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的外用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22:04:40 2
一種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的外用藥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的外用藥物, 由以下原料藥製成: 苦參 100g 、荊芥 30g 、防風 30g 、白鮮皮 30g 、首烏藤 20g 、紫草 10g 、蛇床子 10g 、雞血藤 20g 、蒺藜 10g 、丹參 20g 、大黃 10g 、梔子 10g 、百部 10g 、大青葉 20g 、紅花 10g 、獨活 10g 。製備方法:取上述中藥,加白醋 1000ml ,浸泡 3-5 天后過濾取濾液備用。洗浴時取藥液 30-50ml 置浴水中,洗完稍涼後,用棉籤蘸藥液外擦瘙癢處,每日洗浴一次,外擦 2-3 次,連用 5-10 天。本發明 祛風止癢 效果好,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的外用藥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的外用藥物。
【背景技術】
[0002]老年性皮膚瘙癢症,醫學上叫作「老年性乾性皮膚瘙癢症」,主要發生在秋冬季節,瘙癢的主要部位在脊背、下肢、肛門、外陰。這種病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皮膚萎縮、退化、乾燥以及皮膚神經功能失調。其次,是某些內衣和外界因素如溫度突變、化學製劑、花粉等對皮膚產生的刺激所致。本病的瘙癢多呈陣發性,每於睡前加重,因劇癢而痛抓,皮膚可出現抓痕、血痂、苔化、色素沉著或色素減褪等繼發性損害,患有泌尿系統疾病或內分泌功能障礙等疾病的老年人,更易發生此類疾病。老年皮膚瘙癢症是老年人的常見多發病,病程纏綿,反覆發作,常因患者的不當處置而使病情加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並且使用中西藥物效果也非常的不明顯,且毒副作用大。外用藥物往往是治標不治本,治後容易復發,中藥能從根本解決該證的誘發因素,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球,提供一種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症的中藥,本發明中藥能涼血、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療效好,毒副作用小。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的外用藥物,由以下原料藥製成:苦參1008、荊芥308、防風308、白鮮皮308、首烏藤208、紫草108、蛇床子108、雞血藤208、蔡藜108、丹參208、大黃108、桅子108、百部10@、大青葉20@、紅花10@、獨活10。製備方法:取上述中藥,加白醋100001,浸泡3-5天後過濾取濾液備用。洗浴時取藥液30-5001置浴水中,洗完稍涼後,用棉籤蘸藥液外擦瘙癢處,每日洗浴一次,外擦2-3次,連用5-10天。
[0005]老年性皮膚瘙癢症,醫學上叫作「老年性乾性皮膚瘙癢症」,主要發生在秋冬季節,瘙癢的主要部位在脊背、下肢、肛門、外陰。這種病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皮膚萎縮、退化、乾燥以及皮膚神經功能失調。其次,是某些內衣和外界因素如溫度突變、化學製劑、花粉等對皮膚產生的刺激所致。本病的瘙癢多呈陣發性,每於睡前加重,因劇癢而痛抓,皮膚可出現抓痕、血痂、苔化、色素沉著或色素減褪等繼發性損害,患有泌尿系統疾病或內分泌功能障礙等疾病的老年人,更易發生此類疾病。中醫認為,本病多為氣滯血瘀,聚於肌膚所致,當以涼血、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為治。
[0006]本發明為中藥組方,方中苦參為豆科苦參屬的植物,味苦,性寒。清熱燥溼,用於皮膚瘙癢。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全草,味平,性溫。發表,祛風,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崩漏,產後血暈,癰腫,瘡疥,瘰癧。防風為傘形科植物防風的根,味辛,甘,性微溫,氣香升散,具有祛風解表,除溼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白鮮皮為芸香科植物白鮮和狹葉白鮮的根皮,性味,苦,鹹,寒。清熱燥溼,祛風止癢,解毒,主治風熱溼毒所致的風疹,溼疹,疥癬,黃疸,溼熱痺。首烏藤為寥科植物何首烏的乾燥藤莖,甘,平。養血安神,祛風通絡,用於失眠多夢,血虛身痛,風溼痺痛,外治皮膚瘙癢。紫草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性味苦,寒。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治溫熱斑疹,溼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熱結便秘,燒傷,溼疹,丹毒,癰瘍。蛇床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味,性溫,味辛,苦。溫腎壯陽,燥溼,祛風,殺蟲,用於陽痿,宮冷,寒溼帶下,溼痺腰痛,外治外陰溼疹,婦人陰癢,滴蟲性陰道炎。雞血藤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乾燥藤莖,苦、甘,溫。補血,活血,通絡,用於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溼痺痛。蒺藜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實,辛、苦,微溫。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根,味苦,微辛,性微寒。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涼血消腫,主治瘀血頭,胸,脅,腹疼痛,積聚,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關節痺痛,跌打瘀腫,溫病心煩,血虛心悸,瘡瘍腫毒,丹疹疥癬。大黃為寥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乾燥根及根莖,性味苦,寒。攻積滯,清溼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主治實熱便秘,熱結胸痞,溼熱瀉痢,黃疸,淋病,水腫腹滿,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熱嘔吐,吐血,咯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跌打損傷,熱毒癰瘍,燙傷。桅子是茜草科植物桅子的果實,性味苦,寒,無毒。清熱涼血,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主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溼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靜,止血,消腫等作用。百部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或對葉百部的乾燥塊根,性味甘,苦,微溫。溫潤肺氣,止咳,殺蟲,治風寒咳嗽,百日咳,肺結核,老年咳喘,蛔蟲,皮膚疥癬,溼疹。大青葉為馬鞭草科植物路邊青,寥科植物寥藍,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馬藍等的葉或枝葉,氣微,味微酸,苦,澀。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斑的功效,用於溫邪入營,高熱神昏,發斑發疹,黃疸,熱痢,痄腮,喉痺,丹毒,癰腫。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的管狀花,性溫,味辛。活血通經,散淤止痛,用於閉經,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扑損傷,瘡瘍腫痛。獨活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的乾燥根,辛,苦,微溫。祛風,勝溼,散寒,止痛,治風寒溼痺,腰膝酸痛,手腳攣痛,慢性氣管炎,頭痛,齒痛。白醋是醋的一種,除了 3-5%醋酸和水之外不含或極少含其他成分,以蒸餾過的酒發酵製成,能快速溶解藥物中有效成分,殺菌消毒解腥。
[0007]本發明諸藥配伍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祛風止癢效果好,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09]實施例:一種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的外用藥物,由以下原料藥製成:苦參100g、荊芥30g、防風30g、白鮮皮30g、首烏藤20g、紫草10g、蛇床子10g、雞血藤20g、蒺藜10g、丹參20g、大黃10g、桅子10g、百部10g、大青葉20g、紅花10g、獨活10g。製備方法:取上述中藥,加白醋1000ml,浸泡3-5天後過濾取濾液備用。洗浴時取藥液30_50ml置浴水中,洗完稍涼後,用棉籤蘸藥液外擦瘙癢處,每日洗浴一次,外擦2-3次,連用5-10天。
[0010]典型病例
病例1:孫玉環,女,73歲,退休工人。全身瘙癢4年反覆發作,入冬為甚,曾因用化學洗滌劑清洗家中物品瘙癢加劇,行中西藥治療,療效甚微,2010年I月初診,以背、四肢為著,陣發性發作,夜間尤甚,表皮抓痕,間有血痂,面色不澤,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既往無糖尿病史。採用此藥物治療10天,所有症狀消失,隨訪2年,未再復發。
[0011]病例2:杜連山,男,74,退休工人。全身瘙癢2年,以冬季為重,曾中西醫治療,療效甚微,2011年11月初診,症見腰、腹部明顯,表皮抓痕,間有血痂。採用此藥物治療6天,症狀消失,皮損處恢復如常。隨訪1年,未再復發。
[0012]病例3:陳連仲,男,61歲,農民。全身瘙癢3年,冬季加重,行中西藥治療,療效甚微。2012年9月初診,以四肢、腰、背部明顯,表皮抓痕,間有血痂,夜不能寐口乾,便結。採用此藥物治療9天,所有症狀消失,隨訪1年,未再復發。
[0013]病例4:於昭喜,女,70歲,退休幹部。全身瘙癢1年,以冬季為重,曾中西醫治療,療效甚微,2011年12月初診,症見腰、腹部、四肢明顯,表皮抓痕,間有血痂,皮膚乾燥,神疲乏力,採用此藥物治療7,天,症狀消失,皮損處恢復如常。隨訪1年,未再復發。
[0014]病例5:陳秀榮,女,72歲,退休幹部。全身瘙癢1年,以冬季為重,曾中西醫治療,療效甚微,2012年11月初診,症見腰、上肢明顯,表皮抓痕,間有血痂。採用此藥物治療5天,症狀消失,皮損處恢復如常。隨訪1年,未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的外用藥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原料藥製成:苦參100g、荊芥30g、防風30g、白鮮皮30g、首烏藤20g、紫草10g、蛇床子10g、雞血藤20g、蒺藜10g、丹參20g、大黃10g、桅子10g、百部10g、大青葉20g、紅花10g、獨活10g。
【文檔編號】A61K36/904GK104435935SQ201410574993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5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