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1毫米間距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15:07:05 2

本實用新型連接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1毫米間距連接器。
背景技術:
連接器應用越來越廣泛,從小型器械到大型設備都離不開連接器進行數據和電能的傳輸,現在追求設備以及儀器的小型化,那麼設備內部的連接器也同樣也來越小型化,目前的電子電路中,有著複雜的電力線,在轉接的時候必須要用到轉接器,如果每一條線路設置單一的連接器,大量的線路必然造成繁瑣的連接安裝,必須要一種統一規範的連接器對線路進行統一的連接,目前的1.0連接器連接複雜,在操作的時候很不方便,另外,連接器的連接電壓不高,很容易在大電壓下造成損毀,帶來嚴重的後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1毫米間距連接器,操作方便,安裝整齊,抗壓力強,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1毫米間距連接器,包括外部蓋板,所述外部蓋板旁安裝有鎖扣,在外部蓋板下方安裝有接線引腳,所述外部蓋板的側面設有logo板面,在外部蓋板的內部安裝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外表附著有絕緣層,在絕緣層的中間安裝插槽,所述插槽中間安裝有鎖條。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接線引腳按照電氣標準設置有8,10,14,或者16個,且每個接線引腳之間間距是1.0±0.05mm。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插槽和鎖條嚙合在一起, 且均採用Phosphor Bronze材質。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絕緣層兩面之間的間距是2.60mm,且採用LCP塑料製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插槽呈U字型且插槽的外部和接線引腳連接在一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器本體上安裝有吸扣,可以靈活使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1.0間距連接器,兩個引腳接口之間的間距是1.0mm,連接的間距更小,解決了現有1.0mm連接器領域設備較少,安裝不便的問題,該裝置採用一個插座連接多個線路的設計,能夠很好的實現電子線路中細小線路的連接,採用按壓鎖的設計,固定方便,拆解容易,操作方便,只要輕輕按動鎖扣就能連接好線路,解決了現有的連接器連接過程複雜的問題,而所述連接器本體上還安裝有吸扣,在引腳鎖表面安裝絕緣層,起到對大電流的防護,安全可靠,對於大電壓的衝擊,該連接器也能很好的防護,解決了現有裝置抗壓力低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部蓋板;2-鎖扣;3-接線引腳;4-連接孔;5-絕緣層;6- 鎖條;7-插槽;8-logo板面;9-連接器本體;10-吸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圖2、圖3和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1毫米間距連接器,包括外部蓋板1,所述外部蓋板1旁安裝有鎖扣2,在外部蓋板1下方安裝有接線引腳3,所述引腳接口3按照電氣標準設置有8,10,14,或者16個,且每個接線引腳3之間間距是1.0±0.05mm,按照電氣標準設計好引腳數量,適用性更廣,所述外部蓋板1的側面設有logo板面8,在外部蓋板1的內部安裝有連接孔4,所述連接孔4外表附著有絕緣層5,所述絕緣層5兩面之間的間距是2.60mm,且採用LCP塑料製成,LCP材料不會融化燃燒起到了很好的防火作用,且耐壓力提升,在絕緣層5的中間安裝插槽7,所述插槽中間安裝有鎖條6,所述插槽7和鎖條6嚙合在一起,且均採用Phosphor Bronze材質,該材料有一定的螢光效應,在安裝的時候,很方便的就能找到相應的引腳。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電路連接時,只需要將相應的線路連接到接線引腳3上,此時接線引腳3和內部的插槽7連接在一起,連接完畢,按下鎖扣2,鎖條6和插槽7連接在一起,電路導通完成相應的電路連接, 採用LCP材質,即使遇到明火也不會燃燒,很好地保障了電路的安全,而連接器本體9上安裝有吸扣10,在裝置內部安裝絕緣層5,在連接大電壓大電流的電路時,該裝置也能很好的適用,不會造成危險。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