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電地線棒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8:17:20 2
專利名稱:導電地線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導電地線棒,特別是指由一種經過冷鍛旋轉處理的空心金屬棒體形成的改進的導電地線棒。
在當今的時代中,電氣化的產品接踵而出。電的效益帶給人們極大的方便性,但也間接的具有不良的副作用,其中最為顯著的即為電擊傷人的問題,即所謂的觸電問題。一般電氣設備的配線加設有絕緣膠皮作為保護,但對金屬制的外箱體、鐵臺或其他暴露於外的能導電物體而言,卻無一妥善的絕緣方法,一旦該電器發生漏電時,即有可能造成傷害人體的情形。因此,一般家用電器或一些使用高電壓的機組,於開發設計之初,除了接電源的兩條線外,皆設計有供接地用的第三條接地線。該接地線可將殼體所漏出的電流導向廣闊的大地,使之形同於無,從而避免人體受傷害的情形發生。乍看之下,似乎已能解決漏電傷人的問題,但在實際上,許多受電擊傷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諸如工業先進的日本,據聞統計每年亦約有三至四個人遭漏電電傷而喪失寶貴的生 命,其中受輕重傷者更不計其數。甚至科技發達的美國,亦常發生此類事故。因此,有關部門已規定具有此類危險的電器產品在製作時皆應設置一導電地線裝置,以減免類似不幸案件的發生。話雖如此,但卻仍然無法完全杜絕漏電傷人的慘事再予發生,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目前社會上於對電學方面的常識仍較缺乏,往往以為該地線(第三條電線)只要放置或貼觸於地面,如附
圖1所示,即能防止漏電傷人的事情發生。雖然,讓接地線銜接地面的道理沒有錯,但卻無法永遠保證該 保接地的狀態,因為如此簡略的設置方法,時常由於其他失去其接地的可靠性,一旦接地線離開地面,即無法將漏電電流導至地中,而使用者在失去警覺性(因其誤以為接地情形正常)的狀況下,將極為容易遭電擊傷,甚至因此而發生不幸的事件。所以,雖然是設置了「三條線」,但歸根究底卻是其「三條線」的設置太簡陋。
本發明創造人鑑於上述的問題,為了解決簡陋的「三條線」使用上的缺點,而構思出一種結構簡易、同時在使用上具有實用效能的地線棒構造,以改善上述電器漏電傷人的問題,符合實用需要。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導電地線棒,以其精簡的結構和設置方式,可供銜接一般電器如高壓發電機、高壓電路開關器、變壓器、低壓發電機、電動機、X射線發生裝置或家用電器等的第三條接地線,並能穩固妥善地解決萬一發生的設備殼體漏電問題,確保使用者的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導電地線棒,該地線棒是以冷鍛旋轉方式製成的空心棒體,不僅能發揮應有的結構強度,且能有效地降低材料的耗費,具有經濟實用的效能,並以其棒體的前端頭的實心體設置,發揮其易於貫入地中而不失去其接地導電性能的特點。
根據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具體體現為一種導電地線棒,包括金屬材料的棒身,其特徵在於,所述棒身為空心管狀,其前端形成實心的尖端,其尾端管口處則配合設置一金屬帽套,並在該棒身與導電線連接後的位置覆蓋一層PVC硬質樹脂封套。
附圖的簡要說明圖1為一般電器產品的第三條線接地情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接地情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在連接導電線之後的外觀立體圖。
圖6為圖5的剖視構造圖。
請參閱附圖2及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導電地線棒的具體構造是由一般導電材料如鋼、鐵、銅材等經冷鍛旋轉加工處理,形成具有適當管壁(2)厚度的空心狀地線棒(1)(這樣可節省材料耗費,但對導電效果而言,並無異於實心棒體),且於棒前端的尖頭部分,設置成一小段近乎於實心狀的結構,以其為攻堅破地的入土端,而在棒體(1)尾端的空心管口處,另設置有高強度且配合管孔尺寸的帽套(3),在將棒體貫入地中時,它可承受外力敲打。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系經長時間的外觀試驗、構造試驗、引張試驗、挫屈試驗及銅鍍金試驗等等,達到合乎使用的特性。而且之所以設置成空心狀棒體(1),是考慮到節省材料的耗費與導電性質的特性。雖然一般常見的實心棒亦能達到導電的效果,但對一般使用場所而言,並不一定須設置成實心構體。如附表1的「NBC棒體長期埋設試驗記錄數據表」所示,該棒體材料經過各種試驗可知其在長時間埋設的受損情形,再針對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要求範圍而言,此空心棒(1)的結構已足以承受埋設時所可能發生的破損情況,而空心棒與實心棒的導電特性並無多大差異,因此為求其經濟效益而將地線棒設置成空心狀,但如遇特殊環境或導電需求特殊的接地導電使用時,亦可將本實用新型直接設置成整體實心狀。以符合實際的使用需求。至於其棒體的具體安置及埋設過程,於一般電器接通電源使用前,可先將該電器上的簡陋型第三條接地線設置於本實用新型的地線棒(1)上,再選擇一適當的位置,以敲打帽套(3)或其他方式將棒體(1)貫入地中,由於棒體(1)的前端頭為近於實心的尖頭,必然可達到簡易而順利貫入的效果,如附圖4所示。如此,即可輕易達到穩固設立地線棒的目的。萬一發生電器漏電時,能將該電器所漏出的電流經由地線棒(1)順利地導入地中,不會發生地線接地不良而漏電傷人的情形。至於本實用新型地線棒(1)其與導電線(4)的連接,可有多種方式達成,如平常的絞接、焊接或以螺絲(41)與拉釘配合端子(31)銜接等等,然後再於其接合處上以PVC硬質樹脂封套(5)覆蓋,如圖5和6所示的一體注塑成型的設置方式為最佳。因為,一般的絞接可能脫落,而焊接方式對接點而言,因會發生氧化,故極易生鏽造成接觸不良甚或脫落,影響使用效能。因此,只有在螺絲鎖合後用使樹脂材料射出成型的一體注塑成型機,以一體密合方式直接射出而形成其保護絕緣膠套,才能確保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並可增加其引線接頭達到抵抗20公斤以上拉力的效果,從而能確切發揮其穩固設置且能將漏電流導入地中的安全實用效果。
綜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雖然極為簡單,但卻可完全解決過去簡陋設置第三條接地線的缺陷,並可增進其確實導電接地的效果,避免漏電傷人的危險發生,充分達到安全與實用的功效。
權利要求1.一種導電地線棒,包括金屬材料的棒身,其特徵在於,所述棒身為空心的管狀,其前端形成實心的尖端,其尾端管口處則配合設置一金屬帽套,並在該棒身與導電線連接後的位置覆蓋一層PVC硬質樹脂封套。
專利摘要一種導電地線棒,其構造係為經冷鍛旋轉處理而成的空心棒,尾端設有帽套,以便覆蓋空心管孔並供敲打以使棒體貫入地中,而前端頭部分為實心尖端,以提高強度及增加貫入地中的簡易性,本實用新型改善以往地線直接觸地的缺陷,增加電器接地的安全穩固效果。
文檔編號H01R4/66GK2150632SQ9320528
公開日1993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1993年3月1日 優先權日1993年3月1日
發明者趙影忠 申請人:趙影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