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8:24:30 2
專利名稱: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床俱與醫療器械類,為一種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主要用於調整臥床者的臥姿、臥位,特別是用於幫助臥床者進行側轉以實現翻身動作。
本實用新型的多位床,其包括有床面總成和床架總成;所述的床面總成由床架總成通過鉸接結構連接並支撐;在床面總成與床架總成的下部之間安有用以帶動床面總成同步側轉的聯動機構及使床面側轉的驅動機構。
本實用新型由於其床面板採用三塊板鉸接連接而成,具有使床面側轉的楞效,有利於幫助臥床者翻身。可採用電控技術進行有效的控制,其使用方便。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床面總成1的俯視示意圖。
參見
圖1,本實用新型的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其包括有床面總成1和床架總成2;所述的床面總成1由床架總成2通過鉸接結構連接並支撐,以保證床面能繞其鉸接點轉動;在床面總成1與床架總成2的間安有用以帶動床面總成1同步側轉的聯動機構3及使床面側轉的驅動機構4。通過該驅動機構4帶動床面的運轉,並由聯動機構3驅使床面總成中所有床面運轉,從而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
結合圖2,所述的床面總成1由中板11、左側板12和右側板12`組成。中板11處於中央,位於左、右側板12、12`之間,其兩側通過縱向鉸接結構分別與相鄰的左、右側板12和12`相連,以保證左右側板能繞其鉸接軸線轉動。所述的床架總成2由床座21及兩端的支架22構成。上述的床面總成1中中板11的兩端分別與上述的支架22的頂部通過縱向鉸接結構活動連接,並且該中板11由支架22支撐。
所述的床架總成在本實施例中只公開了其主要框架結構,如床座及兩端的支架,根據需要還可在床座兩端分別設置床頭板和床端板,其兩側設置側板或護板,以形成一完整的床結構。為了保證該床使用方便,在床座的四角底部處設置有腳輪,便於該床挪動;該腳輪可為縱向轉動的滾輪,或者為萬向輪。
上述的聯動機構3由聯動架31,左、右側板支架32及32`,及聯動杆33組成。所述的聯動架31沿其中部的縱軸線鉸接在床座22的兩端,以保證該聯動架31可繞其鉸接軸線轉動,為了保證聯動架轉動自如,在安裝時可適當地抬高,如安裝在與床座相連的安裝座;所述的左右側板支架32及32`的下部分別與聯動架31的縱向鉸接,其上部分別與左右側板12及12`縱向鉸接,當聯動架轉動時,可帶動與側板支架相連的左右側板運轉,以調整床面;上述的聯動杆33上端縱向鉸接在中板11上,其下端縱向鉸接在的聯動架31上,由聯動杆33驅使聯動架31運轉。
上述所述的聯動架31、左右側板支架32及32`可為一平面框架結構,如其中部帶有加強結構的方框結構。所述的左右側板支架具有兩方面的作用其一是用以支撐相應的側板,其二是用以帶動所連接的側板運轉。
所述的驅動機構4安在上述的中板11與床座21之間,其上端與中板11縱向鉸接,其下端與床座21縱向餃接,以實現中板在床座上的側轉運動。所述的驅動機構可採用手動傳動結構,該手動傳動結構採用現有的一般技術(如絲杆結構,通過轉動手盤,使絲杆伸長或收縮,從而帶動中板側轉),在此不加詳細說明;所述的驅動機構也可以採用可控電動傳動結構,採用電機帶動以驅使中板側轉,為了便於使用,該電機可採用自動控制裝置進行控制,所述控制裝置用於控制床而的運動方式、轉角、周期等;該自動控制裝置包括有發射器和接收器,通過發射器發射信號,由接收器接收,從而使電機運轉,以實現中板的側轉,該控制技術為現有一般的電控技術,在此不加詳細描述。除此之外,上述的驅動機構還可採用諸如液壓控制等現有技術,這些技術均為普通技術人員可想像得知的,在此不加一一例舉。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先調整至正常位置,即所有床面板(中板及左右側板)處於水平狀態,當臥床者需要側翻時(
圖1所示的從右往左側翻),啟動驅動機構4,使中板11繞其鉸接軸線逆時鐘轉動,與此同時,該中板11相連的聯動杆33帶動聯動架31繞其安轉軸線轉動,從而通過左右側板支架32及32`帶動左右側板12及12`實現同步側轉,使臥床者得以翻身。
權利要求1.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包括有床面總成(1)、床架總成(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床面總成(1)由床架總成(2)通過鉸接結構連接並支撐;在床面總成(1)與床架總成(2)的間安有用以帶動床面總成(1)同步側轉的聯動機構(3)及使床面側轉的驅動機構(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床面總成(1)由中板(11)、左側板(12)和右側板(12`)組成,中板(11)的兩側通過縱向鉸接結構分別與相鄰的左、右側板(12)和(12`)相連;所述的床架總成(2)由床座(21)及兩端的支架(22)構成;上述的床面總成(1)的中板(11)的兩端分別與上述的支架總成(2)中的支架(22)的頂部通過縱向鉸接結構活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其特徵在於在上述床座的四角底部處設置有腳輪。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其特徵在於上述的聯動機構(3)由聯動架(31),左、右側板支架(32)及(32`),及聯動杆(33)組成;所述的聯動架(31)沿其中部的縱軸線鉸接在床座(22)的兩端;所述的左右側板支架(32)及(32`)的下部分別與聯動架(31)的縱向鉸接,其上部分別與左右側板(12)及(12`)縱向鉸接;所述的聯動杆(33)的上端縱向鉸接在中板(11)上,其下端縱向鉸接在的聯動架(31)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機構(4)安在上述的中板(11)與床座(21)之間,其上端與中板(11)縱向鉸接,其下端與床座(21)縱向鉸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機構(4)安在上述的中板(11)與床座(21)之間,其上端與中板(11)縱向鉸接,其下端與床座(21)縱向鉸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機構為手動傳動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機構為可控電動傳動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機構為手動傳動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機構為可控電動傳動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有助於臥床者翻身的多位床,涉及醫療器械和家具類,特別是用於幫助臥床病人變換臥位。其包括有床面總成和床架總成;所述的床面總成由床架總成通過鉸接結構連接並支撐;在床面總成與床架總成的下部之間安有用以帶動床面總成同步側轉的聯動機構及使床面側轉的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由於其床面板採用三塊板鉸接連接而成,具有使床面側轉的功效,有利於幫助臥床者翻身。可採用電控技術進行有效的控制,其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1G7/008GK2602742SQ0320072
公開日2004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3年1月13日
發明者李伏林 申請人:李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