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膠囊及其製備方法
2023-08-22 08:47:41 1
專利名稱:C肝膠囊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C型肝炎的中藥,特別是一種C肝膠囊及其製備方法。
C型肝炎是近年來才發現的一種通過輸血傳染的疾病。它的各種體症和指標與B型肝炎患者相近,感染率逐年增多。目前國內外多採用幹擾素等生物製品治療C型肝炎,但由於病人敏感性低,復發率高,價格昂貴,副作用大,長期注射給患者帶來無限痛苦,且幹擾素是根據西方人種而研製的,所以治癒率極低,所以採用的人越來越少。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能夠淨化血液、利溫排毒、副作用少,價格低廉,能夠達到根治目的的C肝膠囊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現代醫學所稱之C肝,祖國醫學文獻中無此名稱,但就其臨床所見症狀和體徵,可概括於祖國醫學「黃疸」和「脅痛」、「積聚」的範疇。其病因病機一般多由於飲食不節,嗜酒肥甘,外感疫毒溫熱之邪,致脾胃功能受損,脾失健運,溼阻中焦。蘊蒸於肝膽,肝失疏洩,膽汁外溢,浸漬於肌膚,下流於膀胱,而成黃疸。脅肋為肝膽之分野,肝膽鬱熱、氣機不暢,故脅肋脹痛。根據辨證施治,對此溼熱症其治則以清熱利溼、和肝理脾為法。
本發明藥物是由下列組分製成的(用量為重量份)虎杖20~30份茵陳20~30份五味子20~30份蒲公英20~30份黃芩10~20份杞子15~25份白芍15~25份 丹參20~30份茯苓10~20份甘草8~15份本發明藥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虎杖25份茵陳25份五味子25份蒲公英25份黃芩15份枸杞子20份 白芍20份丹參25份 茯苓15份 甘草10份將上述各組份製成本發明藥的生產方法是取以上十味中藥酌予碎斷,加水煎煮三次,第一、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併濾液,濾過,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1.35(50℃)的清膏與適量澱粉混勻,加90%乙醇適量制粒,乾燥,裝入膠囊即得。
C肝膠囊來自臨床驗方,屬國內首創,是在治療B型肝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C型肝炎多由輸血或B肝而演變所致。根據這一特點,本方採用中草藥治療,使諸藥入血分,淨化血液,利溼排毒,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
本發明功能與主治清熱利溼,涼血解毒,和肝理脾。
用法和用量口服,一日兩次,每次3-5粒。
實施例。按下例配比稱取原料虎杖25千克茵陳25千克五味子25千克蒲公英25千克黃芩15千克構杞子20千克 白芍20千克 丹參25千克茯苓15千克甘草10千克生產方法取以上十味中藥酌予碎斷,加水煎煮三次,第一、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併濾液,濾過,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1.35(50℃)的清膏與適量澱粉混勻,加90%乙醇適量制粒,乾燥,裝入膠囊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C型肝炎的中藥—C肝膠囊,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藥劑虎杖20~30份 茵陳20~30份五味子20~30份蒲公英20~30份黃芩10~20份 枸杞子15~25份 白芍15~25份 丹參20~30份茯苓10~20份 甘草8~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肝膠囊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虎杖25份茵陳25份 五味子25份蒲公英25份黃芩15份枸杞子20份白芍20份 丹參25份茯苓15份甘草10份
3.根據權到要求1、2所述的C肝膠囊,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藥劑是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膠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C肝膠囊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取以上十味中藥酌予碎斷,加水煎煮三次,第一,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併濾液,濾過,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1.35(50℃)的清膏與適量澱粉混勻,加90%乙醇適量制粒,乾燥,裝入膠囊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治療C型肝炎的藥物——C肝膠囊,它是以虎杖、茵陳、五味子、蒲公英、黃芩、枸杞子等十味中藥為原料,根據每味中藥的不同特性按比例配製後經加水煎煮三次,合併濾液、濾過、濃縮、制粒、乾燥後製成膠囊。本發明配方及製作方法獨特,清熱利溼,涼血解毒、和肝理脾,治療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61K9/48GK1151312SQ9611026
公開日1997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14日
發明者江洋 申請人:江洋