土壤上留下鑽孔,鑽杆3插入合適的深度後拔出,隨後再將竹竿插入鑽孔中,將樹苗綁縛在竹竿上即可完成樹型糾正;
鑽孔完成後,可以由鑽杆3的端部插入木桿等將進入鑽杆3中的泥土有出泥口31排出,從而方便下一次的鑽孔過程,當進行多次鑽孔作業時,積聚在鑽杆3內的泥土會越來越多,當泥土積聚的量達到與擋泥板32相接觸時,若繼續進行鑽孔作業,後進入鑽杆3中的泥土就會推動鑽杆3中的泥土由出泥口31排出,從而使多次鑽孔可以連續進行;同時,在清理時,擋泥板32可以防止泥土進入到鑽杆3的更深處而無法排出,提高了清理效率和清理效果;
由於通過電鑽1帶動鑽杆3轉動在樹苗周邊鑽孔,而無需耗費大量的人力將竹竿敲擊固定在地面上,因而竹竿插入土壤中更加輕鬆、方便,且可以在電鑽1的驅動下打出更深的孔,使竹竿固定的更加穩定;同時,由於需要進行樹型糾正的樹苗的直徑不同,需要選擇竹竿的直徑也不同,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竹竿的直徑選擇不同管徑的鑽杆3,從而使竹竿插入土壤更加快速、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