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式蒸汽炒茶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2:35:50 1
專利名稱:滾動式蒸汽炒茶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滾動式蒸汽炒茶機,是適用於茶廠精製茶葉,特別適用於精製綠茶的滾動式蒸汽炒茶機。
目前我國的大多數茶廠炒制茶葉普遍採用鋼板製成一隻可盛炒茶葉的八角筒體,在筒體下面配置一隻燒煤爐灶,這種筒體燒煤炒茶灶存在著許多缺點1、炒茶筒體帶爐灶重量重,(重達十多噸),一個工人管理一臺機組二個炒茶筒的茶葉炒制,需要燒2個爐灶,既要拉煤又要卸出煤灰,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2、用燒煤灶進行炒制茶葉,由於用煤燒,溫度難以控制,容易引起茶葉炒焦或炒生現象,影響制茶質量。3、煤灰、煤屑、煙氣汙染茶葉,有礙食品衛生要求。4、爐灶內的火星外溢與茶灰接觸,容易發生火警。目前少數茶廠雖然亦採用了固定平鍋式的蒸汽炒茶機,由於其炒茶鍋是平放固定,用機械炒手炒茶葉,致使茶葉受熱不均勻,影響茶葉內質,同時機械炒手的翻炒,茶葉之間擠壓力不足,使茶葉外型難以緊實美觀。從而影響制茶質量,而且臺時產量也較低。
針對上述兩種炒茶機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構思方案設計一種重量輕、質量好、又符合食品衛生要求,採用蒸汽加溫以達到均勻制茶溫度的滾動式蒸汽炒茶機。
本實用新型的滾動式蒸汽炒茶機的構造,由夾套式炒茶筒體、蒸汽進入夾套管路和冷凝水的排出裝置三部分組成。其技術特徵在於a、在錐形八角筒內旦(3)外圍,布焊數根加強筋(8),並在加強筋(8)外面用鋼板圍成圓筒形外旦,構成一隻能充入蒸汽加溫的夾套式炒茶筒,並在八角筒(3)內主軸(2)的前段部位裝有撐檔搭子(4)、八根撐檔(6),八根撐檔(6)的兩端分別用螺絲與撐檔搭子和筒體連接成炒茶筒體。主軸(2)的前、後兩端分別套在滾珠軸承(1)、(10),並固定在前、後機架(20)、(17)上。通過傳動機構皮帶輪(11)帶動筒體旋轉,使茶葉在筒內按一定轉速翻滾。為使茶葉在八角筒(3)內翻滾旋轉時不外溢,逆轉時能把茶葉旋出,在八角筒(3)內壁前端裝有4條螺旋形導葉板(19)。b、在蒸汽進入夾套系統中裝有進汽控制閥(15),旋轉接頭(14)是雙套管結構,中心管內進蒸汽,夾層出蒸汽冷凝水,進汽接頭(12)是三通式結構,一端連接旋轉接頭中心管,另兩端分二路送入滾動式炒茶筒體夾套(5)內。通過控制閥(15)的控制,使八角筒體溫度達到炒制茶葉所需溫度要求。c、為使蒸汽放熱後所產生的蒸汽冷凝水排出夾套(5)外,在夾套(5)內裝有2根導水板(7),並在導水板的末端裝有出水口(18),夾套內的蒸汽冷凝水通過導水板(7)強迫流向出水口(18),回水接頭(13)是三通式結構,兩端連接二個出水口(18),另一端連接旋轉接頭(14),經旋轉接頭(14)內的夾層,使冷凝水流向出水管(16)排出,維持了八角筒體的所需溫度。
本實用新型的滾動式蒸汽炒茶機的優點具有結構合理,重量輕,以蒸汽夾套加溫來代替燒煤灶炒制茶葉,省煤節耗,操作簡單,食品衛生,炒制茶葉受熱均勻,從而使茶葉香氣透發、色澤綠潤的高質量綠茶。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1,為滾動式蒸汽炒茶機的剖面圖。
圖中1、為前端滾珠軸承,2、主軸,3、八角筒,4、撐檔搭子,5、蒸汽夾套,6、撐檔,7、導水板,8、加強筋,9、進汽管,10、後端滾珠軸承,11、傳動皮帶輪,12、進汽接頭,13、回水接頭,14、旋轉接頭,15、進汽控制閥,16、出水管,17、後機架,18、出水口,19、導葉板,20、前機架,21、儲茶鬥。
以下結合附
圖1實施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蒸汽從進汽控制閥(15)打開,進入旋轉接頭(14)中心管,經三通式進汽接頭(12)分二路送入滾動式炒茶筒體夾套(5)內,通過進汽控制閥(15)的控制,使八角筒壁達到所需溫度,然後將所要炒制的茶葉用鬥式提升機送進八角筒(3)內,炒茶筒體以26-30轉/分的速度旋轉,筒內導葉板(19)成螺旋形,使茶葉不斷滾動而不向外拋出來。茶葉在筒內受熱均勻,開始蒸發水份而收縮,由於八角筒不斷地滾動旋轉翻炒、互相擠壓,從而使茶葉外形達到圓緊、重實、色澤綠潤。同時,茶葉受到一定溫度,使茶葉香氣透發。茶葉炒幹後含水率降至3.5-4%即可出茶。出茶時,只要將筒體逆轉,在導葉板(19)的反作用下,就會把茶葉從筒內推出到筒口儲茶鬥(21)。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於茶廠精製綠茶的滾動式蒸汽炒茶機,主要由夾套式炒茶筒體,蒸汽進入夾套管路和冷凝水的排出裝置組成,其特徵在於a、在錐形八角筒內旦(3)外圍,布焊數根加強筋(8),並在加強筋(8)外面用鋼板圍成圓筒形外旦構成一隻能充入蒸汽的夾套式炒茶筒,八角筒(3)內裝有導葉板(19),在八角筒(3)內裝有主軸(2)與數根撐檔(6)和撐檔搭子(4)與炒茶筒連接成炒茶筒體,主軸(2)的前、後兩端分別套在滾珠軸承(1)、(10),並固定在前、後機架(20)、(17)上,通過傳動機構皮帶輪(11)帶動筒體旋轉,b、在蒸汽進入夾套系統中在進汽管裝有進汽控制閥(15),旋轉接頭(14),進汽接頭(12)分二路送入滾動式炒茶筒體夾套(5)內,c、在夾套(5)外旦內壁裝有二根導水板(7),在導水板的末端裝有出水口(18),回水接頭(13),旋轉接頭(14)和出水口(16)。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式蒸汽炒茶機,其特徵在於炒茶筒體的八角筒(3)內壁前端裝有4條螺旋形導葉板(19)。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式蒸汽炒茶機,其特徵在於在八角筒(3)內主軸(2)的前段部位裝有撐檔搭子(4),八根撐檔(6)的兩端分別用螺絲與搭子和八角筒連接。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式蒸汽炒茶機,其特徵在於旋轉接頭(14)為雙套筒結構(中心管內進蒸汽夾套出蒸汽冷凝水),進汽接頭(12)是三通式結構,一端連接旋轉接頭中心管,另兩端連接筒體夾套(5)內。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式蒸汽炒茶機,其特徵在於回水接頭(13)是三通式結構,兩端連接二個出水口(18),另一端連接通向旋轉接頭(14)夾層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精製綠茶的滾動式蒸汽炒茶機,它主要由夾套式炒茶筒體、蒸汽進入夾套的管路和冷凝水排出裝置三部分組成。該炒茶機與現有技術筒體燒煤炒茶機或固定平鍋式炒茶機相比具有結構合理,操作簡單,省煤節耗(20%左右),食品衛生,炒制茶葉溫度受熱均勻,從而使茶葉香氣透發、色澤綠潤,用於茶廠精製綠茶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23F3/06GK2046702SQ89201599
公開日1989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1989年2月1日 優先權日1989年2月1日
發明者詹伍保, 王堯忠, 鄭欽苗 申請人:浙江省三界茶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