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鋼錠韌性鍛造方法
2023-09-20 17:01:10
專利名稱:合金鋼錠韌性鍛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合金鋼錠韌性鍛造方法,用於合金鋼錠的鍛造開坯變形。
現有的且已公開的合金鋼錠鍛造開坯採用見方鍛造變形工藝(
圖1)。見方鍛造變形首先把合金鋼園錠鍛造成尺寸較大的方型坯,然後再把尺寸較大的方型坯鍛造成尺寸較小的方型坯,從方型坯到方型坯,最後從方型坯到園坯,鍛成尺寸符合要求的坯料(或成品)。見方鍛造的合金鋼錠變形溫度範圍狹窄,控溫難度增加,鑄錠變形、火次變形量大,各個部位變形不均,圖1可見,變形達到見方時,整個園錠變形量可達到36%,C處的變形接近30%,兩面交匯處變形量極小,各部變形量差別可達30%。變形不均,應力分布不均,角部應力集中尤為嚴重,因此造成方坯表面、角部裂紋嚴重,使業已存在於鑄錠表面的諸如氣孔、渣眼等缺陷容易擴展、惡化,而使廢品增加,成材率下降,成本上升。
本發明根據現有的見方鍛造工藝之不足進行了改進,提供一種與現有鍛造方法不同的,適用於合金鋼錠的鍛造方法。改進後的鍛造方法是一種韌性鍛造方法,本發明採用多面鍛造和成稜符合一定要求的見方鍛造,並把多面鍛造和見方鍛造有機地結合,從而獲得了滿意的鍛造效果。
本發明的要點在於合金鋼錠韌性鍛造方法包括多面鍛造和按一定成稜要求的見方鍛造。多面鍛造,其面數應符合8面以上偶數面,進鐵量10-15mm,經過1-3次多面鍛造,使鍛坯表面獲得10-25mm的表面變形層,鑄錠鍛造溫度為900-1200℃。多面鍛造後進行見方鍛造,所形成的四條稜中的每一條同原多面鍛造所形成的稜不重合,使原多面鍛造所形成的稜(角部)處於方坯面部位置。
圖2是合金鋼錠韌性鍛造方法流程圖。
本發明和現有的見方鍛造工藝比較,具有變形均勻、應力分布均勻的優點,併兼有鍛造溫度範圍大的優點。本發明可使鍛坯表面、角部裂紋大大減少,稜部質量顯著提高,並可降低難變形合金的變形抗力和終鍛溫度,擴大變形溫度範圍。和現有技術相比,鍛造溫度可擴大20-40%,延長設備壽命,提高成材率,降低生產成本。
下面例子用於說明本發明,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
圖2所示,合金鋼錠韌性鍛造方法包括多面鍛造(a-b),見方鍛造(b-c)。
以鎳基合金為例,合金的鍛造變形,首先將合金園錠鍛成八邊形(斷面),使進鐵量≤10-15mm,形成10-25mm表面變形層,接著按見方鍛造的成稜要求將八邊形斷面坯料鍛造成方坯,再經多火次變形,將方坯鍛成尺寸符合要求的園坯(或成品)。鑄錠或坯料鍛造溫度為900-1200℃。火次變形量為21-40%。
採用本發明生產的數十支鎳基合金錠鍛成棒,合金表面質量良好,成材率提高10-20%,機械性能提高明顯。
見下表
權利要求
1.合金鋼錠韌性鍛造方法,其特徵在於韌性鍛造變形由多面鍛造和見方鍛造組成。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韌性鍛造變形方法,其特徵在於多面鍛造的面數,為8面以上偶數面,進鐵量≤10-15mm,鍛造溫度為900℃-1200℃。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韌性鍛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見方鍛造所形成的稜和原多面鍛造所形成的稜不重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合金鋼錠韌性鍛造方法,採用多面鍛造和按一定成稜要求的見方鍛造,完成合金鋼錠的鍛造變形,把鑄錠鍛造至要求尺寸。多面鍛造,使坯料變形均勻,變形應力集中明顯改善。見方鍛造使多邊形斷面的角部處於方坯的稜面上,從而使方坯表面質量、稜角部質量顯著改善,獲得滿意的鍛造效果。本發明可降低終鍛溫度,擴大變形溫度範圍至20—40%,降低形變抗力,延長設備壽命。本發明工藝簡單,便於操作,適合難變形高溫合金和鋼的鍛造變形。
文檔編號B21J5/06GK1071356SQ9110750
公開日1993年4月28日 申請日期1991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1991年10月9日
發明者周奠華 申請人:上海第五鋼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