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23:13:20 3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及其製備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2、背景技術中風偏癱目前仍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病症,為淤血阻絡症,中老年人發病率比較高,老年人由於年老體弱,正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腦脈痺阻,腦髓神經受損而發病,現在所研究出的大量治療中風癱瘓的西藥或中藥,治療效果都不理想,大部分患者還是躺在床上度過餘生,主要是此病發病急,中藥發揮藥效比較慢,需要很長的恢復期,而西藥又有很大的副作用,此外目前的同類中藥製劑在製備方法上也存在工藝流程複雜,成本高等缺點。
3、發明內容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提供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為採用陳皮、青皮、五加皮、地骨皮、丁香、木香、砂仁、木瓜、肉桂、防風、甘草、補骨脂、檳榔、薄荷、枸杞、厚樸、枳殼、茯苓、川芎、熟地、白芍、沉香、當歸等中草藥,按中國傳統中醫學理論科學配伍製成。
方解如下陳皮性味,苦、辛溫、歸肺、脾經,具理氣健脾、燥溼化痰之功效;青皮性味,苦辛、微溫,具有疏肝破氣、散結消痰之功用;五加皮性味,辛、溫,能夠祛風溼,壯筋骨,活血祛瘀;地骨皮性味,苦,寒,清熱、涼血;丁香性味,辛,溫,無毒,功用為溫中,暖腎,降逆;木香性味,辛苦,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和胃之功效;砂仁性味,辛,溫,可以行氣調中,和胃,醒脾;木瓜性味,酸,溫,有平肝和胃,祛溼舒筋之功效;肉桂性味,辛甘,熱,具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之功效;
防風性味,辛甘,溫,具有發表,祛風,勝溼,止痛的功效;甘草性味,甘,平,具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補骨脂性味,苦溫,歸腎、脾經,能補腎壯陽、納氣平喘;檳榔,性味,苦辛,溫,具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之功效;薄荷性味辛,涼,具有疏風,散熱,闢穢,解毒之功效;枸杞性味甘,平,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之功效;厚樸性味苦辛,溫,具有溫中,下氣,燥溼,消痰之功效;枳殼性味苦辛,涼,具有破氣,行痰,消積之功效;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滲溼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效;川芎性味辛,溫,具有行氣開鬱,祛風燥溼,活血止痛之功效;熟地性味甘,微溫,具有滋陰補血之功效;白芍性味苦酸,涼,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之功效;沉香性味辛苦,溫,具有降氣溫中,暖腎納氣之功效;當歸性味甘辛,溫,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之功效。
本藥中的成分具有擴張周圍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血脂,膽固醇,理氣活血,舒筋活絡等功效。其配方是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藥原料製備而成陳皮3-8份、青皮3-8份、五加皮3-8份、地骨皮3-8份、丁香3-8份、木香3-8份、砂仁3-8份、木瓜3-8份、肉桂3-8份、防風3-8份、甘草3-8份、補骨脂3-8份、檳榔3-8份、薄荷3-8份、枸杞3-8份、厚樸3-8份、枳殼3-8份、茯苓3-8份、川芎3-8份、熟地3-8份、白芍3-8份、沉香3-8份、當歸3-8份、燒酒4000-10000份。
本發明的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其優選重量配比為陳皮4-6份、青皮4-6份、五加皮4-6份、地骨皮4-6份、丁香4-6份、木香4-6份、砂仁4-6份、木瓜4-6份、肉桂4-6份、防風4-6份、甘草4-6份、補骨脂4-6份、檳榔4-6份、薄荷4-6份、枸杞4-6份、厚樸4-6份、枳殼4-6份、茯苓4-6份、川芎4-6份、熟地4-6份、白芍4-6份、沉香4-6份、當歸4-6份、燒酒6000-8000份。
本發明的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其最佳重量配比為陳皮5份、青皮5份、五加皮5份、地骨皮5份、丁香5份、木香5份、砂仁5份、木瓜5份、肉桂5份、防風5份、甘草5份、補骨脂5份、檳榔5份、薄荷5份、枸杞5份、厚樸5份、枳殼5份、茯苓5份、川芎5份、熟地5份、白芍5份、沉香5份、當歸5份、燒酒7500份。
本發明的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其製備步驟為選用50度以上的食用燒酒。
將除燒酒以外的各種藥材經精選、去雜、清洗、乾燥後,按份量比稱重,研磨成粉末,最後加元肉100份、冰糖200份,經充分混合均勻後裝入布袋再放入盛有50°以上燒燒酒的罈子內用文武火煎制30-45分鐘後取出,用豆腐皮將裝有煎熬藥液的燒酒罈子封口,埋於地下5-10天取出即成成品。
本發明的製劑為藥劑學所說的水劑或口服液。
本發明的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具有安全無毒、無耐藥性、無成癮性、療效好、服用方便、吸收良好、治癒率高、患者恢復期短、工藝流程簡單、成本低等特點,有效率高達98%。
本藥經臨床資料表明,用來治療腦血栓、腦梗塞、動脈硬化所引起的癱瘓總有效率達到98%,好轉率達85%,治癒率達78%。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發明的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是由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組成陳皮3克、青皮5克、五加皮6克、地骨皮4克、丁香3克、木香7克、砂仁5克、木瓜4克、肉桂5克、防風6克、甘草4克、補骨脂3克、檳榔5克、薄荷8克、枸杞6克、厚樸4克、枳殼3克、茯苓5克、川芎4克、熟地3克、白芍4克、沉香5克、當歸7克、燒酒4000克。
其製備步驟為將按配方將各種藥材精選、去雜、清洗、乾燥後,分別粉碎研磨成粉末,再加入元肉100克,冰糖200克,混合均勻後裝入布袋,放入盛有50°以上燒酒的罈子內,用文武火煎制30-45分鐘後將布袋取出,用豆腐皮將裝有煎熬藥液的燒酒罈子封口,埋於地下5-10天取出即為成品。
實施例2本發明的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藥物的重量比組成為陳皮5克、青皮8克、五加皮6克、地骨皮4克、丁香5克、木香6克、砂仁7克、木瓜4克、肉桂6克、防風3克、甘草5克、補骨脂8克、檳榔6克、薄荷8克、枸杞4克、厚樸3克、枳殼5克、茯苓7克、川芎6克、熟地4克、白芍6克、沉香8克、當歸7克、燒酒10000克。
其製備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故省略不述。
實施例3本發明的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藥物的重量比組成為陳皮4克、青皮5克、五加皮4克、地骨皮6克、丁香5克、木香3克、砂仁4克、木瓜7克、肉桂8克、防風5克、甘草4克、補骨脂6克、檳榔3克、薄荷6克、枸杞5克、厚樸4克、枳殼6克、茯苓7克、川芎3克、熟地7克、白芍5克、沉香4克、當歸7克、燒酒6000克。
其製備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本發明的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藥物的重量比組成為陳皮6克、青皮5克、五加皮4克、地骨皮3克、丁香7克、木香5克、砂仁6克、木瓜8克、肉桂4克、防風5克、甘草3克、補骨脂6克、檳榔5克、薄荷7克、枸杞6克、厚樸7克、枳殼5克、茯苓4克、川芎3克、熟地7克、白芍5克、沉香6克、當歸7克、燒酒8000克。
其製備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5本發明的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藥物的重量比組成為陳皮5克、青皮5克、五加皮5克、地骨皮5克、丁香5克、木香5克、砂仁5克、木瓜5克、肉桂5克、防風5克、甘草5克、補骨脂5克、檳榔5克、薄荷5克、枸杞5克、厚樸5克、枳殼5克、茯苓5克、川芎5克、熟地5克、白芍5克、沉香5克、當歸5克、燒酒7500克。
其製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燒酒可選用50度以上的食用酒。
本藥的用法與用量一日三次,一次30ml,30天為一個療程。
本發明的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在臨床應用的情況病例1李為民,男,64歲,於1999年得腦溢血病,癱瘓在床,不能自理,服用此藥一個療程後,病人能下地走路,三個療程過後,病人完全自理。
病例2王桂芳,女,70歲,2000年患腦溢血病,反覆幾次發作,行動不便,不能自理,服用本發明的中藥製劑4個療程以後,現在已可以下地行走,生活基本能夠自理。
病例3王世傑,男,62歲,得腦溢血病,癱瘓在床多年,不能自理,服用本發明的藥物4個療程之後,效果比較明顯,現已基本能夠自理。
病例4王剛,男,66歲,1998年中風癱瘓在床,生活不自理,服用此藥4個療程後,能下地走路,生活基本自理。
病例5李香蘭,女,77歲,因腦梗塞導致右側肢體功能完全喪失,生活不能自理,頭暈便秘,服用諸多西藥,療效不佳,病情日趨嚴重,服用本藥3個療程後,肢體功能開始恢復,連續服用6個療程以後,生活基本自理。
病例6劉壯,男,75歲,因動脈硬化導致左側癱瘓已多年,其間曾服用大量中藥和西藥,但是效果不佳,左側肢體屈伸困難,時常頭暈,服用本藥6個療程,基本實現生活自理。
病例7崔民海,女,66歲,1998年患中風癱瘓在床,右身癱瘓,說話困難,生活不自理,服用此藥4個療程後,能下地走路,繼續服用3個療程,生活基本自理。
病例8李愛民,女,52歲,因血栓導致右側肢體功能完全喪失,生活不能自理,頭暈便秘,在多家醫院就診療效不佳,病情日趨嚴重,服用本藥3個療程後,肢體功能開始恢復,連續服用5個療程以後,能下地活動,生活基本自理。
病例9張舀金,男,45歲,因動脈硬化導致左側癱瘓多年,患病後曾到過多家大醫院求醫,服用大量中藥和西藥,但是效果不佳,左側肢體屈伸仍右困難,時常頭暈,服用本藥3個療程,肢體開始右感覺,繼續服用6個療程,可扔掉拐杖自己行走,基本實現生活自理,說話也基本恢復正常。
病例10吳鳳蕾,男,46歲,2000年患腦溢血病,曾反覆幾次發作,造成半身癱瘓,行動不便,不能自理,服用本發明的中藥製劑4個療程以後,已癱瘓的半身出現感覺,繼續服用5個療程,現在已可以下地行走,生活基本能夠自理。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比的中藥原料組成陳皮3-8份、青皮3-8份、五加皮3-8份、地骨皮3-8份、丁香3-8份、木香3-8份、砂仁3-8份、木瓜3-8份、肉桂3-8份、防風3-8份、甘草3-8份、補骨脂3-8份、檳榔3-8份、薄荷3-8份、枸杞3-8份、厚樸3-8份、枳殼3-8份、茯苓3-8份、川芎3-8份、熟地3-8份、白芍3-8份、沉香3-8份、當歸3-8份、燒酒4000-10000份,其製備步驟為將組分中除燒酒以外的各種藥材經精選、去雜、清洗、乾燥後,按份量比稱重,研磨成粉末,再外加元肉100份,冰糖200份,經充分混合均勻後裝入布袋,放入盛有燒酒的罈子內用文武火煎制30-45分鐘後取出,用豆腐皮將裝有煎熬藥液的燒酒罈子封口,埋於地下5-10天取出即為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其各組分重量比為陳皮4-6份、青皮4-6份、五加皮4-6份、地骨皮4-6份、丁香4-6份、木香4-6份、砂仁4-6份、木瓜4-6份、肉桂4-6份、防風4-6份、甘草4-6份、補骨脂4-6份、檳榔4-6份、薄荷4-6份、枸杞4-6份、厚樸4-6份、枳殼4-6份、茯苓4-6份、川芎4-6份、熟地4-6份、白芍4-6份、沉香4-6份、當歸4-6份、燒酒6000-800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其各組分重量比為陳皮5份、青皮5份、五加皮5份、地骨皮5份、丁香5份、木香5份、砂仁5份、木瓜5份、肉桂5份、防風5份、甘草5份、補骨脂5份、檳榔5份、薄荷5份、枸杞5份、厚樸5份、枳殼5份、茯苓5份、川芎5份、熟地5份、白芍5份、沉香5份、當歸5份、燒酒750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製劑為藥劑學所說的水劑或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組成陳皮3-8份、青皮3-8份、五加皮3-8份、地骨皮3-8份、丁香3-8份、木香3-8份、砂仁3-8份、木瓜3-8份、肉桂3-8份、防風3-8份、甘草3-8份、補骨脂3-8份、檳榔3-8份、薄荷3-8份、枸杞3-8份、厚樸3-8份、枳殼3-8份、茯苓3-8份、川穹3-8份、熟地3-8份、白芍3-8份、沉香3-8份、當歸3-8份、燒酒4000-10000份。本發明的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製劑具有療效好,治癒率高,患者恢復期短,製作簡單,成本低等特點,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P9/00GK1759882SQ200410035908
公開日2006年4月1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1日
發明者朱金鷗 申請人:朱金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