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重讀抗戰家書讀後感(精編)

2023-09-21 00:33:40 1

  【第1篇】

  重讀抗戰家書,是為緬懷過去。曾幾何時,在民族解放的召喚下,多少熱血青年拋妻棄子,告別家鄉,義無反顧地走向戰場,把一腔熱血、年輕的生命熔鑄成永遠的豐碑。歲月褪得掉傷痕,卻永遠抹不去情感的共鳴。如今,當我們重新捧讀一封封抗戰家書時,我們一同感受到了赤子滿腔的愛國熱情,感受到了戰士「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感受到了親人血濃於水的柔情。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發揚起來,中國才真正地進步。」所以,重讀抗戰家書,讓我們深情緬懷那些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奉獻的年輕生命,緬懷那些為我們今天創造一切的先烈們。

  重讀抗戰家書更為珍惜現在。一封封抗戰家書能讓我們得到心靈的滋養、思想的引導和精神的激勵。「此生合是忘家客,風雨登輪出國門。」這是何叔衡烈士在1928年6月去前蘇聯學習的路上,途經哈爾濱時所作《劍門道中遇微雨》中寫道的。正是這些忘家客們,舍小家,。給了我們一個溫暖幸福的大家,給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環境中,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沒有理由不努力向上。讓我們一同堅守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堅守光榮傳統,堅守和平與幸福。

  一封封抗戰家書猶如一面面震撼人心的鏡子,提醒我們要時刻對照審視自己,要珍惜光陰,以忘我忘家的精神,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第2篇】

  央視正在播放一個特別系列節目――"重讀抗戰家書、祭拜壯士國魂",來緬懷在70多年前的抗日戰場上,為民族存亡而奮不顧身的先輩們。在這些先烈中,有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左權,有"為國戰死、事極光榮"的戴安瀾將軍,也有"誓志為人不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的趙一曼女士。從這些抗戰先烈們留下的家書中,筆者感受到了他們強烈的壯志報國情懷。

  左權將軍的家書,除了記載了一個兒子、丈夫和父親,對家庭的眷戀,對未來的憧憬,還記載了他在前線的所見所聞,包括日本用刀扎死孩子,燒殺搶掠。左權在給母親的信上寫道,日寇不僅要亡我之國,還要滅我之種。亡國滅種的災害已經到了每一個中國人的頭上。在寫完給妻子的最後一封家書的三天後,左權將軍在掩護八路軍總部突圍日軍的掃蕩時,被彈片擊中,壯烈犧牲,年僅37歲。而左權將軍生前留下的照片中,差不多每張都特別嚴肅,唯有抱著女兒時,笑得很燦爛。在民族危亡的關頭,左權將軍選擇了義無反顧、選擇了血灑戰場。他留給女兒的11封家書,不僅僅是一個父親留給女兒的珍貴回憶,也是抗戰英烈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

  "親愛的荷馨,餘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計未定,與後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這是國民革命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留給家人的最後遺書。遙想當年,戴安瀾將軍率領中國遠徵軍的先頭部隊開赴緬甸,緊急支援英軍盟友,抗擊日本。寫下這封家書時,當時戴安瀾將軍正和全師將士孤軍奮戰、堅守同古城。後來在戴安瀾將軍奉命率領部隊突圍回國越過最後一道防線時,遭到了日軍伏擊,結果胸腹中彈,壯烈犧牲。戴安瀾將軍犧牲時距離祖國邊境,只剩下大約三四十裡的距離。犧牲的時候,戴安瀾將軍年僅38歲。從他的最後一封家書中,我們能體會到一個鐵血軍人以身殉國的赤子之心。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賓一個富裕家庭,是家裡最小的孩子。1932年春,李坤泰在兒子寧兒未滿三歲時受上級派遣,從此音訊杳無,留給寧兒的,只有一張合影。不久後,在東北的抗日戰場上,一位名叫趙一曼的女英雄,成為傳奇般的人物。她帶領群眾罷工,建立遊擊隊,多次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以"紅槍白馬女政委"聲名遠揚。據介紹,1935年冬天,趙一曼為掩護戰友、不幸被俘。被捕以後,敵人對趙一曼進行了各種嚴刑拷打,比如吊烤、竹尖刺指甲、坐"老虎凳"、把燒紅的烙鐵刺進她腿部的傷口…但是趙一曼的革命意志力非常非常堅定,始終沒有透露半點秘密。"寧兒,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抗日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見面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然而,從趙一曼犧牲前一刻留下的話中,我們卻看到了一個堅強女人中柔情的一面。

  清明時節重讀抗戰家書,倍感先烈之壯懷激烈。當年的那場戰爭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沙場上留下的一封封家書,卻成為歷史永遠的見證,讓後人清楚地感受到當年的硝煙和苦難,感受到先烈們以死殉國的毅然決然。曾幾何時,多少熱血青年為了民族解放和獨立,背井離鄉,拋妻棄子,義無反顧地走向戰場,把年輕的生命和一腔熱血,獻給了祖國。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發揚起來,中國才真正地進步。"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存亡和發展英勇獻身,左權、戴安瀾、趙一曼只是無數先烈中的一員。作為新時代的人們,更應牢記先烈們的遺志,從抗戰家書中汲取營養,補好精神之"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