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茶作文550字
2023-09-13 03:09:35
篇一:羊巖山採茶記 李沐遙
春天的羊巖山綠意盎然,一壟壟野花金黃晶瑩,瞧,茶葉長出來了,我要去採茶了!
羊巖山很高,登至峰頂可東觀三門灣,南瞻臨海城,西眺括蒼巔,北望華頂雲。古以「山頂石壁山有石影如羊」而得名,今因出產「江南第一勾青茶」而聞名。
開始採茶了,我領到了一個水壺狀的竹簍,系在腰間,再戴上竹笠帽,採茶的姐姐告訴我們,採茶要採一片葉與一個芽,一起摘,不分開,可以用指肚捻斷,不能用指甲掐斷。
媽媽說:「採茶,就是考驗你的眼力的!」沒錯,茶葉是容易發現的,可往往你就是發現不了,錯過許多鮮嫩的茶葉。
天藍藍的,明澈極了。大團大團的白雲壓彎了採茶人們的腰。茶樹的葉子翠生生的,枝幹細細長長,交錯著,茶樹的葉子肥肥厚厚,桑葉大小,個個像急著出來感受春天的孩子,綠得仿佛要流油。我撥開茶樹叢,發現了一叢叢的茶葉。
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很快,我的簍底便被翠綠的茶葉鋪滿了,蓬鬆的茶葉越來越多,我左右開工,用陳子晗的話說就是埋頭苦幹,我用大拇指與食指夾起茶葉,一捻、一抓,茶葉就到了簍裡,連續幹了近一個小時,我的手好累啊,但經過我的努力,終於把簍子裡的一半填滿了,可以去炒茶了!
炒茶用的是電炒鍋,需要用手翻炒。據炒茶的人講,鍋內溫度高達二百多度,茶葉要翻炒十分鐘左右,開始變硬了,才算炒好了。
我們把一起的四簍茶葉全部倒進鍋內,炒的時候要順著一個方向,過一會就要捧起來,抖散,讓茶葉均勻受熱。茶葉越炒越扁,顏色越炒越深,一隻鍋裡,3隻小手,攪動著噴香的茶葉。
茶,山裡的味道。
夕陽落下來了,映紅了花草,也映紅了羊巖山上那一片片的茶葉叢。
篇二:採茶葉 錢鑫一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一起去農村採茶葉。
我們提前準備了帽子,帽子是必須的,而且還得帶一圈帽簷,這樣可以把臉也保護好,不被太陽曬黑。還準備了塑料小籮,是用來裝茶葉的。我們和爺爺奶奶一起到了茶葉地,然後我就開始學大人們的樣子採了,看到大人們兩隻手不停地採,我就是找不到茶葉,只是拿了個小籮走來走去,越是這樣越是採不到。我就無精打採的走到奶奶那邊,我一看:哇!奶奶都採了好多了,我就問奶奶:「奶奶!你怎麼採了這麼多了?」奶奶邊採邊說:「採茶葉最能鍛鍊人的耐心了,走馬觀花是採不到茶葉的。要靜下心來就能看到有好多的小嫩芽了。這樣吧,看你今天能採多少,晚上我幫你稱一下,賣出來的錢交給你支配,你看怎麼樣?」我說:「真的啊,一言為定!」然後我就靜下心來細細地看,這次果然看到很多小嫩芽了,有的茶葉舒展開葉子,大大方方的;有的茶葉卻縮在裡面,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女生,我就一個人慢慢地採起來了。看到茶葉寶寶躺在我的掌心裡舒舒服服地曬著太陽,而我卻頂著太陽,臉上的汗就像下雨一樣往下滴,心裡想打退堂鼓了。但是當看到茶葉能漸漸的蓋住我的小籮了,馬上又來了精神,要堅持下去,爭取多採點,不能被她們看不起!於是我又堅持採下去了。一直到太陽下山我們才回家,回去一稱,嘿!沒想到我居然採了有二兩多,奶奶算了一下有二十元了,就立即給了我,讓我自己去支配了。
今天的勞動讓我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堅持下去就會實現自己的願望!還使我深深知道勞動所得就是不一樣,都捨不得用,一定要精打細算買一些實用的東西。
篇三:採茶 嚴婧童
星期四的下午,呂老師給我們說了一個好消息,說明天要去蒲江採茶,參觀綠昌茗茶廠機械制茶及手工制茶過程,還要觀看茶藝表演,摘櫻桃等活動。我們聽了都高興地跳了起來。
星期五的早上,我們坐著四輛大巴車,一路歡歌笑語地來到了綠昌茗茶廠。
首先我們聽何伯伯介紹茶葉的起源,還有中國茶文化的基本知識。何伯伯還講了一個關於茶在幾千年前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茶文化在中國有點悠長的歷史。茶的形狀有很多,有圓的、扁的、針尖形的……製作茶葉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播種茶樹苗之後,需要3至5年才能收成。先採鮮嫩的芽和葉,然後攤放、殺青、理條、攤凍、人工輝鍋、人工提香……等過程,才能變成我們平時泡的茶葉。何伯伯還告訴我們品茶如品人生,要先苦後甜。
然後,我們浩浩蕩蕩的隊伍,真像一條長龍,來到了綠昌茗茶園進行採茶活動。在一片寬闊的山坡上,縱橫著一行又一行茂密蔥綠的茶樹,正等待我們去採摘。我們都迫不急待地拿著裝茶葉的塑料口袋,奔向茶園。我們穿梭在茶樹間,按叔叔的要求,我們小心翼翼地從茶樹上摘下了一芽一葉。一陣陣涼絲絲的風,帶著柑桔花的清香味,迎面吹來。同學們情不自禁地朗誦起晨誦詩——《初春》。我們採得正歡的時候,忽然,傳來呂老師親切的聲音:「孩子們,再採五分鐘就收工了。」我們聽了都抗議起來:「不行!採五個小時後再收工!」結果,過了五分鐘之後,呂老師真的叫我們收工了。我們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了茶園。
後來,我們又觀看了茶藝表演,參觀了茶的生產過程,還去採摘了紅紅的櫻桃,去櫻桃園的路上,樹木雜草眾多,真像熱帶雨林大冒險。
今天真有意義,不但學到了茶的知識,還享受了豐收的喜悅。
篇四:採茶
什麼是幸福?勞動就是幸福。那一次採茶之行,我就感受到了這種幸福。
那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碧空萬裡無雲。我們一家和好朋友張涵寧一家隨旅行社一起到桐柏程灣鄉的高山上採茶。
車剛進入程灣鄉,那巍峨的青山、縱橫交錯的溪流、綠油油的稻田便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我們欣賞著這在城市看不到的田園美景,不知不覺就到了採茶的山腳下。
下了車,我們一起跟著導遊上山採茶。山路剛開始還好走,是平坦的黃土公路,我們一群小朋友唱著、笑著在導遊身旁問東問西,興致勃勃。可還沒到半山腰,山路就變成了窄窄的、高低不平的小路。我們這些小孩漸漸就走不動了,落在了隊伍的後面。可當我看到醫務工作者背著好大好重的醫療箱努力向上攀登時,我感到渾身又充滿了力量,努力向上攀登。
到了山頂,我看到了滿眼的蒼翠。哇噻,好大一片茶園!我們趕快加入了採茶的行列。這時身旁走來一位採茶姑娘,我急忙問她:「姐姐,什麼樣的茶葉是最好的?」「是一芽一葉,就是一根莖上長著一片芽一片葉子。」採茶姑娘耐心地教我。我按著她教的方法尋找著一芽一葉,一看到就用指甲掐斷,放到竹簍裡。五月的天氣已經很熱了,剛採了一會我就滿頭大汗,真想到山下的小溪戲水,我坐在地上不想採了。這時我看到旁邊走來一位小弟弟,估計還沒到我脖子高,可他仍在認真的尋找採茶,已採了有小半簍茶葉。「那個小孩就能堅持到底,我比他大怎麼就堅持不下來呢?一定要堅持」。我暗自鼓勵自己。於是,我站起來繼續採上好的一芽一葉,我越採越熟練,簍子裡的嫩茶葉也越來越多,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採完茶葉,我們下了山,把茶葉拿到茶廠炒茶師傅那炒成幹茶葉,然後,我們拿著自己親手採摘的茶葉依依不捨的回家了。
結束這次採茶之行回到家,我趕緊泡了杯自己親手採的茶,看到碧綠的茶葉在水中漂浮 ,聞著那淡淡的茶香,喝了一口,感到格外的香甜!從此,我迷上了茶葉水那帶點淡淡苦味的幽香,更感受到勞動給我帶來的幸福快樂!
篇五:採茶記 李蘇景
春暖花開的周末,我和爸爸媽媽去婆婆家,媽媽說今天要讓我親身體驗一下「茶葉是怎麼做成的」。
一到婆婆家我撒腿就向茶葉山奔去,婆婆家的茶樹好多啊,一顆顆茶樹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嫩嫩的茶葉新芽。媽媽簡單向我介紹了採茶的過程。我就開始「工作」了,突然我尖叫起來「媽媽,這是什麼啊!」媽媽趕來一看「這是只七星瓢蟲,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哈哈,原來七星瓢蟲也被茶葉的香味吸引來了。我摘下一片茶葉,聞了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不禁被這股茶香所陶醉。「別楞著了,快點採茶葉吧」媽媽提醒我。I sorry 我把正事給忘了。於是我按媽媽告訴我的辦法開始採茶葉了,我低著頭專找嫩葉採(媽媽說葉子越嫩越小,做成的茶葉才更好),一片一片地,也不知採了多少片茶葉,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和媽媽加起來也只採了一小籃子。這時我只有一種感覺「累」,看來採茶葉不但是個技術活還是個辛苦活。媽媽說那我們就回去,看看婆婆是怎麼炒茶葉的。
我們來到婆婆家看到公公和婆婆正熱火朝天的在炒著茶葉,淡淡的茶葉香味四處飄蕩。婆婆用手在鐵鍋裡把茶葉翻來翻去,媽媽告訴我這是在「殺青」 (把新鮮茶葉中的青草氣除去的過程,就叫殺青),殺青之後還得揉捻和乾燥,不同的茶葉揉捻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婆婆告訴我今天她做的茶葉的品種叫「碧螺春」。以上步驟完成了還得炒一會,這樣把茶葉乾燥一下,去掉茶葉裡的水分,便於保存。炒茶葉,燒柴也很有講究的,火大了,火小了都不行,看著公公婆婆老練的樣子,我想到了一個成語:熟能生巧。我捲起袖子也想學婆婆的樣子炒一下,手還碰到茶葉就覺得燙的很。婆婆連忙說:「我的乖乖,你這細皮嫩肉的手哪能炒茶葉啊,沒兩下,就要燙出泡來了。」我只好放棄了想法。茶葉炒好了,晾一下,再用漂亮的包裝盒裝起來,就跟超市裡賣的茶葉一模一樣了。最後,我沒忘了品嘗一下親手採摘的茶葉,用水泡過的茶葉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真是神奇,喝到嘴裡有股淡淡的香醇味,真是太棒了。
同學們,在這次採茶制茶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勞動的果實,你會感到特別的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