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21:57:55 2
一種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礦山提升機系統領域,涉及一種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包括主提升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輔提升系統,輔提升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輔提升機罐籠及平衡錘、輔提升機首繩、輔提升機天輪和輔提升機,輔提升機罐籠也位於垂直井筒通道內,輔提升機位於輔提升機房內,輔提升機天輪也安裝在井架上。該實用新型在不降低提升能力的情況下,可以大大降低井筒投資;兩組提升容器垂直布置可以儘量增加輔提升機罐籠有效站人面積,並方便罐籠及平衡錘首繩、尾繩懸掛裝置的安裝;聯合布置輔提升機房和井口房還可減少提升系統的佔地面積,並節省土建工程投資。
【專利說明】 一種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礦山提升機系統領域,涉及一種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井筒超過800m的大、中型礦山,尤其是井筒所在位置第四系覆蓋厚度較大的礦井,由於建井成本非常高,且建井成本隨著井筒直徑的增加成幾何倍數增長,井筒設計一般都是考慮在滿足生產需求的情況下,儘量壓縮井筒直徑。對於生產能力在4.0Mt/a以下、瓦斯含量不大的煤礦,正常情況下其副井裝備一套配置有一寬一窄兩個標準罐籠的大型提升機就能滿足需要。當一套提升機提升能力稍不能滿足要求,或考慮一套提升機提人安全係數較低時,只能大幅度增加副井井筒斷面,或增加一個副井井筒,以便另裝備一套相似提升機,這樣礦井的輔助提升能力又會過大,而建井成本卻高的難以承受。
[0003]因此,在不大幅度增加井筒斷面、相應配套設施投資增加不多的前提下,提出一種在同一井筒內增加布置一套小型輔助提升機的工藝設計方案,成為一個迫切需要。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經濟性好、使用方便、有效利用立井空間、安全可靠的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本實用新型的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包括主提升系統,主提升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主提升機te籠、主提升機首繩、主提升機天輪和主提升機,主提升機te籠位於垂直井筒通道內,主提升機位於主提升機房內,主提升機天輪安裝在井架上,垂直井筒通道上面設有井口房及其進車通道、出車通道,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輔提升系統,輔提升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輔提升機罐籠及平衡錘、輔提升機首繩、輔提升機天輪和輔提升機,輔提升機罐籠也位於垂直井筒通道內,輔提升機位於輔提升機房內,輔提升機天輪也安裝在井架上。
[0007]主提升系統和輔提升系統位於不同的平面。
[0008]主提升系統所在平面和輔提升系統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0009]輔提升機房和井口房、進車通道、出車通道聯合布置,輔提升機房布置在進車通道的上方。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有限的井筒斷面情況下,除裝備一套配置有一寬一窄兩個標準罐籠的大型提升機外,另在標準罐籠空餘的狹窄空間內另增加布置一套配置有一個交通罐籠、一個平衡錘的輔助提升機;輔助提升機主要用於在大型提升機故障時的人員應急升井,而正常情況下,零星人員通過輔助提升機上、下井,又可以大大提高大型提升機的生產效率;在兩提升機均採用落地式布置的情況下,主、輔提升機垂直布置,副井井口房與輔助提升機房聯建,降低了輔助提升機的裝備成本。本實用新型應用於井筒斷面有限、 而又要求裝備一主、一輔兩套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最大程度利用井筒有效斷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井筒布置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輔提升機提升方向平視示意圖。
[0014]圖中:1.垂直井筒通道,2.輔提升機,3.主提升機,4.輔提升機房,5.主提升機房,6.井架(基礎剖面),7.主提升機罐籠,8.輔提升機罐籠,9.輔提升機平衡錘,10.主提升機天輪,11輔提升機天輪,12.主提升機首繩,13.輔提升機首繩,14.井口房進車通道,15.井口房出車通道,16.礦車。
【具體實施方式】
[0015]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
[0016]本實用新型的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包括主提升系統,主提升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主提升機罐籠7、主提升機首繩12、主提升機天輪10和主提升機3,主提升機罐籠位於垂直井筒通道I內,主提升機位於主提升機房5內,主提升機天輪10安裝在井架6上,垂直井筒通道上面設有井口房及其進車通道14、出車通道15,用於礦車16進出,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還包括輔提升系統,輔提升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輔提升機罐籠8及平衡錘9、輔提升機首繩13、輔提升機天輪11和輔提升機2,輔提升機罐籠也位於垂直井筒通道I內,輔提升機位於輔提升機房5內,輔提升機天輪10也安裝在井架6上。
[0017]主提升系統和輔提升系統位於不同的平面。
[0018]主提升系統所在平面和輔提升系統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即水平投影上提升方向相互垂直。兩提升機的提升罐籠、輔提升機的平衡錘共同布置在一個井筒內,主提升機的兩個iiS籠7,與輔提升機iiS籠8和平衡銀9的各自排列方向成90度關係。主提升機3、主提升機天輪10和主提升機首繩所在平面,與輔提升機2、輔提升機天輪11和輔提升機首繩所在平面,水平投影上提升方向相互垂直。兩提升機改向天輪、軸向垂直聯合布置在一套井架6上。
[0019]輔提升機房4和井口房、進車通道14、出車通道15聯合布置,輔提升機房4布置在進車通道14的上方。
[0020]本實用新型的主、輔提升機垂直布置副立井提升系統,包括垂直井筒通道、主提升機罐籠、輔提升機罐籠及平衡錘、主提升機、輔提升機、主提升機房、井口房輔提升機房聯合建築、聯合井架及天輪、井口房聯合內套架。主、輔提升系統水平投影上提升方向相互垂直,如圖2,主提升機3的提升罐籠7優先佔用垂直井筒通道I內的有效斷面,其底板面積儘量做大,而輔提升機2的提升罐籠8、平衡錘9則在垂直井筒通道I內剩餘的一個最大空隙內布置,並將罐籠8的底板面積儘量做大,這樣可以在井筒通道I直徑一定的情況下,使兩套提升機的綜合提升能力最大化。
[0021]如圖1,為使三罐籠底板面積儘量大,主提升機3的兩個罐籠7,與輔提升機的罐籠
8、平衡錘9的各自排列方向恰好成90度對應關係,致使兩提升機在水平投影上提升方向相互垂直,也就是主提升機鋼絲繩12與輔提升機鋼絲繩13在水平投影面相互垂直。[0022]如圖1、3,主提升機改向天輪10與輔提升機改向天輪11聯合布置在一套井架6上,各提升機的兩個天輪分別軸向平行、上下錯落布置,而不同提升機的天輪軸向垂直。主提升機房5獨立布置;輔提升機房4和井口房進車通道14、出車通道15聯合布置,井口房進車通道14、出車通道15分別布置在井筒通道的兩側,輔提升機房4布置在井口房進車通道14的上方,下部留出足夠的高度可以通過礦車16。
[0023]圓形井筒通道內同時布置主提升機的兩個罐籠及輔提升機的罐籠及平衡錘,輔提升機罐籠及平衡錘布置在圓形井筒布置主提升機罐籠後剩餘的空隙中,由於提升容器的布置方式最大程度利用了井筒斷面,可以大大降低井筒投資;兩提升機均採用落地布置,水平投影面上提升方向相互垂直,這種布置方式可以儘量增加輔提升機罐籠有效站人面積,並方便罐籠及平衡錘的首繩、尾繩懸掛裝置的安裝布置;輔提升機房與井口房聯合布置,輔提升機房位於井口房進車通道的上方,此布置方式可減少提升系統的佔地面積,使輔提升機不影響井口房進出車輛及材料,並節省土建工程投資。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包括主提升系統,主提升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主提升機罐籠、主提升機首繩、主提升機天輪和主提升機,主提升機罐籠位於垂直井筒通道內,主提升機位於主提升機房內,主提升機天輪安裝在井架上,垂直井筒通道上面設有井口房及其進車通道、出車通道,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輔提升系統,輔提升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輔提升機罐籠及平衡錘、輔提升機首繩、輔提升機天輪和輔提升機,輔提升機罐籠也位於垂直井筒通道內,輔提升機位於輔提升機房內,輔提升機天輪也安裝在井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其特徵在於:主提升系統和輔提升系統位於不同的平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其特徵在於:主提升系統所在平面和輔提升系統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主、輔提升機的礦山立井提升系統,其特徵在於:輔提升機房和井口房、進車通道、出車通道聯合布置,輔提升機房布置在進車通道的上方。
【文檔編號】B66B17/00GK203568650SQ20132070642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1日
【發明者】高義標, 趙南 申請人:煤炭工業濟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