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聯合收割機配套的具有拋撒功能的切碎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16:19:45 2
專利名稱:與聯合收割機配套的具有拋撒功能的切碎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農業裝備技術領域,特別是與聯合收割機配套的切碎裝置結構技 術。
背景技術: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進展,種植業中大量應用了聯合收割機,同時,聯合收割機還配 套了可將秸杆進行切碎的切碎裝置,已大大地降低了農業作業勞動強度,解放了大量的勞 動力。但目前與聯合收割機配套的切碎裝置只將切碎的秸稈在農田中成堆放置,為了進行 後續種植,需要農民進行人工拋撒,方能進行秸稈還田作業。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設計一種帶拋撒功能的切碎裝置,可解決農民人工勞動問 題,也為下一步種植爭取時間。本實用新型包括布置在切碎裝置箱體上的切碎刀軸,連接在所述切碎刀軸外端的 切碎動力傳輸帶輪,在所述切碎裝置箱體的下端支撐拋撒葉輪,所述拋撒葉輪通過傳動機 構與切碎動力傳輸帶輪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原有秸稈切碎裝置上安裝拋撒裝置,可使秸稈切碎後通過拋撒 部件的拋撒,使切碎秸稈在地面上拋撒均勻,切碎秸稈在地面上鋪成薄薄的一層,即有利於 秸杆還田機具的作業,還可以減輕農民的拋撒勞動強度,縮短農民在秸稈拋撒上所用的時 間。另,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與切碎動力傳輸帶輪連接的拋撒動力傳輸 帶,所述拋撒葉輪連接在拋撒軸的上端,所述拋撒軸的下端連接在一對配合的傳動錐齒輪 組的一端,所述傳動錐齒輪組支撐在固定在切碎裝置箱體下端的拋撒箱體內,所述傳動錐 齒輪組的另一端連接一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連接拋撒帶輪,所述拋撒帶輪連接在 拋撒動力傳輸帶的另一端。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傳動軸管1、拋撒帶輪2、軸承3、切碎裝置箱體4、拋撒 動力動力傳輸帶5、切碎刀軸6、軸承蓋7、切碎動力傳輸帶輪8、鍵9、軸承10、切碎裝置動力 輸入帶輪11、緊固螺栓12、切碎裝置箱體上蓋板13、秸稈切碎刀座14、切碎刀片15、緊固螺 栓16、軸承端蓋17、軸承18、拋撒軸19、傳動錐齒輪組20、拋撒箱體21、拋撒葉輪22、傳動軸 23、定刀片24等組成。秸稈切碎刀片15安裝在秸稈切碎刀座14上,秸稈切碎刀座14焊接在切碎刀軸6上,切碎刀軸6由軸承10和軸承18支撐。切碎刀軸6左端裝有切碎動力輸入帶輪8,切碎 刀軸6的動力通過切碎裝置動力輸入帶11傳入並通過切碎刀軸6,秸稈切碎刀座14帶動秸 稈切碎刀片15高速轉動,與定刀片22協同作用將來自聯合收割機的秸稈切碎。拋撒動力傳輸帶5與切碎動力傳輸帶輪8連接,拋撒葉輪22連接在拋撒軸19的 上端,拋撒軸19的下端連接在一對配合的傳動錐齒輪組20的一端,傳動錐齒輪組20支撐 在固定在切碎裝置箱體4下端的拋撒箱體21內。傳動錐齒輪組20的另一端連接一傳動軸 23,傳動軸23的另一端連接拋撒帶輪2,拋撒帶輪2連接在拋撒動力傳輸帶5的另一端。拋撒工作原理切碎動刀傳輸帶輪8通過拋撒動力傳輸帶5、拋撒帶輪2、傳動錐齒 輪組20,傳送到拋撒軸16上,拋撒軸19上端裝有拋撒葉輪22,拋撒葉輪22的高速轉動可 實現將切碎後的短秸稈的拋撒,使其在地面上均勻鋪開。
權利要求與聯合收割機配套的具有拋撒功能的切碎裝置,包括布置在切碎裝置箱體上的切碎刀軸,連接在所述切碎刀軸外端的切碎動力傳輸帶輪,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切碎裝置箱體的下端支撐拋撒葉輪,所述拋撒葉輪通過傳動機構與切碎動力傳輸帶輪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與聯合收割機配套的具有拋撒功能的切碎裝置,其特徵在於所 述傳動機構包括與切碎動力傳輸帶輪連接的拋撒動力傳輸帶,所述拋撒葉輪連接在拋撒軸 的上端,所述拋撒軸的下端連接在一對配合的傳動錐齒輪組的一端,所述傳動錐齒輪組支 撐在固定在切碎裝置箱體下端的拋撒箱體內,所述傳動錐齒輪組的另一端連接一傳動軸, 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連接拋撒帶輪,所述拋撒帶輪連接在拋撒動力傳輸帶的另一端。
專利摘要與聯合收割機配套的具有拋撒功能的切碎裝置,屬農業裝備技術領域,特別是與聯合收割機配套的切碎裝置結構技術。包括布置在切碎裝置箱體上的切碎刀軸,連接在所述切碎刀軸外端的切碎動力傳輸帶輪,在所述切碎裝置箱體的下端支撐拋撒葉輪,所述拋撒葉輪通過傳動機構與切碎動力傳輸帶輪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原有秸稈切碎裝置上安裝拋撒裝置,可使秸稈切碎後通過拋撒部件的拋撒,使切碎秸稈在地面上拋撒均勻,切碎秸稈在地面上鋪成薄薄的一層,既有利於秸稈還田機具的作業,還可以減輕農民的拋撒勞動強度,縮短農民在秸稈拋撒上所用的時間。
文檔編號A01F29/12GK201557409SQ200920283859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日
發明者任海良, 季偉, 張華 , 張洪程, 張瑞宏, 戴其根, 沈輝, 王明友, 管榮根, 薛學彪, 高曉宏 申請人: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