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貴州公益之旅(行走在雲嶺大地)
2023-09-15 10:05:10 2
行走在雲嶺大地
調研組聽取騰衝市檢察院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匯報。
調研組在芒顏邊境檢查站調研龍陵縣檢察院開展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打擊跨境違法犯罪工作情況。
調研組在保山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了解普法宣傳工作。 本版攝影:田顥
調研組在司莫拉佤族村實地查看騰衝市檢察院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保護傳統村落的成效。
11月21日至25日,應雲南省檢察院邀請,25名住滇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特約檢察員前往「滇西明珠」——保山市,調研檢察工作。
幾天時間,調研組成員先後走進保山市檢察院、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第十一中學、芒顏邊境檢查站、司莫拉佤族村、滇西抗戰紀念館等,零距離感受檢察工作,檢閱成績、暢談感受,為檢察工作發展建言獻策。
築牢祖國西南法治屏障
「近年來,我省刑事犯罪發案率總體平穩,但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更新理念、完善機制、改進辦案方式,不斷加強刑事檢察工作。」11月22日,在保山市檢察院召開的雲南省檢察工作匯報會上,省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袁曉渝從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融入服務大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加強法律監督等方面,向調研組匯報了全省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和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情況。今年1月至10月,全省檢察機關共批捕26533人、起訴61419人,提出抗訴262件,針對刑事訴訟活動中違法行為提出糾正意見3265件次。
「現在律師遠程閱卷完全實現了嗎?」「檢察機關如何通過法律監督維護刑事訴訟的公平正義?」在12309檢察服務大廳,全國政協委員、德宏州政協副主席何慶聽著檢察人員介紹律師遠程閱卷流程,為檢察機關以信息化手段優化為民服務舉措點讚,她建議要辦好刑事申訴案件,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
隨後,調研組成員通過遠程視頻方式,旁聽了保山市隆陽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三起危險駕駛案件的庭審全過程。
「全省檢察機關全面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行刑事案件繁簡分流和『捕訴一體』辦案模式,對簡單案件普遍實行集中移送、集中起訴、集中審理,實現了簡案快辦和難案精辦,以檢察理念的變革,引領刑事檢察工作不斷提升。」袁曉渝在一旁介紹。
嘉賓們對檢察機關常態化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提升辦案質效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省人大代表、大理州賓川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蔡金波建議檢察機關加大對超載等危險駕駛行為的懲罰力度。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保山市委專職副主委鄭雲峰建議加大醉駕入刑的宣傳力度。
位於龍陵縣轄區內的芒顏邊境檢查站是國務院唯一批准的高速公路檢查站,承擔著對G56杭瑞高速公路過往人員、車輛、貨物實施24小時不間斷邊境檢查的任務,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緝毒勁旅」榮譽稱號。
2020年至今,龍陵縣檢察院受理包含該站在內的四個邊境檢查站及一個邊境派出所移送的各類刑事案件232件。龍陵縣檢察院積極推進檢警協作、共同助力強邊固防,在實幹中探索出「五大平臺」工作機制。
「通過公安機關的警綜平臺,我們可以查閱涉及跨境、毒品等的刑事案件和行政處罰案件相關信息,對邊境管理大隊辦理的案件進行動態掌握。」該院檢察長王波介紹,「我們打造『全面監督平臺』,主動聽取邊境管理大隊和辦案單位對監督工作的意見、建議,不斷提升監督質效。」2020年以來,該院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6份、立案監督10人、撤案監督1人,追捕追訴漏犯4人。
「檢察機關認真履職、主動作為,推進檢警協作,助力強邊固防等各項工作任務,為推動平安雲南建設貢獻了檢察力量。」在芒顏邊境檢查站,聽取了龍陵縣檢察院開展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打擊跨境違法犯罪工作情況介紹後,省人大代表、大理州南澗縣文聯副主席施增菊感嘆。嘉賓們被邊檢人員的奉獻精神感動,建議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一線工作賦能,讓科技成為「戍邊衛士」。
調研中,嘉賓們還聚焦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打擊經濟犯罪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等主題,為刑事檢察工作發展貢獻「金點子」。
「六大保護」協同發力
未成年人關係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億萬家庭幸福。未成年人保護一直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重點,調研組了解到,針對雲南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情況,雲南省委、省政府提出「雙下降一底線」的目標任務。
今年以來,全省各級檢察機關能動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切實發揮省委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協同各級成員單位強化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1月至10月,共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1212人、提起公訴1767人,同比分別下降43.34%、22.32%,「雙下降一底線」目標初步實現。
保山市、區兩級檢察院積極參與推動保山市專門學校(保山市第十一中學)建設,依託該校對附條件不起訴、未達刑事責任年齡和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精準幫教,建立檢察機關與專門學校的工作銜接機制,自2017年10月建校以來,檢察機關已將100餘名涉案未成年人送往該校接受矯治和幫教。
「照片中的這名少年,父母離異後,父親經常酗酒並家暴他。他便經常躲去網吧打遊戲,最後因為沒錢在一個月中多次盜竊摩託車,被檢察機關附條件不起訴後送到我們學校。」保山市第十一中學校長的講述引起大家的關注,「經過9個月全力幫教,他現在已畢業,順利進入某4S店工作,每個月收入4000多塊呢!」
「未成年人犯罪多是由於家庭教育缺失導致,檢察機關將懲戒與關愛相結合,做得很好。」省人大代表、雲南馳宏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熔煉廠主控馬關燕建議,加強多方聯動,提高教育工作者法治意識,組織家長法治培訓班,讓父母樹立榜樣作用。
這樣的故事在保山市第十一中學不是個例。檢察機關聯合青少年社工組織、藉助與其他部門共建或愛心企業力量,為專門學校學生提供「文化 技能 實訓」等就業培訓,推薦其就業,讓「迷途少年」順利回歸社會。
省人大代表、大理州永平縣第一中學高級教師楊麗菊和省檢察院特約檢察員、西南林業大學督學費建國建議進一步完善、規範專門學校辦學模式,健全工作標準和規範,加強對犯錯、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
今年5月,保山市建成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投入使用,一次可接待100餘名參觀者,通過典型案例、現場教學等形式,讓青少年在沉浸式和互動式體驗中接受法治洗禮。「新型毒品樣品的展示非常直觀,利於青少年辨認。」省人大代表、大理州祥雲縣人民醫院婦科主任羅克惠指著櫥窗說,她建議加大禁毒宣傳工作力度。
「我建議把保山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的做法加以推廣,並持續推進法治進校園活動。」全國人大代表、怒江州實驗小學工會主席餘小勤提出。
「這次調研刷新了我對未檢工作的認識。我看到了未檢檢察官的專業和責任心,也感受到了他們的辛苦,感激與感動並存。」省人大代表、保山市昌寧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景春芳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怒江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馬正山建議,檢察機關繼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加強對網絡環境的治理,進一步淨化網絡空間,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境。
「我建議各級檢察機關多關注民生問題,加強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關注,將未成年人關愛工作延伸到學校和社區。」省人大代表、保山市騰衝市新華鄉龍井山社區村民委員會委員邵維逵說。
以公益力量守護多彩雲南
11月23日,調研組走進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殤墓園、司莫拉佤族村,調研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滇西抗戰紀念館作為保山市重要的革命歷史紀念館,在雲南地區近現代抗戰文物的搜集、展示、研究和教育傳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公益訴訟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能,檢察機關應充分發揮好這項職能,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件的辦理,以檢察力量捍衛英烈榮光。」在滇西抗戰紀念館和國殤墓園,調研組成員被先輩們的犧牲精神深深感動,馬正山代表希望檢察機關在捍衛英雄烈士權益方面貢獻更多智慧。
近年來,騰衝市檢察院將公益訴訟作為司法為民、服務大局、促進法治建設的重要抓手,切實強化法律監督職能,積極穩妥探索公益訴訟新領域。2020年以來,該院共辦理英烈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5件。
去年8月,以騰衝市革命烈士陵園提升改造為契機,騰衝市檢察院與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對散葬於騰衝市內13個鄉鎮的烈士墓保護現狀開展專項調研。調研發現,散葬的烈士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碑文脫落、碑文字跡模糊、周邊環境差、無墓體墓碑等保護管理缺失問題。
對此,騰衝市檢察院及時啟動公益訴訟監督程序,於同年11月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落實集中管護、監管修繕、史料信息收集校對、宣傳教育等工作。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爭取專項資金對革命烈士陵園進行升級改造,將散葬於鄉鎮的68冢革命烈士墓遷入革命烈士陵園,確保了烈士紀念設施「莊嚴、肅穆、清靜的環境和氛圍」。
當天下午,嘉賓們來到位於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的司莫拉佤族村(漢語意為「幸福的地方」)。層層梯田環繞著清澈的水面,夕陽下層巒疊嶂的山峰被染成橘紅色,一縷縷炊煙嫋嫋升起,錯落有致的佤族特色傳統民居鑲嵌其中。
在這裡,嘉賓們深切感受到,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雙推進政策的實施下,佤族傳統文化重新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正在邊境線上美麗綻放。
騰衝市檢察院把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全面融入檢察工作,通過依法能動履職助推民族團結,為社會和諧穩定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檢察優質產品,用實際行動踐行「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諄諄教導。
「我們探索用公益訴訟護航傳統村落保護,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司莫拉。」騰衝市檢察院檢察長蔣橋原介紹,該院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從傳統古村落歷史風貌和傳統格局、古樹名木、歷史建築和傳統風貌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環境、消防安全等方面積極探索古村落保護公益訴訟檢察監督路徑。
保山市兩級檢察機關對鄉村振興的重視令全國人大代表、麗江市永勝縣松坪傈僳族彝族鄉松坪村村委會監委會主任胡勝寶感動,他建議檢察機關要持之以恆助力鄉村發展。
「這次調研,我看到了近年來雲南省檢察機關在強邊固防、保護英烈、助推鄉村振興等工作中取得的優異成績,特別是隆陽區交通案件一體化辦案中心、『騰愛』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證保護中心、龍陵縣檢察院『五站一所』的建設,都是非常好的工作模式,值得推廣。」在11月24日召開的意見建議反饋座談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德宏州中醫醫院副院長張益俊說。
其他嘉賓也結合調研中的所思所悟,積極建言獻策,希望雲南省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法治建設的論述和部署,期待雲南檢察工作再創新輝煌!
袁曉渝表示,省檢察院將全面梳理調研組提出的意見建議,研究提出貫徹落實措施、明確責任部門抓好落實;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鍛造人民滿意的雲嶺檢察鐵軍;深化落實中央28號文件及省委實施意見,為人民守護好社會公平正義;全力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為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保駕護航,在法律監督工作中把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各項工作做實做好。(何贇 楊陽洋)
來源: 正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