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盲窗尾門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01:32:20 1
一種汽車盲窗尾門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公開了一種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尾門外板包括盲窗部、左右對稱的粘貼凹槽和尾門外周板,上槽底寬19mm,通過半徑為10mm和5mm的圓角和半徑為8mm和12mm的圓角與尾門外周板連接及盲窗部連接,半徑為8mm的圓角邊界與所述上側槽底邊界的距離為2.7mm;下槽底寬20mm,通過半徑為8mm和12mm的圓角和半徑為7mm和5mm的圓角與尾門外周板及盲窗部連接,半徑為7mm和5mm的兩個圓角相互緊鄰的邊界之間的距離為5.5mm;左槽底寬81.5mm,通過半徑為8mm和5mm的圓角和半徑為8mm和12mm的圓角與尾門外周板及盲窗部連接;尾門內板包括折邊、凹槽和尾門內周板,折邊長3.5mm,凹槽上槽底寬24.5mm,下槽底寬23mm,該汽車盲窗尾門結構能夠使用同一套模具直接加工成玻璃狀態的尾門。
【專利說明】一種汽車盲窗尾門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盲窗尾門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尾門分為安裝玻璃狀態的尾門和盲窗狀態的尾門,安裝玻璃狀態的尾門在尾門外鈑金上開設有玻璃窗框,用於安裝玻璃,而盲窗狀態的尾門外鈑金則為全封閉式的鈑金結構。由於兩種狀態的尾門在結構上存在不同,一般需要兩套不同的鈑金模具進行生產加工,但相關模具的開發成本均較高,為了降低成本,本領域技術人員考慮使用同一套模具加工兩種狀態的尾門,如直接在盲窗狀態的尾門外鈑金上落料加工出玻璃安裝框,形成正常玻璃狀態的尾門結構,但普通的盲窗狀態的尾門外鈑金在正常設計的情況下,很難在模具上直接加工成型成安裝玻璃狀態的尾門結構,不能同時滿足強度、玻璃窗視野及玻璃安裝的需求,多半成會為廢品。
[0003]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設計出一款合理的盲窗尾門結構,使其適合直接落料加工出合適的安裝玻璃狀態的尾門。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盲窗尾門結構,所述盲窗尾門結構能夠直接加工成安裝玻璃狀態的尾門,共同一套模具,兩種狀態的尾門結構均能保證成型方便,且滿足強度、視野及使用方便性的需求。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包括相互配合固定連接的尾門外板和尾門內板,所述尾門外板從內至外依次包括盲窗部、粘貼凹槽和尾門外周板,所述粘貼凹槽的上側槽底寬度為19_,所述上側槽底依次通過第一圓角和第二圓角與所述尾門外周板過渡連接,並依次通過第三圓角和第四圓角與所述盲窗部過渡連接,其中所述第一圓角的半徑為10mm,所述第二圓角的半徑為5mm,第三圓角的半徑為8mm,所述第四圓角的半徑為12mm,且所述第三圓角的邊界與所述上側槽底邊界的距離為2.7mm ;所述粘貼凹槽的下側槽底寬度為20mm,所述下側槽底依次通過第五圓角和第六圓角與所述尾門外周板過渡連接,並依次通過第七圓角和第八圓角與所述盲窗部過渡連接,其中所述第五圓角的半徑為8mm,所述第六圓角的半徑為12mm,第七圓角的半徑為7mm,所述第八圓角的半徑為5mm,且第七圓角和第八圓角相互緊鄰的邊界之間的距離為5.5mm ;所述粘貼凹槽的左側槽底寬度為81.5mm,所述左側槽底依次通過第九圓角和第十圓角與所述尾門外周板過渡連接,並依次通過第十一圓角和第十二圓角與所述盲窗部過渡連接,其中所述第九圓角的半徑為8mm,所述第十圓角的半徑為5mm,第^ 圓角的半徑為8mm,所述第十二圓角的半徑為12mm ;所述粘貼凹槽為左右對稱結構。
[0007]所述尾門內板從內之外包括依次連接的折邊、凹槽和尾門內周板,所述折邊折向靠近所述尾門外板的一側,且所述折邊的長度取值為3.5mm,所述凹槽的上側槽底寬度為24.5mm,凹槽的下側槽底寬度為23mm。
[0008]優選地,用於正常玻璃狀態時,尾門玻璃與所述粘貼凹槽粘接,且所述尾門玻璃與所述粘貼凹槽槽底的距離為6mm。
[0009]優選地,用於正常玻璃狀態時,所述粘貼凹槽和所述凹槽上均開設有安裝玻璃固定孑L。
[0010]優選地,所述折邊上開設有線束避讓缺口。
[0011]優選地,所述尾門內板上設有鉸鏈加強板總成、雨刮加強板、限位器加強板和鎖體加強板。
[0012]優選地,所述鉸鏈加強板總成為兩組,且在所述尾門內板上左右對稱布置。
[0013]優選地,所述限位器加強板為兩組,且在所述尾門內板上左右對稱布置。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包括相互配合固定連接的尾門外板和尾門內板,所述尾門外板從內至外依次包括盲窗部、粘貼凹槽和尾門外周板,所述粘貼凹槽的上側槽底寬度為19mm,並依次通過半徑為1mm和5mm的兩個圓角與尾門外周板連接,依次通過半徑為8mm和12mm的兩個圓角與盲窗部連接,且保證半徑為8mm的圓角邊界與上側槽底的邊界之間的距離為2.7mm ;所述粘貼凹槽的下側槽底寬度為20mm,並依次通過半徑為8mm和12mm的兩個圓角分別與尾門外周板連接,依次通過半徑為7mm和5mm的兩個圓角與盲窗部連接,且半徑為7mm和5mm的兩個圓角相互靠近的邊界之間的距離為5.5mm ;粘貼凹槽的左側槽底寬度為81.5_,並依次通過半徑為8_和5_的兩個圓角分別與尾門外周板連接,依次通過半徑為8mm和12mm的兩個圓角與盲窗部連接,並且粘貼凹槽為左右對稱結構;所述尾門內板從內至外包括依次連接的折邊、凹槽和尾門內周板,所述折邊折向靠近所述尾門外板的一側,且其取值為3.5mm,所述凹槽的上側槽底寬度為24.5mm,下側槽底寬度為23mm。通過對粘貼凹槽槽底寬度、凹槽寬度及過渡連接圓角的合理設計,使得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能夠共用同一套模具加工成型成合適的尾門外板和尾門內板,並沿外板上的粘貼凹槽邊界直接落料加工出安裝玻璃狀態的尾門結構,兩種狀態的尾門結構都具備較高的強度,且在安裝玻璃狀態下,具有良好的視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並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的主視圖;
[0017]圖2為圖1中位置I的斷面圖;
[0018]圖3為圖1中位置II的斷面圖;
[0019]圖4為圖1中位置III的斷面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尾門內板的主視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的安裝玻璃狀態視圖;
[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的盲窗狀態視圖。
[0023]其中上述附圖中的標記說明如下:
[0024]1-尾門外板,2-尾門內板,3-尾門玻璃,4-安裝玻璃固定孔,5-線束避讓缺口,6-鉸鏈加強板總成,7-雨刮加強板,8-限位器加強板,9-鎖體加強板;
[0025]11-盲窗部,12-粘貼凹槽,13-尾門外周板;
[0026]21-折邊,22-凹槽,23-尾門內周板;
[0027]Rl-第一圓角,R2-第二圓角,R3-第三圓角,R4-第四圓角,R5-第五圓角,R6-第六圓角,R7-第七圓角,R8-第八圓角,R9-第九圓角,RlO-第十圓角,Rll-第^^一圓角,R12-第十二圓角;
[0028]L1-第三圓角的邊界與所述上側槽底邊界的距離;
[0029]L2-第七圓角和第八圓角相互緊鄰的邊界之間的距離;
[0030]L3-尾門玻璃與粘貼凹槽槽底的距離;
[0031]Dl-粘貼凹槽的上側槽底寬度,D2-粘貼凹槽的下側槽底寬度,D3-粘貼凹槽的左側槽底寬度,D4-折邊的長度,D5-凹槽的上側槽底寬度,D6-凹槽的下側槽底寬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32]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33]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包括相互配合固定連接的尾門外板I和尾門內板2,所述尾門外板I從內至外依次包括盲窗部11、粘貼凹槽12和尾門外周板13,所述尾門內板2從內至外包括依次連接的折邊21、凹槽22和尾門內周板23,所述折邊21折向靠近所述尾門外板I的一側。為了保證該汽車盲窗尾門結構能夠直接使用同一套模具加工成玻璃狀態的尾門結構,主要是對圖1中的位置1、位置II和位置III處進行了改進和設計。
[0034]如圖2所示,所述粘貼凹槽12的上側槽底寬度Dl為19mm,這個寬度首先能夠保證打焊點,符合尾門內外板焊點的焊接寬度,另外還能夠利於塗膠,塗上玻璃安裝膠後保證不外溢,如果這個寬度減小則不利於盲窗狀態外板的成型,會出現鈑金開裂的現象;如果單純考慮安裝玻璃一種狀態時,這個寬度可以小至13_,因為盲窗部分會提前被刺破,增加了材料的流動性,這樣就不影響衝壓成型;但是兼顧盲窗狀態的話這個尺寸就要增大到19mm。所述上側槽底依次通過第一圓角Rl和第二圓角R2與所述尾門外周板13過渡連接,並依次通過第三圓角R3和第四圓角R4與所述盲窗部11過渡連接,其中所述第一圓角Rl的半徑為10mm,所述第二圓角R2的半徑為5mm,第三圓角R3的半徑為8mm,所述第四圓角R4的半徑為12mm,且所述第三圓角R3的邊界與所述上側槽底邊界的距離LI為2.7mm。R2越小與玻璃的間隙越小,這樣越美觀,但是R2越小越不利衝壓成型,越容易導致鈑金開裂。Rl越大,對鈑金衝壓成型越有利,但是會離尾門玻璃間隙越小,尾門玻璃安裝時越容易幹涉,這兩個倒角在設計上有些要求是矛盾的,所以需要確定的一個比較合適的狀態;R3和R4的作用也主要是利於外板的衝壓成型,否則鈑金容易開裂;2.7mm尺寸的確定出於以下考慮:主要考慮工藝上避讓圓角邊界,如果實物精度不好,R3的邊界可能更靠近上部,這樣切掉中間盲窗部分時會切到R3的圓角邊界,會導致較大毛刺和不合格品的出現,這個尺寸是工藝上避讓圓角邊界的一個安全距離;如果尺寸較大,安全距離保證了,但是最終安裝玻璃狀態的粘貼凹槽的槽底寬度就減小了,不利於焊接。
[0035]另外,所述折邊的長度D4取值為3.5_,這個尺寸太長的話,內鈑金邊界點會離玻璃或者盲窗部分太近,容易造成幹涉,且會減小尾門玻璃視野,因為從車內部向後看時,視野的大小分界點就是內板這一圈的折邊,折邊長度越長角度越緩,使尾門的玻璃視野減小;但如果這個尺寸小於3.5mm,雖然能避免以上兩點問題,但是會使內板折邊與玻璃或盲窗的間隙增大,這樣人員手容易深入到內板折邊與玻璃間隙或者盲窗間隙之間,容易造成劃傷,同時也不利於美觀。
[0036]所述凹槽22的上側槽底寬度D5為24.5mm,這個尺寸減小會導致內板折邊與盲窗時的外板幹涉,造成工藝風險,這個尺寸增大會使內板折邊向下延伸,使尾門後視野減小。
[0037]如圖3所示,所述粘貼凹槽12的下側槽底寬度D2為20mm,所述下側槽底依次通過第五圓角R5和第六圓角R6與所述尾門外周板13過渡連接,並依次通過第七圓角R7和第八圓角R8與所述盲窗部11過渡連接,其中,所述第五圓角R5的半徑為8mm,所述第六圓角R6的半徑為12mm,第七圓角R7的半徑為7mm,所述第八圓角R8的半徑為5mm,且第七圓角R7和第八圓角R8相互緊鄰的邊界之間的距離L2為5.5mm ;所述凹槽22的下側槽底寬度D6為23mm由於安裝玻璃狀態車窗造型的需求,第七圓角R7和第八圓角R8的連接處凹陷較深,衝壓成型很容易開裂,因此需要放大相關的圓角,如R6、R7等。為了增加鈑金材料衝壓時拉延的流動性,圖示位置II處較位置I處有所改變,增加了此處的槽底寬度,使鈑金更容易成型。
[0038]如圖4所示,所述粘貼凹槽12的左側槽底寬度D3為81.5mm,所述左側槽底依次通過第九圓角R9和第十圓角RlO與所述尾門外周板13過渡連接,並依次通過第十一圓角Rll和第十二圓角R12與所述盲窗部11過渡連接,其中所述第九圓角R9的半徑為8mm,所述第十圓角RlO的半徑為5mm,第^ 圓角Rll的半徑為8mm,所述第十二圓角R12的半徑為12mm ;所述粘貼凹槽12為左右對稱結構。粘貼凹槽的左側槽底寬度D3尺寸的確定也主要出於強度與視野的考慮,但其較粘貼凹槽的上側槽底寬度Dl或粘貼凹槽的下側槽底寬度D2具有一個較大的值,因為尾門兩側需要增加加強板,使其呈盒狀結構,以便增加尾門整體彎曲剛度和扭轉剛度,此斷面的截面積越大,尾門的剛度越好。這個尺寸的確定給尾門的盒狀結構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寬度,也考慮了尾門玻璃視野的要求。
[0039]所述汽車盲窗尾門結構的尾門外板和尾門內板,使用模具進行加工成型後,直接沿尾門外板粘貼凹槽的邊界落料,即可加工成安裝玻璃狀態的尾門結構,且能保證良好的視野,並可保證兩種狀態的尾門結構都具有足夠的強度。
[0040]在本實施例中,尾門玻璃3與所述粘貼凹槽12粘接,並保證所述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在用於正常玻璃狀態時,所述尾門玻璃3與所述粘貼凹槽12槽底的距離L3為6mm,方便塗月父O
[0041]另外,在用於正常玻璃狀態時,所述粘貼凹槽12和所述凹槽22上開均設有安裝玻璃固定孔4,方便玻璃安裝。如果將所述安裝玻璃固定孔4的衝頭在衝壓模上拔掉,此孔則不會衝出,即能保證盲窗狀態的尾門結構上沒有所述安裝玻璃固定孔4。安裝玻璃狀態的尾門結構和盲窗狀態的尾門結構分別如圖6和圖7所示。
[0042]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折邊21上開設有線束避讓缺口 5,所述尾門內板2上還設有鉸鏈加強板總成6、雨刮加強板7、限位器加強板8和鎖體加強板9 ;其中,所述鉸鏈加強板總成6可為兩組,且在所述尾門內板2上左右對稱布置;所述限位器加強板8也為兩組,且在所述尾門內板2上左右對稱布置。
[0043]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徵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範圍,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包括相互配合固定連接的尾門外板(1)和尾門內板(2),其特徵在於,所述尾門外板⑴從內至外依次包括盲窗部(11)、粘貼凹槽(12)和尾門外周板(13),所述粘貼凹槽(12)的上側槽底寬度(01)為19111111,所述上側槽底依次通過第一圓角(町)和第二圓角(以)與所述尾門外周板(13)過渡連接,並依次通過第三圓角¢3)和第四圓角財與所述盲窗部(11)過渡連接,其中所述第一圓角(町)的半徑為10臟,所述第二圓角(以)的半徑為5111111,第三圓角(03)的半徑為8111111,所述第四圓角(財)的半徑為12111111,且所述第三圓角¢3)的邊界與所述上側槽底邊界的距離(11)為2.;所述粘貼凹槽(12)的下側槽底寬度(02)為所述下側槽底依次通過第五圓角¢5)和第六圓角(冊)與所述尾門外周板(13)過渡連接,並依次通過第七圓角¢7)和第八圓角¢8)與所述盲窗部(11)過渡連接,其中所述第五圓角(陽)的半徑為所述第六圓角(冊)的半徑為第七圓角¢7)的半徑為7111111,所述第八圓角腳)的半徑為5111111,且第七圓角(奶和第八圓角(狀)相互緊鄰的邊界之間的距離(12)為5.;所述粘貼凹槽(12)的左側槽底寬度(03)為81.5111111,所述左側槽底依次通過第九圓角(四)和第十圓角([0)與所述尾門外周板(13)過渡連接,並依次通過第十一圓角([1)和第十二圓角([2)與所述盲窗部(11)過渡連接,其中所述第九圓角(四)的半徑為8111111,所述第十圓角(010)的半徑為5臟,第^圓角([1)的半徑為8皿,所述第十二圓角(012)的半徑為12皿;所述粘貼凹槽(12)為左右對稱結構; 所述尾門內板⑵從內至外包括依次連接的折邊(21)、凹槽(22)和尾門內周板(23),所述折邊(21)折向靠近所述尾門外板(1)的一側,且所述折邊(21)的長度(04)取值為3.5臟,所述凹槽(22)的上側槽底寬度(05)為24.5臟,凹槽(22)的下側槽底寬度(06)為23臟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其特徵在於,用於正常玻璃狀態時,尾門玻璃(3)與所述粘貼凹槽(12)粘接,且所述尾門玻璃(3)與所述粘貼凹槽(12)槽底的距離(⑶為611111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其特徵在於,用於正常玻璃狀態時,所述粘貼凹槽(12)和所述凹槽(22)均上開設有安裝玻璃固定孔(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折邊(21)上開設有線束避讓缺口(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尾門內板⑵上設有鉸鏈加強板總成¢)、雨刮加強板(7)、限位器加強板(8)和鎖體加強板(9)。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鉸鏈加強板總成(6)為兩組,且在所述尾門內板(2)上左右對稱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盲窗尾門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器加強板(8)為兩組,且在所述尾門內板(2)上左右對稱布置。
【文檔編號】B60J5/10GK204222600SQ201420671033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0日
【發明者】史富強, 馮怡晨, 唐淳, 孫敏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