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型照相機135讀數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16:52:35 3
專利名稱:4型照相機135讀數器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屬於照相機附件。
照相機可分為120相機和135相機兩大類。120照相機適於拍攝6×6和6×9兩種規格的照片,135則使用電影膠捲。目前,照相逐漸彩色化,而彩色膠捲都是135膠捲,這就自然引出了人們用120相機也能拍攝135膠捲的願望。為此,上海生產了一種冠龍牌4B型照相機135附件,包括取景框、畫面框、135專用軸芯及裹卷135膠捲的黑紙帶,這些附件使得使用120相機拍攝全色135膠捲成為現實。但是,由於它必須繼續使用120照相機後部的紅窗口來進行讀數,因此就要用黑紙帶裹卷135膠捲,從而產生由於手的汙染造成膠捲出現汙斑的可能性。特別是這時相機不宜拍攝對紅光敏感的彩色膠捲。常用的135照相機,不使用紅窗口讀數,而裝備有專門的讀數器,但這種讀數器不能使用於120相機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4型照相機135讀數器,可在不使用紅窗口的情況下從讀數器上直接讀出底片張數,從而使得120照相機可攝135膠捲。
本實用新型由底盤(1)、套在卷片旋扭上的主動齒輪(2)、兩個從動減速齒輪(3)、(4)、有窗口的讀數齒輪盤(5)和沿盤邊標有0~36數字的讀數盤(6)所組成。其中從動齒輪(3)、(4)、讀數齒輪盤(5)、讀數盤(6)均用軸固定在底盤(1)上,除讀數盤(6)外均可繞軸轉動。套在卷片旋扭上的主動輪(2)的內孔徑與旋扭的外徑一致,在其內孔周邊上有與旋扭相配合的齒。兩個從動輪的中心各有一個凸臺,凸臺上有與下一級齒輪相嚙合的齒。底盤(1)上開有一個略大於卷片旋扭的園孔,園孔的位置使得底盤(1)在套入旋扭後,裝上主動齒輪(2)時能與從動齒輪(3)嚙合。在底盤(1)上還有兩個掛鈎(7),使底盤(1)套入旋扭後,正好鉤住照相機的前沿,起穩定底盤的作用。底盤和各種齒輪用硬質塑料製成,也可用金屬製成。讀數盤(5)可用塑料板、金屬薄板或硬紙板製得。
當把讀數器底盤(1)套進卷片旋扭,並將主動齒輪(2)套住卷片旋扭時,旋動卷片旋扭,主動齒輪(2)便隨之同步轉動,並帶動從動齒輪(3),從動齒輪(3)又帶動從動齒輪(4),從動齒輪(4)帶動讀數齒輪盤(5),卷片旋扭帶動膠捲走過一個照片長時,讀數齒輪盤(5)正好轉過一個字距。讀數盤(6)的數字間距是非均等的(數字小的時候,間距也小),而與卷片的實際情況相適應。
使用這種讀數器時,可在裝主動齒輪(2)之前,首先將讀數齒輪盤(5)窗口對準讀數盤(6)上「0」的位置,裝入主動齒輪後,旋轉卷片旋扭,使讀數齒輪盤窗口對準「1」的位置,即可開拍。以後每拍一張,就轉到對準下一個數字,一直到拍完36張底片為止。
套在4型照相機上的讀數器,包括底盤(1)、主動齒輪(2)、從動齒輪(3)、(4)、讀數齒輪盤(5)、讀數盤(6)、掛鈎(7)。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讀數器,使得無須在暗室中以黑紙帶裹卷膠捲,就能方便地確定底片張數、避免了由黑紙帶裹卷膠捲時帶來的麻煩和底片的汙染。而且由於不使用紅窗口,因而可使得4型照相機用於拍攝135彩色膠捲。
權利要求
1.一種4型照相機135讀數器,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是由底盤(1)、主動齒輪(2)、從動齒輪(3)、(4)、讀數齒輪盤(5)和讀數盤(6)所構成。
2.按權利要求
1所述的讀數器,其特徵是從動齒輪(3)、(4)、讀數齒輪盤(5)、讀數盤(6)用軸固定在底盤上,且除讀數盤(6)外均可繞軸轉動。
3.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讀數器,其特徵是底盤(1)上開有一個略大於卷片旋扭的園孔和兩個正好鉤住照相機前沿的掛鈎(7)。
4.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讀數器,其特徵是所說的從動齒輪(3)、(4)的中心各有一個凸臺,凸臺上有與下一級齒輪相嚙合的齒。
5.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讀數器,其特徵是讀數齒輪盤(5)上開有一個窗口。
6.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讀數器,其特徵是主動齒輪(2)的內孔和4型照相機卷片旋扭的外徑一致,在其內孔周邊上開有與卷片旋扭相配合的齒。
7.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讀數器,其特徵是讀數盤(6)上標有0~36數字,數字間距是非均等的。
8.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讀數器,其特徵是所說的底盤(1)、主動齒輪(2)、從動齒輪(3)、(4)、讀數齒輪盤(5)由硬質塑料製成,也可由金屬製成。
9.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讀數器,其特徵是所說的讀數盤(6)可由白塑料板、金屬薄板製成,也可由硬紙板製成。
專利摘要
4型照相機135讀數器,由底盤、主動齒輪、從動齒輪、讀數齒輪盤和讀數盤所組成,從動齒輪、讀數齒輪盤和讀數盤均用軸固定在底盤上,且除讀數盤外均可繞軸轉動。使用這種讀數器,消除了現在使用120相機拍攝135膠捲時,在暗室中用黑紙帶裹卷膠捲造成底片汙染的隱患,並且使4型照相機可以用於拍攝135彩色膠捲。
文檔編號G03B1/00GK85202376SQ85202376
公開日1986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1985年6月14日
發明者周侃 申請人:周侃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