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打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10:58:30
專利名稱:一種打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液壓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打料機構。
背景技術:
當液壓機對產品壓製成型後,液壓機的滑塊帶動上模具上行,由於 在產品壓制過程中的壓合力較大,產品通常會貼合在滑塊的下側,也即 貼合在上模具的下側,此時通常需要打料裝置將其產品從上模具上打 落,以便進行下一輪的壓制工作。打料裝置一般分為機械打料和液壓打 料兩種方式,然而現有的打料機構在將產品自上模具的下側打落後一般 不能自動回復原位,通常均是依靠外力作用而使打料機構回到原始位 置,因此大大降低了產品的生產速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打料機構,其在打料完畢後能夠自動 回復原位,構造簡單且響應快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打料機構, 打料缸固定設置在滑塊上,打料缸中設有沿其限制方向運動的柱塞,柱 塞的下端連接有打料杆,所述的打料杆由上而下貫穿滑塊的本體,柱塞 在打料缸中的行程使得打料杆能夠伸出滑塊下方的上模具的外側,所述 的打料杆上設置有彈性復位元件。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在實際工作時,柱塞在油壓的作用下向下運 動,同時帶動打料杆向下運動,打料杆由上而下貫穿滑塊的本體並延伸 至滑塊下方的上模具的外側,從而使得與上模具貼合在一起的產品與上 模具分離開來,由於打料杆上設置有彈性復位元件,因此打料杆在打料 結束後可以在彈性復位元件的作用下自動回復原位,為下一輪打料工作 做準備,從而大大加快了產品的生產速度,而且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且 響應快捷。
圖1是打料機構與滑塊的位置關係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打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 3所示, 一種打料機構,打料缸10固定設置在滑塊60上, 打料缸10中設有沿其限制方向運動的柱塞20,柱塞20的下端連接有打 料杆21,所述的打料杆21由上而下貫穿滑塊60的本體,柱塞20在打 料缸10中的行程使得打料杆21能夠伸出滑塊60下方的上模具的外側, 所述的打料杆21上設置有彈性復位元件40。
所述的彈性復位元件40有多種實現方式,比如採用油氣彈簧、空氣 彈簧或其他液壓彈性元件,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如圖3所示, 所述的彈性復位元件40為壓縮彈簧。
壓縮彈簧憑藉其自身良好的壓縮性能便可以使打料杆回復原位,而 且相對於油氣彈簧、空氣彈簧及其他液壓彈性元件,壓縮彈簧構造簡單 且造價低,有利於維修保養和降低成本,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
如圖1、 2所示,所述的打料缸IO、柱塞20、打料杆21以及彈性復 位元件40共同構成打料機構A,所述的打料機構A對稱地設置在滑塊 60的兩側。
將打料機構A對稱地設置在滑塊60的兩側,則在打料時,打料杆 21對上模具下側的產品的作用力就比較均衡,有利於產品與上模具的順 利脫離,相應的加快了打料的速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如圖2所示,所述的打料機構A設置為2或4或6或8個。 柱塞20以及打料杆21的軸線方向可以與滑塊60的運動方向相同 或相異,當所述的方向相異時,打料杆21打料時並不是與被打的產品 垂直相交,而是將與被打的產品呈一定的夾角,如此便相對減小了打料 的力度。因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如圖3所示,所述的柱塞20 以及打料杆21的軸線方向與滑塊60的運動方向相同。在這種情況下, 打料杆21打料時與被打的產品垂直相交,打料杆21的打料的力度全部作用在被打的產品上,從而提高了打料的速度。
如圖3所示,所述的打料缸10的上端設置有進油管11,打料缸IO 的內部環面的下側沿其軸向均勻地設置有若干道密封圈72,密封圈72 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打料時液壓油自進油管ll注入,柱塞20在液壓 油的作用下帶動打料杆21向下運動並打料,密封圈72的設置防止了液 壓油的滲漏,使得打料工作可以穩定順利地進行。
所述的壓縮彈簧可以設置在打料杆21的四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 優選方案,所述的壓縮彈簧套設在打料杆21上,壓縮彈簧40的一端頂 靠在柱塞20的下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滑塊60的上端面上。
當壓縮彈簧套設在打料杆21上時,壓縮彈簧的彈力方向與打料杆 21的軸線方向相重合,因而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壓縮彈簧的性能,使得 打料杆可以順利的回覆原位。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的柱塞20與打料杆21之 間設置有打料塊30,壓縮彈簧的一端頂靠在打料塊30的下端面上,另 一端抵靠在滑塊60的上端面上。
在柱塞20與打料杆21之間設置打料塊30可以有效地減少打料杆 21的長度,從而減小了打料杆21的細長比和加工難度,增加了打料杆 21的穩定性,也就相應地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如圖3所示,所述的打料塊 30包括設置在柱塞20下方的打料柱31,打料柱31的兩側對稱設置有 連接件32,壓縮彈簧相應地對稱設置在打料柱31的兩側,壓縮彈簧的 一端頂靠在連接件32的下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滑塊60的上端面上。
上述設置方式進一步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穩定性,而且增加了打料 機構的回覆原位的力度,從而可以使得打料機構在打料完畢後可以更快 地回復原位,並進一歩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
如圖3所示,所述的滑塊60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端設有開口的定 位套50,定位套50的軸線與柱塞20的軸線互相平行,所述的壓縮彈簧的一端頂靠在連接件32的下端面上,另一端伸入定位套50的開口端並
抵靠在其內端面上。
定位套50的設置有利於壓縮彈簧的安裝定位,同時也進一步提高 了打料機構工作的穩定性,有利於打料工作的順利進行。
權利要求1、一種打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打料缸(10)固定設置在滑塊(60)上,打料缸(10)中設有沿其限制方向運動的柱塞(20),柱塞(20)的下端連接有打料杆(21),所述的打料杆(21)由上而下貫穿滑塊(60)的本體,柱塞(20)在打料缸(10)中的行程使得打料杆(21)能夠伸出滑塊(60)下方的上模具的外側,所述的打料杆(21)上設置有彈性復位元件(4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打料缸 (10)、柱塞(20)、打料杆(21)以及彈性復位元件(40)共同構成打料機構(A),所述的打料機構(A)對稱地設置在滑塊(60)的兩側。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柱塞(20) 以及打料杆(21)的軸線方向與滑塊(60)的運動方向相同。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打料缸 (10)的上端設置有進油管(11),打料缸(10)的內部環面的下側沿其軸向均勻地設置有若干道密封圈(72),密封圈(72)所在的平面互 相平行。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 復位元件(40)為壓縮彈簧。
6、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打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打料機構 (A)設置為2或4或6或8個。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打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縮彈 簧套設在打料杆(21)上,壓縮彈簧(40)的一端頂靠在柱塞(20)的 下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滑塊(60)的上端面上。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打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柱塞(20) 與打料杆(21)之間設置有打料塊(30),壓縮彈簧的一端頂靠在打料 塊(30)的下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滑塊(60)的上端面上。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打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打料塊 (30)包括設置在柱塞(20)下方的打料柱(31),打料柱(31)的兩側對稱設置有連接件(32),壓縮彈簧相應地對稱設置在打料柱(31)的兩側,壓縮彈簧的一端頂靠在連接件(32)的下端面上,另一端抵靠 在滑塊(60)的上端面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打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滑塊(60) 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端設有開口的定位套(50),定位套(50)的軸線 與柱塞(20)的軸線互相平行,所述的壓縮彈簧的一端頂靠在連接件(32) 的下端面上,另一端伸入定位套(50)的開口端並抵靠在其內端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液壓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打料機構。本實用新型中打料缸固定設置在滑塊上,打料缸中設有沿其限制方向運動的柱塞,柱塞的下端連接有打料杆,所述的打料杆由上而下貫穿滑塊的本體,柱塞在打料缸中的行程使得打料杆能夠伸出滑塊下方的上模具的外側,所述的打料杆上設置有彈性復位元件。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由於打料杆上設置有彈性復位元件,因此打料杆在打料結束後可以在彈性復位元件的作用下自動回復原位,為下一輪打料工作做準備,從而大大加快了產品的生產速度,而且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且響應快捷。
文檔編號B30B15/32GK201283673SQ20082021572
公開日2009年8月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7日
發明者袁隆秀 申請人:合肥鍛壓工具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