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03:16:10 2
專利名稱: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於婦科宮頸錐切手術用的固定牽拉器。
背景技術:
宮頸病變,尤其是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原位癌等病變,一般都需要進行宮頸錐切手術,切下一部分宮頸組織,一方面是為了作病理檢查,確診宮頸病變,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變的一種治療方法。由於宮頸位於陰道內且為軟組織器官,為有效地實施錐切,在切除過程中,一般要用宮頸鉗(如Alis鉗等)鉗夾著宮頸,對宮頸進行固定牽拉,產生一個張緊力,再用手術刀實施切除。現有採用宮頸鉗鉗夾宮頸,對宮頸頸管外圍組織張力較大,然而對於頸管內組織張力較小,頸管內外張力不均,從而難以控制切除尺度,也會使手術視野暴露不清楚容易切去正常宮頸組織或切除病變組織不徹底,從而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或影響病理檢查和治療的準確性;同時,若宮頸病變範圍較大,宮頸鉗會鉗夾到病變組織,造成手術出血增加或切除不乾淨導致術後復發率增加。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宮頸頸管內外張力不均,難以控制切除尺度的問題。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包括外管和套設在外管內的內管組件,所述外管上部頂端封閉呈弧形,且相對兩側設有豁口,所述內管組件包括上部頂端開口且上部相對側面具有與頂端開口連通的開口槽的內管和位於內管內的中空轉動杆,所述轉動杆的上部兩側設有伸縮片,所述伸縮片上部的稜邊上設有露出於所述豁口的固定齒,下部卡設在所述開口槽內,所述轉動杆的底端設有位於所述內管外部的轉動頭,所述外管的底端與所述內管的底端螺紋固定連接。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還具有以下附加技術特徵所述外管的底端設有帶有外螺紋的第一連接頭,所述內管的底端設有帶有內螺紋的第二連接頭。所述轉動頭與所述第二連接頭螺紋連接。所述轉動杆的頂端設有限位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1、進行宮頸錐切手術時,通過向不同方向轉動轉動頭使轉動杆轉動,可使本實用新型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的轉動杆頂端的伸縮片產生彈性變形而縮回或彈出,從而帶動固定齒從外管的豁口處縮回或彈出,則便於置入病人宮頸頸管內並卡住支撐在頸管內壁上,然後通過向外牽拉,頸管內外牽拉張力均勻,便於進行錐切手術。[0013]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組裝、拆卸方便,便於清洗消毒,可多次重複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外管的結構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內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管;11、豁口 ;12、第一連接頭;2、內管組件;21、內管;211、開口槽;22、 轉動杆;23、伸縮片;24、固定齒;25、轉動頭;26、第二連接頭;27、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參照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包括外管1和套設在外管1內的內管組件2,外管1上部頂端封閉呈鈍頭弧形,其粗細相當於7號擴張棒,且靠近頂端約2cm處管體相對兩側設有豁口 11。內管組件2包括內管21和位於內管21內的轉動杆22,內管21的上部頂端開口,且上部相對側面具有與頂端開口連通的開口槽211,轉動杆 22為中空杆,其上部兩側具有開口(視角原因,圖中未示出),開口內均設有伸縮片23,兩側伸縮片23在開口 221內之間存在間隙,伸縮片23的上部固定在轉動杆22的頂端,且伸縮片23的上部稜邊上固設有露出於豁口 11的固定齒M,伸縮片23的下部卡在開口槽211 內,且伸縮片23的稜邊不超出開口槽211。轉動杆22的底端固設有位於內管21外部的轉動頭25,外管1的底端與內管21的底端螺紋連接。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的具體使用過程中,將其清洗並消毒處理後,轉動轉動頭25,由於其與轉動杆22固定為一體,則帶動轉動杆22轉動,則伸縮片23會受到開口槽211槽壁的擠壓作用而發生彈性變形,由於兩側伸縮片23在開口內之間存在間隙,使得兩側伸縮片23均能向轉動杆22內縮動,從而帶動固定齒M從外管1 的豁口 11處縮回,則便於置入病人宮頸頸管內,置入病人宮頸頸管內後向相反方向轉動轉動頭25,伸縮片23及固定齒M彈出卡住支撐在頸管內壁上,然後通過向外牽拉,頸管內外牽拉張力均勻,便於進行錐切手術。手術後,可將本本實施例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拆開清洗消毒,以便下次使用。為實現外管1底端與內管21底端的螺紋連接,便於安裝和拆卸,外管1的底端設有帶有外螺紋的第一連接頭12,內管21的底端設有帶有內螺紋的第二連接頭沈。具體而言,第一連接頭12具有與外管1的管內連通且同直徑中空孔,第二連接頭 26具有內螺紋通孔,內管21的底端外壁可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連接頭沈的管內大約中間位置,內管21的直徑小於第二連接頭沈的內螺紋通孔,以便外管1底端與內管21 底端的螺紋連接。安裝時,轉動轉動頭25使伸縮片23及固定齒M縮回,將內管21從第一連接頭12處向內套入外管1內,然後將第一連接頭12螺紋安裝在第二連接頭沈內。[0023]本實施例中,轉動頭25與第二連接頭沈螺紋連接,即轉動頭25具有外螺紋,與第二連接頭26的內螺紋通孔下部螺紋安裝,從而便於轉動頭25的轉動及轉動杆22在內管21 的安裝。本實施例中轉動杆22的頂端設有限位塊27。限位塊27為圓柱狀,其直徑大小以能進入外管1內且能卡在外管1的鈍頭弧形頂端處為準,並且還應滿足卡住時固定齒M正好與豁口 11位置對應,第一連接頭12正好螺紋安裝在第二連接頭沈內。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 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外管和套設在外管內的內管組件,所述外管上部頂端封閉呈弧形,且相對兩側設有豁口,所述內管組件包括上部頂端開口且上部相對側面具有與頂端開口連通的開口槽的內管和位於內管內的中空轉動杆,所述轉動杆的上部兩側設有伸縮片,所述伸縮片上部的稜邊上設有露出於所述豁口的固定齒,下部卡設在所述開口槽內,所述轉動杆的底端設有位於所述內管外部的轉動頭,所述外管的底端與所述內管的底端螺紋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管的底端設有帶有外螺紋的第一連接頭,所述內管的底端設有帶有內螺紋的第二連接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頭與所述第二連接頭螺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杆的頂端固設有限位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宮頸頸管內外張力不均,難以控制切除尺度的問題。宮頸錐切手術用固定牽拉器,包括外管和內管組件,外管上部頂端封閉呈弧形,且相對兩側設有豁口,內管組件包括內管和中空轉動杆,轉動杆上部兩側設有伸縮片,伸縮片上部稜邊上固設有固定齒,下部卡設在開口槽內,轉動杆底端固設有轉動頭,外管底端與內管底端螺紋固定連接。進行宮頸錐切手術時,通過向不同方向轉動轉動頭使轉動杆轉動,可使伸縮片產生彈性變形而縮回或彈出,從而帶動固定齒從外管的豁口處縮回或彈出,則便於置入病人宮頸頸管內並卡住支撐在頸管內壁上,然後通過向外牽拉,頸管內外牽拉張力均勻,便於進行錐切手術。
文檔編號A61B17/02GK202020466SQ20112002291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0日
發明者孫選, 解梅琳 申請人:孫選, 解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