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0:00:45 1
專利名稱: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聯軸器,尤涉及一種應用於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改良。
背景技術:
現有的聯軸器應用在兩傳動軸系之間,使傳動軸的動力得以傳遞,並使兩傳動軸的偏移量可以獲得補償,其結構主要具有兩個軸套及設置在兩個軸套之間的彈性體,如圖6 所示,該聯軸器的彈性體10為工程塑料(聚亞氨酯)材料所構成,其結構具有一圓環及多數個一體成型在該圓環周圍的實心凸齒20,並且可以採用射出成型方式來量產製造。然而, 分布於該圓環周圍的實心凸齒20的結構,相對於工程塑料所具備的冷卻成型條件而言,造成極為不易冷卻的情況,不能達到快速脫模成型的要求,因為該實心凸齒20與該圓環的厚度不一致,導致壓力不均勻,往往會造成該實心凸齒20在冷卻過程中發生縮水凹陷(Sink Mark)的現象,所以必需延長該彈性體10在射出模具內冷卻的時間,用以穩定工程塑料的熱收縮度,然而延長其冷卻的時間,則極不利量產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其通過彈性體的凸齒結構改良,使彈性體更適合採用工程塑料來模製成型,並使彈性體具有緩衝、減震及耐磨等結構特性,進而達到提升生產效率與產量,及使聯軸器具有緩衝、減震及耐磨效果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的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包含用於銜接在聯軸器的兩軸套之間的一彈性體,該彈性體具有一環體,該環體的外環面形成有多個間隔排列的凸齒,各該凸齒形成有至少一鏤空部,各該鏤空部內形成至少一支撐片,該支撐片連接於該鏤空部相對應的兩側壁。優選的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該鏤空部係為貫穿孔,並連通於對應該聯軸器兩軸套的凸齒的兩端。優選的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該鏤空部係為凹孔,並形成在對應該聯軸器其中一軸套的凸齒的一端。優選的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該鏤空部係為凹孔,並分別形成在對應該聯軸器兩軸套的凸齒的兩端。優選的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該支撐片的厚度與該凸齒的該側壁厚度相同。優選的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該凸齒對應該聯軸器其中一軸套的一端形成有至少一凸粒。優選的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該凸齒對應該聯軸器兩軸套的兩端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凸粒。藉此,本實用新型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能通過凸齒的鏤空部及支撐片結構,使彈性體於模塑成型時的冷卻收縮條件易於控制,不會縮水凹陷(Sink Mark)的現象產生,而且能夠加快冷卻的速度以利於脫模,因此能夠達到提升生產效率與產量的功效。再者,本實用新型應用在聯軸器的兩軸套之間,當聯軸器再應用於傳遞兩傳動軸系的動力時,能夠通過彈性體的減震性、抗扭剛性及抗扭強度的結構特性,防止兩傳動軸系的突震現象而造成破壞,達到緩衝、減震及耐磨等效果。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應用狀態參考圖。[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剖面立體示意圖。[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0017]圖6為現有彈性體的局部立體剖面示意圖。[0018]部件名稱[0019]本實用新型[0020]1軸套11掣爪[0021]2彈性體21環體[0022]22凸齒23鏤空部[0023]24支撐片25側壁[0024]26凸粒[0025]現有技術[0026]10彈性體[0027]20凸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並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其較佳的實施例包含用於銜接在聯軸器的兩軸套1之間的一彈性體2 ;兩軸套1是用於分別連結在兩傳動軸系的動力軸,並在兩軸套1相對應的端面上分別設有多數個掣爪11,當兩軸套1相對應的端面靠合時,使掣爪11可以相互咬合而用於傳動;該彈性體2具有一環體21,環體21的外環面形成有多個間隔排列的凸齒22,如此使彈性體2可以被夾設在兩軸套1之間,並使各凸齒22分別墊在兩軸套1的兩掣爪11之間。本實用新型改良的特徵在於該彈性體2的各凸齒22形成有至少一鏤空部23,各鏤空部23內形成至少一支撐片24,並使支撐片M連接於鏤空部23相對應的兩側壁25,如此使凸齒22內部形成類似蜂巢狀結構。本實用新型上述該凸齒22的鏤空部23較佳的實施可實施為貫穿孔,使貫穿孔連通於對應聯軸器兩軸套1的凸齒22的兩端,並在貫穿孔內形成有所述的支撐片24。或參考圖2至圖5所示,該鏤空部23亦可實施為凹孔,並形成在對應聯軸器其中一軸套1的凸齒 22的一端,或分別形成在對應聯軸器兩軸套1的凸齒22的兩端,如此同樣在凹孔內形成有所述的支撐片24。[0031]再如圖3及圖5所示,為了使彈性體2在模造成型時能夠更均勻地冷卻,本實用新型該支撐片M的厚度與該凸齒22的側壁25厚度相同,如此能夠使結構的各部位均勻冷卻,防止冷卻過程中發生縮水凹陷(Sink Mark)的現象。再參考圖4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可在該凸齒22對應該聯軸器其中一軸套1的一端形成有至少一凸粒沈,或在對應兩軸套1的兩端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凸粒沈,並使兩相鄰凸齒22的凸粒沈相互錯位分布,使兩軸套1間可受凸粒沈而具有穩定的間距,從而保證兩傳動軸繫於電絕緣和全方位的角向偏差的調整能力。另外,參考圖4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使彈性體2脫模順利,乃於各凸齒22的鏤空部23形成有一拔模錐度,使彈性體2可借該拔模錐度而順利完成脫模動作。藉由本實用新型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改良,能通過彈性體2各凸齒22的鏤空部23 及支撐片M結構,使凸齒22各部位及其與環體21的厚度相當,使整個彈性體2於模塑成型時的冷卻收縮條件易於控制,不會縮水凹陷(Sink Mark)的現象產生,而且能夠加快冷卻的速度以利於脫模,因此能夠達到提升生產效率與產量的功效。再者,當本實用新型應用在聯軸器的兩軸套1之間,再聯軸器應用於傳遞兩傳動軸系的動力時,能夠通過彈性體2的凸齒22結構產生減震性、抗扭剛性及抗扭強度的結構特性,防止兩傳動軸系的突震現象而造成破壞,因此能進一步達到緩衝、減震及耐磨等效果。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於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其包含用於銜接在聯軸器的兩軸套之間的一彈性體,該彈性體具有一環體,該環體的外環面形成有多個間隔排列的凸齒,其特徵在於各該凸齒形成有至少一鏤空部,各該鏤空部內形成至少一支撐片,該支撐片連接於該鏤空部相對應的兩側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鏤空部為貫穿孔,並連通於對應該聯軸器兩軸套的凸齒的兩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鏤空部為凹孔,並形成在對應該聯軸器其中一軸套的凸齒的一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聯軸器之彈性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鏤空部為凹孔,並分別形成在對應該聯軸器兩軸套的凸齒的兩端。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支撐片的厚度與該凸齒的該側壁厚度相同。
6.如權利要求1所述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凸齒對應該聯軸器其中一軸套的一端形成有至少一凸粒。
7.如權利要求1所述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凸齒對應該聯軸器兩軸套的兩端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凸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聯軸器的彈性體結構,主要是使聯軸器的彈性體具有一環體及多數個連接在環體周圍的凸齒結構,而且凸齒形成有至少一鏤空部,各鏤空部內形成至少一支撐片,使支撐片連接於鏤空部相對應的兩側壁。藉此,使整個彈性體於模塑成型時的冷卻收縮條件易於控制,不會產生縮水凹陷(Sink Mark)的現象,亦可避免凸齒由於兩軸套瞬間轉動衝擊產生的內部變形,及離心力產生的外部變形,達到彈性體具有緩衝、減震、耐磨等優點。
文檔編號F16D3/68GK201944135SQ20112008285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5日
發明者李承恩, 李茂碷 申請人:李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