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鎂合金鑄棒吊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03:30:00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吊裝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鎂合金鑄棒的專用吊具。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鎂合金鑄棒在澆築成型後,多是通過人工搬運的方式進行轉移,即多人合力抬起鑄棒搬運至他出;由於鎂合金鑄棒在成型後有一定的餘溫,搬運時人員需佩戴安全護具;並且,人工搬運的方式十分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因此,需要一種即節省人力又可以方便快捷的吊裝工具來改變現有技術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人工搬運費時費力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鎂合金鑄棒吊具,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鎂合金鑄棒吊具,其要點是它包括帶有萬向輪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別設有電機和支撐豎管,且支撐豎管的頂端通過軸承座與轉動管相互活動連接;所述轉動管的頂部設有一端與其固定連接的支撐橫梁,且連接處設有定滑輪;所述支撐橫梁的底邊設有水平滑軌;所述水平滑軌上設有與其相互滑動連接的滑座,且滑座上設有動滑輪;所述水平滑軌的底面均勻設有若干螺栓孔,且水平滑軌通過螺栓與螺栓孔的絲接配合來限制滑座的位置;所述電機的轉軸與拉線的一端連接,拉線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定滑輪和動滑輪並與連杆Ⅰ頂端的線孔連接;所述連杆Ⅰ的底端通過轉軸與夾手Ⅰ轉動連接;所述連杆Ⅰ的中部通過轉軸與連杆Ⅱ的頂端轉動連接;所述連杆Ⅱ的底端通過轉軸與夾手Ⅱ轉動連接;所述夾手Ⅰ和夾手Ⅱ的中部通過轉軸相互轉動連接;所述夾手Ⅰ上固定設有手持杆。
為了支撐牢固,所述支撐橫梁通過加強杆與轉動管的頂端連接。
為了操作穩定,所述底座上設有配重。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轉動管通過軸承座與支撐豎管相互轉動連接,便於轉動管進行水平360轉動,可將鑄棒進行轉移;夾手Ⅰ和夾手Ⅱ在手持杆的操作下起到夾持鑄棒的目的;電機通過拉線可對夾具進行起吊,便於鑄棒的放置取拿;滑座通過螺栓與螺栓孔的絲接配合來限位,使用時只需一人單手操作電機,另一手操作手持杆即可,操作便利。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人工搬運費時費力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夾具的結構示意放大圖;
圖3是圖2的變化狀態參考圖。
圖中1、轉動管 2、軸承座 3、支撐豎管 4、配重 5、底座 6、萬向輪 7、電機 8、手持杆 9、夾具 10、動滑輪 11、滑座 12、支撐橫梁 13、水平滑軌 14、定滑輪 15、線孔 16、連杆Ⅱ 17、夾手Ⅰ 18、夾手Ⅱ 19、連杆Ⅰ 20、拉線 21、螺栓 22、加強杆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它包括帶有萬向輪6的底座5;所述底座5上分別設有電機7和支撐豎管3,且支撐豎管3的頂端通過軸承座2與轉動管1相互活動連接;所述轉動管1的頂部設有一端與其固定連接的支撐橫梁12,且連接處設有定滑輪14;所述支撐橫梁12的底邊設有水平滑軌13;所述水平滑軌13上設有與其相互滑動連接的滑座11,且滑座11上設有動滑輪10;所述水平滑軌13的底面均勻設有若干螺栓孔,且水平滑軌13通過螺栓21與螺栓孔的絲接配合來限制滑座11的位置;所述電機7的轉軸與拉線20的一端連接,拉線20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定滑輪14和動滑輪10並與連杆Ⅰ19頂端的線孔15連接;所述連杆Ⅰ19的底端通過轉軸與夾手Ⅰ17轉動連接;所述連杆Ⅰ19的中部通過轉軸與連杆Ⅱ16的頂端轉動連接;所述連杆Ⅱ16的底端通過轉軸與夾手Ⅱ18轉動連接;所述夾手Ⅰ17和夾手Ⅱ18的中部通過轉軸相互轉動連接;所述夾手Ⅰ17上固定設有手持杆8。
為了支撐牢固,所述支撐橫梁12通過加強杆22與轉動管1的頂端連接。
為了操作穩定,所述底座5上設有配重4。
工作原理:人工單手操作手持杆8來控制夾具9夾住鑄棒,另一手控制電機7即可通過拉線20來控制夾具9的抬升或下降;轉動管1可在軸承座2的作用下進行旋轉,從而將鑄棒進行轉移;也可在萬向輪6的作用下移動底座5,從而轉移鑄棒;滑座11通過螺栓21與螺栓孔的配合在水平滑軌13上限位,可調整距離。
本實用新型一人即可操作,鑄棒通過夾具加持,移動方便,節省人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