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15:58:45 1
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包括上端軸承部分、下端軸承部分;上端軸承部分、下端軸承部分套裝在轉軸上組成一個整體。上端軸承部分採用轉軸穿過軸承外蓋和軸承內蓋,所述軸承外蓋和軸承內蓋將軸承外圈鎖緊在端蓋上;兩個分半卡環、上部甩油環、下部甩油環裝在轉軸上;所述軸承外蓋上設置有密封盤。所述下端軸承部分採用轉軸穿過軸承內蓋,所述軸承外蓋和軸承內蓋將軸承外圈鎖緊在絕緣端蓋上;所述第一下端軸承、第二下端軸承外設置有軸套,軸套外包覆絕緣層。本發明有利於對廢油脂的排出;能防止油脂漏進電機內部;且可增加NU軸承的潤滑效果。
【專利說明】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具體說就是用於YSL560系列電機的軸承配置和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YSL系列水利生化用電機通常採用Vl和V2兩種立式安裝,以便於水利設備或者發酵設備的安裝需要。其軸承配置和安裝結構跟臥式電機有較大區別,其軸承受力和負載傳動方式也較特殊。首先,由於負載多是皮帶輪傳動,因此上端軸承要承受較大的徑向拉力,故多採用圓柱滾子軸承來增大其承載能力。其次,電機的下端軸承受力較大,情況較複雜,電機下端軸承要承受電機轉子的自身重力和來自於電機的磁拉力,同時還要承受電機轉子上下竄動的軸向力。這就容易造成電機軸承過負荷運行,軸承溫度升高,潤滑脂變稀,進而出現潤滑不良,最終導致軸承使用壽命的減短,甚至是燒毀。因此設計時根據上下軸承各自的負載工況,進行合理的軸承類型選擇和結構形式設計。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該結構有利於對廢油脂的排出;能防止油脂漏進電機內部;增加NU軸承的潤滑效果。
[0004]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包括上端軸承部分、下端軸承部分;上端軸承部分、下端軸承部分套裝在轉軸上組成一個整體。
[0005]包括上端軸承部分、下端軸承部分;所述上端軸承部分包括端蓋、軸承外蓋、上部甩油環、密封盤、兩個半卡環、注油管、軸承內蓋、甩油環及排油軟管。
[0006]所述轉軸穿過軸承外蓋和軸承內蓋,所述軸承外蓋和軸承內蓋將軸承外圈鎖緊在端蓋上;旋轉部分用兩個半卡環將軸承內圈、上部甩油環、下部甩油環軸向緊固,兩個分半卡環、上部甩油環、下部甩油環裝在轉軸上;上部軸承外蓋上設置有注油管;排油軟管設置在軸承內蓋上;所述軸承外蓋上設置有密封盤,密封盤為軸承外蓋的上端密封。
[0007]所述下端軸承部分包括軸承內蓋、第一下端軸承、第二下端軸承、注油管、絕緣端蓋、軸承測溫裝置、甩油環、軸卡、軸承外蓋、軸套及排油軟管;
所述轉軸穿過軸承內蓋,所述軸承外蓋和軸承內蓋將軸承外圈鎖緊在絕緣端蓋上;第一下端軸承、第二下端軸承為背對背的角接觸軸承,支撐轉軸,旋轉部分用甩油環和軸卡將第一下端軸承、第二下端軸承兩個軸承的內圈鎖緊;所述第一下端軸承、第二下端軸承外設置有軸套,軸套外包覆絕緣層,所述軸承內蓋上設置有注油管;所述軸承外蓋上設置有排油軟管。
[000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部甩油環設有朝上的儲油凹槽。
[000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軸承內蓋上設置有浸油氈圈。
[00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甩油環上設有朝上的儲油凹槽。[0011 ]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軸套外包覆絕緣層。
[0012]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結構簡單、合理;能防止電機軸電流對電機軸承的損傷和潤滑脂質量的過早劣化;油脂儲存的上部空間較大,上下部均設置甩油環,下部設置甩油環有凹槽,以增加軸承下端潤滑效果;軸承外蓋用密封盤做上端密封,軸承內蓋用浸油氈圈作填料進行密封,防止油脂漏進電機內部;電機軸承結構符合軸承的承載工況;軸承的潤滑結構符合立式電機的潤滑和散熱需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上端軸承裝配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下端軸承裝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本發明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所示,包括上端軸承部分、下端軸承部分;所述上端軸承部分包括端蓋1、軸承外蓋2、上部甩油環3、密封盤4、半卡環5、NU軸承6、螺栓7、注油管8、軸承內蓋9、甩油環10及排油軟管11。
[0016]所述下端軸承部分包括軸承內蓋13、轉軸14、第一下端軸承15、第二下端軸承16、注油管17、絕緣端蓋18、軸承測溫裝置19、螺栓20、甩油環21、軸卡22、軸承外蓋23、軸套24、排油軟管25。
[0017]包括上端軸承部分、下端軸承部分;上端軸承部分、下端軸承部分套裝在轉軸14上組成一個整體。
[0018]如圖1所示,所述轉軸14穿過軸承外蓋2和軸承內蓋9,所述軸承外蓋2和軸承內蓋9將軸承外圈鎖緊在端蓋I上,並用螺栓7緊固;旋轉部分用兩個分半卡環5和螺栓將軸承6內圈、上部甩油環3、下部甩油環10軸向緊固,兩個分半卡環5、上部甩油環3、下部甩油環10裝在轉軸14上;其中下部甩油環10設有朝上的儲油凹槽,可以防止油脂過早流失,增加NU軸承的潤滑效果。注排油結構採用上部軸承外蓋2注油,下部軸承內蓋9排油。上部軸承外蓋2上設置有注油管8 ;排油軟管11設置在軸承內蓋9上;排油軟管11較粗有利於對廢油脂的排出。所述軸承外蓋2上設置有密封盤4,密封盤4為軸承外蓋2的上端密封。所述軸承內蓋9上設置有浸油氈圈,浸油氈圈作填料進行密封,防止油脂漏進電機內部。
[0019]如圖2所示,所述轉軸14穿過軸承內蓋13,所述軸承外蓋23和軸承內蓋13將軸承外圈鎖緊在絕緣端蓋18上,並用螺栓20緊固。第一下端軸承15、第二下端軸承16為背對背的角接觸軸承,支撐在轉軸14上,旋轉部分用甩油環21和軸卡22將第一下端軸承15、第二下端軸承16兩個軸承的內圈鎖死;其中甩油環21上設有朝上的儲油凹槽。所述第一下端軸承15、第二下端軸承16外設置有軸套24,軸套24外包覆絕緣層,絕緣層為聚酯薄膜聚酯纖維紙複合箔。注排油結構採用上部軸承內蓋13注油,下部軸承外蓋23排油,所述軸承內蓋13上設置有注油管17 ;所述軸承外蓋23上設置有排油軟管25。
[0020]本發明一種適合YSL560系列電機V2安裝的軸承結構,其軸承選用配對使用:上端軸承NU244EC,下端軸承7330BCBM DB, NU軸承具備較大的徑向承載力,背對背的角接觸球軸承能承受較大來自於兩個方向的軸向力。結構上,電機設計為脂潤滑,帶不停機注排油結構,電機下端配對軸承軸向鎖死。同時電機下端軸承端蓋採用絕緣結構,防止電機軸電流對電機軸承的損傷和潤滑脂質量的過早劣化。軸承內外蓋油脂儲存的上部空間較大,上下部均設置有甩油環,下部設置有甩油環凹槽,以增加軸承下端潤滑效果。
[0021]另外,可以根據客戶需要在絕緣端蓋18上加裝軸承測溫裝置19。電機軸承結構符合軸承的承載工況;軸承的潤滑結構符合立式電機的潤滑和散熱需要。
【權利要求】
1.一種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包括上端軸承部分、下端軸承部分;上端軸承部分、下端軸承部分套裝在轉軸(14)上組成一個整體; 其特徵是:所述上端軸承部分包括端蓋(I)、軸承外蓋(2)、上部甩油環(3)、密封盤(4)、兩個半卡環(5)、注油管(8)、軸承內蓋(9)、甩油環(10)及排油軟管(11); 所述轉軸(14)穿過軸承外蓋(2)和軸承內蓋(9),所述軸承外蓋(2)和軸承內蓋(9)將軸承外圈鎖緊在端蓋(I)上;旋轉部分用兩個半卡環(5)、將軸承內圈、上部甩油環(3)、下部甩油環(10)軸向緊固,兩個半卡環(5)、上部甩油環(3)、下部甩油環(10)裝在轉軸(14)上;上部軸承外蓋(2)上設置有注油管(8);排油軟管(11)設置在軸承內蓋(9)上;所述軸承外蓋(2)上設置有密封盤(4); 所述下端軸承部分包括軸承內蓋(13)、第一下端軸承(15)、第二下端軸承(16)、注油管(17)、絕緣端蓋(18)、甩油環(21)、軸卡(22)、軸承外蓋(23)、軸套(24)及排油軟管(25); 所述轉軸(14)穿過軸承內蓋(13),所述軸承外蓋(23)和軸承內蓋(13)將軸承外圈鎖緊在絕緣端蓋(18)上;第一下端軸承(15)、第二下端軸承(16)為背對背的角接觸軸承支撐轉軸(14),旋轉部分用甩油環(21)和軸卡(22)將第一下端軸承(15)、第二下端軸承(16)兩個軸承的內圈鎖緊;所述第一下端軸承(15)、第二下端軸承(16)外設置有軸套(24),軸套(24)外包覆絕緣層,所述軸承內蓋(13)上設置有注油管(17);所述軸承外蓋(23)上設置有排油軟管(2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其特徵是:所述所述下部甩油環(10)設有朝上的儲油凹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其特徵是:所述軸承內蓋(9)上設置有浸油氈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甩油環(21)上設有朝上的儲油凹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其特徵是:所述軸套(24)外包覆絕緣層。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電機的軸承組件的潤滑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絕緣端蓋(18)上加裝軸承測溫裝置(19)。
【文檔編號】H02K5/173GK103545974SQ201310503005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向翰 申請人:中達電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